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咨询报告】构建珠江三角洲全球供应链优势——面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李珊 麦夏彦 等 城市化研究 2019-12-27

李珊、麦夏彦、黄玫瑜、李敏胜


指导老师:李郇,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前言

  珠江三角洲经过四十年改革开放发展,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从占有成本优势转变为具备供应链优势。目前珠三角的企业数达24万家,涉及行业479个,产品主要出口到北美、欧盟、日韩、东盟等地区,具有为全球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珠三角产业体系已然形成通信电子、电气机械、金属制品、纺织服装、仪器仪表办公产品五大优势领域。每个领域在珠三角内均以众多生产企业为支撑,形成多种相关中间品或成品的复杂供应链网络。相关领域企业容易在珠三角内寻求上下游对接厂家及产品。对于所需技术复杂度更高、零配件多样性更多的高端制造业来说,珠三角也具备了相关的技术、产品与供应链基础。


  今年7月6日,美国依据对华301调查报告,对我国340亿美元818个税号产品正式实施加征25%的关税,这对珠三角产品的出口贸易造成一定的影响。珠三角制造业的再发展,应立足珠三角已经发展起来的内部及对外复杂多样的供应链网络,通过国内市场的发展及一带一路合作的推进拓宽产品和技术市场,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平台与一带一路中欧合作的契机,进一步培育企业创新能力,从而再度发挥珠三角的制造业优势,以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成为世界生产体系上坚实的一极。


01

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优势

  珠三角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高达约2000万人,企业数达24万家,共涉及行业479个。制造业企业主要分布在深圳、东莞、佛山、广州,四市企业数占珠三角企业总数的75%。


  更低的原型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庞大产业链和制造业从业人员形成的规模化生产,吞吐量巨大的国际港口和国际机场,构成了珠三角强大的制造业生态系统优势。


资料来源:麦肯锡《中国创新的全球效应》,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



02

珠三角成为全球重要的供应链中心

  供应链所形成的全球经济网络是珠三角保持长期竞争力的重大优势。目前珠三角主要出口区域为北美、欧盟、日韩、东盟等地区,具有为全球市场提供服务的能力。从珠三角出口企业核心业务来看,目前主要以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品牌产品出口为主,成为全球重大的供应链中心。




03

珠三角经发展已形成五大行业簇群

  通过分析细分行业之间的关联度,可发现,珠三角制造业已形成通信电子、电气机械、金属制造、纺织服装和仪器文化办公五大细分行业簇群,五大行业簇群内部行业关联性较高,细分行业之间容易相互联动、促进提升。




通信电子簇群:最主要的行业簇群,横亘珠三角行业关系网络,比较优势明显

  通信电子行业簇群整体上横亘在珠三角的整个行业网络,由两个子簇群组成。占有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子组件制造、光电子器件行业多个在珠三角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


  其中一个子簇群,与珠三角行业网络核心区域关联度高,以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子计算机整机制造与移动通讯设备等终端产品为主,簇群内行业关联度高,簇群与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紧密相关。


图片来源:全景网


  另一子簇群分布相对独立于珠三角行业网络核心区域,以电子组件、印制电路等内部器件为主,簇群内行业关联度高,簇群与变压器、电线电缆制造等电气机械制造业紧密相关。


  光电子器件、家用影视设备与两个子簇群均关联,使通信电子行业成为一个行业簇群整体。


图片来源:全景网



电气机械簇群:与网络核心区域关联度高,内部有多个比较优势明显的行业

  电气机械簇群与珠三角行业网络核心区域关联度较高,主要包括电池制造、电线电缆制造、家用电器制造、微电机制造、电力电子元件制造等行业。


  簇群与通讯电子集群,如印制电路板制造、电子设备、家用音响设备行业等,以及属于通用设备行业,如机床附件、液压动力机械、零部件制造、起重运输设备等诸多行业间存在高关联性。


  簇群内多个行业是珠三角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如电线电缆、家用电器制造与电池制造行业。


