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最新重磅文件,点了哪些城市的名?

决策媒体智库 决策杂志 2021-04-24

这些城市要“火”了!
2月24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在这份重磅文件中,公布了交通网和主骨架布局,有多达21个城市群和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被点名,并被委以重任。
哪些城市群和城市上榜?一起来看。

1
主骨架:4极6轴7廊8通道规划纲要明确了“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给出了3类重点区域:
一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这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四大区域,对全国经济增长贡献率接近50%。
仅长三角,2020年经济总量就高达24.47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24.1%,贡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四大城市群更是囊括了全国23座万亿城市中的15座,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发展潜力的四大增长极。
二是长江中游、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中原地区、哈长、辽中南、北部湾和关中平原8个地区作为组群。
三是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兰西、宁夏沿黄、拉萨和喀什9个地区作为组团。
这些城市群多位于中西部地区,目前的发展水平虽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差距,但这些城市群是未来发展的潜力和重点,在全国城市大棋局中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
规划纲要要求按照极、组群、组团之间交通联系强度,打造由主轴、走廊、通道组成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由此提出加快构建6条主轴、7条走廊和8条通道。
先看6条主轴,是为加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极之间联系,建设综合性、多通道、立体化、大容量、快速化的交通主轴。
 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注意到:这些主轴中,除提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雄安外,一些普通地级市也被点名:沧州、蚌埠、潍坊、淮安、衡水、阜阳、九江、赣州、黄山、延安、南平、万州、桂林、永州、怀化等。
再看7条走廊,主要是为加强极与组群和组团之间联系,优化完善多中心、网络化的主骨架结构。
 这些走廊中,有36个普通地级市上榜,如承德、丹东、包头、格尔木、秦皇岛、大同、鄂尔多斯、黄骅、连云港、南阳、洛阳、湛江、三亚、宝鸡、遵义等。这些城市大多是区域性交通中心城市。
最后是8条通道。为强化主轴与走廊之间的衔接协调,加强组群与组团之间、组团与组团之间联系,加强资源产业集聚地、重要口岸的连接覆盖,促进内外连通、通边达海,扩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交通网络覆盖。
 上榜的普通地级市有31个,同样是重要的交通节点。
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梳理发现,纵观整个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提及上海18次、北京16次、重庆13次、成都12次、广州11次、天津10次、西安10次、深圳9次、哈尔滨8次、昆明8次、杭州7次、武汉7次、南京6次、郑州6次、青岛5次、沈阳5次、乌鲁木齐5次、大连4次、合肥4次、长春3次、南昌3次、济南2次
这些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更是交通体系建设的重要节点。
2
这20个城市收获大礼包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多层级一体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综合交通枢纽集群、枢纽城市及枢纽港站“三位一体”。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明确被定位为建设面向世界的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
京津冀形成以北京、天津为中心联动石家庄、雄安等城市的枢纽集群,长三角形成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中心联动合肥、宁波等城市的枢纽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形成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联动珠海、澳门等城市的枢纽集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形成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枢纽集群。
具体到枢纽城市来看,规划纲要则是直接点名了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厦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乌鲁木齐。
这是文件中最具看点和含金量的的名单
从城市级别来看,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为直辖市,深圳、大连、青岛、厦门为计划单列市,南京、杭州、广州、成都、沈阳、哈尔滨、郑州、武汉、海口、昆明、西安、乌鲁木齐为省会城市。
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注意到,9个国家中心城市全部上榜。
从城市群来看,长三角有上海、南京、杭州3个城市,珠三角有广州、深圳2个城市,京津冀有北京、天津2个城市,成渝也有成都、重庆2个城市。
从区域分布来看,布局较为合理,呈现均衡状态。
先从南北纵向看。南方地区有11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厦门、武汉、海口、昆明;北方地区有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郑州、西安、乌鲁木齐9个城市。
再从东西横轴看。东部地区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青岛、厦门、海口10个城市;中部有武汉、郑州2个,西部有成都、重庆、昆明、西安、乌鲁木齐5个,东北地区有沈阳、大连、哈尔滨3个。
这符合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推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交通运输协调发展目标,更切中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的,要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主题。
规划纲要还提出,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zhi)摘编如下:
国际铁路枢纽和场站: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成都、西安、郑州、武汉、长沙、乌鲁木齐、义乌、苏州、哈尔滨等城市以及满洲里、绥芬河、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口岸建设具有较强国际运输服务功能的铁路枢纽场站。
国际枢纽海港:发挥上海港、大连港、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广州港、北部湾港、洋浦港等国际枢纽海港作用,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加快建设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推进天津北方、厦门东南、大连东北亚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巩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昆明、深圳、重庆、西安、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推进郑州、天津、合肥、鄂州等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这些都是国家基于点名城市的功能所给予的定位。

3
如何将定位变成地位

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进交通与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五个融合”。


交通的便捷,伴随的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从而创造新的经济活动和就业岗。简单地说就是更多、更快、更广。


更重要的是,交通还能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思想的涌入,掀起发展的热潮。近些年,因交通蝶变而崛起的城市屡见不鲜。


以合肥为例,从一个“铁路盲肠”的边缘型车站,到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交通枢纽,形成了“米”字型国家级综合枢纽,为“黑马”合肥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上的争先进位按下“快进键”。


每一次国家级文件的出台,都会有城市收益,也酝酿着城市格局的下一次洗牌。


但国家给的定位不等于地位,无论是被点名的20座国际枢纽城市,还是上榜的地级市,都要紧紧抓住机遇,做好与自身发展相融合,积极付诸实践,努力将定位变成地位。


从这份国家级规划纲要文件中,我们至少还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其一,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是政策的热门聚焦地。


任何一份国家级文件,被点名的城市中,从不缺少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和成都、武汉、南京、杭州这样的省会城市。这些城市不仅在于经济总量大,更在于优势主导产业、人口集聚和区域辐射力的强大影响力。


为什么要更多的打通连接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的通道?这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好的资源配置和信息交流空间。


其二,我国进入城市群互相竞合、深度交融的新阶段。


以中心城市引领的城市群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城镇化新阶段的重点。特别是规划纲要中提及的21个城市群,在“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即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打造进程中,将成为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城市群的核心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 END --


撰文:姚成二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实录全文!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来了!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王正谱任局长
3、副省长履新次日,去了事故发生地
4、省政府任命,她成全国最年轻正厅级干部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