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都市区规划与社会包容--以珠三角为视角

2015-01-14 李立勋 SYSU城市化研究院

本期文章来自中山大学李立勋教授,是“珠三角系列”的第二篇,从珠三角的视角看大都市区规划与社会包容。感谢作者授权发布。

作者介绍:李立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


大都市区规划与社会包容,这是一个富有时代性与挑战性的议题,而珠三角确实是一个合适的讨论样本。

众所周知,珠三角已经成为一个在资本、生产、市场方面高度全球化的大都市区。

与此同时,珠三角也是一个在人口与社会结构方面高度多元化的大都市区,并且在全球化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处于社会转型中。

1.
全球化背景下珠三角的人口与社会结构

从社会包容的视角,珠三角有四个特殊的人口与社会群体:

1)数以千万计的外来务工人口migrant workers

2)数以百万计的都市中的村民villagers in city

3)数以十万计的城市贫困家庭low-income urban families

4)数以几万计的外国移民Foreign immigrants

他们在规模、构成、分布、社会网络等方面各有特点,分别形成一定的聚居区和经济-社会空间,彼此之间又有不同程度的相互作用,对珠三角大都市区的社会与空间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1.1
外来务工人员

(Migrant Workers)

数千万外来务工人员进入珠三角,可谓近三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奇观。在许多城镇,外来人口已经数倍于本地人口。

他们是珠三角高速增长机器的重要部件或动力,并且已经对珠三角产生强大的依附性,但由于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性限制,他们的身份是游离的,从而面临许多问题:

  • 享受公共服务的程度偏低,参与社会事务的程度很低,对城市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容易发生与本地人的矛盾。

  • 近年来在金融海啸与产业转型背景下,失业风险加大、收入减少。

  • 新生代农民工在外来务工人员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这部分人群与他们的父辈在生活方式、消费理念、价值观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他们从小在城市长大,农业技能不足,对农村的依恋已经很弱,而更倾向于城市生活。


外来人口可以分为两类,白领阶层比较容易实现本地化、慢慢融入当地社会。但数量巨大的蓝领阶层实际上是流动的,有工作、有收入就留下来,如果企业转移或倒闭,失去工作与收入,就可能离开。这个问题对珠三角的影响会很大,包括城市化水平的衡量、城市设施与空间的提供、城市的格局与空间品质,都会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如果珠三角产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城市会是一种模式;如果将来从蓝领密集经济走向白领密集经济,打工者走掉几百万,城市就会是另外一种模式,城市的发展政策就会不一样;如果产业升级转型后,失去稳定工作的打工者仍然留在当地,则可能形成更大的社会难题(会否出现类似拉美第三世界国家城市中的贫民窟?)。所以社会转型和经济转型是密切相关的,要认真研究与判断将来产业转型的方向和蓝领阶层的去向

外来务工人员在火车站内

1.2
都市中的村民

(Villagers in city)

珠三角的急速城市化推进下,形成大量城中村。比如广州官方统计的数据是2000年在城市规划区内有138个城中村;深圳全市大约有241个行政村,其中特区内91个;而东莞由于村与镇在空间上高度混杂,已经很难界定有多少城中村。


数以百万计的村民多少有些被动地卷入城市化洪流,开始其经济社会转变。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体制下,出现许多社会问题,比如:

  • 身份的尴尬

  • 失地与失业:许多村民实际上成为失业或无业人口

  • 依赖土地与物业收益的经济模式(出租屋经济)

  • 食利阶层与二世祖现象

  • 成为外来务工人员的聚居地,形成多元复杂的人口与社区结构

城中村的生产方式值得关注。


实际上,城中村村民与市民相比,可能在同一个小区居住、同一间酒楼吃饭、同一个公园运动,生活方式没有很大区别。区别在于生产方式,市民是上班拿工资的,而农民则是建房子收租的。无论是村集体经济还是村民家庭经济,都高度依赖于土地与物业出租,是一种出租经济模式


现在农民出租屋是个体经营、档次很低,主要针对打工者,如果产业升级转型,打工者没有工作走掉了,就没有人租房子了,农民就会失去主要收入来源,这个时候社会问题就出来了,这才是危机所在。


近年来,在金融海啸带来的产业困境冲击下,这种模式的缺陷表露无遗:由于加工业不景气,导致对厂房和居住用出租屋需求的同时下降,从而对以租赁收益为主的集体经济与村民家庭经济带来双重冲击。所以关键的问题是转变生产方式,这个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3

城市低收入家庭

(low-income urban families)

虽然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与富裕地区,但收入差异明显,在拥有全国最多富豪的同时,也存在为数众多的低收入甚至贫困人口。


收入低、负担重、生活水平低、社会保障水平低是这些家庭的基本特征。

  • 在沉重的生活负担下,低收入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以生存性支出为主。

  • 居住水平低:广州的调查显示有六成以上低收入居民家庭处于“蜗居”状态,近八成低收入居民家庭居住租赁房。

  • 在有子女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家庭中,有64%的家庭表示无法承担子女的学费,仅有36%的家庭表示勉强可以承担。

由于受到文化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技能缺失及缺乏开放的思想观念,导致低收入居民家庭人口就业率也非常低。

