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论“怼人”这件事儿,谁能比艺术家有格调?

2017-10-20 新京报书评周刊


古语有云,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大概就等同于文明人要用文明人的方式,成年人要用成年人的方式来处理争议。


那么,对于艺术家来说自然要用艺术家的方式来表达态度。


把艺术设计拆解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设计背后的故事,对于艺术家而言,这是他们最直接的一种表达,而往往这样的表达可以让我们看到比文字或者比话语更有力的姿态。当然隐藏在设计作品背后的千言万语,如果你不看就无法读懂。


 

Parse Error

“特朗普风暴”


法国艺术家 ParseError 做了一款床头灯,能够智能连接到特朗普的推特,每次特朗普发推文,灯里就会刮起一阵风暴。艺术家解释制作灯的目的在于将特朗普的行为变成一种可观看的景象,希望能够引发观看者思考特朗普一条推文背后可能对数百万人的命运产生的影响。不过,艺术总是在不断的拓展大众的思维,有人看到这个作品觉得可以作为追星必备品。



Chris Jordan

不能承受之美


美国环保摄影师克里斯·乔丹将抽象的大众消费数字用观念影像的方式呈现,直观呈现被隐藏在日常消费之下的环境问题。这些关注最终形成一个主题《不能承受之美:美国大众消费的写照》。


在作品里艺术家指出现代消费背后的暴徒心态:这场规模巨大的消费里每个人都是匿名的,没有人对后果负责,因此克里斯·乔丹想要作出一些改变。统计数字本身不能产生作用,大多数人并不能理解,但是转变成一种视觉语言之后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或许就能看出自己每天的日常决策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后果。


Ⓒ 作品|汽车钥匙,2011


该图像是由26万个汽车钥匙组成,相当于每分钟美国汽车燃油量(2011年标准,单位加仑)。


Ⓒ 作品|鲸鱼,2011


作品《鲸鱼》由50000个塑料袋的图案构成,相当于世界海洋每平方英里上漂浮的塑料物。

Ⓒ 作品|不会下沉,2013年


由67000个蘑菇云的图像构成,相当于美国104个核电厂的临时池中储存的铀、钚及其废物的数量。


Wim Delvoye

纹身猪和艺术伦理


比利时艺术家 Wim Delvoye 一直以来就以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材料制作富有挑衅意味的作品而闻名。1997年,他将关注点转移到一种新的材料上:活的动物。


在活猪身上纹身,把猪的皮肤作为他的画布,这个举动震惊了欧洲观众也激怒了动物保护团体。2004年,他在北京的郊外买了一座农场,将自己的艺术实验搬到了动物保护意识式微的地方,并在这里系统的建构他的“艺术农场”的概念。



Wim Delvoye 向法国世界报解释:“我想告诉世界艺术作品是如此的有活力,它们甚至接种过疫苗,它们是有生命的,会动、会死亡。一切都是真实可感的。”猪身上的纹身图案主要是一些现代西方的流行图像,比如路易威登的标志和迪士尼电影的人物,Wim Delvoye 借用此举消除了图像的商业价值。



Wim Delvoye 也将自己“艺术农场”的作品出售,买家甚至可以选择购买小猪,将其寄养在这里,等到最后猪老去之后获得猪皮。不过,不管怎样在猪身上纹身的做法还是触怒动物保护团体,Wim Delvoye 的作品也被禁止参加艺术展览。但是,这种挑战和质疑艺术伦理的行为还在继续。


Maurizio Cattelan

恶作剧者 


2011年在古根海姆博物馆有一场关于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的回顾展,展览打破传统,以悬吊的形式呈现出来,对作品做了富有死亡气息和悲剧色彩的处理。


这个展览充分的印证了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身上那股破坏分子、恶作剧者和悲剧诗人的气息。早年家境困顿,不愉快的求学经历让他对周遭产生怀疑和不安全感,也导致他的作品带着一股讽刺意味和令人不安感。


Ⓒ 古根海姆博物馆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的回顾展。


《第九个小时》(La Nona Ora - The Ninth Hour,1999) 则是卡特兰最广为人知和饱受争议的作品:形似真身的教皇保罗二世蜡像,被一块从天而降的陨石击倒在地。为了获得更加真实的现场感,卡特兰要求将展厅的天花板玻璃砸破,让碎片洒在地上,使人们可以更清晰地“还原”出“事发”经过。作品体现出了一种较之其以往作品更加辛辣的讽刺和幽默感,也因此触怒一些宗教团体,在波兰展览的过程中遭过破坏。


Ⓒ 作品| La Nona Ora, 1999


这个系列还有一些有名的作品,比如只有小孩身材大小的阿道夫·希特勒,以祈祷的姿势反常地跪着。


Ⓒ 作品|Him,2001


此外,雕塑作品“Frank and Jamie”(2002)也在此类作品之列:两名纽约警察被上下倒置着靠在一面墙上。这件作品被解读为从视觉上表现了紧随911恐怖袭击之后产生的脆弱感。


Ⓒ FRANK & JAMIE, 2002


Francis Alÿs

讲故事的人


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阿尔斯(FrancisAlÿs)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听起来、看起来都让人难以置信,却让你自然而然想要分享给他人。他认为:“如果这个故事是正确的,如果它刺痛某个神经,那它就可以向谣言一样传播。”同时“故事是不需要干涉就能传播的,他们有自己的生命。”


他的项目包括在墨西哥城附近推动一块冰块融化、晚上在伦敦国家美术馆放松一只狐狸、说服500名秘鲁人用铲子移动一块巨型沙丘。这些行为看似微不足道,但是细思起来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思考价值。以 Sometimes Making Something Leads to Nothing 为主题的融冰行为正是如此: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



相关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1326dpq89h&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文首发于新京报书评周刊·有时旗下文化号“有时爱生活”。撰文:Lian,编辑:Lian。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长按图片

扫码关注

他用37年在20多个国家追寻到了一个童话故事我们终将被自己打得遍体鳞伤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郭敬明 《权力的游戏》 教师工资 《二十二》人性恶 低欲望社会 |《我的前半生》| 蔡澜 | 2017年中好书 | 六神磊磊 | 寒门难出贵子 | 恐婚 | 冷暴力 | 林奕含 | 钱理群 | 衡水中学 | 读书日 | 平庸之恶 | 假课文 | 自闭症 |  法律与舆论 |  原生家庭 | 性教育 | 古典诗词 | 刷热点 | 胡适 | 国学低俗化 | 弟子规 | 2016年度好书 | 高房价 | 抑郁症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