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今天要读懂鲁迅,还是得听听他怎么说

2017-11-06 新京报书评周刊

我们今天的评审阅读书目,来自"大家小书"系列钱理群先生的《鲁迅作品细读》。本书是钱理群先生集20年心力研究鲁迅的新作,这本新作中钱先生从大文化角度仔细分析了鲁迅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共33篇代表作。

    

如果说当下的今天想要读懂鲁迅,那我们大概都会同意,需要听一听钱理群先生怎么说。如果你是鲁迅的读者,或者想听听钱理群先生如何理解鲁迅,欢迎报名参加本期阅读评审团。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鲁迅作品细读》

《鲁迅作品细读》

作者: 钱理群 
版本: 北京出版社  2017年10月



钱理群,1939年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


钱理群先生被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而得到思想界的尊重。


它讲述的是什么?

 

《鲁迅作品细读》是钱理群先生集20年心力研究鲁迅的新作,这本新作中钱先生从大文化角度仔细分析了鲁迅小说、散文、散文诗、杂文共33篇代表作。

    

钱先生是研究现代文学的大家,他不仅对于鲁迅作品有深入的理解与“创造性转化”,而且在学者风范上,素有“当代鲁迅”“五四之子”的美誉。这部作品,可以让读者更深入地领略鲁迅的文学和思想世界,可以让读者更透彻地掌握钱理群教授解读文学作品的方式方法。就像钱先生所言,“阅读鲁迅原著是走进鲁迅的唯一途径。而且要静下心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味。来不得半点浮躁,虚假。要通过对鲁迅独特的思维语言、情感的领悟,体察其罕见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思想天地。”



《鲁迅作品细读》抢先试读  

 

纪念鲁迅逝世81周年

钱理群读《灯下漫笔》

 

且先释题。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日本作家增田涉也有这样的观察——

 

有一次夜里两点钟的时候,我走过他所住的大楼下面,只有他的房间还亮着灯,那是青色的灯光。透过台灯的青色灯罩发出的青色的光,在漆黑的夜里,只有一个窗门照耀着,那不是月光,但我好像感到这时的鲁迅是在月光里。……


在月光一样明朗,但带着悲凉的光辉里,他注视着民族的将来。

 

那么,1925年4月29日这一夜,灯下,在“带着悲凉”的月光里,鲁迅注视、思考“民族的将来”,又有着怎样的忧虑呢?


而且是“漫笔”。


“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鲁迅曾谈到自己“动起笔来,总是离题有千里之远”,“(总)是胡思乱想,……总像断线的风筝似的收不回来”,[2]所说的就是这种思维的联想力。同时,既称为“漫笔”,这也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笔墨趣味。


这正是“五四”时期所盛行的文体:随笔。20世纪90年代末似乎又再度兴盛,而且有“学者随笔”之说;那么,鲁迅这篇也可算是“学者随笔”的开路之作。——不过,这已是题外话。


拉回“题内”,还要再说一句:作者既点明“漫笔”,我们在阅读时,就要注意其漫衍无际的“心事(心绪)”“思维”“笔墨”,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的要点,也即前面所说,作者独具“夜眼”中对于我们所生存的社会、历史的独特发现。

 

(一)

 

先读《灯下漫笔》之一。


作者首先叙述了自己(以及普通老百姓)所亲历的一件不大不小的日常生活事件:如何相信国家银行而将银元换成钞票,又如何因政局不稳要将钞票转换银元而不得,听说暗中有了行情又如何赶去兑现,即使被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正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现象,成为鲁迅思考的起点,成为他的思想探索的开发口。


细加琢磨,就会发现,作者在叙述中着意突出了“人”(老百姓与自己)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于是注意到了如下关键词:开始换钞票时的“乐意”,停止兑现时的“不甘心”与“恐慌”,最后打折兑换、吃了亏以后的“非常高兴”与“更非常高兴”。还有一个细节也颇发人深省:第一、三、四段都写到“银元装在怀中”,感觉却大不一样:开始只觉得“沉重累坠”,几乎失去,又终于得到(尽管打了折扣)后就“沉垫垫地觉得安心,欢喜”。这里,对人对外在事件的内心反应的关注,也即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构成了鲁迅杂文(随笔)思维与写作的一个特点。


问题是,作者那双“看夜”的眼睛,从这日常生活与普通人的心理反应背后,看到了、想到了什么?


