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急功近利的当下,无用和失败是对时代的反击

2017-05-14 出现名字的各位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与大家交流新刊的读书会又来啦~每周日进行的新刊读书会,书评的记者会跟各位书友聊一聊上期的新刊内容,与大家交流彼此的看法。


这一期,我们聊的是:张枣:古典与现代的美丽融合。当年,未满22岁的学生张枣凭《镜中》一诗横空出世。诗中古典与现代质素的融合给读者带来别样的美感。交流会中,读者讨论的这一问题,并就张枣对知音、追求失败这些问题各抒己见。可见大家都是喜爱张枣的诗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吧~


PS:如果你也想参加下一期新刊读书会——《未来简史》最本质的警醒意义是什么?——别忘记在文末扫码进群哦!


009

 

     第九期,我们聊的主题是:张枣:古典与现代的美丽融合(《只要想起他死在新媒体时代之前,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点击图片,阅读上期新刊


作者陈述


从胡适的《两只蝴蝶》以来,中国的新诗的合法性一直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新诗如何面对传统、面对谁的传统、以及传统如何存在的问题一直萦绕在现代派诗人心中。

而新诗在当下的问题,我认为是粗糙和批量化生产的问题。太多的诗人“潮涌”而出,在一个体制内的诗歌小圈子狂欢,写的很多,写的也很快,但是有几首诗歌被我们记得?

以上是编辑部想做张枣的原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新诗的写作和阅读还处于兴盛期,那时候的新诗写作一方面还有第二代诗人(朦胧派)如北岛和舒婷等人充斥着浓重意识形态性质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先锋派的写作也逐渐成为一股潮流。当时重庆是新诗的重镇,在当时的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和西南师范大学有两个诗歌圈子,前者以张枣为首,后者以柏桦为首。

1984年深秋,柏桦看了张枣的《镜中》后郑重地对他说,这是一首会轰动大江南北的诗,也一语中的。


1986年张枣只身前往德国,远离了母语和经验之场,欧洲的自由和理性给了他全新的诗学体验,“文化休克”也带给他前所未有的疏离感。这一时期,《卡夫卡致菲丽丝》《跟茨维塔耶娃的对话》等诗,他的“元诗”创作理论被实践,取得了非凡的效果。可惜,张枣写得太少。他迷恋美食,迷恋日常,甚至会在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家里,脱下身上的皮外套,换取人家阳台上晾晒的火腿。这样一个喜爱烟火气的天真诗人,德国那清冷的智识生活简直要了他的命。

2006年张枣回国。发胖,谢顶,张枣投入到声色犬马之中,几乎没再写东西。诗歌在中国的命运也今非昔比,被边缘化的诗歌背后,是注定被边缘化的张枣。

2010年3月8日,48岁的张枣因肺癌去世。张枣去世之后,诗人们评论他的诗歌成就,回忆他才华飞扬的青春——逝去的人很容易成为神话,他也许永远留在了那面镜子里。


交流现场

Q

@Feiyue    张枣的诗“化欧化古”,这个具体怎么理解呢?

柏琳:我觉得应该用一个比较具体的例子来回答你。1986年张枣到德国后,他写的第一首很有名的诗叫《刺客之歌》。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西洋式的荒凉感,而这一西洋式的荒凉感既有汉风古风,又惊险惊艳的感觉。


“为铭记一地就得抹杀另一地

他周身的鼓乐廓然壮息

那凶器藏到了地图的末端

我遽将热酒一口饮尽


“历史的墙上挂着矛和盾

另一张脸在下面走动”


当时的这首《刺客之歌》,张枣用的依然是一个古意盎然的框架。它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刺客的这样一个境遇,其实是张枣的一个隐喻,是在提示诗人当时的实际处境。他原以为已经安顿好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秩序,可后来发现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他感受到原来自己身上所携带的母语那种风流蕴界的古典性和古典的传统作为一种统摄力量突然之间不存在了。就像存在主义者说的那样,你一下子深切地感受到像是被什么力量第一次抛掷到了这个世界上。这样一种感受是可以说是带有西方的甚至欧式的语境。所以说张枣的这首诗歌就是这么一个古典的框架,而表达的是非常西方化和现代性的语境。


@鹿鸣之什  张枣的去国,让他的语言丢失,成为密闭舱,但也是反面逼迫他,让他更憋闷,让他更加内倾,去直面内心的孤独,从而用诗句努力榨出他对现实的书写潜力。


Q

@Pengli    《镜中》好懂,所以流行。

柏琳:我觉得好不好懂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所看见的《镜中》:“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的确是一首诗境中化合了古典情致的诗作。它会引起人神秘的联想和幻觉; 像是有什么东西急于说出,却最终没有说出; 是一种感触到的淡淡的忧伤和情愫;是古典情怀和一种不可重复的青春期写作冲动之间的正好组合。


@鹿鸣之什  他的诗意象架构很奇妙,给人震颤的体验,《镜中》的句子,已经是很通俗的,也很温柔,也很有爱情感。


Q

@ Pengli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首诗怎么理解呢?

柏琳:这首诗是张枣《历史与欲望》组诗中的一首,鲜明突出了张枣诗歌的轻盈性。就像标题所写的那样,这组诗都是以欲望来重写历史。张枣是一个改写典故的高手。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中国人是耳熟能响的。在中国人看来,他们的故事象征着爱的坚贞。张枣在这首诗中,小心翼翼地挑战着常识,试着为梁祝的故事赋予一种新的内涵。


在传说中,梁祝的爱情是以悲剧收场的,这首诗却写两个人洞房花烛夜的场景,一下子就把这个故事圆满化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化为蝴蝶,比翼双飞——想来这是非常甜的,死亡的阴影也被祛除了。


这首诗里面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那就是蝴蝶,也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蝴蝶在汉语的意象系统里面一直是轻盈美好的象征,在《梁祝》这首诗中,蝴蝶的轻盈和人世间的沉重构成一种非常鲜明的反差。



Q

@乐什么    张枣对知音的追求是从始至终的。去德国后,身边没有了知音,他在多首诗歌中写到了对知音的渴望,知音对诗人为什么如此重要?

