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17年新京报年度好书,请你来选|儿童、再版类

2017-12-15 孔雪、徐学勤 新京报书评周刊

循着惯例,《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了2017年的终选书单。今年,书评周刊联手腾讯文化网频道共同举办此次评选,希望通过年度好书的评选,呈现阅读的价值与尊严,也希望读书这件事,能够回归阅读本身,回到阅读之美、阅读之趣,回到每本书本身的专业品质和文化品格。


在这最后一期,我们为您推介儿童、再版类的年度好书,并邀请广大读者通过投票参与品评。儿童教育一直是为人所关心的话题。不光是父母,作为社会的每一份子都应致力于为儿童提供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在保护孩子纯真性灵不受污染,诗意想象不被束缚之余,教导孩子去认清生活的真相并秉承善良。以下童书相信能为我们的儿童教育提供富有裨益的启发,也或许能让许多“大朋友”们重拾返璞归真的乐趣。除此之外,我们也推介了有关社科、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的再版书籍,其中不少是历经时间检验的经典之作,它们穿透时空的区隔,或回应着与当下类似的命题,或唤起我们共通的情感——让我们再次摊开它们,重焕经典的力量。



儿童


撰文 | 新京报特约记者 孔雪


 

1

《儿童教养》
作者:峯村良子

译者:唐亚明、郭敏、崔颖

版本:中信出版社·活字文化(小活字) 2017年5月


回应国内家长关于孩子人身安全种种焦虑感的《儿童教养》,展现了多层面的教养礼仪,全面辐射儿童的身心健康、人身安全(包括防御性侵)。儿童可以看到日常生活是那样丰富细碎,理解人需要慢慢学习与化用大秩序和小规则,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出选择,掌握自主参与公共生活的技巧与权利。当这些细枝末节的提示与引导,随成长化入其品格,如自律、宽容、理解,这个成年人即便看到世界的暗与杂,仍有能量去秉持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共处的底线。


 

2

《最低年级里个子最小的女孩》
作者:贾斯廷·罗伯茨 文/克里斯蒂安·罗宾逊 绘

译者:柯倩华

版本:启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1月


反校园欺凌的鲜明主题是这本书的入选理由。庆幸它是绘本,这意味着三四岁的儿童就可以跟着一个敏感关注周围人事又敢于喊出“我们不要再相互伤害”的女孩,了解日常生活中什么样的行为是欺凌,面对欺凌可以怎么做。当她对一直发生却始终被大家以沉默敷衍的欺凌发声,事情开始改变。这对儿童而言是个简单的故事,对大人则像中国社会很多事的缩影。愿长大后的孩子能不断理解这个小故事的深意,即便很多人视而不见,他们也有勇气和意识去改变模糊的是非、对错标准,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

 


 

3

《摩尔小姐:儿童图书馆的推动者》

作者:简·宾波洛夫 文/黛比·阿特韦尔 绘

译者:王志庚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 2017年8月


社会的每个改变都由一批有勇气说“可我不这样想”并付诸实践、促生变革的人实现,遗憾的是人们往往习以为常,遗忘那些让社会朝向平等、健全的努力。记住推动变革者是这本传记被选入的理由。今天的儿童拥有绘本馆和公共图书馆里的儿童阅览室,需要感谢摩尔小姐这位先行者。愿孩子知道近日之权利、便利并非一直都有,它依托前人的努力,而下一代孩子可以看到什么书、活在何种社会,也依赖于新一代人的意识,勇于做个“可我不这么想”的人吧,无论男孩女孩。


 

4

《亲爱的世界,你好呀》
作者: 托比·利特尔

译者:朱禛子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未读 2017年6月


和其他讲述各国风情的童书不同,这是一个小男孩主动写信,与外面的世界、不同的国家的人们交流的故事。和冰川学者、考古学者、遥远国度的另一些孩子讨论他们的生活、烦扰,信里有极光也有菜谱,自由得光怪陆离。这个时代,孩子更需要和外面的世界对话和交流,愿孩子不只被动接受一本书或是什么人告诉他外面的世界如何,而是自己去看去判断、反观自身、理解他人,最终理解他的国家、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即便这种破除自恋、走出局限看世界的意愿需翻越山岭才可实现。


 

5

《绣花儿》
作者:保冬妮 著/陈波 绘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天天出版社 2017年7月


《绣花儿》入选的原因,不只是它讲述了抗日战争背景下,一家开绣衣店的普通中国人收养了在华日本弃婴的故事,还在良善情感教育之外,为儿童理解宏大、抽象且敏感的中日关系提供了一个渗透进日常生活、尊重普通人的角度。这个根据真事改编的绘本很像导演许鞍华的新作《明月何时有》,它讲述了一对普通母女在上世纪40年代香港动荡的时局里怎么活。勿怪它太平淡或显得太善良,它在用孩子能懂的方式提醒:在一切易被煽动、诱导的抽象之争(如民族、国家、阶层,籍贯等区分)中,你可以用自己的经历去感受去判断,那是你的真情感,别人造不出也煽动不了。