于是,进入了本文第二个层面。


而要进入这一层面,就必须实现思想(思维)的一个飞跃,这就是第四自然段(也即通常所说的“过渡段”)所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多级跳跃”中的第一级。——

 

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这也是作者在本文中所提出的第一级判断。这一判断是紧接前文:“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绝不答应的”,现在因为有可能失去全部铜元,即使大打折扣我也万分喜欢这一事实陈述而提出的;但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理论的提升(飞跃):提出了“奴隶”的概念(这一概念我们将在下文加以界说),“我们”(作者自己与普通百姓)就与“奴隶”发生了联系(“极容易变成”),而同是一个“喜欢”也有了不同的含义:如果前面几段中,“喜欢”不过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绪的一种简单描述;这里,就成了对“奴隶”心理的一个判断。


而这一判断是需要加以论证的。于是有了紧接着的“假如……”这一段的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当人突然陷于“乱离人不如太平犬”的境地时,而又突然得到“等于牛”的待遇,尽管“不算人”也会“心悦诚服”的,这样的假设心理性分析,与前文有关“银元”的得失心理显然具有相似性,鲁迅的联想与推断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相似性的基础上的: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毫不相干的人与事之间,他却能别具眼光地揭示出内在的相似与相通,从而给读者以新奇的发现的喜悦。他也正是借助这样的联想,帮助读者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去理解某些超越经验的社会历史现象与本相。本文就是从兑换银元的心理引发出这样的现象:中国历史“历来所闹的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当了奴隶还万分喜欢”。——如果前文尚是联想与推断,现在已被证实:是确定无疑的历史事实了。


于是,又有了进一步的推论——

 

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

 

这是多级跳跃思维中的第二跳,也是最关键的一跳。这也是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境遇的最重要的概括与发现,与《狂人日记》里所说中国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的论断与发现,属于同一等级,都需要从鲁迅整体思想体系中去理解。这里要稍微多说几句:我们知道,鲁迅思想的核心是“立人”,并指明“立人”的根本在“尊个性而张精神”,也就是说,人的个体生命(真实的具体的个别的个体的人,而非普遍的、观念中的人)的精神自由是“人”之成为“人”的本质,是衡量是否具有“‘人’的价格”的唯一的绝对的标准。只要人的个体生命还处于物质的,特别是精神的被压抑状态,没有获得个体的精神自由,人就没有根本走出“奴隶”的状态。他以此考察中国社会历史与现状,就得出了本文所说的“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的结论。——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从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都能体会、感受,而无须论证的,只是看我们敢不敢正视。


鲁迅是反对一切“瞒”与“骗”的;他还要我们正视:中国人更多的情况下,是处于“下于奴隶”的状态的。他举例说,在中国历史中,老百姓经常受到“官兵”与“强盗”的双重“杀掠”,这时候,就很容易产生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制定出“奴隶规则”,以便遵循的心理:这与前文“当了奴隶还万分喜欢”的心理是一脉相承的,而且还有发展:身为奴隶,却希望建立稳定的“奴隶秩序”。——鲁迅行文至此,发现了这样的奴隶心理,他的心情不能不是沉重的,他的笔调也愈加严峻。