图片来源:全景网



金属制造簇群:分布于行业网络核心区域,作为中间品,关联行业种类众多

  金属制造簇群主体位于珠三角行业网络左侧集聚区,主要金属制厨房卫生器具、金属压力容器、金属结构、建筑消防金属制品等行业。


  该簇群的关联行业种类多,与化学原料、纺织皮革、塑料制品与机械零部件加工等行业都存在高关联性。


  簇群内,珠三角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数与簇群内行业比较优势程度,不及通信电子行业与电气机械行业。簇群内比较优势较大的为金属结构制造、日用金属制品与建筑金属配件行业。


图片来源:全景网



纺织服装簇群:在外围呈带状分布,关联行业为传统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纺织服装簇群主体在珠三角制造业网络外围呈带状分布,主要包括纺织服装、面料及鞋帽配饰等行业,簇群内行业间相关性不强,主要与木材加工、皮革、塑料制品与金属制品等行业存在高度相关。


  该簇群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是纺织服装制造与棉纤编织行业是珠三角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行业。


图片来源:全景网



仪器仪表办公集群:在外围独立成群,关联行业少,主要与计算机移动设备相关

  仪器仪表办公簇群与的相对独立于珠三角行业网络核心区的通信电子簇群关联度较高,主要包括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照相机器材、光学仪器制造等行业。


  该簇群的关联行业较少,主要与通信电子集群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传输设备,以及医药制造业中的化学药品、生化制品、中成药制品等存在高邻近性。


  该簇群内行业比较优势较弱,其中比较优势较强的是照相机器材、钟表仪器制造与光学仪器制造行业。


图片来源:全景网



04

制造业行业森林所呈现的产业链

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

  IT制造业为例,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产业链极长,比如手机整机厂,它需要数千家供应商。硬件制造巨大的固定投资,意味着它们无法轻易迁移,最终形成在一个地区不断积聚的“主动循环”,最终推动珠三角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


  此外,通信设备等电子制造业集中在深圳龙华、观澜、厚街以及惠州等地区;汽车制造集中在广州花都、佛山南海等地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集中在顺德、南海等地区;纺织等集中在广州增城、东莞等地区。


2013年广东省制造业行业森林:簇状树枝形状


广东省制造业五大核心产集群在珠三角的分布



形成以深莞交界地区电子设备产业集群

  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6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6499.71亿元,占全省制造业22%以上。电子设备制造业核心集中在深圳、东莞等城市。




形成环广佛汽车制造集群

  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6年汽车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1354.42亿元,占全省制造业5%,其中70%产值来自广州。


  汽车制造业集中在炭步、新华街、萝岗街、新塘镇、狮山镇、坪山街等。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在珠三角形成遍在性产业节点

  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6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2703.24亿元,占全省制造业10%。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作为核心的供应链零配件,在珠三角多处地方具有较高产值,分散相对均匀,包括北滘、狮山、寮步等地。




金属制品形成边界地区产业集聚区

  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2016年金属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为1443.89亿元,占全省制造业4.6%。


  金属制品业核心集中在狮山、里水、四会大沙(佛山-肇庆边界),顺德、容桂、小榄、东升(佛山-中山边界),公明、塘厦(东莞-深圳边界)。




05

珠三角制造业优势再发挥相关建议

发挥供应链多样性优势,“供应链——市场”一体化趋势下,实现新的比较优势

  珠三角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具有丰富的中间成品多样性、行业多样性、供应链多样性的优势,难以被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所替代。在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存在供应链市场一体化趋势,即制造业回流,导致的企业生产由“横向一体化”转向“垂直一体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珠三角应着重发挥供应链多样化的优势,加强行业之间的关联,使地区经济进一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自由贸易区与自贸港的建设,对供应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目前广东省有三大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自贸区。应提高港区的运行效率,为供应链市场一体化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通过加强与中部、西部地区城市的合作,对于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珠三角企业的供应链市场一体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深化区域一体化,拓宽消费市场

