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代孟母仍需三迁——青少年成长的邻里影响研究

2015-10-16 孙瑜康、袁媛 SYSU城市化研究院
点击上方“SYSU城市化研究院”可以订阅哦!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日益明显。西方许多研究证明特定人群集中居住的邻里会对其中的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国内学者也开始对城市内居住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研究,但目前国内对邻里影响的研究很少。

  鉴于此,本文选择广州市一个典型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和一个“城中村”进行对比研究,探求国内城市的居住空间分化所产生的不同邻里究竟会对青少年成长与教育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孙瑜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博士研究生,中山大学2012届城市规划专业学士

通讯作者袁媛教授,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副院长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副主任

原文发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背景下青少年成长的邻里影响——以广州市鹭江村与逸景翠园为例. 地理科学进展,2014,33(6):756-764



 1研究背景

  全球生产活动的重组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同社会阶层在居住空间上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特定人群集中居住所带来的效应称为邻里影响(Neighborhood effects)。这是目前西方地理、规划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青少年成长的邻里影响研究又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领域,该领域研究对于理解邻里特征对青少年的性格塑造、行为养成、发展机会等的影响后果和影响机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方对青少年成长的邻里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大方面:

(1)不同种族的邻里影响:如Crane发现住在内城贫困社区的美国黑人青少年辍学率更高;Gonzales等研究发现白人学生取得的成绩要明显好于黑人学生。

(2)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邻里影响:如好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对青少年的学前准备和在学校的表现有正面影响,邻里内中产阶级的比例会影响到青少年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和努力程度,贫困邻里对于儿童健康及青少年犯罪有显著影响。

(3)邻里内学校的影响:Ellen、Leventhal提出学校是传递邻里特征对年轻人影响的间接途径。Thrupp发现父母会搬到拥有更高质量学校的社区,来增加孩子未来进入名牌大学的几率。

(4)邻里内同龄人交往的影响:如Brooke等提出邻里和学校是年轻人花费最多时间与同龄人交往的地方:交朋友、形成价值观和磨砺性格。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阶层分化,中国城市社会空间分异日益明显。本文选择广州市一个典型的“商品房住宅小区”和一个“城中村”进行对比研究,探求不同邻里会对青少年成长与教育产生的影响。


 2研究设计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位置紧邻的鹭江村和逸景翠园为研究对象(图1、图2)。鹭江村是典型的城中村, 90%为外来人口,村内有一所民办小学——博爱小学。逸景翠园位于鹭江村南侧,为中高档社区,由本地高收入群体和外来布匹老板组成,配套有逸景第一小学。


图1 两个社区在广州市的位置


图2 两个社区及其小学的微观区位


2.2数据来源

  访谈法:对8位教师、26名家长、30名学生进行访谈。

  问卷调查法:统计两个邻里有小学生的家庭数量(1900户),取抽样率15%发放问卷,最终共回收有效问卷250份。


2.3研究思路

  借鉴西方学者的经验和对中国社区特征的分析,本文将邻里特征分为社会经济特征、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同龄人交往特征、机构资源特征四个方面;将青少年的成长分为学习能力、心理状态、性格、发展机会四方面,分别研究不同方面的邻里特征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根据所选变量的性质,本文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之后,结合访谈和问卷,对比两个邻里的真实特征和青少年的实际成长差异,验证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3邻里影响的实证分析

3.1邻里社会经济特征及影响

  本研究采用家庭的经济水平、受教育水平和职业三个变量来代表邻里的社会经济特征(表1)。首先,以学习成绩为因变量,以家庭年收入、家长受教育程度、职业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家长受教育程度”对青少年的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最大,“家长职业”次之,而“家庭年收入”则不能通过检验(表2)。实际情况亦如此,逸景翠园的家长学历大多在大专以上,职业以企事业单位和私营企业老板为主,对孩子学习指导较多,而鹭江村的家长学历大多在中专以下,以打工为主,工作辛苦,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关心很少,这种差异导致了孩子们学习成绩间的普遍差距。



