查看原文
其他

嫌市长工资太低,辞职后,他光脚坐在火车站里......

2017-12-22 决策杂志



前段时间,一个在火车站等车男人的照片火了!很难想像,他原来是四川的一位市长。


简单朴素的绿T黑长裤、光着脚、靠墙倚坐,手边放着两瓶几块钱的饮料……车站里似乎从来不缺这幅装扮等车的人,为什么偏偏这个人火了?


原因只有一个——他叫樊建川 。当天,樊建川正在重庆火车站候车,忙完重庆建川博物馆事宜后,正准备出发返回成都。


樊建川何许人也?34岁就当上了宜宾市常务副市长。


为何辞职?当时他曾以副市长身份,参与了一次夜市摆摊活动,为的是亲身体会市场经济,还引起宜宾市一阵轰动。


不体验不要紧,这一体验,樊建川的眼光就更远了。即将升任市长之际,他主动辞职,下海经商。1993年,他跟朋友凑了笔钱,合伙开了一家房地产公司。



辞职原因: 市长工资太低


1957年樊建川生在四川宜宾,父母都是军人,他自幼就很淘气,狠劲十足,跟别人打架打赢了,父亲不仅不罚他,还奖励白酒喝。父亲常对他说:有气是人,无气是尸,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他立即报名参加了,全军80人报考,却只招1个。一般人光是想想就要放弃了,可他偏不,非要拼命试试,这一试没想到,他真的考上了西安政治学院,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由士兵考入军校的大学生。


毕业后,他进入重庆三医大任教,在教书的8年时间里,他曾冒生命危险,扑救过一个错扔手榴弹的女兵。1987年,他又转业到宜宾地委政策研究室,几年时间里跑遍了整个宜宾农村,他写的调查报告,更是多次在国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


这一写,竟让他得到了宜宾市委书记的青睐,成了宜宾市委书记赏识的秘书。1992年,他就成了宜宾市最年轻的常务副市长,不到一年,表现优异的他,又被组织通知将被提拔为市长。


仕途一帆风顺,前途无量,可他却做了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职下海!原因就是:工资太低!彪悍的他,毫不犹豫地甩了政府。



1994年,他凑来资金,创办了“建川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再往后的十多年时间里,他站在中国房产开发大潮的风口,凭着“忠义勤信”的企业宗旨,将白手起家的企业,硬是做进了四川省的前10名,个人资产已达到二三十亿,还登上了中国富豪榜。


而后来的汶川地震,更是检验了他的企业魂,当时震后屹立不倒的房子正是他建的,老百姓纷纷打出条幅表示感谢。


他成了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在成都市最繁华的地段,不仅拥有自建的商品房,还有办公楼、商铺、加油站……可他当上大老板后,却离老板们玩的圈子越来越远。


当年,他辞职不肯当市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市长的收入,不足以支撑他收藏物品的爱好。和那些紧盯字画古玩的大老板不同,他从小到大,只爱在垃圾堆里扒拉个不停,别人当破烂的东西,他却当宝贝,身边的老板们都嫌他“品位”太低。可他们却不知道,在樊建川心中,有一个远比收藏品更有价值的梦想。


那就是他希望有一天,把自己打拼十多年得来的财富,和几十年的收藏全部用来建博物馆,因为这100年里中国人遗忘的太多,他要为这个民族留下记忆。


转眼到了2005年,这一年意义非凡,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他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一个甲子,是我们民族的大事,我想,我必须有所舍弃了。


他决定正式开始建立博物馆,身边朋友听说后,都急忙苦劝他:要让一个人完蛋,就让他吸毒;要让一个企业完蛋,就让它建博物馆!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当然知道,这样的投入一定是无法收回的,就连平日的运营成本能平衡,都一定是稀有其例的。


许多人都嘲笑他是“樊哈儿”,因为在四川话里面,“哈儿”就是傻子的意思,说他已功成名就,还非要拿老本去拼命。


而他却是彻底铁了心:四川有两千家房地产开发商,少我一个没关系,中国十三亿人,12.5亿都应该过自己平淡的正常生活,但应该有一部分人挺起脊梁,敲响警钟,去做牺牲,我就想做一个敲钟人!2005年8月15日必须开馆!



于是,他便开始了倾家荡产的行为,先是卖掉自己的办公楼、商铺、还有加油站,把所有属于自己的钱,全部都投进了要建的博物馆里。


可是,以一己之力,建一个诺大的博物馆,这不是光有钱就能办到的事。他四处找地,可别人都以为他是骗子,谁能相信,一位精明的房地产商人,会为了情怀,来做这种傻事呢?


