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推荐】保继刚教授: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

保继刚 教授 城市化研究 2019-12-28

今天推荐的文章来自保继刚教授:《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


2014年10月18日,保继刚院长在《旅游学刊》年会上发表了关于“中国旅游研究的新阶段”的讲话。


【讲话原文】


中国旅游研究的新阶段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祝贺《旅游学刊》年会的召开,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正在发生社会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旅游研究也将迎来一个新的富有活力的、知识积累加快并且将有旅游知识溢出的新阶段。


我曾经以旅游地理学发展为例,将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1978-1989年的理想主义阶段、1990-1998年的现实主义阶段、1999后的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在1999年之后,一部分对八十年代理想主义时期深有体会的学者,开始重新审视旅游地理学的任务、性质和发展方向。在这一阶段,这些学者们开始重新重视旅游地理学科的理论建设,伴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研究规范开始与国际研究接轨,研究领域获得扩展,跨学科研究逐渐盛行。并同时指出,1999年之后所展现的理性回归现象是知识分子内审后的一种觉醒,是对现实洞察后的冷静思考以及对理想追求的践行,这次理性回归并不彻底,由于缺乏制度性基础显得十分脆弱,是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理性回归。


实际上,整个旅游学科的发展阶段也大致如此。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十分庆幸和幸运,由于50后、60后这批有理想主义情结的学者的存在,在功利主义占据社会主流的时代,旅游研究还是取得了我们可以引以自豪的成就!《旅游学刊》在这次理性回归中起到了构建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作用。


中国正在发生巨变,这次转变对于高校学术界而言,最重要的是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规范化和稳定化,浮躁的快速致富心态会得到遏制,回归教育本质不仅仅是凭良心和道德,而是会有制度性的保障。


这将是与上世纪80年代的理想主义阶段不一样的另一次理想主义的阶段,有了之前的知识和人才储备,这个阶段,中国旅游研究将进入一个知识创造的高峰期,旅游学科的地位将会得到真正的认可。


这一次,70后、80后将成为旅游知识创造的主力。50后、60后老骥伏枥,还会有新的贡献。

谢谢大家!


这次讲话中提及的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概念,保继刚教授在2009年《地理学报》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这篇文章中就有所阐述。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思考旅游地理学研究的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和当下的理性主义回归,现将该篇文章摘录版分享给大家。


由于篇幅原因现贴出原文摘录版,感谢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微信号。


【正文摘录版】

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理性回归——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30年回顾


1 引言

本文将主要从外部视角来回顾、评价旅游地理学的发展。具体而言, 就是从分析宏观社会背景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入手, 揭示旅游地理学研究价值取向演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并从研究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具体分析价值取向改变的表现, 以期获得对中国旅游地理学近30 年成果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整体性评价。


根据不同时期研究价值取向的差别, 将中国旅游地理学30 年来的发展划分成三个阶段: 理想主义阶段、现实主义阶段、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各阶段的时间跨度刚好大致10 年。


2 1978-1989: 理想主义阶段

1978年发生了一系列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使得知识分子彻底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科技工作者在中外科技巨大差距面前倍感重任在肩, 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这一阶段旅游地理学的研究也带有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特色。虽然80年代旅游地理学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不够规范,研究所涉及范围并不广泛,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但是这并不能抹煞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尤其是经历过这一时期的部分中青年学者终不满于功利性的研究取向, 出于知识分子内省, 折返到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道路上来, 显示出旅游地理学早期的理想主义精神的力量。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80年代的旅游地理学界十分关注国外理论前沿,不断反思自身不足,才使起步晚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30多年的中国旅游地理学的部分研究成果接近国际水平。如楚义芳博士先后对国外尤其是英国的休闲和旅游地理学进展进行了评介、对中国与世界旅游发达国家在旅游地理学研究中的差距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并对“旅游的空间组织”这一前沿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也是那个时代理想主义精神最充分的体现。

青年学者的理想主义精神较多体现在研究和讨论活动中,在老一辈学者身上则显现为研究和教育工作以陈传康、郭来喜、杨冠雄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学者对教学工作倾注了巨大热情。为推动中国旅游地理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个阶段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初期,因此中年地理学者和青年学者们都自觉建构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图1),并积极推动多个相关组织的建立(图2),为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和旅游地理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图1 构建学科体系时间节点图


图2 旅游地理学组织建立节点图


3 1990-1998: 现实主义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一切都被具体的利益得失所取代。这一时期旅游业呈快速发展趋势,旅游业被列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追求效率、追逐利益的社会风气下,旅游地理学研究开始走上了一条实用主义的道路。本文借用“现实主义”一词,意指在研究中过分关注现实社会,过分重视研究的实用价值而忽视学科构建和理论提升的一种研究价值取向。


