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

2017-09-11 李佳钰 新京报书评周刊

“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推荐书目,大多来自政治、哲学、经济这些比较理性、硬知识的领域,在阅读上也需要更多的专注和消化。也因此,本期书单是你挑战自己的好机会。其中有本书特别值得一提,是来自新知领域的《游隼》,作者贝克是高度近视,他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的海岸与荒野,奋力追逐一对游隼的身影,痴迷于它们的行迹与习性。“我一直渴望成为外在世界的一部分,到最外面去,站到所有事物的边缘”,这本书也因此成为关于一个人,如何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的书写。


此外,本周书单从历史、哲学、新知、儿童等类别选择了7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本期主持|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


政治

《九月的十三天》

作者:劳伦斯·莱特
译者:邓海平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7年9月


在过去的多年间,戴维营都是美国总统首选的度假地。1978年9月,应时任总统卡特的邀请,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共赴戴维营,就中东问题举行为期十三天的最高级别会谈。双方最终签署“戴维营协议”,达成以色列与埃及冲突交战三十年来的第一场和平谈判,不仅在中东和平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非凡意义,更是20世纪外交史上的重大胜利。萨贝二人也因这场和解共获当年诺贝尔和平奖。

  

《九月的十三天》逐日叙述了“戴维营峰会”中悬念迭出的三方角力,描摹出自摩西出埃及以来的埃以关系,追溯困扰中东地区冲突混战的历史渊源和信仰差异。犹太律法、《圣经》和《古兰经》,当古老教义的宗教冲突在当代生活和现代政治中对峙碰撞,争议是否必将经历无休止的冲突战争才能收场?战争无法造就持久、公正的和平,“戴维营告诉我们为实现和平需要作出何种妥协,也告诉我们政治领袖们需要怎样的勇气和牺牲——这些领袖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超越他们自己的局限。”


哲学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作者:何怀宏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9月    


“正义”研究既有其理论观念的面向,亦可参照它在历史与现实中的实践和经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在新作《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文集中,分别考察正义在中国与西方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尽可能呈现当代正义观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从古到今,从中到西,从孟子的“王道之始”到董仲舒的“更化”之策,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到新近的美国大选背后的价值冲突,从自由、平等需要如何实现适度平衡,到制度应该遵守怎样的正义原则,何怀宏将他对“正义”问题的阶段性研究初步结集于此,以待为其他重要方面的深入探讨提供基点。

  

“始终面向人,正视人性与人道”,何怀宏借德国神学家朋霍费尔传记的书评,谈及作为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基本态度。正如朋霍费尔用其一生的行为所呈现,“人应该走向每一个人,走向自己的同胞,尤其是走向那些受难最深重的人们。俯身向人,这不仅是对神的仿效,也是自身的责任。”



经济

《资本的限度》  

作者:大卫·哈维

译者:张寅

版本:中信出版社2017年9月  


这是左翼学者大卫·哈维写于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彼时“‘全球化’‘金融衍生品’和‘对冲基金’这样的词还不在我们的词汇表里,欧元和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这样的组织还只是白日梦”,可哈维还是预见性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经济与城市地理、社会弊病的关联,通过阐发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政治经济理论和思想,“以整体主义的和辩证的方法,把资本积累的金融方面(时间性)与地理方面(全球性和空间性)整合起来”。

  

大卫·哈维本是地理学家出身,在《资本的限度》之前,《地理学的解释》《社会正义与城市》早已奠定了他在人文地理学的地位。但从70年代初期开始,哈维走向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意识到“不解决固定资本问题就无法理解城市问题”。《资本的限度》正是在马克思的思想框架下,运用对“固定资本”等概念的重新表述,为城市化过程、房地产市场和不平均的地理发展提供解释。