 

6

《孩子们的诗》

作者:果麦 编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


在一个人人都热衷于给孩子一切的热潮中,推荐一本强调儿童自主创作能力和权利的《孩子们的诗》。大人给孩子的关爱十足赤诚,却是一种单向的赋予;而民国小学生作文、台湾小学生作文等集子虽活泼,却不及诗的灵动、诙谐,且看他们写一只屁股着火的火箭;以及纯净的伤感,他们写太开心飞到天上的人们,需一点伤心事才能回到地上。也曾多心去找成人编辑的痕迹,之后发觉其实只有孩子才能写出没负担、不在意的句子。不妨设想一下未来,儿童文学、童书评论是否也该有更多可能性,让孩子来写、来评?那是一个完整世界必要的维度。

 

 

7

《追逐潮汐的孩子》
作者:马尔科·马尔瓦尔迪、萨曼莎·布鲁佐内 文/德西代里亚·圭恰迪尼 绘

译者:张亦菲

版本:新星出版社·读小库 2017年8月


与诸多致力于多元阅读体验的科普少儿读物不同,这本书还在追逐人文意味:一个孩子自主探寻真相、寻找问题答案的意识、潜能与权利。这本由化学家夫妇合作、面向十几岁少年的绘本不仅提供了关于潮汐的物理知识,还在揭秘过程中凸显了一个孩子未被大人简单回应所满足的好奇心,一个个追问引着他和父母一起做实验、画示意图,直到潮汐的真正成因一点点被破解。相比知识讲解,该书因为蕴含着自由自主的追逐,读来尤其畅快。愿所有小读者在成长路上,不满足于别人有意或无意的遮盖,不放弃这种畅快的、值得被呵护的自由。


 

8

《我依然爱你》
作者:橙子 文/钟彧 图

版本:蒲蒲兰·连环画出版社 2017年9月


伴随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的大热,推荐这本国内首个关注老年失忆症的原创公益绘本,这是绘本界与公益基金会的合作促成了一本质朴、感人且具有中国味儿的作品。越来越记不住事情的奶奶拼命护着的大竹筐里,原来一直藏着爱你的秘密,小读者读了会感动;大人则会看懂年迈父母的真心,眼圈会变红。在开放二胎之后的“老龄化”社会中,关于隔代养育、代际理解与宽容,是中国式家庭关系中的重大挑战。这本绘本给了孩子理解与化解代际矛盾所需的温情。


 

9

《不可思议的朋友》
作者:田岛征彦

      译者:李秀芬

版本: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选择这本书,是希望每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中被关注的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群体及其家庭,能以更日常的方式进入到孩子与家长的视野。自闭症儿童在国内大多数城市乡镇里无法享受特殊教育体系的照顾,甚至连进入一所“正常”学校都很困难,接受教育的同时又会遭受歧视。告知孩子如何面对一个你生活里遇到的自闭症孩子,即便在年纪小时,儿童尚无“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概念,却比大人们更有与其建立共情、拥有“不可思议的朋友”的天赋。期待他们用不可思议的力量让社会更美好一点点。


 

10

《给小朋友和大朋友的书》
作者:任溶溶

版本: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017年5月


“一生中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多么快乐,比如从小练书法、读唐诗宋词、听京戏、看电影、爱读书写作。我的一生就是个童话,我很幸运活在有儿童文学的时代。我的工作是给小朋友写书,这个工作太有意思了,万一我返老还童,再活一次,我还是想做这个工作。”生于1923年的任溶溶在童书和翻译界被呼为“国宝”和“超级顽童”,他耄耋之年写下的这五本人生随笔,是送给小朋友和大朋友的时间之书与生命之书。它让“我”无法从头再活一遍,可是“我们”却能够从头再活一遍。这正是这些文字的意义。


再版


撰文 | 新京报记者  徐学勤


 

1

《雷蒙·阿隆回忆录》
作者:(法)雷蒙·阿隆

译者:杨祖功 王甦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雷蒙·阿隆是法国重要的政治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出生于巴黎一个中层犹太裔家庭,1924年到1928年间,在著名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30年,相继到德国科隆大学、柏林大学教书和学习,直到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才离开柏林回到法国。二战打响后,他进入法国空军服役,抗击纳粹,后又随同戴高乐流亡英国,参加“自由法国抗战运动”。回忆录中,阿隆追述了20世纪法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细致地描绘了各种行为人的面貌,他把自己的全部著述都收集和归纳到书中。此书是对20世纪法国知识界的反思,他向我们表明,知识分子的公共言论必须基于道德责任,为此不惧被时代孤立的重负。


 