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

该时期全国旅游资源开发全面启动,旅游规划的现实需求极大,且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旅游地理学家主持或参与的旅游规划项目就有近千个。地理学家充当规划主力军,加上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学术界提出了许多研究课题,这些客观上促进了旅游地理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

这一阶段旅游地理学研究出现了较多问题:研究内容的范围较为狭窄,选题高度集中在旅游资源和区域开发领域;这一时期的论文对国际理论前沿的关注度有所降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内生”式的地理学研究传统逐渐暴露出自身的不足,此时旧的“规范”不断失灵,新规范并没有完全建立,导致研究与规划不分的混乱,表现在研究过程失范、成果表达失范、学术评价失范等方面。


4 1999-2008: 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 与现实主义相结合

中国旅游业继续快速发展,在世界旅游业中的排名不断上升,但其发展也显露出许多新的问题,使旅游地理学在面对有关社会、环境等新问题时遇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一批曾对80年代那个理想主义时期深有体会的学者开始重新对旅游地理学的任务、性质、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思索,旅游地理学进入理想主义的理性回归并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阶段。


旅游地理学的主要进展

经过90年代对旅游实践的广泛参与,这一阶段重新显示出对构建理论的重视,并以广泛调研和综合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和理论抽象为主,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保继刚等著的《旅游地理学》的修订版(1999)、吴必虎对环城游憩带的研究以及《区域旅游规划原理》著作、张捷和马耀峰对旅游流的研究等都显示出学者对理论构建的重视和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

旅游地理学研究中逐渐引入了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工具,加强了对国际研究前沿的跟踪,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如社区旅游、城市旅游、遗产旅游、事件旅游、旅游流等新的研究领域纷纷出现。随着国际交流的方式和次数的不断增多,国内学者更加重视研究规范,表现为这一阶段的博士论文的规范性加强,并出现了一批可以与国际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研究成果。

随着旅游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旅游研究也得到了国家科研机构的更多重视,2000-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旅游项目达35个,数量比1998年之前总和的2倍还多。国家支持力度加大,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研究者加入,2007年旅游高等院校已达到770所,旅游地理学的高等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比较完善。


5 总结

对旅游地理学的回顾发现,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是由中国社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客观实际与旅游地理学研究者自身研究取向两种因素合力推动的,不同时期的社会客观实际除了给研究者提出研究命题和提供研究条件外,还通过一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左右研究者的价值取向, 形成不同的学术发展状态。

中国旅游地理学30 年的发展历程也彰显了理想主义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我们衷心希望有更多学者能够秉承理想主义的精神,为提高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学术水平、推进学科发展、缩小与世界的差距坚持学术操守,自居抵御功利主义对学术的侵蚀。


致谢: 感谢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2007 级博士生朱峰协助完成本文; 感谢2008 级博士生翁时秀、硕士生罗佳琦协助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Bao Jigang, Wu Bihu, Lu Lin. The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From 1978 to 1998//Wu Chuanjun, Liu Changming, Wu Luping. The Geography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in China.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1999.[保继刚, 吴必虎, 陆林. 中国旅游地理学20 年(1978-1998)// 吴传钧, 刘昌明, 吴履平.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 Guo Laixi, Bao Jigang. Review on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and its prospect.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0, 9 (1):78-87. [郭来喜, 保继刚.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地理研究, 1990, 9(1): 78-87.]

[3] Wang Degen, Lu Lin, Liu Changxue. An analysis of China's tourism geography papers and documents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Research on tourism geography papers published in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Geographical Research,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and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Tourism Tribune, 2003, 18(1): 68-75. [汪德根, 陆林, 刘昌雪. 近20 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分析: 《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自然资源学报》发表的旅游地理类论文研究. 旅游学刊, 2003, 18(1): 68-75.]

[4] Wu Bihu, Feng Ruomei, Zhang Li. A study on 1990's study of tourism geography of China. Economic Geography, 2000, 20(3): 91-128. [吴必虎, 冯若梅, 张丽. 90 年代中国旅游地理学进展研究. 经济地理, 2000, 20(3): 91-128.]

[5] Chen Deguang. Differences and gaps: The comparison study of Ph.D dissertations in tourism geography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America. Human Geography, 2006, 20(2): 12-16. [陈德广. 差异和差距: 中国和北美旅游地理博士学位论文的比较研究. 人文地理, 2006, 20(2): 12-16.]

[6] The spring of science of thirty years: What does the epoch-making breakthrough bring u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ily, 2008-03-14. [科学的春天30 年: 划时代突破带给我们什么? 科技日报, 2008-03-14.]

