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新京报年度好书,请你来选|生活、新知类

2017-12-14 张婷、李妍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循着惯例,《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了2017年的终选书单。今年,书评周刊联手腾讯文化网频道共同举办此次评选,希望通过年度好书的评选,呈现阅读的价值与尊严,也希望读书这件事,能够回归阅读本身,回到阅读之美、阅读之趣,回到每本书本身的专业品质和文化品格。


今天的有时书评将重点推介生活新知类的年度好书,并邀请广大读者通过投票参与到好书的甄选品评。生活类的好书自然要谈到什么是生活,近年来生活类书籍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正是反映了在当代生活中,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于如何生活得更好的诉求。今年度的生活类推荐书籍中,仍然有不少反应当代社会生活问题的书籍,现代人感到无可避免的孤独的同时,也要面临养老和育儿这种越来越凸显的问题。而有心理学家从学术层面去探求人们如何获得幸福,也有书籍通过最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出门散步、庭院赏花、打个瞌睡偷闲……就能够打开生活之美的通道。当然,如果生活苦闷,去发现世界的未知和美好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今年的新知类推荐书籍依然带给了我们许多惊喜:羽毛是怎样作为一种自然演化的奇迹的,在青藏高原上与动物为伴是什么感受,人类的乳房对于我们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测智商”到底准不准,原来人类说话就是为了聊八卦,海洋中的性与爱绝不仅仅是猎奇,“科学”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再普通的“锈蚀”背后的历史可能我们难以想象……


嘈杂与安静,冷漠与温暖,幸福与不幸,利益与纯净,世界就这样在看似相悖的因素交杂中行进。我们想让这一切清晰,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并坚守于此,好书带来的启示必不可少。



生活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张婷


1

《共鸣的灵魂:河合隼雄谈幸福》

作者:【日】河合隼雄

译者:蔡鸣雁

版本:湛庐文化·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7年10月


河合隼雄是日本第一位荣格派精神分析师、日本心理治疗领域公认的奠基者和开拓人。这套“河合隼雄心灵四书”共4册,从自我认知、幸福、心灵治愈、友谊四个方面展示了这位大师级人物在心理咨询领域的研究成果。这本书探讨了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这些问题在作者笔下变成了一个个文学经典、民间传说、咨询个案以及河合隼雄的个人经历。艰难和幸福可以共生,妨碍我们感受自由的往往是对自己的束缚,幸福有时也需要悲伤来支撑,反复经历成功与失败,正是人生。


2

《散步去》

作者:【日】谷口治郎

译者:伍楚

版本: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3月


阅读这本书时,我们跟随谷口治郎的脚步,走过如同睡去的街区,攀爬过微缩的富士山景,观察富有生趣的动物,欣赏不期而至的风景……再平常不过的散步,在这里化身为打开生活之美的通道。作者运用平实淡雅的画笔,将人内心深处的美好情感召唤出来。这是一本写给日常生活的情书。全书不见一句煽情之语,但诗情画意尽在其中。画笔、文字共同构筑起缓慢而真诚的讲述。阅读这本书,好像它什么也没有说,但又好像已经诉说了一切。不知不觉中,慢慢翻动的书页已经治愈了我们躁动不安的心灵。


3

《五十四种孤单:中国孤宿人群口述实录》

作者:普玄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随着我们日益走入老龄化、原子化的社会,人们对关照孤独、老龄群体的关注度渐高。这本书引出另一个概念——孤宿群体——特指享有国家福利又被社会所遗忘的福利院中的孤寡老人。在与这些老人的访谈中,我们得以窥见1949年后至今,国家建设初期、“文革”、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如何在孤宿群体身上划过沧桑且鲜明的痕迹,并从孤寡老人的孤闭世界中看到大时代的暗疾。那些在前半生曾是唱戏人、道士、大队干部的人,如今都有着相同的人生归宿:风烛残年,在福利院等待死亡。


4

《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

作者:【加】达尼·拉费里埃

译者:黄凌霞、潘博

版本:海天出版社 2017年3月


在当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偷闲艺术几乎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从午睡到童年,从恋爱到死亡,从运动到旅行……本书的话题像色彩斑斓的万花筒,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重拾缓慢生活的乐趣。想象在一个冬日午后,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静读这本散文集,是不是可以捡回一些“几乎消失”的偷闲艺术?


5

《自恋时代》

作者:【美】简·M·腾格/W·基斯·坎贝尔

译者:付金涛

版本:后浪|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9月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不少心理学家都注意到了一个新的趋向,即新一代过度的自我关注。本书中,两位美国心理学家进一步阐发了过度自我关注,或者说“自恋”现象的起源、表现、影响及对策。适度自恋是必要的,但过度的自恋则会导致人们过于关注自身,忽视外界,反过来又限制了自身,形成不断喂养“自我”的恶性循环。心理学家们分析,自恋的流行病与当今社会的网络发展、消费主义以及享乐主义密切相关。我们不一定全盘赞同此书的分析,但这一概念的提出,仍值得我们关注与自省。