最后,只有大邑县信了他,找到地之后,他马上定下目标:9个月建5个博物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人们都摇摇头说他疯了,可他却咬着牙非干不可。他连续9个月吃睡都在工地上,晒得焦黑,困了就在纸板上躺两三个小时,他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几百万将士的英灵会保佑我的。


9个月后的2005年8月15日,五大主题馆,中共抗战的“中流砥柱馆”,国党抗战的“正面战场馆”,美国援华的“飞虎奇兵馆”, “不屈战俘馆”“侵华日军罪行馆”,经6部委严格审查,全部合格,正式对外开馆。


馆内陈列着他几十年来,上山下海,冒着风雪捡到的各式收藏品,数量和价值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手写资料30吨,书信40万封,日记两万本,像章百万枚,总共800余万件藏品,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53件。


历经后续的再建设完善,到今天为止,这里已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聚落,总共30个分馆,占地总面积500亩,超过近1000万件藏品,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在游客接待中心的墙壁上,写着他的自白: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 为了传承,收藏民俗 。


那段尘封而沉重的历史,就这样被他彻底的激活。一座警醒世代的博物馆,令所有前往参观的人们,无一不震撼、动容、然后流着泪离开……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触摸历史经纬里的铮铮铁骨,穿越时空,感受那段真实清晰的岁月,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壮士群塑广场,约3000平米的中国地图上,200多位抗战名将和著名烈士的铁像,站在他们战斗或牺牲过的地方,令人肃然起敬。


左权将军的女儿也来了,她一看到自己父亲的雕像,就泪如泉涌,抱着雕像痛哭:爸爸,我抱抱您!


平日里,他也喜欢穿行在群雕中,因为走上一圈,心里就很亮堂,尤其是在苦闷苦楚的时候,面对壮士广场上的每一位壮士,他就会感觉到自己充满了力量。


而老兵手印广场更是触动人心,曾经抠扳机的手、扔手榴弹的手、挥舞大刀的手,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手印,每一个鲜红的手印,都印出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为取这些手印,他曾跑遍全国,甚至还多次跑入了太平间。正是这些无数双手,曾在中国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



他说:一个民族不能忘记她的捍卫者,在这些老兵凋零之前,我们应留下他们的印记,以为永世的纪念。


为帮助中国抗击日寇,曾有4000多名美国军人,牺牲在中国的土地上。为尽可能还原那段历史,他爬雪山过草地,四处收罗美军在中国的痕迹,找到不少当年的资料、航图、仪表等各类物资装备。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不懈,国内这个目前唯一专门纪念抗战时期美军、特别是美国空军对外援助的博物馆,吸引了不少年近耄耋的美国老兵。


2008年,樊建川被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授予企业管理博士的称号,表彰他所创建的援华美军博物馆。


而最触动中国人心弦的,无疑是抗战博物馆。为了收藏日军的侵华物证,他前后历时20年,多次奔赴日本购买日军侵华时期的画报、杂志、书籍、日军曾使用过的明信片、作战地图、钢盔、军服、望远镜等等,最终,他找到了大量关于,日本侵华的珍贵历史实物和史料。


这个抗战博物展馆里,按时间跨度分为了15个展览单元,按照类别又分为“大屠杀”、“三光罪行”、“细菌实验”、“慰安妇”等12个展览专题,总共展出了6000余件,1931年到1945年间的侵华日军罪行实物。


锈迹斑斑的钢盔、枪支、手榴弹、发黄的报刊、文件、各类证书等,都记录着那个年代的残酷与血腥,同时,也记录着中华民族的不屈。


他建造这个博物馆的目的,就是希望那些歪曲事实、否认侵华历史的日本人,都能来看一看,日本是不是真的犯下了滔天大罪。他说:事实胜于一切,这里的文物胜于一切,侵华日军的罪行桩柱件件,罄竹难书!


他想让建川博物馆成为,国民忧患意识和奋发图强精神的‘钙片’,只有回顾历史,记住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坚定的向前。



这座博物馆里躺着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历史,更是社会理想,只有将文物摆出来,才可以提高历史的像素,像素越高越清晰,就越能震撼人心发人深思。


为建博物馆他砸了十多个亿,为了养活博物馆,他重拾老本行去讲课,他还坚持写书、卖唱录CD,有时一天写好多幅字卖掉,“一幅字,无论大小10000块,为了博物馆,我就是这么不要脸!”