  • 社会保障水平低: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2011年11月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广东省内低收入人群养老覆盖缺失,仅有52%的低收入人群表示参加了“政府提供”的养老保险,明显低于其他收入人群的参保比例。


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本人认为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贫困人口的阶层固化与空间固化。我的同事袁媛博士对广州的案例有很好的研究。

1.4
外国移民

(Foreign immigrants)

珠三角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资本吸入的同时亦接纳全球生产、消费、贸易链与跨国人群,大量外国人进入珠三角,并且形成外国人聚居区商业链和社会网络。


在广州,尤以非洲人及其聚居空间最为突出——广州似乎已成为非洲人的“淘金”之都。由于缺乏官方数据,对广州非裔商人的规模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人数可能以十万计”。我的同事李志刚博士通过统计数据和对非洲各国社团主席的访谈,估算广州的非裔商人约为6.36万人,其中暂居者约为2万人。


面对外籍人口聚居区这种新社会空间的兴起,如何对其进行管理管制,如何引导其发展,已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和规划师面前的一大难题。从广州的情况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文化冲突、引发社会矛盾、甚至引起群体性事件,已经不是个例。

在广州的非洲“淘金者”

2.
政策与规划的回应

2.1
从增长到民生

(from growth to livelihood)

改革开放以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珠三角的政策与规划是增长导向的。进入21世纪,开始出现从增长导向向民生导向的转变。


2000年的广州战略规划可以视为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该规划提出建设“适合居住与创业的城市”,对于长期重物不重人的中国城市,这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


2009年,中共广东省委提出建设“宜居城乡”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以不断改善和发展民生为主线,……实现全省城乡全面、协调和可特续发展。


2011年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标志着广东战略导向的全面提升。

2.2
从二元到包容、共享

inclusion & sharing

2007年,在广州第二次战略规划研讨会上,我代表中山大学项目组发言时提出: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并思考:适合谁居住与创业?


为何提出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广州(珠三角)大量的外来工已经成为促进其高速增长及保障其日常运行的重要力量;

而另一方面,当时社会上出现了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是主张城市要重点引进高端人才高素质人口以提升竞争力(规划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鼓吹手),二是主张城市应提升门槛以限制低素质人口进入、甚至想办法赶走他们。


适合谁居住与创业,实际上是意味着“包容还是隔离”的价值判断与政策选择,这是广州和珠三角这样的大都市区规划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我们欣喜的看到,随着珠三角人口与社会的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逐渐显现并成为热点的学术话题,而社会包容也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与政策制定的重要方向。


2012年,广东省委省政府就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提出“绿色、低碳、智慧、包容”的八字方针。


省委书记汪洋提出:树立包容发展理念,从“本外二元”、走向“共建共享”。要包容城市各阶层群众尤其是外来人口的诉求,……创造平等发展的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提升外来人口的归属感。

2.3
三个关注重点

(3 key points)

1)帮助低收入家庭(help low-income families)

财政补贴与收费减免(financial allowance

社会保障(social insurance)-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子女教育、养老等

再就业与创业支持(employment supporting

2)促进城中村原居民的市民化turn villagers-in-city to real citizens

城中村改制(户籍、土地、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社区管理等)

Reforms of census register, land management, employment, education, social insurance

城中村改造(土地利用、建设形态、地区功能)

reconstruction/ redevelopment

3)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化localize migrant workers

户籍改革与积分入户(reform of residence registration system

公共服务(就业创业、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医疗、住房租购等)由城镇户籍人口向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延伸与覆盖。(sharing public services


Case. “新莞人”:东莞促进外来务工人员的本地化

经过市民大讨论,于2007年提出“新莞人”的概念,把外来工、打工者、打工仔、打工妹的称谓改为“新莞人”,增加了人情味和包容的理念。

  • 成立新莞人服务管理局,统筹负责新莞人的服务管理;

  • 保障同工同薪,保护新莞人权益,严格落实最低工资标准;

  • 打破户籍界限、城乡界限、用工性质界限和制度界限,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全市参保人统一制度、统一标准。

  • 建设新莞人廉租公寓,改善新莞人生活环境;

  • 每年建10所新莞人子女学校,进一步解决新莞人子女的就学问题;现在新莞人子女在东莞上学的有39万人,占整个东莞中小学生的52%。

  • 实施新莞人培训工程,提升新莞人劳动技能;

  • 鼓励新莞人参与东莞事务管理

  • 放宽入户政策,吸引企业人才入户东莞,如推出积分制入户新政策。


3.
挑战与未来

(Challenges and Future)

在包容性的发展中,珠三角面临严峻挑战

1)公共服务的压力 / Pressure on public service

需求规模巨大

流动性与变动性

2)经济转型的难题与影响 /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城中村居民的生产方式(出租屋经济模式)转变

产业转型背景下外来劳工的状况与社会稳定

3)文化冲突与社会矛盾 / Culture conflict and social contradictions

但方向已经清晰、政策已经明确、共识已经达成。

我们有理由相信:珠三角不仅在全球化发展中以经济高速增长而闻名于世界,也将在包容性发展中为世界提供一个成功与有特色的范本。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微信号“SYSU城市化研究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