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是的,我是女性,我选择站着活

2017-10-18 张畅 新京报书评周刊

女性应该怎样生活?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


面对事业、家庭、生育、职场……女性似乎天然就不得不做出更多的权衡和抉择。在生活的责任压力与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之间,有可能走出一条“正确”的路吗?


今天书评君推荐的这份书单,既有不同女性在不同生活境遇中的体验与感悟,也有学者们基于调查和研究,所尝试给出的答案。也许你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但最终,重要的是个体真实的选择和生活。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张畅


1

《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

作者:(意)奥丽亚娜·法拉奇

译者:毛喻原、王康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10年3月


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法拉奇是受全世界瞩目的,因其反叛和独立。她曾采访过无数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人物,以道德和个性化的写作,为二十世纪的新闻写作开创出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43岁那年,她爱上了34岁的希腊抵抗运动领导人帕那古利斯·阿莱科斯,并在相恋第二年怀上了他的孩子。这个男人在得知她怀孕后,第一件事便和她商量打胎费用如何分摊,建议两人各出一半。三个月后,法拉奇意外失去了腹中的孩子。


流产后第二年,她写下了这本《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娓娓讲述她对死亡、母性、信念的理解,缅怀未曾谋面即已逝去的生命:“即使我在为我的失败、幻灭和挫折哭泣时,我也坚信痛苦远远胜过虚无。如果我把这点推及生命,推及让生命诞生与否的两难处境,我相信,我周身的每一根神经都会发出这样的呐喊:生命的诞生比生命的遗弃更为美好。”

 

晚年,法拉奇成为坚定的反堕胎者。2006年,她因乳腺癌逝世。本书开篇处,她写道:“这是一个女人献给世界上所有女人的书。”正因她的坦诚,文字和思辨方才透彻。



2

《理性的抉择:女性如何做决定》

作者:(美)特蕾泽·休斯顿

译者:张佩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1968年,一位患有恶性肿瘤的23岁美国女孩芭芭拉·温斯洛需要做乳房切除手术,术前医生授意她的丈夫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芭芭拉问:“为什么是我的丈夫签字?”医生回答:“因为女性对她们乳房的依恋既情绪化又毫不理性。”将近半个世纪过去,2011年的一项医学调查表明,医生在进行癌症检查前,有70%的男性患者被医生问过:“你想做这个检查吗?”而只有43%的女性曾被主动征求意见。

 

时至今日,尽管女性已较过去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各行各业成就突出的女性比比皆是,但无论是职场、家庭,还是恋爱、婚育、投资和社会舆论,女性依然面临诸多选择的困境。在做高风险的困难决定时,女性的感受和男性有什么区别吗?相较于男性,女性处理决策的方式优势何在?如何让女性的决定被重视起来?她们自身又应如何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困境?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特蕾泽·休斯顿在本书中,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社会调查、研究成果,从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剖析女性的思维方式及社会家庭处境,试图解答“女性是怎样做决定的”以及“女性应如何更好地做出决定”两大问题。



3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译者:余萍、曾铮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


孩子和父母之间如何建立健康良性的情感纽带?分离焦虑如何让父母变成孩子情感上的“死人”?“丧失事件”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在本书的序言中,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易春丽写道:“在促进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尤为重要,这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母亲的焦虑水平……相关研究并没有教会母亲怎样成为足够好的母亲,只会警示问题母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易春丽认为,在目前中国的社会大环境下,母亲受到的伤害是系统性的。法律上,我们对于育儿女性的保护欠缺;家庭边界的缺失,使得婚育后的女性被迫卷入丈夫的原生家庭,因种种矛盾陷入抑郁。

 

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中,“依恋理论之父”、英国心里学家约翰·鲍尔比对情感纽带的建立、维系、破裂、重建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鲍尔比认为,当分离、丧失等破坏情感纽带的事件发生后,给予个体及时、有效的共情性环境,转变惯常的“应该式”安慰方式,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个体走出悲伤、愤怒和抑郁。



4

《妈妈及生命的意义》

作者:(美)欧文·亚隆

译者:庄安祺

版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年3月


母亲逝去十年后,欧文·亚隆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置身于一个游乐场,在一辆通往黑暗鬼屋的缆车上,挥着手臂向母亲大喊:“妈妈,我表现怎么样?”亚隆对此颇感恐惧,因为自己一生都在探寻生命之意义,纵然此意义是“人为了面对被抛入无意义宇宙的困境所发明出来的,然后说服自己它一直独立存在某处”,然而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始终不曾摆脱执念——求得母亲的赞许。