3.2邻里的家庭教育观念特征及影响

  分别以“青少年与家长的关系”、“青少年在学校的努力程度”、 “青少年的压力程度”为因变量,以“主动与青少年沟通”、“督促青少年在学校表现学习”、“主动与老师交流”及“家长受教育程度”为自变量(表3),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青少年与家长的关系”受到“主动与青少年沟通”和“主动与老师交流”两种行为的显著影响。“青少年在学校努力程度” 受到“主动与青少年沟通”、“督促青少年学习”、“主动与老师交流”三种行为的显著影响。“青少年的压力程度”受到“主动与青少年沟通”行为的负面影响。实际调查验证了这种影响的存在,逸景翠园家长中有70.5%会“主动与青少年沟通”、22.6%的会“主动与老师交流”,而鹭江村这一比例只有51.2%和10.8%。逸景翠园的家长平均每天花费半小时了解青少年学习生活情况。而鹭江村的家长普遍工作辛苦,平均每天与青少年交流的时间不到10分钟。邻里间家长的这种行为差异确实导致了不同的结果,逸景翠园的亲子关系更融洽,学习自觉性更高,心理压力程度更低。


3.3邻里的同龄人交往特征及影响

  分别以“性格倾向”、“经常性的情绪感受”为因变量,以“与周围同龄人关系”、“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受到同龄人欺负”为自变量(表6),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青少年的性格倾向”受到“在同伴群体中地位”和“与同龄人关系”的影响(表7)。“青少年经常性的情绪感受”受到“与同龄人关系”、“受到同龄人欺负”的影响。鹭江村青少年在群体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占15.25%,高于逸景翠园的6.34%,受欺负的程度也更高。这种同龄人关系的差异和群体排斥度的差异也确实对青少年的性格造成了影响,逸景翠园的青少年性格更偏外向(54.6%),而鹭江村的青少年则更偏内向(60.8%)。



3.4邻里的机构资源特征及影响

  机构资源指的是邻里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组织机构,如学校、文化体育设施、培训机构等。发展机会指青少年在学业或前途方面取得进步的机会,本文以能否进入重点初中来表示。在模型四中,以“能否进入重点初中”为因变量,以“教师教学水平”、“学校硬件设施”“校园活动开展”、“社区文化体育设施”为自变量(表8),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对“能否进入重点初中”影响最大的是“教师教学水平”,其次是“校园活动开展”,再次是“学校硬件设施”和“社区文化体育设施”(表9)。从理论上来讲,本次研究的两个邻里的机构资源特征影响了其中青少年“能否进入重点初中”的情况。实际情况亦是如此,逸景小学是公立小学,师资力量雄厚,校园活动丰富,文体设施完善,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都得到很好的培养;而鹭江村是民办学校,教师学历低数量少,各类活动和设施都比较滞后,青少年在学习成绩和文体特长方面的表现不如逸景翠园的青少年,最终能够进入重点初中的概率也远低于逸景翠园的学生。


 4邻里影响机制解释

  鹭江村和逸景翠园的邻里影响机制更接近于Jencks和 Mayer提出的邻里的机构资源模式和群体社会化模式。邻里的机构资源模式是指邻里通过提供不同的公共服务来影响青少年成长机会的获得。学校作为对青少年最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其所能提供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教育成果。另外,社区内文化体育设施、社区活动等也会影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而邻里的群体社会化模式是由Harris在1995年提出,他认为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对个体的发展起决定性的影响,个体通过认同同伴群体而达到社会化。在本文的研究中,两个邻里的青少年都通过参与自己邻里的同龄人交往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首先,青少年与周围同龄人的关系、在群体中的地位等会影响青少年的性格倾向。其次,青少年的一些良好或不良的行为都会在群体中流行。居住在同一邻里的家长间也发生着类似的影响,家长间会互相讨论有关青少年教育的问题,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模仿对方的教育行为,从而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影响。




注: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回复关键字查看往期经典好文回复“125”,查看“产业地产:房地产商投资的新热潮”回复“126”,查看“台湾|庆田社区成功与失败的讨论”回复“127”,查看“如何破解中国小汽车发展难题? 看看美国的经验和启示吧”回复“128”,查看“【阅读笔记】【阅读笔记】“城市收缩”是如何走进政府的政策议程?”回复“129”,查看“撤县(市)设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只有五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