[7] Guo Laixi.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Guo Laixi, Yang Guanxiong. The Proceedings of Tourism Geography. Beijing: Tourism Geography Group of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1982: 58-62. [郭来喜. 论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 郭来喜, 杨冠雄. 旅游地理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地理组, 1982: 58-62.]

[8] Guo Laixi. Tourism Geography//Li Xud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5: 202. [郭来喜. 旅游地理学// 李旭旦. 人文地理概论.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5: 202.]

[9] Guo Laixi.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ourism resources and zoning//Guo Laixi. The Proceedings of Human Geography Seminar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88. [郭来喜. 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与旅游区划研究// 郭来喜. 中美人文地理学研讨会论文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8.]

[10] Guo Laixi, Yang Guanxiong. The Proceedings of Tourism Geography. Beijing: Tourism Geography Group of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1982. [郭来喜, 杨冠雄. 旅游地理文集.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地理组, 1982.]

[11] Beijing Tourism School Preparatory Office. The development and appreci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 1982. [北京旅游学院筹备处.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观赏, 1982.]

[12] Guo Laixi, Wu Chuanjun. To develop Chinese tourism resource and tourism geography//Guo Laixi, Yang Guanxiong. The Proceedings of Tourism Geography. Tourism Geography Group of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1982. [郭来喜、吴传钧. 开发我国旅游资源: 发展旅游地理研究// 郭来喜, 杨冠雄.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地理组. 旅游地理文集, 1982.]

[13] Yin Yiming. Tourism resource evaluation: A case study of Beijing's Yanqing [D]. Beijing: Geograph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1984. [尹以明. 旅游资源评价: 以北京市延庆县为例[D]. 北京: 北京大学地理系, 1984.]

[14] Bao Jigang. The study on tourism system: A case study of Beijing [D]. Beijing: Geograph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1986. [保继刚. 旅游系统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D]. 北京: 北京大学地理系, 1986.]

[15] Chu Yifang.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ourism [D].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1989. [楚义芳. 旅游的空间组织研究[D]. 天津: 南开大学, 1989.]

[16] Bao Jigang, Chu Yifang. Tourism Geography.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1999. [保继刚, 楚义芳. 旅游地理学.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17] Yang Guanxiong.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tourism geography. Human Geography, 1988, (1): 43-46. [杨冠雄. 我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人文地理, 1988, (1): 43-46.]

[18] Chu Yifang. The leisure and tourism geography of United Kingdom. Youth Geographer: Tourism Geography Special, 1990, 6(1). [楚义芳. 英国的休闲和旅游地理学. 青年地理学家: 旅游地理专辑, 1990, 6(1).]

[19] Chu Yifang. On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tourism geography. Geography and Territory Research, 1992, 8(1): 45-49. [楚义芳. 论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基本方向.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2, 8(1): 45-49.]

[20] Sun Yinshe, Hu Changmiao, Bao Jigang. The cri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eography. Youth Geographer, 1985, 1(2): 135-138. [孙胤社, 胡昌苗, 保继刚. 地理危机与对策. 青年地理学家, 1985, 1(1): 135-138.]

[21] Chen Anze. Twenty years of initiating and innovating tourism: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ourism Earth-Science Research Association. Tourism Tribune, 2006, 4(21): 71-77. [陈安泽. 开拓创新旅游地学20 年: 为纪念旅游地学研究会20 周年而作. 旅游学刊, 2006, 4(21): 71-77.]

[22] Mao Dan. Why idealism loses? Journal of China Research, 1996, (3): 47-53. [毛丹. 理想主义缘何失落? 中国研究月刊, 1996, (3): 47-53.]

[23] Wu Haijiang. Academic research needs idealism. Guangming Daily, 2004-09-07(B4). [吴海江. 学术研究需要理想主义. 光明日报, 2004-09-07(B4).]

[24] Wang Xiuzhen. The scan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heating-up of realism. Academic Communication, 1998, (1): 92-94. [王秀珍. 对现实主义升温的审视与思考. 学术交流, 1998, (1): 92-94.]

[25] Bao Jigang, Zhang Xiaoming. Tourism geography in China (1978-2003): A review and retrospect.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4, 59(suppl.): 132-138. [保继刚, 张骁鸣. 1978 年以来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检讨与反思. 地理学报, 2004, 59(增刊): 132-138.]

[26] Liu Weiqiang. 92' Progress of tourism geography. Geography and Territory Research, 1993, 11(9): 33-34. [刘伟强. 92' 旅游地理学进展.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3, 11(9): 33-34.]

[27] Liu Yungang, Xu Xueqiang. Duality of Chinese geography. Chinese Geographic Science, 2008, 28(5): 587-593. [刘云刚, 许学强. 中国地理学的二元结构. 地理科学, 2008, 28(5): 587-593.]

