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休学一年游历中国,他以这段经历写成的书够好看吗?

2017-08-14 各位评审员 新京报书评周刊


本期我们的评审书目是《回来》。作者是一位刚刚二十三岁的大学生孙中伦,2015年,在美国波莫纳学院读完大三的他突然决定休学一年,回国打工,成为了东莞工厂的流水线工人,大理民宿的店小二,甘肃定西的初中老师,成都漆器厂的学徒工,北京某网站的新媒体编辑……他将这一路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写成了这本书。


越来越多地,通过Gap Year“寻找自己”成了很多年轻人推崇或者羡慕的生活方式,而孙中伦的经历或许似乎戳中了很多人的“痒点”,让他们深陷在格子间沉寂的生活开始骚动起来;也或许是好奇一个小小年纪的大学生能否真正通过这种方式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无论是何种原因,这本书的报名空前踊跃,数百名读者竞相报名想要一睹为快,那么本期评审员又是如何看待这本书的呢?这本书是否符合他们的期待呢?一起来看看吧!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回来》

作者: 孙中伦
版本:  理想国·台海出版社  

2017年6月




评审员

001

 

湛然(阅读和旅行永不厌倦)


  

出走半生,回来仍是少年


很久没有像这样,在阅读《回来》一书之前,抱着大大的期待和小小的疑虑。我期待看到——“寻路中国”的题材独树一帜,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把目光放在最平凡的人们身上,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位政治经济哲学专业的优等生,用他的专业视角来完成这场探索和记录,能挖掘到多么深刻的程度?疑虑的是——浮光掠影的打工经历,究竟只是一场表面大于意义的个体狂欢,一次另辟蹊径惜乎浅尝辄止的Gap Year,还是一次深思熟虑之后对精英文化的叛逃,抑或是一场回归生活本真,完成对生命终极思考的涅槃?深吸一口气,跟随作者的脚步,我轻轻掀开了扉页。


我没有失望。选择以打工的方式去感知这个社会的丰富性,显然比一场浪漫的旅行要来得更为深入和清醒。《回来》的缘起在于作者的疑问:“世界是怎样的?他人在过怎样的生活?”“我会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可我并不知道那是谁。”思考是一种天赋和习惯,它让作者免于被按部就班的日子所裹挟,也没有因纸上的世界而满足。带着宿命般的使命感,“失败的抗争者”开始了这段注定不同寻常的旅途。

 

旅途中所呈现出来的叙事结构和我的预期不尽相同。我曾以为记述的内容会是关于作者在不同地域不同工作中的个人感受,间或穿插一些途中遇到的人和故事。事实上,作者似乎刻意略去了自己繁杂琐碎的打工细节,将书中的主要篇幅用来记叙每段旅途中不同的人物。他相当耐心地询问和了解他们身上的故事,然后用尽可能平静、克制的笔触向我们出示了生活中的这些冷暖悲欢。于是我们看到,打工者、留守儿童、流浪歌手、媒体编辑……没有谁的生活是轻松容易的,但是每一个赤诚善良的灵魂,都在努力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每段旅程都有停下来的时候,但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对自己的寻找,却永远不会终止。我愿意相信,经过一番行走,“回来”的是一个视野更开阔,步伐更坚定的作者。他记录下的这些路上的见闻和感受,是回忆里的吉光片羽,也是生活对热爱它的人最慷慨的馈赠。


这一次,我们出走半生,回来仍是少年。


阅读评分:7.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2

 

小侯(坚持阅读只为悦己)


  

走过无处安放的青春,就好了


马上就下班了,坐在空调打的很低的办公室里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尽然有一丝丝的感伤。

 

按理说,像我这样一个92年出生,今年25岁已经毕业在社会上打磨了两年多时间的人来说,不应该这么轻易就郭敬明式的忧伤。但事实是,《回来》让我想起很多我大学时候的彷徨、踟躇和那些未完成的决心。

 

对于一个阅读时习惯做批注的人来说,《回来》待我看了四分之一时,我发现这并不是一本很吸引我的书,因为除了在三个地方做了一点标注之外,我基本就没再动过笔了。在后面的阅读当中,我侧重于去读作者的一些感受和对当地客观状态的一些描写,而书中对话的部分就相对读的快一些。

 

我在读一本书之前还有个习惯,就是会尽可能的去了解作者和他的生活环境、背景等。不例外的,在读《回来》书之前,我上网搜了一下这位作者,大学学习哲学,94年出生,比我还小两岁的同龄人,百度上的照片显示是阳光温暖的邻家男孩儿。

 

