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消息!住房供地,政府将不再垄断!土地政策将成为撬动城市发展的基因密码!
住房供地,政府将不再垄断!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今天说,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推动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我国宅基地也将“三权分置”!
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今天表示,我国将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他强调,这是一项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但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口子不开,严禁下乡利用宅基地建别墅大院、私人会馆。
撬动城市巨变的基因密码正在形成
王运宝
最新的这两则消息,可以说是触动了所有城市的敏感神经。
其实早在2017年9月20日,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对外宣布,雄安新区不搞“土地财政”,不走房地产主导的城市发展老路,将实行租售并举;政府和百姓将作为未来雄安新区的“城市股东”,共同建设新区、共享发展红利。
9月30日,武汉长江新城管委会成立大会上对外宣布,长江新城建设要坚持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不搞“土地财政”,向改革创新要效益,不是炒房投机之地。
短短十天之内,一北一南两大新区的重磅举措——“不搞土地财政”,绝对具有标志性意义。这将是改变中国城市既有发展模式的根本性力量,现阶段的城市决策者们,需要特别关注这些新变化。
放在中国高速推进城市化的30多年历程中看,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已成为固定“套路”,由此带来的问题包括推高土地和房地产价格,吹起楼市泡沫,增加老百姓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成本。如何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就要从“土地财政”的根本上破题。
雄安新区、武汉长江新城明确的建设原则,一方面浇灭了炒房者的淘金梦,另一方面更是探索城市化的新路径、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首先,新区不搞土地财政,地方政府不再以“卖地”为主。土地使用权为政府和老百姓共有,以往的房地产开发“变身”为房产开发,开发商根据新区规划方案,建好的住房将实行租售并举,其中公共租赁住房是大头。公租房制度将大大降低居住成本,为各方面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其次,推进城市化的模式不再是“一锤子买卖”。以往都是农民拿了钱走人或者搬入楼房;而雄安新区的“城市股东”,实际上是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分配城市化带来的红利,是真正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与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
未来的雄安新区,既有原来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口,也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他们之间的利益如何平衡?百姓的长远利益如何保障?雄安新区管委会发布消息,政府对农民的占地补偿,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农民的一次性补偿,还有一部分是折成“股份”,农民每年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红。这对农民来说,意味着征地不再是“一次性”,自身利益与新区发展密切相关,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将是长期的。
从雄安新区开创的三条原则,到武汉长江新城的第一原则,都是对中国30多年高速城市化开出的“新处方”,更是城市化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省。
无论是“土地财政”,还是城市化红利的再分配,将会成为受关注最多、讨论最热的焦点话题。以雄安新区、武汉长江新城为代表的创新与实践,既是面向未来的探索,也终将成为中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坐标和标尺。
来源:新华视点、《决策》杂志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
大家都在读
1、重磅!深圳!
2、太精辟了!中组部“笔杆子”徐文秀:中国年轻干部最缺这几样东西!
4、推荐 | 这位组织部长10个数字总结自己的30年,感动无数人!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