 

在这篇名为《妈妈及生命的意义》的自传体小说(全书的第一篇小说)中,亚隆继续在梦中和母亲对话,他意识到他们虽彼此深爱,却也曾彼此忽略、欺瞒、中伤、控制,而他的母亲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也受到过类似的创伤。梦里的母亲对他说:“你以为游乐园的场景是你的梦,其实它是我的梦。”

 

这是欧文·亚隆自传色彩浓厚的小说集,收录《妈妈及生命的意义》《与葆拉共舞》《模范的折磨》《治疗忧伤的七课》《双重曝光》《九命怪猫的诅咒》六篇心理小说,以虚构的方式重申亚隆一贯的治疗理念:此时此地、适度真诚、坦然接受死亡。



5

《女性贫困》

作者:(日)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李颖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9月


2014年初,日本公共电视台NHK连续播出两部纪录片《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和《调查报告:女性贫困——新连锁的冲击》,引起公众的剧烈反响。据报道,目前日本约有300万未满35岁,年薪不到200万日元(约合11万7千人民币)的女性非正规工作者,而这个数目(200万日元)为申请国家补贴的年收入界线,可界定为“贫困”状态。

 

在日本,相当一部分年轻女性做着时薪极低的工作,强度大,没有升职前景;一些化着淡妆、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年轻女性,其实租不起房,无家可归,经常在网吧过夜;结婚无法摆脱贫困,一些离婚后的单亲妈妈很难找到正职,只能拼全力维系自己和孩子的生计;节目第一次公开披露日本的一些基层女性,将风月场当做活下去的最后一根稻草。

 

该书根据上述纪录片结集而成,探讨日本女性与儿童贫困、单亲母子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等社会问题,使读者得以了解日本不为人知的社会面向,以及那些不为人所知的女性的生存状态。



6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

作者:(美)维吉尼亚·萨提亚

译者:易春丽 等

版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年8月


家庭治疗创始人、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将家庭生活比作冰山:“大部分人只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十分之一——她们能够看到和听到的那十分之一。有些人猜想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事物,但是她们不知道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去发现。”因此,了解日常家庭生活之下隐藏的感受和需要尤为重要。

 

1972年,这本《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在美国出版,销售逾70万册,被译成12种语言。通过分析生命个体在家庭中经历的成长与蜕变,萨提亚探讨了人在家庭中建立自我价值、人际沟通和生活模式的过程,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健全的人格。正如萨提亚所说的那样:“我写这本书最大的希望是帮助我们每个人获得成为和谐的人的权利和义务。书中所展现的经验和榜样会引导我们用创造性的方式去理解彼此、关爱自身和他人,为孩子提供一个让他们得以发展出力量和完满人格的基础。”



7

《自我关怀的力量》

作者:(美)克里斯廷·内夫

译者:刘聪慧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7月


置身于这个一刻不停飞速运转、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的现代社会,相信很多人都很难对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满意。虽然我们越来越繁忙劳碌,良好的自我感觉、平静而自足的心理状态、充满希望和价值感的生活,似乎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常常认定自己是个失败的人,然后自怨自艾;能够宽容体贴地对待他人,却无法同样宽容地对待自己;陷入自我苛责的怪圈,永远无法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凡此种种,都是自我关怀的缺失。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被教导要以他人的利益为重,弱化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表达。德克萨斯大学人类发展学副教授克里斯廷·内夫却告诉我们:自我关怀是当今压力社会中人们共同缺少的一种心理能力。通过一系列研究成果、个人经验、自我练习,内夫试图教会读者如何停止批评和苛责自己,如何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不急于渴望他人的赞许,从而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人。

 

正如作者在本书的结尾所写:“我们不必刻意追求完美以使自己显得高贵,也不必让自己的生活按照特定的程序展开才觉得满意。我们可以同时感悟作为人类的欢乐与悲痛,并以此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本文内容源自新京报书评周刊·有时旗下文化品牌公号“有识分子”(欢迎长按扫码关注)。撰文:张畅;编辑:小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郭敬明 《权力的游戏》 教师工资 《二十二》人性恶 低欲望社会 |《我的前半生》| 蔡澜 | 2017年中好书 | 六神磊磊 | 寒门难出贵子 | 恐婚 | 冷暴力 | 林奕含 | 钱理群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原生家庭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高房价 | 抑郁症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