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从这本书里,你或许可以看到很多女性的命运缩影

2017-07-17 张畅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来自美国作家玛丽莲·弗伦奇。上世纪八十年代,本书曾被引进一次,但因为女权的声音在其他种种诉求中过于微弱,因而反响平平。如今再回望这部写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说,就会发现,其中的诸多不公与偏见尚未褪去。从小说的只言片语中,你或许可以看到很多女性的命运缩影,看见祖母、母亲,也可能看见你自己。


此外,本周书单从心理、艺术、历史、传记等类别选择了7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本期主持|新京报记者 张畅



文学

《醒来的女性》

作者:(美)玛丽莲·弗伦奇

译者:余莉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她是最应该感到幸福的,父母疼她,吃得好,穿得好,没有受过伤害。可她本身就是一个呼啸的战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从小热爱读书和写作的小镇女孩米拉知道,母亲和社会对自己的期待是结婚生子、家庭和睦,做个贤妻良母。从一个因聪颖和独立被看做“异类”的女孩,成长为一个相夫教子的普普通通的女人,米拉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女性无异。在外人看来,米拉的丈夫工作体面,生活富裕,住一间大房子,孩子可爱,让人羡慕。但对于米拉而言,日复一日的琐碎生活足以将她压垮,使得她不得不压抑喜怒哀乐,伪装真实的情绪以维持日常生活。最终,丈夫的出轨成为最后一根稻草,米拉离了婚,自杀未遂,后与十几位遭遇不同,性格迥异的女性朋友结识,互相倾诉,彼此扶持,不同身份背景下的女性的无奈与辛酸跃然纸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本书曾被引进一次,但因为女权的声音在其他种种诉求中过于微弱,因而反响平平。而今,“女德”依然占据着一方教育市场,“女德”事件依然是媒体和公众讨论的话题,当很多女性被施之以恶却不自知,再回望这部写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小说,就会发现,其中的诸多不公与偏见尚未褪去。庸常生活往往因其平庸乏味令人习焉不察,而今是否还有人如作者玛丽莲·弗伦奇这样,事无巨细地娓娓讲述女性被压抑的内心世界。从小说的只言片语中,你或许可以看到很多女性的命运缩影,看见祖母、母亲,也可能看见你自己。


《如何读懂经典》

作者:(英)亨利·希金斯

译者:林步升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楚尘文化  2017年6月


为什么简·奥斯汀在读者中毁誉参半?但丁《神曲》的伟大之处何在?人人都读不懂的《尤利西斯》在讲什么?莎士比亚的作品为什么流传至今?这些曾经影响过数代人的文学经典真的那么难读吗?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亨利·希金斯的这本《如何读懂经典》用轻松易懂的语言串联起与日常相关的话题,解析一部部文学大部头,梳理出其中有趣的内容,让读经典不仅限于学校课堂和文学专家。

 

受皮耶尔·巴亚德《不用读完一本书》启发,作者进一步阐发其观点:“大部分对书的评论,表面上是在谈论那本书,实则不然;真正在谈论的,是塑造出当代文化的其他书籍。”了解书与书之间的关系,跳脱出单一作品的局限,独自享受阅读的同时,真正理解影响后世的作品,是每个人都可以锻炼的能力。它未必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切实的益处,但无疑会给阅读本身带来更多乐趣。

 

这本书并不是告诉你,知道了书中的文学“冷知识”,就能在饭桌上和人高谈阔论了,而是暗示读者下次阅读时试着再读细些、读深些。因为文学不只是阳春白雪的无用之物,还有自我安顿的作用:“文学有助于我们理解日复一日的生活、安顿自我的人生,并且使我们更敏锐地察觉自己的情感和领悟从何而来。”



社科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作者:(英)罗宾· 邓巴

译者:区沛仪、张杰

版本:译言/现代出版社  2017年7月


“语言可以带来快乐与金钱。语言也一直是我们最宝贵的珍宝,没有语言我们的世界就算不会成为孤岛,也必将黯然失色,不似现在这般精彩。”正因为语言让彼此连接,人类才能高效地分享知识与经验,才能形成多姿多彩的社群。然而,对于人类发展历程如此重要的语言,却往往被用来八卦、谈论生活琐事、爱恨情仇。


人类的语言能力究竟起源于何时?与其他生灵相比,为什么我们率先掌握了这项了不起的技能?发明了这么神奇的东西,我们为什么却将它大材小用?进化心理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给出的答案是:“语言进化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闲聊八卦。”“语言最初起源于旧世界猴和猿所特有的日常互相呼喊。”本书回顾了人类的进化史,从猿猴的“语言”——梳毛和呼喊开始讲起,一直推至今日,世界上约有5000种无法相互理解的语言共存,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的“朋友圈”日益扩大。


然而,“150定律”却告诉我们:每个人真正的朋友不会超过150人。这究竟是命运还是科学?邓巴的《梳毛》将会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


