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朱良志: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来的

2017-09-29 朱良志 新京报书评周刊


十一长假即将到来。这是一个心飞的时刻。

 

你要去哪呢?你选择的景区,想必有雕塑、绘画、瓷器,或其本身就浑然天成,已是一件艺术品。

 

然而,怎样才更可能完成一次艺术鉴赏,探索其中的美?景区艺术被高度商业化的当下,又该如何穿透迷雾而直抵艺术本身呢?


“我有嘉宾”第13期嘉宾朱良志的看法是,欣赏艺术不仅可以在博物馆中,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艺术。即便有的传统艺术,在今天看来孤寂高傲,但都不能说明中国传统美学是远离日常生活的。恰恰相反,“中国文明总体上看是一种世俗文明,重视日常生活是它的基本特色”,因为“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来的”。

 

他认为,艺术鉴赏需要背景知识的积累,但不过,最重要的当然还是自己的直接感受。对美的感受是一种天性。艺术鉴赏毋需面面俱到。


新京报书评周刊“我有嘉宾”第13期

嘉宾:朱良志

栏目编辑:阿东



美的学习

“接近传统,不能停留在一些僵化的概念中”


Q

提问(杨阳):朱老师您好,“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您说过论画只知道从形似的角度来看画,那还没有达到艺术的程度。对于普通人来讲,对艺术很感兴趣,但储存知识不够,说不出其中的美,有没有办法快速掌握发现美的要领呢?

朱良志

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对艺术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我们追求更高品质生活的确认。每一个人都是艺术的创造者,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界限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泾渭分明。

 

所以,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欣赏艺术的权利,我们不仅可以在博物馆中“观赏”艺术,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艺术。

                 

就中国画来说,欣赏传统中国画,停留在外在形式上是不够的。宋元以来中国绘画的主流,是一种追求精神表达的传统。比如一幅元代倪瓒的枯木寒林,其意义并不在枯树中;八大山人画一只孤独的鸟儿,如果停留在是家禽还是野鸟、是鹧鸪还是鹌鹑,同样是不够的。

 

画家通过笔墨、形式构造,表现特殊的精神意趣,需要对他们的生活世界有一定了解,才能更好欣赏。如故宫前一段时间的四画僧展,我们需要看一些有关画家生活的基本知识,做一些必要的功课,这会有助于去更好地理解作品。

Q

提问(阿烟):现在经常提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重视的通常都是经史方面的经典,甚至还鱼龙混杂包含了很多糟粕。想问您,增强传统文化的素养,是不是也需要增加艺术上的学习和了解?

朱良志

谢谢你提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我们今天面向传统,到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不是为了证明我们从前比别人强,也不是为了证明今天所做的事情都有来历,有合法性、合理性,而是从中汲取对现代文明有价值的因素。

 

人类文明如一条水流,是一个延续性的过程,我们对上游的了解,是为了更好地体味经过我们面前的流水的意味。人类存在是一个生生不已的接续,我们怎么能从中独立出来,与过去、未来切分?

 

历史上一些被证明是经典的文本,自有他内在的价值,我们可以斟酌吸纳其中有价值的养分,但没有必然理由让人去被动接受,以证明我们态度的诚恳。这种“偶像化”的态度,并不利于我们理性地对待传统。我们要立定于现代生活,立定于当下生命的感受去对待传统。

                 

书、画、诗、乐等艺术内容,是对传统精神的鲜活呈现,我们欣赏它,体味它的精神内涵,自然会提高当今人们的生活品质,深化我们对传统的理解。接近传统,不能停留在一些僵化的概念中。


美的鉴赏

“欣赏一幅画,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直接感受”


Q

提问(阿里梅梅):今年9月份的故宫千里江山展,如何更好的欣赏展览呢?需要先了解哪些文化背景,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作品的价值?谢谢您!

朱良志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长卷,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希世珍宝,如此精致的百米以上的山水长卷,竟然出自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画家之手,反映出唐宋青绿山水的最高水平,简直不可思议。

 

欣赏这样一幅作品,首先,最好对北宋以来尤其是徽宗一朝的艺术状况有一些了解。北宋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是“精致”的代名词,瓷器、家具、建筑园林等都有灿烂的创造,《千里江山图》虽然色彩浓郁,但风格淡逸,饶有诗情,正是北宋时代风气影响所致,它与李思训、李昭道以及唐代墓室壁画(如陕西出土的章怀太子、懿德太子、韩休墓等壁画)中青绿山水有很大不同,它有一种“宋人气象”。

