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校联合:“鼓浪屿共同缔造工作坊”开始了
厦门市鼓浪屿将于2017年代表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然而人口结构的变迁、违章搭建以及过度的商业化,严重影响了鼓浪屿的历史文化的景观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此背景下,2015年7月22日,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60多名师生,齐聚厦门市鼓浪屿,利用暑期12天时间开展“鼓浪屿共同缔造工作坊”活动,探索鼓浪屿的发展愿景与社区内涵,并且试图通过龙头路商业街的整治示范,寻求岛上多元主体(居民、业主、商家、游客、社会组织、街道)共同参与申遗活动。
在介绍本次工作坊活动安排前,需要先向各位读者解释两个概念。
“2013年厦门市委市政府编制《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提出“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理念,以群众参与为核心,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为路径,通过空间环境的改造、项目活动的举办等方式,为厦门社区建设指引方向。共同缔造是以社区为基础、居民为主力、激发社会活力的发展模式,旨在将人居环境的建设与社会发展融合为整体,通过空间改善带动公众参与。其并非单纯的投资与建设过程,更是一个面对社会、环境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治理过程;不仅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过程,也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过程。”
共同缔造工作坊是其以公众参与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以空间环境改造与机制体制建设为手段,依托规划师构筑政府、公众、规划师、社团等多元主体互动的平台;并且引导各主体以多样化方式参与到规划多个环节,促成各主体社会联系的建立与发展共识的达成,通过各主体协商共治制定符合多方愿景的规划方案,以此探寻推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策略。
因此,本次工作坊并非传统的规划设计活动,而是借助申遗的起点,通过高校师生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媒介,动员多主体共同参与到身边环境的改善中;并通过空间营造、活动培育、组织建设、章约拟定等方式,将鼓浪屿社区建设、社会发展与遗产保护利用相结合。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做什么?
工作坊团队在鼓浪屿海上花园酒店会议室开展了小型交流会,厦门市委副秘书长林澎提出了对未来的期盼:
工作坊小型交流会
任务1:理清鼓浪屿的现状及现有规划、发展历史与各分区的功能变迁,围绕鼓浪屿走向国际文化社区的目标提出建议,对鼓浪屿进行整体的理解与分区;
对此,我们对12天的工作坊内容进行了初步详细安排,前两天工作重点如下:
最后,呈上鼓浪屿的老地图:
鼓浪屿山水图
(图片来源:张灿灿《近代公共租界时期鼓浪屿中外住区空间研究》)
19世纪末鼓浪屿地图
(图片来源:《图说厦门》)
1927年鼓浪屿地图
(图片来源:《图说厦门》)
1956年鼓浪屿地图
(图片来源:《图说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