在读这本书时,我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迷惘、怀疑、敏感、细腻以及对深刻体悟生活的渴望。我一直都觉得我们出生在一个很好的时代,我们在一个大环境和平没有动荡战乱的时期成长,各种物质也算充裕,在这样的环境中,所谓的忧伤、迷惘等,很多时候都仅仅是来自于个人学业、职业的发展,或者是一些小情小爱的困惑。我们远没有像父辈那个年代的人一样。

 

还记得我大学的时候有一段时间特别迷惘无助,到了大三,要考虑以后如何就业、要入哪行、要在哪里发展、要否考研,还得每天应付一些无聊的思政课程和形式上的大作业、实训等,大学生活一下子有了压力。那个时候我想过休学去旅行,可惜没钱,没有勇气出发;我自小就有很深的军人情结,就报名去参军,结果体检视力不合格,第一轮就给刷了下来;也试着空余时间投了一些稿件,也都石沉大海,在这样的纠结缠绕当中匆匆结束了大学生活,两眼一抹黑的踏上了社会。

 

毕业以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围绕生计奔波,各种各样的落差总是在不经意间向人袭击而来,我就像被拍在地上的弹簧一样,一下子脱离了原先松弛的状态,变得机谨起来。每天忙于工作,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去照顾自己的情绪,时间也过的快的让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从大学实习迄今,我也前前后后也换了几次工作,好在在每一次换工作的间隙,我都会用上一份工作积攒下来的钱去外面旅行一段时间。就这样,自从工作以来,我也陆陆续续去了一些地方,接下来,我打算再绕着北方走一程,这样国内基本就体验了一遍了,这样的生活让我很开心很充实,每一次旅行结束都像是给精神作了一次能量补充,让我更加勇敢和有信心去面对接下来的生活中所有的好与不好。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作者大学时出走的选择,也很佩服作者的勇气,毕竟出去长长的一年时间打工行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一代物质优渥的90后来说。如果越来越多的青年一代能像作者这样,能因为对自己生活的不满或怀疑而做出一些选择,自动的去寻找和追求一些东西,那总是另人欣慰的。

 

前两天我们同事之间还感叹:高考时我们可以杀过千军万马,以佼佼者的身份进入到一线都市的大学学习,可现在看看上海那么多的楼宇,那么多扇窗户,那么多的车辆,却没有一扇一辆是自己的,可见生活远比学习艰难多了。所以,安逸的校园生活和必须要靠自己的毅力去努力的学业让人产生厌倦和想逃离想寻找刺激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相信很多学生应该也都有过这样的时刻吧,待走过这样一段无处安放的青春开始踏踏实实的生活的时候,就好了。


阅读评分:6.5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3

 

泥巴匠酱(打酱油的网页设计师)


  

从一阶段步向下一个阶段的告别和起点


从东莞到人民街到单读最后到成都,作者从一个纯粹的体验式旁观者逐渐变成了一个冷静的叙述者。书写渐入佳境,在叙述这些经过的城市,见到的人与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时,朴素而冷静的语言表述下,给我的感受是千言万语包含在这叙述里,你能感受到它们在急迫的想要发出声,但却在喧嚣一阵之后最终都沉默了,平静中流淌的某种悲伤情绪也变得自然。通过这些叙述,从回去到回来,“意义,叙述,都在此刻悄然而生,也在此刻戛然而止”。


读这本书的感受是随着作者的旅途多变而复杂的。一开始你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对未来有很多迷惘的青年走马观花式的体验生活,你会奇怪他的旁观者身份,也会质疑这种只见表现不识本质的体验对还没有独立成型的社会经验的作者的作用是不是肤浅而做作的,但是你读下去,就会发现作者保持着旁观者、记述者的身份,才是正确的。有时候我都会怀疑这些只在叙述的文字背后的作者,是不是真的才二十出头,他没有泛滥自己的情绪在这些体验之后来修饰这些感受,与当下这些年青的作者不是一个路数的。


我可以看作这是作者从一阶段步向下一个阶段的告别和起点之作吗?


阅读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4

 

茶果子(阅读拓展生命维度)


  

记录,《回来》


孙中伦在中国地图上精心选择,东南、西南、西北、中心、东北、西南……按下大头针,像一个青涩的中医,到达停驻,亮出身份,望闻问切,匆匆逃离。他一路把着离家者们的脉搏,从东莞仪器厂到大理客栈,从甘肃会宁到北京媒体,从东北小城到成都漆器厂。开始,脉搏因麻木机械而缓慢僵硬,之后因上下求索时急时缓,后来,稳定有力,因为专注创造、兴奋愉悦和义无反顾。


做苦力的李师傅曾是村干部,捕蛇者把眼镜王蛇活泡了酒,饥饿的女孩守在富人门口闻味解馋,上课铃在汶川地震中救了一群淘气包,吴师傅为几根杆子气死了,晓波做漆器浑身长了漆痱子……


孙中伦从妈妈的死亡出发,把这些借来的故事肆意裁剪拼接,借助叙述的狂欢,呈现出自以为最动人心魄的模样,然后,让自己人格断奶,让意义获得了意义。


我为轻盈灵动的文辞拍案叫绝,为信手拈来的典故名词眼花缭乱,被冷静克制的白描触动心弦。


我又调动侦探般的敏锐剔除那些嫁接的自我呓语,然后了然:《回来》是一部平面生活记录,观察问询比较思考,辅以叙述美容,广度有余,体验有限。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产物。这从作者亮出身份请求诉说时就决定了。


也不错啊。浮光掠影也是审美的一种。哪个人不是从表象肤浅一路走来?


