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荒漠甘泉-考门夫人(合辑)
《荒漠甘泉》的作者是美国传道人考门夫人,她与她丈夫除了于美国服过神职外,也曾一起在东亚传教达廿年之久。这本书是她在其丈夫重病时开始提笔所著,记录了她的灵修生活,以及如何在苦难中如何借由基督教的祷告来获得“盼望、忍耐与喜乐”。
《荒漠甘泉》以日记形式书写,其内文引言主要以《圣经》为依据,也引入了其他神学著作中的段句,并结合夫妻二人的见证和灵修生活,对《圣经》中某些经文展开了非常深入的阐释。教导人们如何通过阅读圣经聆听“神”的话语并明白神的旨意。
《荒漠甘泉》传达给世人的生命信仰和生活智慧,是使得现代人得以在急速变化的世界中寻求人生的位置和心灵的慰藉。
图书简介编辑
《荒漠甘泉》以圣经经文为据,摘录了考门夫人所喜爱的司布真、马德胜、爱德华兹等多人的著述或语录,结合作者的经历思考,书写了一年的读经心得和人生感悟,同时汇集了大量布道、宗教著述和圣诗的片言只语。
内容简介编辑
一月的标题是“信心与胜利”。考门夫人引用《圣经》上的一句话作为该章的小结: “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世界是一个大战场.人人都在战斗。不同的是。有信仰的人就有了战斗的目标。信心是战斗中不可衡量的伟大力量。
二月,“患难与锻炼”。神会给人们种种考验,将把人们放在种种艰难的环境锻炼人们,就好像宝石匠人琢磨未成形的宝石,是为了使它更晶莹、更洁净。患难是新生命的源头,最庄严的诗篇来自灵魂最深的苦痛。所以这一章的小结是:“在烈火中,瞻望你锻炼成精金的光荣日子。”
三月时,作者进一步阐述对待考验的办法:“试炼与勇敢”。她说,信心在苦难的环境才难能可贵,人们应像神一样可靠,一样有决心,一样不屈不挠,这就是信心的意义。作者教导人们:“经过铁的磨炼,造成铁一般的意志,铁一般的力量。”
基督教的复活节在四月,这个月讲的是“复活与牺牲”。“经过了十字架的痛苦,才有复活的生命。”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世人舍身,三天之后,他复活了。这个战胜死亡的故事,成为人类永远的希望。惟有牺牲,才能产生光明;十字架的重负也就是使我们获得新生的期待。
五月,“安静与坚定”。安静是一切力量的根源,在安静中方能听见从神永恒之爱所发出的轻柔低语。在任何挑战面前,不要忧虑,不要惧怕,不要烦恼,也不要急躁。从信心产生的真正镇静。会给人力量应付危难,获得成功。
六月,在一年的中间,作者谈的是“时间与信心”。有时人们的痛苦如此缠绵漫长,似乎没有尽头,人们向神呼告,却迟迟听不见回答。这时,人们依然要以最大的信心和耐心,等待神的时间和神的方法。神是不会遗忘他的儿女的,他的拖延只是为了更大的胜利。所以,不要怀疑,不要急躁,“以最大的勇气站住,等待时机的成熟。”
七月,作者要人们“忍耐与服从”。接受神的引导,把一切交给神去安排。不论前方遭遇的是什么,只要是神的旨意,我们都应欢迎。“服从是信心的果实,忍耐是结成果实前的花朵。”
八月,“信心与乐观”。“坚定信心,固执不渝,欢欣鼓舞,感谢赞美。”心中怀着坚定的信仰,即使在苦难与不幸中依然能内心喜乐,因为“与主同在,就会欢欣刚强,以驯顺之心接受痛苦,就不会受伤。”
九月,作者讲述“慈爱与同情”的道理。“领导者的大爱,有严教,也有体恤。发挥你的同情,‘如何得来,要如何舍去。’相信主,主随时准备张开仁爱的双臂,在我们所欲倾斜的每一方面撑住我们。”
十月,冬天来临的时候,作者用“信心与希望”启迪人们。黑夜一过就是白昼,严冬一过就是春天。凭借坚强的信心,生命将结出甜美的果实。
十一月,“信心与灵力”是作者思想的中心。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神没有不可能的事,也没有太迟太难的事。只要信心坚定,人们就能“争取烈火中的胜利,从逆境中战胜逆境,从疾病中战胜疾病,从奄奄一息中战胜死亡。”要记住,“似若绝望的境地,是胜利的开始。”
在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作者说“信心与祷告”。对于基督徒而言,祷告是每日必修的功课。与神的旨意合一的祷告,有信心的祷告,事情必定成就。而“灰心生失望,失望生不信,不信生失败——这些都是祷告成功的致命伤。”[2]
创作背景编辑
1901年,考门夫人凭着信心与爱心,开始了她25年之久的宣教事业。特别是在丈夫查尔斯·考门安然去世以后,考门夫人在经历了更加艰辛的苦难与奋斗,开始提笔写作。这些作品受到了广泛欢迎,因此她把这些文字编辑成书,这就是《荒漠甘泉》。[3]
作品鉴赏编辑
这本书主要以日记的形式来书写,其内文的引言主要以《圣经》为依据,也恰当地引入了其他神学著作中的段句,同时结合着考门夫人及其丈夫二人的见证和灵修生活,对于《圣经》中的某些经文展开了非常深入的阐释。它主要是教导人们如何通过阅读圣经来聆听“神”的话并明白神的旨意。[4]
《荒漠甘泉》面面俱到,只要是生活方面的事无论大小巨细,均有阐述。小至生活琐事如要早起,大至人生方向如树立远大理想。考门夫人认为,所有伟大的圣徒都是早起的人,不能因为贪图享受而赖在床上。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谈到理想时,考门夫人鼓励年轻人说:“你们有幸面临一个伟大的日子,其伟大在于你们的未来。你们的成就一定会被衡量,不是依照以往你们享受了什么、做了什么或者拥有过什么,而是依照你们最后的成就。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基于高远的目标、伟大的理想、广阔的视野、渺不可及的想象。地平线那端的巍峨群山,或许现在它们对你来说太陡峭、太巍峨,但是它们就是你的人生目标。不时高瞻远瞩的人,最终将发现他们已登临山顶,与蓝天接邻。”她要年轻人记住:目标常常是吸引他们的磁力。[3]
作品影响编辑
1920年该书出版,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随后短短的几年间,它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为世界各地的人所传诵,其中有大量读者根本不是基督教徒。其中中文版本发行最广,读者最多。最早的中文译本,是20世纪40年代宋美龄译给蒋介石研读所用。[1]
作者简介编辑
考门夫人(1870年3月3日-1960年4月17日)美国人,基督教传道人,神学家,作家,教育家。
友情链接:
国度祭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