以此观照中国的历史,所看到的竟是中国人的悲惨命运:在五胡十六国、黄巢(唐末)、五代、宋末、元末与明末张献忠时代,“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百姓反不得安宁;“纷乱至极之后”,有人“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反而“叫作‘天下太平’”。由此而推出的自然是这样一个“直截了当”的结论——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这是本文“跳跃性”思维的第三级跳,第三个重要发现:它是对中国历史的又一个意义重大的概括。看起来这好像讲的是历史循环,其实质意义是强调,中国人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走出奴隶时代”,区别仅在于是“暂时做稳了奴隶”,还是“想做奴隶而不得”,“始终是奴隶”这一本质是没有变的。——这也就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鲁迅的这一论断的另一个含意是,鲁迅赋予“先儒”(实际是孟子)所提出的“一治一乱”说以新的意义:不论是“乱世”还是“治世”,都是“主子”(少数统治者)对“臣民”(大多数老百姓)的奴役;中国历史上的所谓“作乱人物”(例如前文所说的张献忠),就其本质而言,都是给新的“主子”(例如取代明朝统治者的清朝统治者)“清道辟路”的,或者他们自己成为新的统治者(例如历史上的刘邦、朱元璋)——鲁迅对中国历史上的“作乱人物”(其中有些是“农民起义”的领袖)的这一尖锐批判,虽不是本文的主要观点,也是发人深省的。


以上这一大段,是本文的主体,通过三次思想的跳跃,提出了对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历史三个重要的概括与判断,是充分显示了鲁迅思想与文章的批判锋芒的。


“现在入了那一时代”一问,把文笔转向了现实,也即本文的第三个层面。


鲁迅先以退为进:“我也不了然”;然后指明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无论是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百姓,所走的路却或是“复古”,或是“避难”,其实质都是在“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言外之意是清楚的:“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彻底“走出奴隶时代”的要求与愿望。——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


于是,又反弹出挣扎的呼喊:两个反诘句,向每一个读者,也即中国的知识分子与百姓,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不满于现在,难道就只能像古人与复古家那样,神往于过去吗?


这一反问,就逼出了新的回答,另一种选择:人们不满于现在,无须反顾过去,还可以向前看:“前面还有道路在。”


行文至此,文章退进出入,曲折有致,蓄势已满,终于喷发出震天一吼——

 

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这一声呐喊,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的“救救孩子”,把一个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中国人民,中国的知识分子面前不再是在“做稳了奴隶”与“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历史循环中做被动、无奈的选择,而是自己创造出一个“彻底走出奴隶状态”的全新“第三样时代”;不再仰赖什么救世主,而是依靠全新的一代:“现在的青年”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这是召唤,是展望,也是激励,整篇文章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节选自《鲁迅作品细读》)


如何参与阅读“评审团”?

 

我们希望你:

 

| 是一位认真的阅读者,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 期待将自己在阅读中产生的想法用文字表达出来,与更多人交流,甚至引领一种主张。

 

| 时间观念强,能够遵循我们的约定。

 

你只需要:

 

| 点击“阅读原文”,在表单中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想要读《鲁迅作品细读》,或者你对这本书所涉及的领域有怎样的了解或兴趣。

 

| 等待我们的回复。我们会选取5位评审员,然后确认地址与联系方式,尽快将书寄出。

 

| 在12天内(从收到书之日起)将书读完,发回500字左右的评论或读后感。

  

如果你被选中为当期阅读评审员,我们还将邀你加入“阅读评审团”微信群,让你遇到更多热爱阅读、认真思考的同路人。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一本免费寄送的书,换来这么多的要求,不值得呀。

 

但赠阅并不是“阅读评审团”的核心,我们所期待的,是让有意愿有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读者,有一个发表和交流的平台;是让那些原本灵光一闪、只有自己知道的思考,在鼓励和督促之下能够被文字所记录、被他人所阅读;是为了通过认真的讨论,让“热点”的潮水中多一些独立的、真诚的声音;甚至,是为了发现和培养新的书评作者,让我们以这种方式相遇,然后看到你从此不断成长。


你,来吗?记得是“阅读原文”哦。 


评审团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