[28] Ge Jianxiong. To respect science or meet needs. Jianghan Forum, 2005, (1): 90-92. [葛剑雄. 尊重科学还是迎合需要.江汉论坛, 2005, (1): 90-92.]

[29] Bao Jigang. A stud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me parks. Geographical Research, 1994, 13(3): 83-89. [保继刚. 大型主题公园布局初步研究. 地理研究, 1994, 13(3): 83-89.]

[30] Li Zhen, Bao Jigang, Tan Zhaofeng. The impact of tourist development on the vegetation cover of Mount Danxia, Guangdong.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8, 53(6): 554-561. [李贞, 保继刚, 覃朝峰: 旅游开发对丹霞山植被的影响研究. 地理学报, 1998, 53(6): 554-561.]

[31] Wu Bihu. A research on urban recreationist's traveling behavior in Shanghai.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4, 49(2): 117-127. [吴必虎. 上海城市游憩者流动行为研究. 地理学报, 1994, 49(2): 117-127.]

[32] Li Leilei. Research on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system: Theory, method and implication [D].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1998. [李蕾蕾. 区域旅游形象系统研究: TDIS 理论、方法、应用[D]. 北京: 北京大学, 1998.]

[33] Cui Fengjun. Study on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bearing capacity. Economic Geography, 1995, 15(1): 105-109. [ 崔凤军. 论旅游环境承载力: 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断之一. 经济地理, 1995, 15(1): 105-109.]

[34] Lu Lin. A study on the life cycle of mountain resorts: A case study of Huangshan Mountain and Jiuhuashan Mountain.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1997, 17(1): 63-69. [陆林.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 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地理科学, 1997, 17(1): 63-69.]

[35] Lu Lin A study on the spatial behavior of tourists in mountain resorts: Giving consideration to the comparison of the traveling spatial behavior between tourists in Huangshan Mountain and in Yellowstone Park. Acta Geographica Sinica,1996, 51(4): 346-353. [陆林. 山岳风景区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 地理学报, 1996, 51(4): 346-353.]

[36] Liu Lan. Raising the flag of realism. Journal of Guiyang Jinzhu University, 2001, 12: 82-84. [刘岚. 高擎现实主义这面大旗. 贵阳金筑大学学报, 2001, 12: 82-84.]

[37] Jiang Zemin.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Create a New Situation i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Jiang Zemin's Report Delivered at the 16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on Nov. 8, 2002.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02. [江泽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38] The rank of Chinese inbound tourist arrivals and tourism receipts from 1978-2004 [EB/OL]. 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1978-2004 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外汇) 收入的世界排名[EB/OL]. 中国旅游网: www.cnta. gov.cn.]

[39] Peng Decheng. The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and the tourism provincial planning [EB/OL]. Tourism Investigation, 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彭德成. 世界旅游组织与中国省域旅游规划. 旅游调研[EB/OL]. 中国旅游网: www.cnta.gov.cn.]

[40] Wu Bihu. A study on 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 Shanghai case.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01, 21 (4): 354-359. [吴必虎. 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 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 地理科学, 2001, 21(4): 354-359.]

[41] Wu Bihu.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Basics. Beijing: China Travel & Tourism Press, 2001. [吴必虎.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北京: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42] Yang Guoliang, Zhang Jie, Ai Nanshan et al. Zipf structure and difference degree of tourist flow size system: A case study of Sichuan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 61(12): 1281-1289. [杨国良, 张捷, 艾南山等. 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 以四川省为例. 地理学报, 2006, 61(12): 1281-1289.]

[43] Ma Yaofeng, Li Tianshun et al. A Study of Chinese Inbound Tourism.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99. [马耀峰, 李天顺等. 中国入境旅游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44] Ma Xiaolong, Ryan Chris, Bao Jigang. Chinese national parks: Differences, resource use and tourism product portfolios. Tourism Management, 2009, 30(1): 21-30.

[45] Zhong Linsheng, Deng Jinyang, Xiang Baohui.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tourism area life-cycle model: A case study of Zhangjiajie National Forest Park, China. Tourism Management, 2008, 29(5): 841-856.

[46] Li Mimi, Wu Bihu, Cai Liping. Tourism developmen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Tourism Management, 2008, 29(2): 308-319.

[47] Wu Bihu, Cai Liping A. Spatial modeling: Suburban leisure in Shanghai.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6, 33(1): 179-198.

[48]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EB/O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 www.nsfc.gov.cn.]

[49] The Report of Chinese Tourism in 2007 [EB/OL]. Chin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2007 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EB/OL]. 中国旅游网: http://www.cnta.gov.cn/html/2008-9/2008-9-10-11-35-98624.htm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