正史总是自带二向箔。正史之后,要有附史,附附史,维度方能饱满,这才有了纪实文学纪录片,有了人类学社会学。这个意义上,正是《回来》的价值。


阅读评分:7分(满分10分)


 



评审员

005

 

马唐风(定西人,读书人,写作者)


  

孙中伦的“归去来兮”


读完孙中伦的《回来》,我不禁为他的“焦虑”而焦虑起来。

 

作为一名留学生,孙中伦的焦虑是基于汹涌的经济全球化这个宏大背景下的,他的困惑和迷茫是当下青年普遍共有的状态。异于常人的是,他毅然选择了休学,回国体验实际的生活,并追寻所谓的答案。这是作者的果敢之处,也可能是他所说的“我会做一个自己想做的人”的关键一步。然而,孙中伦介入现实的方式不是很自然地生发的,而是刻意为之。在所有的故事叙述和对他人命运的勾勒中,作者只是将笔触停留在一个“安全区”,他不温不火地叙述,却并未用批判性的眼光去拷问生活表象下的深层动因。对于东莞工厂的流水线和定西孩子,此点尤甚。这就给怠于思考的读者,特别是惯性思维的学生,内置了一定的阅读盲区。

 

在流水线上,孙中伦看到的是一群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描述的被符码化的工种,他试着与他们沟通,询问他们有何“理想”,这在被询问者看来,是一件可笑而又不合时宜的问题。然而问题的根源不在于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而在于诚如英国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在《学做工: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一书中所疑惑的那样,为何一代代人乐于不学无术,并在“自我诅咒”的境况下与某种意识形态达成共识,这显然是更为棘手的问题。没错,他们迷茫,失去方向感,忍受着精神的畸变,下班后只知道用“玩手机”来打发多余的时光,试问在这种状况下“理想”有何用——倘若我的“理想”是赚够了钱开一家工厂,然后接着剥削其他人呢?

 

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孙中伦笔下的“定西孩子”基本上都是刻苦学习的群体。由于读过杨显惠的《定西孤儿院纪事》,他才选择去定西看看。但是,今日的陇中与杨显惠笔下的陇中不能同日而语。而在孙的文本里,“吃不饱”俨然是悬在定西人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这就引出了他们极度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到了病态的地步。作者笔下的定西人重视教育只是因为“靠天吃饭”所致,因而“家里贴满(好学生的)奖状”就显得合情合理,更是一件有面子的事,以致他们顺理成章地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而下一代的使命,不是做一个完整的人,实则成为一个赚钱和生育的工具。这种短视行为,孙中伦不置可否。美国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在《功利教育批判:为什么民主需要人文教育》一书中严肃驳斥了一种思想,即教育首先是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这是因为“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更好的生活质量”,单从这一点看,我们就应该理性看待现行教育体制,更何况“这种以获利的技能为中心的教育已经腐蚀了青年人质疑权威的勇气与能力,降低了他们对弱势群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同情心,削弱了他们处理复杂的全球性问题的能力”。是的,若不转变观念,坐井观天岂止是一代人的事!

 

纵观全书,孙中伦的文本呈现并没有多少新鲜感,更遑论深刻,有些章节还与诸如郑小琼的“流水线”诗歌、杨庆祥在《80后,怎么办?》中对打工者的访谈异曲同工,甚至毫无二致。反观这种经验的同质化,可以说,孙中伦行动及文本的“平庸性”被他人的力荐和自己的高学历所遮蔽,毋宁说这是一种推销的策略。然而,不管怎样,孙中伦迈出了第一步,但愿他在救赎自己的同时,能沉淀出值得期待的力作。


阅读评分:5分(满分10分)


 


终审

意见


综合几位评审员的打分,《回来》的得分为——6.6分(满分10分)。在读此书前,每一位读者都出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对此书充满了期待和好奇,而读罢此书,他们的评价又由于期待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客观陈述的承认、对浮于表面的不满、对突破个人琐碎陈述的惊喜……无论如何,孙中伦的《回来》都让读者们看到了一位勇敢的少年出走一年的真实经历和感触,带我们走进了一个许多人未曾经历的世界。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