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曝气池运行管理对策来袭!

2016-09-30 环保水圈


编辑 | 环保水圈

曝气池运行管理解决对策曝气池运行管理的注意事项

(1)经常检查和调整曝气池配水系统和回流污泥分配系统,确保进入各系列或各曝气池的污水量和污泥量均匀。

(2)按规定对曝气池常规监测项目进行及时的分析化验,尤其是SV、SVI等容易分析的项目要随时测定,根据化验结果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3)仔细观察曝气池内泡沫的状况,发现并判断泡沫异常增多的原因,及时并采取相应措施。

(4)仔细观察曝气池内混合液的翻腾情况,检查空气曝气器是否堵塞或脱落并及时更换,确定鼓风曝气是否均匀、机械曝气的淹没深度是否适中并及时调整。

(5)根据混合液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曝气系统的充氧量,或尽可能设置空气供应量自动调节系统,实现自动调整鼓风机的运行台数、自动使表曝机变速运行等。

(6)及时清除曝气池边角处漂浮的浮渣。

曝气池活性污泥

颜色由茶褐色变为灰黑色的原因

运行过程中,混合液活性污泥颜色由茶褐色变为灰黑色、同时出水水质变差,其根本原因是曝气池混合液溶解氧含量不足。

而溶解氧含量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进水负荷增高、曝气不足、水温或pH值突变、回流污泥腐败变性等。

因此,对策就是立即对上述项目进行分析研究,确定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予以排除。

曝气池活性污泥不增长甚至减少

原因及解决方法

曝气池内活性污泥不增长甚至减少的表面现象,一是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过多导致污泥的大量流失,二是剩余污泥排放量过多,三是营养物质缺乏或不平衡。其原因和对策如下:

(1)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含量大,污泥流失过多。主要原因是污泥膨胀引起污泥沉降性能变差,通过分析污泥膨胀的原因,采取具体对策(如上所述)。有时为防止污泥的流失和提高沉淀效率,可以使污泥在曝气池中直接静止沉淀,或在曝气池进水或出水中投加少量絮凝剂。

(2)进水有机负荷偏低。进水负荷偏低造成活性污泥繁殖增长所需的有机物相对不足,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只能处于维持状态,接至有可能进入自身氧化阶段使活性污泥量减少。对策是设法提高进水量,或减少风机运转台数或降低表曝机转速,或减少曝气池运转间数缩短污水停留时间。

(3)曝气充氧量过大。曝气充氧量过大会使活性污泥过氧化,污泥总量不增加。对策是减少风机运转台数或降低表曝机转速,合理调整曝气量,减少供氧量。

(4)营养物质含量不平衡。营养物质含量不平衡会使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凝聚性能变差,对策是及时补充足量的N、P等营养盐。

(5)剩余污泥排放量过大。使得活性污泥的增长量少于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对策是减少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活性污泥解体的原因和解决对策

SV和SVI值特别高、出水非常浑浊、处理效果急剧下降等现象往往是活性污泥解体的征兆,运行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污泥中毒。进水中有毒物质或有机物含量突然升高很多,使微生物代谢功能受到损害甚至丧失,活性污泥失去净化活性和絮凝活性。这种情况在工业废水处理场经常出现,通常是工厂事故废水排放量过多,使污水处理系统超负荷运行所导致的。解决的对策是将事故排水及时引向事故池或在均质调节池内与其他污水充分混合均质,并充分发挥预处理设施的作用,利用混凝沉淀等物理、化学法进行处理后,再进入生物处理系统的曝气池。

(2)有机负荷长时间偏低。处理水量或污水浓度长期偏低而曝气量仍维持正常值,其结果就会出现过度曝气,引起污泥的过度自身氧化,菌胶团的絮凝性能下降,最后导致污泥解体。长此以往,还可能是污泥部分或者全部失去活性。在进水有机负荷提高时失去净化功能,使出水水质急剧恶化。对策是减少风机运转台数或降低表曝机转速,或减少曝气机运转间数,只运行部分曝气池。

曝气池溶解氧过高或过低

原因和解决对策

曝气池溶解氧含量DO值过高的原因有污泥中毒、污泥负荷偏低等污泥中毒会使微生物失去活性,吸收利用氧的功能降低。污泥负荷偏低,会使曝气充氧量超过污泥对氧的吸收利用量,导致氧在混合液中的过量积累。

曝气池溶解氧含量DO值过低的原因有混合液污泥浓度过高、污泥负荷过高等。剩余污泥排放不及时,曝气池混合液中出现了污泥的积累,污泥自身的耗氧量增加会使曝气充氧量不足以补充污泥对氧的吸收利用量。剩余污泥排放量过大使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低于正常值、进水量增大及进水有机物含量升高,都是使污泥负荷过高的原因。污泥负荷过高会使耗氧量超过供养量,导致曝气池DO值偏低。

曝气池溶解氧过高或过低的解决对策是根据具体情况,对进水水质水量、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量、曝气池运行间数等进行调整。


文 | 环保水圈

注:该内容转载需署名版权、标明出处、带上环保水圈微信公众号:njrjt2014。如不加ID或二维码信息将一律按抄袭举报处理!





  H B S Q

环保行业最大、最全、最精智囊库!

还不加入?     ☞☞

 

= = = = = = = = = =


环保技术在线分享公益平台

如果您有好的环保技术、设备和案例、丰富的环保工程经验,期待您关注中国环保水圈(5000人微信群和30000人公众平台),我们将竭尽所能为您提供 免 费 分享平台,实时分享,实时发布,传播环保技术,分享环保经验,促进中国环保产业发展。您的分享是一种公益,我们提供的服务也是公益。 重要事情说三遍,所有服务都是免费!免费!免费的哟!

活动时间:每周三晚8:30,不见不散。


咨询方式

手机:15190487529              

QQ:3512412192

微信:hbsqhe

您也可以通过扫描下方二维码





✎✎热门文章


一位MBR技术工程师花费3个月打造的工艺版PPT

原创 | 首例国产平板膜在市政污水中的应用

困惑 | 请问养殖废水是这样处理吗?

牛人整理|污水处理厂现场安装操作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不看你就OUT了

长效治理黑臭,向黑臭说拜拜(附赠:工程实例和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水圈技术分享


如何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一场华丽的技术盛宴?跟我来呀

理论实践 |气浮与微气泡技术的理论与实践相结

治理污染 环境修复

一问一答 | 关于污泥终极处置的小问题


点击关注,查看更多精彩文章

= = = = = = =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