6

《旧时之美》

作者:【日】白洲正子

译者:蕾克

版本: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这是一本谈论日式美学的经典随笔集。白洲正子1910年生于东京一个日式旧贵族家庭,从小受到系统、良好的美学教育。除写作之外,她还是一位著名的古董收藏家、能剧演员。既然是日式美学散文集,书中自然包含了美学观念的方方面面:茶道、陶瓷、家居、能剧、绘画、服饰、建筑……可以说,这是一本阐释日式美学的百科书,兼具不同领域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在评论分析之外,白洲正子还穿插记叙了许多日本艺术家的生活故事,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亲切感。


7

《孤独的城市》

作者:【英】奥利维娅·莱恩

译者:杨懿晶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本书作者莱恩独自居住在纽约这座玻璃牢笼般的城市中,促使她不断追问孤独的本质。这是一曲关于城市生活状态的反思与慰藉之书。

  

作者从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家入手,以朴实而精准的叙事,将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的生平与自己的反思编织在一起。透过这种反思与借鉴,本书试图深入剖析生活在当代城市中的人们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


8

《衣不蔽体: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

作者:赤桦

版本: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衣不蔽体》回顾了二十世纪中国人的服饰与身体的变化与联系,作者赤桦用翔实的考证与辩证的思考,再现了一部穿着史诗。如同作者所说:“穿戴本来就是一场又一场关乎地位、关乎政治、关乎性关系的表演,是一场又一场关乎秩序的战争。在衣衫之上,附着了欲念、目光、态度和权力。比如一百余年来的中国,因为先后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的各个时期,人们在不同时代穿什么,就成了最为显著的时代面貌之一。”


9

《四季啊,慢慢走》

作者:年高

版本: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


这是一本可以唤回你对身边之美的关注的生活之书,也是一本绘画与文字紧密结合的作品,诗画结合,将北京的四季之美跃然纸上。对于北京的风景,近些年我们说了太多。这本书里很难得地记下了一个未被雾霾侵袭时的北京。那些春华秋实、天晴气爽的时刻,在现实中的北京一旦出现,就足以让人满足,翻看这本北京四季之书,你可以收获同样的满足。


10

《我家有个小学生》

作者:蔡朝阳

版本:青豆书坊·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11月


如今每个家庭都倾尽所能培养下一代,但父母越来越焦虑,孩子却越来越不快乐。有没有一种教育,能兼顾趣味与专业?这本书是独立教育工作者蔡朝阳的最新散文集,他用细腻的文笔与专业的思考,记录了儿子菜虫小学阶段遇到的诸多难题,解答了小学生父母们可能遇到的困惑。从择校到交友,从时间管理到性教育,每一个父母与子女相处中的困惑,都能在这里找到借鉴。



新知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李妍


1

《羽毛:自然演化中的奇迹》

作者:【美】托尔·汉森

译者:赵敏 冯骐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羽毛:自然演化中的奇迹》展现给我们的,是严肃的科学方法、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精准生动的文字表达。简单地说,这本书讲述了关于羽毛的一切——演化、功能、美艳;但它的魅力更在于,跟随托尔·汉森流畅、精准和幽默的文字,读者也会和他一样成为一个“被羽毛迷住的生物学家”,并惊叹于羽毛设计的复杂度和丰富的功能。这本书专业,又足够有趣,它写活了羽毛这一“自然演化中的奇迹”,以小见大,为少有时间注意天空中飞鸟的当代读者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2

《第三极的馈赠:一位博物学家的荒野手记》

作者:【美】乔治·夏勒

译者:黄悦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7年1月


乔治·夏勒,是20世纪最伟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学家、博物学家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乔治·夏勒一次又一次来到中国,到青藏高原进行野外研究,三十多年的光阴,乔治·夏勒和他的同伴们用艰辛得来的记录和资料,勾勒出高原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架,并推进了各种保护性的工作。《第三极的馈赠》所记录的,正是夏勒博士在青藏高原的荒野上的观察。藏羚羊、野牦牛、鼠兔……当动物居民们的生存和博物学家的真实工作状态共同呈现在这一本书中,它带给阅读者的,兼有大自然的魅力和深沉的感动。


3

《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

作者:【美】弗洛伦斯·威廉姆斯

译者:庄安褀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2月


驱散附着在乳房上的欲望、羞耻与想象,真实地面对它的健康、危机以及对人类自身的意义,这是《乳房:一段自然与非自然的历史》一书所做的。它的作者弗洛伦斯·威廉姆斯在成为一名需要哺乳的母亲之后,开始认真地思考关于乳房的问题。看似完美的母乳,竟然含有多种工业化学物质?乳房作为性器官和人们对于大胸的偏爱之间,有怎样的张力?向乳房内放入填充物,这件事是如何发展至今的?这本书从演化、生物和文化层面,对乳房做了全面的研究调查。


