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宣城,离沪苏浙到底有多远?

决策杂志 2018-10-18

宣城,离沪苏浙到底有多远?


作为安徽唯一与苏浙两省毗邻的省辖市——宣城,这是它的时代之问!



宣城


上海


时光长河中,总有一些转折意味深长。

    

发展征程上,总有一些节点举足轻重。


2018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风从东方来。


6月,苏浙皖三省与上海市主要领导,在黄浦江畔共商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大计。作为合作成果之一,九城市共同发布《松江宣言》,共建共享面向长三角的G60科创走廊。


作为安徽唯一既与江苏又与浙江交界的省辖市——宣城,站在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起点,迎来了拥抱长三角的历史新机遇。


确实,梦想很丰满。从“我与长三角”到“我的长三角”,宣城,从未离沪苏浙如此之近。


然而,现实很骨感。“我的长三角”仿佛触手可及,却又似渐行渐远。


在长三角城市群、G60科创走廊的大家庭中,宣城仍处于后发位置。2017年,毗邻的江苏省南京市GDP已进入“万亿俱乐部”,是宣城的9.9倍;常州市为6622.3亿元,是宣城的5.6倍。接壤的浙江省湖州市为2476.1亿元,经济总量绝对值比宣城高出1287亿元。


悬殊的对比,骨感的事实,又把宣城拉回到现实:宣城,离沪苏浙到底有多远?


这是宣城的时代之问,也是“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新征程上,必须要给出的答案。


宣城,远在哪里?


23年前,《人民日报》刊发的《山这边,山那边》,曾深深触痛了宣城人的心。


23年后,再看“山这边”与“山那边”,差距依然醒目。“山这边”的溧阳市,2017年生产总值达858.04亿元,是“山那边”的郎溪县的6.4倍。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一点,宣城与毗邻的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湖州市的差距,同样惊人。


2017年,常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8亿元,高出宣城市约37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191.9亿元,是宣城市的6.0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955元,高出宣城市近1.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835元,高出宣城市1.1万余元……


2017年,湖州市人均GDP是宣城市的1.8倍。广德县与长兴、安吉两县经济总量的绝对值之差,已扩大为323亿元、130亿元。


数据背后,是距离,是落差。


再看发展质量,还是以常州、湖州两地为镜像。


产业发展上,苏南工业明星城市常州市,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等十大产业链,拥有200多家国内外行业隐形冠军。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逾1.3万亿元,宣城市只有它的“零头”。


湖州市目前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达34个,其中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11个。宣城市唯有中鼎集团一家企业规模超百亿元。该市产业结构已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形成“三二一”产业结构体系。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7.5%,宣城是40.9%。


创新能力上,常州市创出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常州模式,现有高校10所,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730家,仅常州科教城就拥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等创立的31家公共研发机构和2500多家科技公司,集聚科技人才1.65万人。而宣城一直没有国家大型科研院所,也没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湖州市通过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遴选自主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项目790个,带动引进高层次人才8204人。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0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8件,而我宣城为6.8件。


招商引资上,两市的成果更是令人艳羡。


常州市近年来先后引进北汽、众泰等6个整车项目,吸引了中航锂电、宁德时代等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落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以上企业有200多家,产值突破千亿元。湖州市2017年引进首期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22个,总投资251亿元的龙之梦、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汽车等重大项目相继落地。


宣城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虽然连续位居安徽省前列,但还是十分匮乏“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仍是多年孜孜以求的目标。


数字的对比,凸显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山这边”与“山那边”已不是“一步之遥”,宣城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数据的对比是浅近的,更深层次的差距,还在体制机制。


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沪苏浙体制机制创新,一直走在前列。


看上海——推出了“店小二”精神进阶版: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政府面向市场主体和市民的所有服务事项,力争做到一网受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全部涉企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缩85%。


看江苏——南京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100条》,15项为全国首创,30项在国内领先。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办结,只要提交6项材料;主城六区商品房交易现场办结、当场发证;五类建设项目可不再申领施工许可证……


看浙江——湖州市首创“快准入、宽准营、严监管”模式,对29个部门涉企事项实行“工商通办”“同步备案”和“承诺准营”,使常态化企业从申请到营业最快实现当天准入准营。


如果要问:宣城到底远在哪里?