 

其次,最好对北宋皇家画院的情况有一些了解。北宋书画院是传统职业艺术教育成功的例证,宋徽宗是王希孟的老师,这幅长卷或许就是皇家画院的“作业”,它反映出以徽宗为代表的画院职业教育的两条原则:一是重写实,二是重境界。这两条原则在今天仍然有价值。

 

三是对唐代以来青绿山水传统的了解,青绿与水墨作为传统山水画的两种语言,各有优长。

 

不过,话说回来,欣赏一幅画,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的直接感受,不要求面面俱到,也没有必要像专家那样去斟酌。

Q

提问(木子)从“石渠宝笈”到今年的千里江山展,都引起了“故宫跑”这种轰动级的效果。但故宫的历代书画展已经办了很多年,前几年都是偏向小众和冷清的状态,您觉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大众对《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传世名画的兴趣,更多是名声上的,还是艺术和美学上的?

朱良志

你的“故宫跑”概括得很有意思。

 

我觉得这是中国当代文化良性发展所带来的结果,折射出当代人对更高、高精致生活的渴求。愿意去了解、分享本来只是为极少数人掌握的艺术,这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好现象。今年暑假以来,我遇到了不少从国外、境外来的朋友,他们去故宫看四僧、看赵子昂、看千里江山图卷,去南京博物院看青藤白阳,去浙江博物馆看蓝瑛,去天津看清前期画展,等等,这样的气息在国内以前是没有见过的。

                 

在中国,传统书画等艺术精品,是世代人们精神生活的凝聚,其中包含我们微妙的文化基因,我们去欣赏它,去倾听它,与它对话,终究会在胸中滋育出有意味的种子。

                 

国内的博物馆等文化单位一直在响应这样的风气,做了很多富有智慧的工作,当然,还可以将更多藏在“深宫”中有价值的艺术品拿出来供世人分享,还可以将组织展出的工作做得更细、更艺术化一点,还可以在引导大众欣赏艺术方面有更多的考虑。


美的辨析

“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来的”


Q

提问(程序辕):丑是否也可能是美?丑和美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朱良志

美和丑,是相对的概念,我们说一个对象是美的,就有一个标准,有一个不美的东西(丑)作陪衬。

 

美丑是在某种知识标准衡量下产生的判断。就像老子所说的:“天下皆知美之谓美矣,斯恶矣”——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时候,并去追求,就显示出丑来了。

 

这里突出的就是美的标准问题。标准是如何确立的?从西方美学到中国美学的发展中,都可以看出,美的标准的确立,一方面根源于一些基本的美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裹胁着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集团观念主宰的因素。

 

所以,中国美学传统中,有一种以丑为美、化丑为媚的倾向,所谓“丑到极处,即是美到极处”,乱头粗服,古拙苍莽,也有至美,它反映的不是对怪异、丑陋的东西感兴趣的趣味,而是意在突破这样的标准,还归于人的真实生命体验,从习惯中、从“成心”中跳脱出来。如水墨画的流行,以黑白世界代替丹青妙色,就与这一传统有关。

Q

提问(逐花):我们发现,近年来吸引过人注意的日本美学风格,比如冷淡、侘寂,是从传统美学发展而来并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但是中国传统美学似乎还是距离日常生活很远,是需要仰头去看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中国传统美学有可能走进当代大众文化吗?

朱良志

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你说的情况的确存在,在物质化、娱乐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我们确实感觉到离开传统美学的精神越来越远了。

 

但这并不能说明中国传统美学是远离日常生活的。恰恰相反,中国文明总体上看是一种世俗文明,重视日常生活是它的基本特色。儒家的道在日用伦常之间,禅宗所说的打柴担水无非是道,都是如此。我们今天称之为艺术的书、画等形式,在传统中,并非当作“艺术”而对待,它只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延伸方式。所以中国传统艺术反对束之高阁,甚至我们审美趣味中的“典雅”,唐代以来也渐渐淡化它的“贵族气”,真正的高雅是在世俗生活中建立起来的。

 

其实在今天,传统审美的趣味,在大众文化中是有潜移默化影响的,如重视自然,反对做作;推崇平淡,力戒雕饰;欣赏含蓄,排斥直露的表达,等等,都是从传统审美思想中承继而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可以走入大众文化之中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待这样的传统所采取的态度。


延伸阅读

《顽石的风流》 

作者:  朱良志 

版本: 中华书局 2016年8月

我有嘉宾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点击阅读原文向

新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提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