柏琳:对张枣来说,写诗是为了追寻最知心的密友。他的很多诗都是献给他的诗人朋友的。比如说《秋天的戏剧》,写的是他与白桦知音式的交往。《春秋来信》这首诗是献给诗人藏棣的,《大地之歌》是献给诗人陈东东的。


张枣这样一个遍览西方文学的人始终相信:对话性某种程度上起源于中国,中国人最先发现了文本的对话性——也就是知音。比如说高山流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没有了一个对话者,创作者就不能够成立,是对话者本身创造了创作者。张枣曾经这样说过,“知音带来的美,要大于沦落感,给了一个宽慰。在沦落中找一个好东西,那就是交流,共同俯瞰生存的深渊,有一个情怀在里面。”


所以说张枣对于知音的强调和渴求其实含有一种作为天才的寂寞。此外上升到诗学高度上来说,寻求知音之难是一个古典式的问题。在此,张枣把这一古典式的问题改造成为了一个当代的诗学命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现代人如何在一种独白的绝境中去虚构和寻找对话和交谈的可能性。”

Q

@Jady    张枣的“追求失败”是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或人生选择呢?

柏琳:“追求失败”其实是我在做整个专题之中最想要表达的东西。因为在这样一个连写诗都追求成功的时代,追求失败是一种非常苛刻、纯粹的美学。


我用诗人陈东东在接受采访时就这个问题的回答来回答你:张枣这个人,虽然他很懒,很少有落下笔头的诗歌,但是他的头脑里一直在写诗。这是因为他太珍惜。张枣曾经说过德国人为了百分之一百地做好一件事情,就宁愿付出百分之三百的努力,并且高度推崇这种浪费的精神。那么在对待汉语诗歌才华这件事情上,他就有这样一种浪费的精神。”


我认为,在现在诗歌新媒体时代的语境下,张枣的追求失败应该被尊重为无上的美德。因为在极度功利主义的环境之下,我们应该允许有人像老庄哲学中的人物和意象一样,去实行一种无用的、失败的美学。所以诗人的浪费和失败其实是对于这种狂飙突进时代的反击。


我非常喜欢,我也希望这句话能让更多的诗谜朋友们知道的一句话:“我觉得当代世界诗歌最大的危机就是迷信写。”


@鹿鸣之什    就和特朗斯特罗默一样少的诗。


@柏琳    他是个不能容忍语言褴褛之人。


有趣的留言


@Tina-Tao


今天才知道这首诗背后的诗人故事,当时读这首诗的时候,简直惊为天人,继朦胧诗之后,我很久没有看到这样一首令我难以忘怀的诗了。


@LunaHsiung


楚文化的浪漫是极好的、湖南人勇为先锋的精神也是极好的,我想我会永远记住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也会以有张枣这样的先锋诗人为骄傲~


@药书生


好喜欢在成都的那一张照片,每一位诗人都有一种随性的快乐。可能只是片刻,但被保留下来。诗歌的黄金时代失落了,不是诗歌失落了,诗人永远要比常人忍受更多的孤独,这是上天给他们的天赋。


@Monkey King


我是中央民大的学生。永远怀念张枣。

 

@小鹿斑比


诗人多是内心孤寂的。他们敏感聪慧,愁善多变。总是在茫茫人海中、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寻寻觅觅,苦苦求索着……

 

@王拱月WangGongyue


过惯了国内声色犬马日子的人到了德国容易抑郁。没有了各种分散注意力的活动,就不得不感受生活本身,而生活本身就是虚无。


@星星星


每次,读《镜中》,只前两句,眼泪就止不住……


@鳳子


周云蓬的《镜中》,改编自张枣的同名诗。 因为这首歌,我才第一次接触到这位诗人。我知道有人会觉得这首歌毁了张枣这首诗。何必呢,这只是一位潇洒音乐人对这位天才诗人致敬的方式而已。诗歌,诗歌,本不可分割。周云蓬的诠释,别有一番韵味在耳边萦绕。


编辑部讨论小结


@柏琳


诗歌的读书会,我个人感受到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担心自己很多问题无法给出比较好的交流。关于新刊,还是一个常规的程序,从人物稿到作品评论稿,最后加入一个圆桌会。圆桌会采访到的三个诗人都是张枣生前的还有,三人从不同角度对张枣的人生和作品进行了陈述和评价。


人物稿方面,感觉写得不错,但没有想象中的好。在公共写作时,应该引入更多读者的视角。

 

@张进


在写人物稿的过程中想过对张枣诗歌做一些个人的解读,不过限于篇幅等原因没有展开。目前所做的是,尽量把张枣生平和明确的诗歌观念详细地传达给读者,让大家对张枣有一个基础了解。喜欢的读者可以自己进一步进行个人阅读。


@孔雪


感觉人物稿像一个张枣的素描,不过缺少一些大背景的叙述。前半部分写的是1984到1986年张枣的生活,比较宽松,后半部分从1986年到张枣去世,写得稍微有点紧。


下期预告

(扫码进群)



本文作者:出现名字及昵称的各位;整合:彭丹,张进;编辑:张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