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故事,改变了我对英雄的看法

2017-06-05 各位评审员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本期“评审团”栏目,为大家推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阅读反馈。


本书作者来自大名鼎鼎的马尔克斯。在他凭借小说赢得世界级声誉之后,本书是他首次引进中译本的非虚构写作作品。从我们开放征集开始,本书就吸引了大家浓厚的兴趣,我们也收到了读者们踊跃热情的报名。从各位读者评审们的阅读反馈来看,本书虽然是一部非虚构写作作品,但仍然延续了马尔克斯独树一帜的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对故事的讲述、人物的塑造都有着浓厚的马尔克斯风格。


关于书中的具体细节与阅读感受,大家请仔细阅读各位评审们专业又认真的评审意见。同时,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栏目里,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本期书目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作者: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 陶玉平

版本: 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6月


评审员01号:木子纷蓉

(对于阅读,我是杂食动物)



有些书属于经历者

 

拿到书之前,我凭着对马尔克斯先生作品的一贯印象,以为这又会是一部“厚重”的作品,没想到这一本只有180页。这种短小精悍的作品有一个好处,就是当你被故事吸引,可以一气呵成的读完,然后在任何你想读它的时候再次翻开,慢慢的回味其中的细节。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水兵在军舰上跌落海中,独自在筏子上没吃没喝漂流十天后生还的故事。茫茫大海,一个人,十天,日升月落。想象中这样的经历本身足够震撼,可是经历的过程难免无聊,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从未觉得厌倦。

 

马尔克斯的自传《活着为了讲述》中提到过写作这个故事时的情况,他每天和故事中的主角交谈,然后当晚写成文章,在报纸上连载。边采边写的过程,使得故事只能按照主人公讲述的时间构架呈现给读者,不可能对之前的章节做出调整修改。而马尔克斯凭借对生活用心的观察和敏锐的感知,练就了成熟而强大的叙事能力,全篇一气呵成,对于海上漂流的十天,每一天的描写都能提炼出故事的主人公不同于之前一天的经历和感受,使得呈现在纸页上的这十天看似单调却不枯燥。

 

故事最初发表时使用的是主人公本人的名字,但我们依然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马尔克斯的痕迹。不论是他最知名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是这一本《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它们在开篇都是看似热闹而张扬的,这样的叙述手法更加衬托了作品孤独的底色,在马尔克斯每一部的作品中,各个角色最终要完成的是与“自己”对话。

 

虽然是非虚构写作,马尔克斯选择用第一人称落笔,这样的视角让故事以更生动、更有张力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一个人,一片海,我们阅读时可以真切的体会到故事的主人公与自然对抗时的惊心动魄,比如感受到他每天傍晚五点钟被鲨鱼环绕的紧张刺激,感受到白天被太阳炙烤的焦灼和夜晚冰冷的绝望。

 

同时,第一人称的叙述让我们体会到他与自我内心对抗的挣扎,海上独自漂泊,比外在的侵害更难战胜的是内心的孤独与恐惧。而在饥渴难耐奄奄一息之时,主人公依然会为是否要杀死一只海鸥而纠结不已,当周围只剩茫茫大海,那些底线和约束是否还能作数?当生命只剩下绝望,他将如何说服自己不放弃希望?这种“自我对话”的心路,在马尔克斯的笔下娓娓道来。

 

可能就像马尔克斯自己说的,“有些书不属于作者,而属于经历者,比如这本”。阅读也是一种经历,而我们在阅读中,或许会在与经历者的交互对话中产生共鸣。


阅读评分9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2号:泮池的鱼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孤独旅程的起点


每个人都在重复地演绎属于自己的故事。对于加西亚·马尔克斯来说,故事的主题永远是孤独和死亡——奥雷连诺上校一个人站在行刑队面前,马孔多在风暴中消失;水兵贝拉斯科在茫茫的加勒比海的水筏上,孤独地等待死亡的降临。而马尔克斯自己,也因为写作《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触怒了当局且险些送命,只得被迫出走欧洲,艰难度日。


相对于《百年孤独》中浓墨重彩的描绘和奇幻诡丽的想象,二十八岁的马尔克斯在本书中以贝拉斯科的口吻,用最平淡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海上生存故事。马里奥·略萨关于本书的评论简单而精准:

这本书即冒险文学的所有成功特点于一身:客观性,不断推进的情节,优秀的戏剧性转折,悬念与幽默感……一切都是真实而感人的,既无怜悯,也无煽情。


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贝拉斯科为什么会在事故发生一个月之后,说出军舰上装载大量走私货物,并因此导致海难的真相。在这一个月里,他肯定已经反复地讲述了当局认可的故事版本,并由此成为英雄,获得了“荣耀与前程”。马尔克斯在前言中提到了这个问题。在他们访谈的第四天,当贝拉斯科描述引起事故的暴风雨时,马尔克斯写道:


他完全清楚他接下来要说的话字字千金,微微一笑,说道:“根本就没有什么暴风雨。”


每一段旅程都是难舍的追寻,人们在黑暗中不懈地追寻属于自己的真实存在。如果贝拉斯科十天海上历险的终点就是金钱和女人,那么马尔克斯只是用他初试莺啼的文学天才完成了一个优秀的冒险故事,这就好比在《指环王》的结尾弗罗多和山姆怀揣着魔戒返回了夏尔美丽的故乡。


实际上,对于读者来说,这个故事背后的现实更耐人寻味,充满了戏剧性。从贝拉斯科选择走进《观察家报》办公室的那一刻起,他与素昧平生的记者的人生轨迹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短暂的交叉。也许,我们书中健谈的主人公已经意识到,他们将因忤逆政府,一起告别舒适与安逸,各自走向不确定的未来,继续他们孑然的旅途。也许,成就《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这篇杰作的原因就在于,记者马尔克斯和水兵贝拉斯科都有着追求真实的共同渴望,即使这些真实意味着孤独与死亡。


马尔克斯在本书前言中描写他在巴黎的流亡经历:“……时时思念着故土,这倒真有点类似于筏子上的漂流生活。”孤独与死亡如同他们最亲密的爱人,如影随形,永不舍弃;他们用鼻孔互相嗅着对方的气味——那是浪迹游子梦牵魂绕的家乡的味道,永恒心灵的家乡。


贝拉斯科在海上十天的经历,和《观察家报》年轻记者写作此书之后的遭遇,宛如两条平行而又重叠的叙事线,掀开了拉丁美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图景的一角,仿佛是多年以后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历史恢弘画卷的序章。这也成为大师写作生涯的起点,“要是没有这三年穷愁潦倒的生活,我可能当不了作家。”三年后,他出版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而贝拉斯科则“增添了些许沉着安详的气质”,成为“一个有勇气亲手把自己的雕像炸毁的英雄。”


本书的译者陶玉平教授是拉丁美洲文学专家,多次翻译马尔克斯作品,为本书的翻译质量提供了保障。全书语言平实流畅,较好地反映了原文的风格,虽略有疏漏,但瑕不掩瑜,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译作。


阅读评分8.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3号:呢喃

(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魔幻一直在现实中生长蔓延


1955年,身为记者的马尔克斯在《观察家报》上发表了连载新闻报道《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跨越了几十年的长路,这部作品终于来到了中国读者手中,字里行间的曲折生动丝毫未因时间而褪色,因为天堂里的大师拥有打败时间的叙事力量。


一人一筏的落难海军士兵,十天无食无水,一湾清浅的加勒比海以喜怒无常的面目示人。自然与人,外在世界与内心,希望与绝望,不断交织穿插。这本为读者带来甚多阅读快感的小书固然应当感谢主人公的清晰的记忆和丰富的表达,然而连续20天每天6小时访谈积累大量资料整理成文更有赖于马尔克斯和挖掘和选择。


作为一部非虚构作品,《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与众不同之处是自带魔幻属性。意趣横生的故事中,已逝的伙伴在船头不请自来,每天下午五点钟筏子周围会出现前簇后拥“准时得惊人”的鲨群,而没有留白的璀璨星空更是一生再难得见……


跌宕起伏的情节的小浪花,让救援飞机、黄色大海龟、海鸥、鲨鱼、皮鞋、名片轮番登场,陪伴着主人公完成他的独角戏,让十天的海上漂流因而拥有了层次丰富的色彩,而不会混沌地连成一片。


然而,人与自然搏斗的这则小故事在报纸上发表后终因触动了军方的敏感神经,造成报社关张,马尔克斯遭受死亡威胁被迫流亡欧洲,英雄幸存者被请下神坛。生活本身看上去仿佛比马尔克斯的作品更魔幻。


报道发表15年后在1970年首次集结成书出版时,马尔克斯已经因《百年孤独》而名声大噪。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使我沮丧的是,相比对这篇文字价值的兴趣,出版商们更在意它是由谁的名字发表的,其实我很难过,这个名字恰好属于一个当红作家”。好吧,让我们翻开这本书,仅仅因为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忘掉这是这个可爱的老头儿在去世三年后给热爱他的中国读者们的礼物。