非虚构

《寻路阿富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作者:罗瑞·斯图尔特

译者:沈一鸣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基地组织、塔利班、电视录像画面里手持枪支的武装人员,如果未曾亲临这个动荡的国家,外界对阿富汗的陌生认知似乎仍停留在这些有限的“印象”上。作为一名英国外交官,在“9·11”后的那个冬天,斯图尔特仍坚持徒步横穿阿富汗,这不得不被视作一场冒险。他对外的理由是,以历史学家的身份追随印度莫卧尔王朝第一位君主巴布尔的足迹;然则,他更想完成一场完整的亚洲徒步穿行。从2000年起,他已经花费十六个月的时间穿越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尔;只有阿富汗这段路线,因为时局的变化造成空缺。2001年圣诞节前,当他听说塔利班倒台后,便决定重返阿富汗弥补这个空缺的遗憾。

  

这是一个经历过二十五年战争,新政府刚刚建立不到两周的国家。作为一个陌生的旅行者,斯图尔特要面对的不仅是山地和暴风雪,还有部落民的不信任和狼群、地雷的危险。不同的族群、语言和文化,相通的人性,尊严与善意,斯图尔特用他的笔带我们看那片土地的真实模样。


历史

《血缘与归属: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

作者:[加] 叶礼庭

译者:成起宏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8月


生于1947年的叶礼庭称自己是“冷战”时代的孩子,那一代人本以为余生将在“冷战”的恐惧麻痹中终老,却不料柏林墙的倒下,哈维尔的演讲一度让他们看到自由民主的希望。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个暴力的新时代,高涨汹涌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世界各地蔓延,“被压抑的东西已经回归,它的名字叫民族主义。”

 

可“民主主义”并不是个自明的理念,叶礼庭区分了“公民民族主义”和“种族民族主义”:前者把民族视作一个平等的、权利共享的公民共同体,后者则强调血缘与归属,“只相信那些与你血缘相同的人”,“民族归属是所有归属身份中最重要的形式”,可是血缘忠诚以及民族牺牲就因此有了合法性吗?当民族自豪转变成种族清洗,杀戮和残忍难道就应该被接受?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叶礼庭实地走访了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乌克兰、魁北克和重新统一的德国等六个国家和地区,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


儿童

《萤火谷的梦想家》


作者:艾莉森·麦吉

译者:马爱农

版本:心喜阅童书·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10月    


萤萤是萤火谷里的一只萤火虫,她拼命练习自己的飞行,渴望终有一天能飞到萤火谷外看更大的世界。“远离巨人”是萤火谷里世代流传的智慧,可萤萤并不相信,她见过小巨人彼得,发现他并不可怕。同样不相信的还有一只叫蟀蟀的蟋蟀,他甚至会唱巨人们哼唱的棒球歌,这也是彼得以前经常唱的,那时他的朋友还在,他们俩一起在河岸边玩接球。还有一只名叫阿鼠的传奇河鼠,他是勇敢、喜欢冒险、一辈子都在河上航行的河鼠部落里的最后一只。

  

萤火谷里惧怕的巨人其实就是人类。只是萤萤、蟀蟀和阿鼠,这些萤火谷的梦想家,并不一味遵从长者和前辈的忠告,接受所谓流传已久的智慧和箴言,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判断去探寻外面的世界。这是一个关于孤独、爱与渴望的故事。不要害怕得不到周围人们的肯定,对未知的世界永远开放、充满好奇,勇敢地去释放爱,你终会得到你渴望的真正的朋友。


新知

《游隼》

作者:J.A.贝克

译者:李斯本

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7年8月    


一副望远镜,一张布满墨水和铅笔标记的地图。高度近视的贝克,从秋天到春天,在英格兰的海岸与荒野,奋力追逐一对游隼的身影,痴迷于它们的行迹与习性。白天观鸟,晚上写作,上千页的田野笔记记录了贝克一路以来的“恐惧、无聊和狂喜”。飞行迅速、目力非凡,游隼身上似乎承载了贝克心中的理想,才令他如此向往沉迷。可惜人类失责,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当时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及北美的游隼数量极大减少,一度濒临绝迹。

  

贝克一生只写过两本书,从未离开切姆斯福德的乡下小镇,直到最后染上关节炎,并最终死于缓解关节疼痛的药物所引发的癌症。“我一直渴望成为外在世界的一部分,到最外面去,站到所有事物的边缘”。《游隼》里,贝克不止写鸟,还有自身的渴望,勇气和净化,“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