历史

《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

作者:(以色列)施罗默·桑德

译者:喇卫国

版本: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7年6月


犹太民族向来因其苦难波折的历程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然而,当人们将其视作屠杀与驱逐的受害者时,少有人用批判的眼光审视其历史。继《虚构的犹太民族》和《虚构的以色列地》之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施罗默·桑德写下“虚构三部曲”之三——《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在以色列本国及西方学界引发争议。通过回顾自身的成长经历,追溯犹太民族和以色列的历史,桑德质疑犹太民族的定义方式,并揭露了以色列对“上帝选民”理念与大屠杀苦难的鼓吹。桑德借书写人们因身份问题在以色列遭遇的种种荒诞和不公,剖析了以色列的等级差别与殖民本质。

 

“由于无法忍受以色列法律强加于我虚构的民族属性,更难以忍受它在世界其他民族面前自诩上帝选民俱乐部的成员,我愿意放弃做犹太人并不再自认为是犹太人。”桑德此话一出,舆论轩然。然而,在对犹太人的道德优越性、犹太复国主义的种族政治、以色列等级差别等问题的一系列质疑过后,桑德试图给出上述症结以答案:建立一种世俗的、非排他性的、超越犹太复国主义的以色列身份认同,寻找具有普世原则的发展之途。


艺术

《脸的历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译者:史竞舟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脸,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当我们透过大众媒介之眼观看明星时,是什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整容盛行的当下,人们对改造外貌的狂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观念?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手机自拍,甚至有人迷恋于此无法自拔?


脸,关于面具、肖像、自我,也关于仪式、崇拜、真相、镜像,既是人类学、心理学,也是社会史、艺术史。汉斯·贝尔廷的《脸的历史》试着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贝尔廷从石器时代的面具讲起,从宗教仪式到殖民地博物馆,从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脸部表情到欧洲肖像画、摄影、电影和当代艺术中关于脸的观念变革,从大众媒介的造星运动,到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虚拟脸,作者论证了:“作为脸的媒介,面具与各种不断变换的关于脸的阐释相伴相生;也可以说,正因有了面具,才形成了各种关于脸的阐释。”


这是一部关于脸的图像史,一部阐释“脸”的艺术哲学著作,它突破了艺术史研究的传统框架,试图打破某些流行观点的老生常谈,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我认知的一次全新的探索。


传记

《知识分子》

作者:(英)保罗·约翰逊

译者:杨正润

版本:台海出版社 2017年8月

卢梭、雪莱、易卜生、托尔斯泰、海明威、罗素、萨特……这些人类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在现实生活里有没有不那么光鲜的一面呢?保罗·约翰逊的这本《知识分子》就是将他们头顶的光环抛开,审视和观察这些被称为“人类的良心”的知识分子。透过五个基本的判断标准——道德、对亲友的态度、对自己理念实践的行动力、表里一致的诚实、对暴力的态度(作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约翰逊串起四处散落的史料,以此为证据,揭露了这些人文知识分子声名背后不为人知的私生活:虚伪、虚荣、傲慢、粗暴、自私、贪婪、吝啬、偏执、自恋、言行不一……被神话了的人也是凡人,也有欲望和弱点,在实际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与其所鼓吹的原则也会相悖。

 

作者一点点揭开这些潜藏进历史褶皱的人性阴暗面,目的或许不是彻底颠覆其公众形象,而是使人看见更丰满、更复杂的人性。全书的最后一句写道:“任何时候我们必须牢记知识分子惯常忘记的东西:人比概念更重要,人必须处于第一位,一切专制主义中最坏的就是残酷的思想专制。”而认清这些人也有灵魂之恶,是一次祛魅的过程,也在警醒我们:不必轻易盲从。


心理

《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相互伤害吗?》

作者:(日)加藤谛三

译者:井思瑶

版本:北京时代华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7月

“我都是为你好。”“只要我多牺牲一点,就可以了吧?”“只要你觉得幸福,我可以接受。”表面上正常的话语一旦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反复出现,你就需要警惕自己被“善意”地“操控”了。“善意的操控”,即以善意为名,控制对方的内心,是情感暴力的一个面向。所谓情感暴力,指的是“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它包括情感威胁、虐爱、神经性的爱情渴望等。


为什么一个人长大成人后也无法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明明看上去幸福美满的原生家庭,为什么孩子会自卑?为什么父母并没有施以拳脚暴力,却让你怀有强烈的负罪感?情感暴力隐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不管是父母与子女,夫妻、朋友、亲人之间,还是上司与下属,它就像隐形杀手一样伤人至深,而受害者却往往不自知。


日本知名心理学家加藤谛三用具体案例与专业知识为我们讲述情感暴力的特征与隐藏在诸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提出实际的解决办法,帮助我们摆脱看不见的暴力的束缚,进而更好地爱与被爱。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