答案是显然的:


远在总量——宣城与隔壁的“大块头”,已显现断崖式差距;


远在质量——宣城对沪苏浙的“高大上”,始终望尘莫及;


远在体制机制——宣城在创新发展上,总是慢人一拍,后人一步。


然而,最远的距离,还是思想观念的差距


在沪苏浙的发展中,最鲜明的特质就是“敢为天下先”,他们以新理念、新实践,贡献了一个又一个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改革样本,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上海的“店小二”精神、江苏的“不见面审批”、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既是体制改革的品牌,也是机制创新的典范。


他们先行先试,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以亩产论英雄”,评选“星级企业”,表彰“招商能手”,颁发“招商金牌”;“一枚印章管审批”“60分钟办结领证”;“零上门”“只说YES不说NO”……每一个新名词,都是推陈出新的创举;每一种新模式,都是先行先试的成果。


这些创举从何而来?


这是因为他们坚持问题导向,勇于突破阻碍发展的关隘。


今年3月,湖州市委启动实施以“十问湖州”为主要内容的“提标杆、破难题、助赶超”专项调研。市级班子成员全员参与的10个调研组带着问题走下去,一一寻找十个问题的答案。仅第6调研组,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到位程度如何?”就召开了17次座谈会,发放了1000份问卷调查表,考察走访了周边4个地市、2个县区、5个镇村和29家企业,收集整理79条意见建议。


这是因为他们坚信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勇于打破一切束缚思想的藩篱。


例如无锡。生态环境保护是条红线,但无锡市并没有固守条条框框,而是敏锐地捕捉到这当中蕴含的产业发展机遇,把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建立国内第一个国家级的环保科技工业园,培育出聚慧科技、雪浪环境等一批环保领军企业。目前集聚节能环保企业3000多家,实现产值800亿元。


以守维成,则成难继;因创兴业,则业自达。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是宣城与沪苏浙最大的差距;创新发展上的距离,是宣城与沪苏浙最远的距离。


宣城,一直在靠近,在追赶……


事实上,宣城与沪苏浙的差距,在渐行渐远……


实践中,宣城对差距从未忽视,而是一直在努力靠近,一直在奋力追赶……


只有回首过去,宣城才知道已经走出多远。


从1990年代初,宣城地区出台《关于参与皖江、浦东开发的意见》,2001年年轻的宣城市做出《关于推进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加快宣城经济发展的决定》,到2009年宣城市列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出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


从2013年加入“南京都市圈”,2016年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一员,到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定位宣城为“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安徽省政府明确宣城市中心城区“双百”城市规模,宣城市委提出“向苏浙对齐,在全省争先”工作总要求。


 ……


30年来,宣城市坚定贯彻执行安徽省委、省政府“东向发展”战略,一以贯之地“目标向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排”,融入长三角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对接沪苏浙打下了坚实稳固的基础。


30年来,宣城追赶的步伐逐渐在加快,追赶的速度日益在提升。


2018年的夏天,“加入G60科创走廊”的东风浩荡,“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的号角嘹亮,宣城高扬东向的风帆,向着新目标,再次启航进发!


这一次东向出发,航向更明确。


这一次东向出发,航标更精准。


8月22日,宣城市委常委会要求“围绕勇当融入长三角排头兵目标,认真分析我市与苏浙周边地区差距,强化等高对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产业研究,善于借脑引智,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8月底、9月初,宣城市委派出两个调研组分赴苏浙两省5市7县(区)学习考察,深入了解周边市县发展情况、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形成高质量的考察报告。


时隔1个月,9月29日的宣城市委常委会再次研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以“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为主题,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对标苏浙周边市县,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找差距、明目标、定措施。


这一次东向出发,航程指向更清晰。


宣城市委书记陶方启在市委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认清与周边苏浙地区的差距,增强紧迫感,抓住窗口期,聚精会神抓发展。要始终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动摇,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合作,全力推动开放融合再上新台阶。


宣城市长张冬云在市委党校专门作了题为《抢抓新机遇,争当排头兵》的党课报告。勉励宣城全市上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中贡献自身力量、实现人生价值。


这一次东向出发,前进的马力更强劲。


今年以来,宣城市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安徽全省、好于预期,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为2015年以来最高,居安徽全省第5位,创“十二五”以来同期最好。1-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自2014年底以来再次呈现两位数增长,居安徽全省第5位,创“十二五”以来历史同期最好位次。


这一次东向出发,更有天时、地利、人和。


8月4日,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在宣城市调研时特别强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首当其冲。要适应挑战,抓住机遇,担当推进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安徽排头兵。

    

有来自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厚望与支持,有宣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五个不动摇’”的信心与决心,有宣城市连续多年持续打造开放高地的发展基础,有宣城全市上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气神和“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宣城追赶的步伐将更大更快……


宣城怎么看?宣城怎么办?