阅读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4号:李乱

(写作界的小学生


有幸在《百年孤独》出版50周年时,读到了马尔克斯的这本非虚构作品。可刚开卷,便被故事背后的故事这篇序泼了冷水。马尔克斯在此篇中毫无保留地把故事剧透了一番。末尾还抱怨,这本书得以出版,并不是因为文笔,而是作者的光环。说实话,如果不是封面印着马尔克斯的名字,我翻开这本书的几率会减少70%。带着对这篇序的些许不满读完后,我觉得如果没有老马的光环,我对它的评价只会是一本很普通的非虚构小说。

 

可能是《百年孤独》先入为主的原因。读此书时总觉得过于平淡,感觉就像拧开水龙头,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从里面流了出来,手中的水杯也随着故事的发展渐渐丰满,但也只是解渴罢了。而读《百年孤独》时却像在六月午后打开一罐冰可乐,腹中总是打出一个甘甜的嗝儿来。

 

这并不是质疑马尔克斯的写作能力。用第一人称写一个非虚构题材,还是一个人在海上漂流的单调故事,本身就是有很大难度的。这更加体现了马尔克斯在叙事能力和细节描写上的出色能力。与《百年孤独》这种包含了丰富的人物的题材,故事贯穿一个家族的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相比,非虚构的《一个海难幸存者》把马尔克斯的写作权利局限在了每天6小时,历时20天的访谈当中。既要讲述故事,又不能超越非虚构的边界,这种写作就是和自己厮杀的过程。

 

而相比于故事本身,我对这本书带给马尔克斯命运的改变更感兴趣。因为惹怒了当时的独裁政府,连载报道的报社被迫关门,水兵丢掉了前程,马尔克斯也因为被追杀而开始了自己的流亡生涯。漂泊海外的他成为了和报道主人公一样的幸存漂流者。或许,正是经历了这种流亡时的真实孤独,马尔克斯才能写出马孔多的百年孤独吧。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假如希特勒死于二战前》,这篇文章里给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如果假设成立,希特勒无疑是一个伟人。假如马尔克斯没有写过这篇报道,他会不会永远是一个普通的记者?

 

阅读评分6分(满分10分)


评审员05号:独行动物

反科学的顽固少年。

我猜,很多人不敢像你那样顽强的活下来。



这一个故事,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对英雄的看法。


诚然,在这个故事里,基于政治影响,将这个幸存者塑造成英雄,使得他感到惶恐,背负着英雄的沉重,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仅仅是因为幸存就成为了英雄,因而在与他的良心搏斗之下选择了将这个“英雄”的外壳打碎。


但是,于我而言,这个人的确是英雄。


他有强大的意志力。就科学上来讲,一个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在四天之内就会死亡,而他还活着这一个事实本身,就已经挑战了这个观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越来越有一种将科学作为一种信仰来膜拜的趋势,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像都是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解答的,但是科学本身是基于大数据、普遍的情况作出的演绎推理,因此这并不代表科学就一定不会犯错误。可是大家对于科学的态度本身就反映出了一种近乎畸形的信赖,而不是以一种批判性的眼光来看,尤其是在针对人的生命的时候,大家往往依赖科学,就严重一些的——被诊断出癌症的人一般静静的躺在医生为他写明的三个月有效期之内死去;就简单一些的——超重的人看见科学家公布的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的“健康饮食标准”严格执行。(我当然也并不是觉得科学不可信,只是我们的态度应该谨慎一些)我们的生活更多地受限于科学了,而不是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就像是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我相信他不了解科学,如果他了解,他大概会在科学的“安排”之下,在海上漂流的第四天就死去,事实上他坚持了十天之久,甚至在最后精疲力竭之际还游了两公里的泳,从漫漫的海上之旅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陆地。科学只是客观事实的一部分,但是生活不只是客观事实,还包括了主观感受,而精神力有时候战胜强大自然力的可能性更高。我很感谢这次阅读的经历,使我遇到了这样一位无畏的勇士,并且正因为他真实存在过,使得我再一次相信人可以创造奇迹、突破极限,即使它打破了英雄的偶像,他同样有着英雄的光辉。


他是一个有底线的人。他在第一次杀死了水手的朋友——海鸥,想要以此充饥的时候,他没能过得了自己那一关。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在饿死和活着之间的人都被各种各样的别人的经历所影响,相信一个人会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甚至吃食自己的同类,这个主人公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在陷入将要饿死的绝境当中之时,人也是可以去选择做一些事情和不做一些事情的,人永远是有选择的。


他将海鸥的尸体扔开,无望的靠在他的救生艇上望着天空之时,我感到了他的如释重负,与其将那只小海鸥生吞活剥了,自己带着极度厌恶的心情吃下它的尸体,还不如自己心甘情愿的饿着,至少不用让自己恶心。我相信这个主人公在生活中也会是这样,拒绝去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恶心的事情,然后心安理得的活着,这理应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了。

 

阅读评分8分(满分10分)


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的得分为——7.7分(满分10分)。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