  深度挖掘国内市场,加强与中部、西部地区联动发展。往北拓宽中部地区湖南、湖北和江西等的腹部市场,发掘中部城市巨大潜力;向西与广西、贵州等省份联动,形成粤桂黔一体化市场。


  积极开拓“一带一路”下的国际市场,与“一带一路”国家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在制造业向东南亚迁移的浪潮下,与东南亚等国家进行合作,并给予适当的关税减免政策。进一步挖掘“一带一路”国家的产品与服务市场。


  加强广佛超级城市、港深莞惠超级区域的一体化,强化创新要素集聚,以自贸区、中德工业区为平台,引进香港、欧洲等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如贸易咨询、投资咨询、国际金融、保险、会计等面向国际的专业生产性服务业。帮助珠三角企业了解国际市场动态、国外产品销售及生产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行业准入情况、金融贸易准则等,助力珠三角企业走出去。




加强培育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城市,实现“创新——人才——市场”一体化

  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立足,企业掌握核心竞争力并具备创新能力为关键。珠三角需要通过生产走出去、人才引进来,要培育企业创新为核心,构建创新城市。可借鉴旧金山湾区模式,构建大型科学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实现知识溢出与创新衍生,带动区域整体创新市场的发展。


  加强与香港、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多方技术合作。加强和香港合作,借助香港高校的研究优势,利用香港科技园双向孵化功能,将国际科研成果在珠三角进行产业化。以中德工业服务区为媒介,吸引欧洲企业在珠三角地区合作建厂,形成技术交流与人员交流的环境。


图片来源:全景网


  强化共性技术与产品的基础研究,并形成创新有效的产学研与成果转化机制。引进中科院科研团队,建设与成果产业化密切相关的公共技术平台与研发平台,强化如新材料、新能源等共性技术与产品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发展科研中介服务团队,搭建创新团队凭创新成果的企业孵化平台,形成企业家、科研人员、科学家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与成果效益分享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借助珠三角丰富的具有活力的制造业基础,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生产化转化。


  建设创新型城市,引进创新团队与创新人才,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珠三角大量学生到欧美地区留学,可制定政策,鼓励企业引进归国人才与团队,或鼓励归国人才凭成果创业。在技术提升与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定的背景下,企业可与政府、高校合作,针对未来的发展转向,提前对内部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保证员工能承担新岗位工作,以人力资源提升降低企业风险。


课题组成员

李珊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人文地理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大数据研究等。截止目前在《地理学报》、《城市规划》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麦夏彦

硕士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区域与城市规划研究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为区域分析、产业规划、城市更新。组织并参与南海平洲片区产业规划、白云航空小镇产业策划、南沙工业四路地块功能策划、广州草芳围微改造策划、松山湖南部片区城市更新专题。参与厦门同安工业社区策划、浏阳市产业规划专题等。

黄玫瑜

硕士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UCL)城市更新专业。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规划、城市发展战略、产业规划等,深度参与广州增城、南沙、佛山顺德、南海、惠州、云浮新兴、贵州凯里、湖南浏阳、西藏巴宜等多地的产业发展规划与研究。


李敏胜

硕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研究方向为产业发展规划、参与式社区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城市更新和大数据研究等。参与完成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规划、佛山南海全球创客新都市发展战略、珠港澳深度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厦门共同缔造工作坊、等重大项目。



◆ ◆ ◆ ◆

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文责自负,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

◆ ◆ ◆ ◆


欢迎公众投稿,投稿邮箱uisysu@163.com,请注明微信投稿字样

回复“0”可获得文章列表

 点击下列标题即可查看相关文章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构筑全球生产网络,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系列】传统的胜利:创新贸易机制,建设国际运营中心

【研究】贸易促进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

产品空间对国家发展的制约:Science大作解读与评述

城市化一周热点(7.1~7.9)

【研究】转型期城市居住用地更新的空间加密化研究——广州市金花街改造再考

【深井工作坊】你可吃过原滋原味的龙舟饭?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