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夜归途,“危”风起——夜间出行安全性调查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经济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夜间生活作为一种习惯。尤其是我国的南方城市,由于气候特征的原因,夜间经济的发展更为成熟。
但是,随之也出现了更多的夜间街面犯罪问题,并且有从大城市扩散到中小城市的趋势。因此,如何提升夜间街道的治安安全,并增强人们夜间出行的安全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研究区DP半岛位于同某市的中心城区,岛上四面环水,靠桥梁联系外部。半岛内集多种城市功能于一身,可以近似地视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缩微城市”,因此,适合用来作为本文犯罪热点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访谈、实地踏勘等方法获得DP半岛夜间出行安全状况的一手资料。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以当地公安局的110接警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并借助光照测度仪、分贝仪等精密仪器来模拟街道环境。
调研思路:“面—线—点”的调焦模式。
利用110接警数据制作了DP半岛2006年到2013年的夜间犯罪地图,发现:
犯罪类型主要是抢劫和抢夺;年变化上,10年前有下降趋势,而近年又有所回升,日变化上,20点到24点是明显的波峰;高危区大多是在高等级城市道路的交叉路口或是与河对岸连接的出口。
基于犯罪地图在DP半岛内选择一条L形街道深入调查。该L形街道跨越新、老城区,路段的安全性等级富有变化和层次,因此具有代表性。
按照“很安全、较安全、较危险、很危险” 4个安全性等级,将L形街道划分为7个路段。
物质空间因素
街道宽高比:D值比D/H值更能影响安全性。D值较小的路段往往是生活气息浓郁、安全性高的次干道或支路(D≤30m),有利于街道上居民和店铺对街道进行监视。
照明强度:街道15lux的照度是影响安全性的临界值。照度小于15lux的路段往往安全性很低,行人的安全感很差。
物质空间因素
街道宽高比:D值比D/H值更能影响安全性。D值较小的路段往往是生活气息浓郁、安全性高的次干道或支路(D≤30m),有利于街道上居民和店铺对街道进行监视。
照明强度:街道15lux的照度是影响安全性的临界值。照度小于15lux的路段往往安全性很低,行人的安全感很差。
社会环境因素
营业店铺:夜间营业店铺的类型比数量更重要。更多的营业店铺未必会带来更高的安全性,而复杂、分散的店铺类型组合则会显著降低安全性。这是因为丰富的商业功能吸引了更多的夜间消费者,同时也导致了人员的混杂。
人群活动:多且杂的流动人群由于缺乏群体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对路段的安全性最为不利。相互熟识的停滞人群则容易形成领域感,对街道产生监视作用。
外部管制因素
将当地街道的外部管制解析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巡段。
一级、二级巡段具有较强的威慑力,但它主要以汽车和摩托车进行巡防,具有瞬时性,不具备连续性和稳定性。
三级巡段在时间上就相对连续稳定,但对潜在犯罪的威慑力又明显不足。
总的来说,增大巡段的覆盖范围、减小巡逻盲区会有利于增强安全性。
7个路段的安全性类型评价
将上文所提对安全性有显著影响的要素提取出来,根据各路段的实际情况对各要素进行评价,进而得到各路段安全性类型的评价表。
路段1是一条老城区的安全路径。调查发现其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特有的邻里关系使得街道上的店铺营业者形成了“守望效应”,充当着监控街道夜间安全的“街道眼”。
同时,该街道有相对固定的活动人群,增强了“街道眼”的稳定性。
行人自身的感知上,不同照度与颜色的街道照明与人们夜间出行的安全感知具有紧密联系。低矮的暖色灯光有利于增强行人的安全感。
路段3位于立交桥周边,照明差,空间形态复杂,便于犯罪者隐匿及逃逸;且这里的过街设施不符合规范标准,安全的路径距离过远、耗时长,危险的路径则恰好距离短、耗时短。在面临过街的抉择之时,许多行人受到捷径的诱惑铤而走险。
路段5有繁华的夜市,夜晚人流量大,人员混杂,加之冷漠的店邻关系导致“街道眼”缺失,带来了更多的犯罪机会。而且该路段上行人的安全感与实际安全性不匹配。行人看来明亮、热闹、店铺密集、安全的街道,实际上是一个出行的高危区。
我们认为城市街道空间的设计不仅仅注重物质空间环境,还需满足人民出行的安全需求,体现人文关怀;深入完善街道设计和实施的技术指引和规范;加强良好社会环境的引导和治安安全管理,为街道眼的形成创造环境,并改善街道的巡防方式。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投稿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