当初的亿万富翁,生活是过得是越来越简朴了,从大城市搬到了小镇,大房子变成了小房子,每天穿几十块的衣服,上街吃几块钱的豆花血旺,可他却乐在其中,写下这样一段话:动荡年生,蜷缩小镇,偷度余生,夫复何求。


这个冒险家总能颠覆别人的想象,走最不寻常却最让人佩服的道路,他曾对朋友说过:也许要有一辈子的疯狂和野心,才能成就终身的良心。


这个穷极他一生财力,物力与精力建成的博物馆,他说:要在百年之后全数捐给国家,他从来没把博物馆,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他说:我是社会财富的暂时看护者,我只是替国家保存记忆,这些东西是我私人搜集来的,但它们更属于这个国家。


2007年,他当众口述了这样一个遗赠,并转身告诉自己的女儿:你以后到博物馆也要买票。不仅如此,他还在遗嘱中,作出一个更令人惊讶的决定:我死后,皮囊交给,我曾工作过八年的第三军医大学。


零碎部件如角膜等,随便取,随便用;骨骼做成标本,亭亭玉立,用于教学,告诉未来学生,这就是老教员樊哈儿;皮剥下来,绷一面军鼓放在博物馆里。谁要敲一下,他就出现在,声控电视墙上给他唱首歌,但敲鼓人必须给博物馆捐1000元钱。


他把献身博物馆的愿望,演绎到了极致。他说的这些计划,妻子都被他说服,同意并签字了,只有剥皮做鼓的事,她怎么也不肯同意,她怎么能忍心呢......


可他仍然坚持每天用手在身上拍打,因为医生说这样有助于皮肤和脂肪分离,他说:多简单多好的事儿啊!


私人建立规模宏大的博物馆,这是一件空前绝后的事,行动者必须具备:足够的金钱,够理想主义,够无私无畏,孤军奋勇,舍私利成大义。



“每个博物馆都在代表我说话”


据说,要真正把建川博物馆细看上一遍,得在安仁住3天。


若非亲自来过,否则很难想象,这个距离成都数十公里之外的小镇居然有如此之众的收藏。倘若来看过一遍,也就明白了大概——除了那些传统意义上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似乎什么都能被樊建川收入囊中。


就拿“5•12”汶川大地震馆来说,第一支到映秀的冲锋舟、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站在废墟上讲话的话筒、“敢死队”出发前喝壮行酒摔在地上的碎碗……甚至地震后被埋36天救出的“猪坚强”也被他找来,圈养在门前的空地上,有专人喂养和打扫猪圈,游客少的时候还要放它出来散步遛弯儿。


樊建川说,“我的博物馆不按套路布展,观众能看清是其一,能思考是其二。野生,山寨。”


走进建川博物馆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感受:建筑造型、展陈风格、展品内容和年代都迥然相异的20多个展馆,却带给人一种隐隐约约的“相似感”。而知晓建川博物馆建设背景的人则不难发现,这种相似感来源于它们共同的主人———樊建川。
   

建川博物馆聚落中,几乎每个场馆的展陈设计都透露出樊建川的理念和想法、态度和风格,直白地在大到展厅场景、小到展品摆放中一一显现。


比如,战俘馆的地面是钢板,代表钢铁意志;川军馆的地面用的是当时四川人家里最常见的石板,为的是让人们不要忘记三百万川军战士的流血牺牲。



“每个博物馆都代表我在说话,都表明了我的历史态度。”樊建川说。
   

日军侵华罪行馆,他请来了日本的世界级建筑大师矶崎新来设计,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建筑大师面前,樊建川没抛开自己的执拗,他在矶崎新的设计方案上做了几点改动:“最开始正门很大,我觉得不行,在旁边开了一扇小门进去,用1931顶日军钢盔象征日军侵华时的来势汹汹;


以前的大门变成了出口,台阶上雕塑着日军的残兵败将灰溜溜地离开,象征抗战胜利;最开始的设计是白色的,我坚决不同意,白色太纯洁了,后来改成了灰色;


这个馆的尺寸本来要高大一些,我又把它降低了……”这些改动,樊建川都取得了矶崎新的同意。

在这座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民间博物馆里,要把20余个展馆仔细看完,据说需要3天。尽管不能一一阅尽它的馆藏,有一处却是参观者必去的———中国壮士群雕广场。
   

在这个广场上,近一万平方米的土地被抽象成一幅中国地图,两百多位抗战将士的塑像静静地站立着:赵一曼、高志航、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


这些抗战中牺牲的烈士,站在他们用生命捍卫的地方;还有一批人,站在当年他们全力守卫的地方:毛泽东站在延安,邓小平站在华北,陈赓、林彪、罗荣桓,还有一批国民党将领……


置身其中,仿佛置身当年的硝烟里,思绪万千,不由热血沸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016unax8g&width=500&height=375&auto=0

点击查看上方视频

来源:搜狐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大家都在读:

安徽省政府新增两位新面孔 这位常委首次跨省任职 安徽发布125名干部任前公示 辞掉市长去深圳打工 汪洋教你如何写好文章 |  为什么领导不愿推荐提拔你 | 王沪宁的新职务 | 领导座次安排 | 市委书记的一番谈话 安徽第一家监察委员会 | 《善待你所在的单位》 | 山东新任省委常委:《感谢生活》


▲点击放大上方图片,识别二维码订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