4

《人类的误测:智商歧视的科学史》

作者:【美】斯蒂芬·杰伊·古尔德

译者:柳文文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当“测智商”已经大众化甚至成为一句习语,却很少有人认真考量智商测试的来由及其可靠性。《人类的误测:智商歧视的科学史》一书详细梳理了智商测试相关研究的历史脉络及其社会影响,并对这一行为进行了严密的反驳。本书作者用大量事实与案例,向我们展示了颅骨测量、IQ测试等行为背后带有的“生物决定论”、“遗传论”等思维,指出此前的人体测量学和智商测试实际上起到了为社会阶层分化提供依据的效果。


5

《梳毛、八卦及语言的进化》

作者:【英】罗宾·邓巴

译者:区沛仪 张杰

版本:译言·现代出版社 2017年7月


这本书告诉我们:人与人的交谈为什么总是在闲聊八卦,而这又为什么是正常的。作者在书中带领我们重回遥远的年代,然后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为什么拥有语言?我们发明了语言这种神奇的东西,却为何又将它大材小用?邓巴教授研究了猿猴们彼此梳毛这一社交方式与人类的语言社交的异同之处,而语言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梳毛的替代品,于是他作出了解释——“语言进化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闲聊八卦”。


6

《林奈传:才华横溢的博物学家》

作者:【英】维尔弗里德·布兰特

译者:徐保军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1月


因为发明了用拉丁语组成的属种名作为动植物学名“双名法”,林奈的名字被全世界所有生物分类专业人士和爱好者所熟知。但这位18世纪伟大的瑞典博物学家的成就并不止于此。林奈是敏锐的旅行家、科学家、采集者、画家和地理学家,他将其一生的热情投入到植物学中。布兰特为其撰写的这部传记再现了林奈的一生,也带读者重温了那个属于博物与探险的时代。


7

《海洋中的爱与性》

作者:【美】玛拉·J.哈尔特

译者:黄波

版本:未读·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8月


《海洋中的爱与性》是建立在严谨科学态度之上的海洋生物“情色八卦”。书中所讲述的“咸湿”故事包括石斑鱼盛大的满月性派对,蓝头鱼每天150次闪电般的性爱,美国龙虾如何以尿液作为强力春药……对人类来说,海洋生物的性生活实在千奇百怪、难以想象。但本书作者、海洋生态学家玛拉·J.哈尔特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之外,更让我们明白,性是物种生长和丰度的原动力,正是海洋生物们的性交响乐,让湛蓝的大海保持年复一年的活力,世世代代,直至今日。而且,它同样关乎人类社会的食品安全、沿海发展、气候变化。


8

《游隼》

作者:【英】J.A.贝克

译者:李斯本

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7年8月


《游隼》是一本动人的自然观鸟记录,也是一段凝练了一个人与一只鸟一生的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对游隼迁徙至英格兰东南沿海过冬,J.A.贝克一连十年,奋力追逐这对游隼的身影,白天观鸟,晚上写作,上千页的田野笔记记录了它们的行迹与习性,也凝聚了贝克一路以来的“恐惧、无聊和狂喜”。飞行迅速、目力非凡的游隼身上似乎承载了贝克心中的理想,于是这本书“关于一个人,渴望成为人以外的存在”。因为它的绝美、仔细与动人,多年以来,《游隼》依靠口口相传,早已成为一本属于少数人的经典。


9

《哲学早餐俱乐部:四个杰出科学家如何改变世界》

作者:【美】劳拉·J.斯奈德

译者:熊亭玉

版本:译言·东西文库/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年8月


这本书讲述的是19世纪剑桥大学四位天才人物的故事,更是一段关于科学家如何成为“科学家”的历史。“科学家”这个词是由本书的主人公——曾经担任过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的威廉·休厄尔在1833年正式提出。休厄尔和他的三位朋友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组成了“哲学早餐俱乐部”,是他们的讨论与推动,促使了科学研究向职业化、精确化、公共化的方向转变。在书中,作者为我们呈现了一整幅19世纪英国的科学、社会画卷,把“科学”这一如今已高度体制化的概念,还原到了它诞生之初的时代氛围中。


10

《锈蚀:人类最漫长的战争》

作者:【美】乔纳森·瓦尔德曼

译者:孙亚飞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9月



“锈蚀”这样一种充斥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普通现象,背后可以有精彩而丰富的故事。本书作者、科学记者乔纳森·瓦尔德曼在2007年买了一艘30年历史的单桅帆船,为了应对帆船上无处不在的锈蚀,他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金钱,也因此开始了关于“锈蚀”的寻访和调查。比如,自由女神像的除锈斗争如何搅动了整个美国?锈蚀对易拉罐和人类健康有怎样的影响?他踏遍美国南北,在食品加工、油气管道、钢铁制造、交通运输等诸多领域,对锈蚀这一“终极毁灭者”进行了密切追踪。如同管窥,这本书从锈蚀入手,为我们揭开了现代世界隐秘的一面。



有时书评邀请您为我们的生活、新知类年度好书投票。点击即可投票(可多选)。


本文原载于2017年12月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10-11版。作者:张婷、李妍;编辑:书评周刊编辑部、雪山。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有时,思想有时

有时·Time To,是由新京报书评周刊精心筹划的全新阅读平台。“有时·书评”将秉持专业品格、独立思想,努力成为喧嚣互联网中面向知识界和读书人的阅读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