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市收不抵支“打欠条” !哪省的日子最难过?
2017年底,地方债发行数据出炉,全国人大常委会李盛霖委员指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已成中国经济最大的“灰犀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中国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已不是新鲜事,但到底有多缺钱?现在欠了多少钱?
地方政府普遍收不抵支 谁的日子“最难过”?
2017年初,各省市分别公布当地2016年财务预算执行报告,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支出的对比为例,除港澳台地区以外,余下的31个省市这一年的预算支出均大于预算收入,总缺口约7.3万亿,占2016年全国GDP的9.8%。
31个省市中有22个地区的财政自给率低于50%。财政自给率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江苏,上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覆盖了支出的92.6%,而西藏财政自给率仅有9.8%,这意味着当地9成的“开销”要通过其他途径筹集。
这么多地方的钱不够花,要怎么办?一部分缺口靠中央财政返还和补助来弥补。2016年,中央对西藏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达827.85亿元,可弥补西藏一般性预算缺口的58%,但中央对北京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仅可弥补缺口的5.2%,这种情况怎么办?其实政府也可以“借债”。
地方政府“总欠债”16.6万亿 贵州“还债包袱”最重
发行债券是地方政府借债的主要方式,2016年中国发行了6.04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券,是2015年发行额的1.6倍。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累计余额约15.3万亿元,而截至2017年11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增至16.6万亿元。
2016年底,贵州负债率已达74.2%,超过国际公认的60%的预警线。国内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地区,平均负债率达到24.6%。
一些经济大省也可能成为负债大省,2016年底江苏债务余额破万亿,达到10915.4亿元,高居中国各省之首,山东紧随其后达到9444.4亿元,广东也有8530.8亿元的债务余额。不过经济大省欠的多赚的也多,下图当中这几省的整体负债率相对较低。
除了“看的到的债务”,地方政府还存在“看不到的债务”,包括为一些国有企业提供担保、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等,也构成相当庞大的债务量。
在各省市巨大的“债务包袱”中,不乏即将到期需要偿还的债务。面对这些与GDP相比“举足轻重”的债,一次还清并不现实,到底要如何偿还?
政府还债也“拆东补西” 8成新发债券为还旧账
和我们一样,政府还债也会“拆东墙补西墙”,各地区的统一做法是:通过置换债券来借新债还旧债。通俗地来讲,发行“置换债券”就是将发行新债券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到期旧债的偿还,这样一来还债的时间就在总体上往后推移了。
在2016年发行的6.04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中,置换债券的规模达到4.87万亿元,占总发行量的80.6%。即便可以通过“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缓解一时之忧,2017年底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仍不及预期,尚有2018年即将到期的1.5万亿债券等待置换。
财政部有专家认为,地方政府发行置换债券暂时不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定造成显著负面影响,但是,如果置换债券作为地方政府解决债务偿还问题的一种常设机制,将到期债务置换,意味着将当下的压力分摊给了未来,再加上每年的新增债券,会使得债务余额只增不减,不断累积,可能将对我国金融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万一到了不得不更大规模地举债的时候,举债的空间很可能已经不存在了。
-- End --
来源:中国经济网、搜狐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
大家都在读
1、上海焦虑什么?
点个赞,每天都有好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