宣城一直在努力靠近,一直在奋力追赶,取得的发展成果确实鼓舞人心,但现实存在的差距却又发人深省。


面对差距,应该怎么看?


首要的是找准差距。


在“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主题学习研讨中,要确定坐标系,在思想观念上、在体制机制上、在营商环境上、在干部作风上等各方面,对标找出问题,深挖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努力的方向,寻求缩小差距的办法。


关键的是正视差距。


起跑决定赛程。作为先发地区,沪苏浙已有良好发展基础。宣城与他们比,确实存在先天不足,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沪苏浙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也有着难以企及的政策环境优势。这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客观现实,宣城对此必须正确对待,做到不回避、不护短、不怨天尤人。


比正视差距更重要的,是坚定缩小差距的信心。


宣城要看到,差距,并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宣城与沪苏浙也有“近”的渊源。地相近、人相亲、路相通,有接受辐射的区位优势,有一体化发展的优越条件。


还要看到,差距,并不意味着东向的方向错了。只能说明对先进理念的学习还不够,追赶的速度还不快,融入长三角的程度还不深。


如果不是30年坚持不懈地融入长三角,承接来自沪苏浙的产业转移、发展辐射,那么宣城就不会有今天发展的良好势头。“宁国经验”、“广德速度”、“郎溪现象”……正是我们在追赶沪苏浙过程中,形成的响当当的品牌。这是融入的成果,也是东向发展的最好例证。


更要看到,宣城与沪苏浙有“甩远”的危机,也有“追近”的势头。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宣城自身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已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民营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三个千亿”跨越。宣城自身的发展环境也在优化。近年来,我市改革开放按下了“快进键”,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多项政务、服务改革创新之举领全省之先。


不可失者,时也;所当乘者,机也。在差距面前,宣城既不能自甘落后,也不能妄自菲薄,而是要抢抓机遇,扬长避短,奋起直追。


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宣城怎么办?


宣城在行动!


——聚焦一体化,干部先行动。


今年5月,宣城市再次选派25名干部前往上海市松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挂职锻炼。在松江挂职的市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区副主任钟良胜深有感触,“学习松江、思考宣城,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很多,我们要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运用于G60科创走廊的建设实际中。”


——融入长三角,打通“断头路”。


根据6月1日签署的《长三角地区打通省际断头路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第一批17个重点建设项目。宣城市正积极协调推进宁宣杭高速高淳段、临安段,扬绩高速溧阳段三条省际“断头路”建设,争取早日并网运行,打通经济发展快速通道。


——对接沪苏浙,体制再创新。


9月28日,全国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在我市发出。这张沪宣两地互发的营业执照,是长三角一体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有益探索,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九城市“一网通办”全面投入运行。


——开发区成为新热土。


上海松江区与宣城市合作共建的松江宣城产业园,吸引来自上海等地腾笼换鸟向外转移的优质产业。宛陵科创城一期建设全面推进,合工大产业创新中心、安工大宣城技术研究院、安工程宣城产业研究院等已明确入驻,创新发展成为新动能。郎溪、广德、溧阳三地共建的“苏皖合作示范区”,在两省高度重视下正积极推进。目前,宣城市9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均与沪苏浙园区签订了共建协议。


——宣州对20支专业招商分队优化布局。


1-7月签约项目111个,其中来自长三角的77个;宁国围绕打造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千亿首位产业,培育司尔特循环经济、耐磨铸件、电子元器件等5个百亿主导产业;广德引进长三角地区企业350家,协议投资突破500亿元,国家机动车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广德基地、华域皮尔博格汽车发动机零部件等一批大项目落户;郎溪与上海青浦工业园共建“青浦郎溪产业园”,8月新开工建设的10家企业中,来自G60科创走廊的企业达一半以上。


争当排头兵的“宣城行动”,快马加鞭未下鞍。


下一程,对标沪苏浙,宣城如何才能跑得更快?追得更紧?离得更近?


这是新征程上的新考题!


必须交出漂亮的宣城答卷!


-- END --


本文首发于《宣城日报》,内容有删改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重磅!山东省级机构改革方案公布,路线图时间表划定!(附机构设置表)

2、深夜打“虎”!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落马!

3、你好,合肥滨湖科学城!

4、必读!县委书记送给新任干部三句话

5、为什么“逆袭”的是徐州?




不点个赞再走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