2

《 小约翰》
作者:(荷)弗雷德里克·凡·伊登

  译者:景文

      版本: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


这本被鲁迅称为“无韵的诗,成人的童话”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叫小约翰的孩子,与精灵为伴,在奇幻的大自然中漫游的故事。他听花儿说话,和萤火虫谈心,和鸽子一同飞翔,并一心寻找那本“解答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最终怀着对人类的爱回归现实生活。这一趟奇妙的旅程,让小约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亲近,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但他也同时发现,作为人之子与其他物种的隔阂,他最后回到劣迹斑斑的人类之中。浪漫主义的奇思妙想与对人类行径的深刻反思,让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时空,保持天性和经历磨难也许同是寻找真理的必经之路。

 


 

3

《一生的故事》
作者:(苏)康·帕乌斯托夫斯基

译者:非琴

版本:河北教育出版社 2017年11月


帕乌斯托夫斯基因一部谈文学创作的散文集《金蔷薇》而闻名,然而,这部自传体小说《一生的故事》才是他更为厚重、倾注更多心力的作品。他出身于莫斯科一个铁路员工家庭,从中学时代起便醉心于文学。参加过红军,当过报社记者和编辑,广泛地接触了俄国社会,创作了众多具有抒情风格的作品。在生命的后期,他将精力倾注于这部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皇皇六卷的巨著,虽名为“一生的故事”,却只写到了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经历。书中描写了众多的人物和情景,仿佛琐碎无关宏旨,却无枯燥、干涩之感,而是充满浓郁的诗意,以及对创作历程、道德精神的思考和探求。


 

4

“世界迷宫三部曲”(《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何谓永恒》)

作者:(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王晓峰 陈筱卿 苏启运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年1月


尤瑟纳尔是现当代法语文学代表作家。她因发表历史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蜚声国际,此后成为法兰西学院首位女院士。生命的最后十余年,她陆续出版自传体小说“世界迷宫三部曲”。三部作品堪称历史小说和回忆录写作的典范,使用了大量口述材料、信件、照片、贵族家族年鉴和遗留物品,讲述的焦点依次对应母系家族、父系家族和作家自己。她不甘于描绘家族里的各色人物,而是试图借此阐明“永恒”这一主题,抒写人类的命运,揭示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


 

5

《私人生活的变革》
作者:阎云翔

 译者:龚小夏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2月


此书是第一部获得美国列文森奖的华裔作家作品,它有一个很长的副标题:“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这个村庄是距离哈尔滨市50公里的下岬村。上世纪70年代,阎云翔在这里当了7年农民;1989年,他以训练有素的人类学家身份回到下岬村,开始了为期十余年的跟踪考察。


书中,他以当地人的视角,描绘出普通村民丰富、细腻又微妙多变的精神世界,阐述了社会关系、家庭财产、赡养老人等公共性议题,以及风流韵事、计划生育、性等隐私问题。半个世纪过去,农民的私人生活经历了双重转型,越来越主张独立,却无对称的权责关系,而这正是他所忧虑的无公德社会的表现。


 

6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作者:(瑞典)喜仁龙

译者:邓可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1月


瑞典艺术史学家喜仁龙,曾供职于斯德哥尔摩国家博物馆、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是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的访问学者,他于1920至1921年旅居中国,密切关注东方艺术与建筑。这本研究北京城墙与城门的著作,正是他实地走访考察所得。上世纪20年代,北京的城墙与城门都有程度不同的破损,但尚未被大规模拆除,基本格局和样貌尚在。喜仁龙被这些宏伟古迹的壮美所折服,也因其衰败的现状而叹息。他一面用摄像机镜头记录下真实原貌,一面用严谨的研究方法,挖掘历史文献中对城墙城门的记载,勘测丈量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城楼的尺寸,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切片。


 

7

《 四世同堂》
作者:老舍

译补:赵武平

版本:东方出版中心 2017年9月


老舍先生逝世50年后,他的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完整版才首度面世,这部作品是其一生文学创作的高峰。小说以北平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写了抗战期间处于沦陷区的北平人民的生活遭遇和艰难抗争,刻画了他们从日本侵略者兵临城下时的惶惑不安,到在铁蹄下忍辱偷生,最终逐渐觉醒、奋起反抗的全过程。


小说的创作始于战时陪都重庆“多鼠斋”,终于赴美讲学期间租住的公寓。1950年,小说的第三部《饥荒》在上海《文学》杂志突然停止连载,而最后13章的书稿也在“文革”中被毁。现在的完整版,是将当年的英译本重新译回中文,让这部失散的作品重见天日。


 

8

《鱼王》
作者:(苏)维克托·阿斯塔菲耶夫

译者:夏仲翼 等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从初读《鱼王》到这次再读《鱼王》,尽管已有六年左右,我对它的兴趣却并未减退。”王小波对这部自然主义文学经典的推崇,让许多人按图索骥般地去寻觅阿斯塔菲耶夫的作品。这部1976年的苏联国家奖获奖之作,是一部由13个内容相对独立的叙事短篇小说构成的长篇,它虚化了时代背景,描述的是充满神秘诱惑的西伯利亚乡野生活。书中所展现出的对自然万物的洞察与刻画能力让人惊叹,冰雪莽原壮美、辽阔却又充满生机,书中对乡土的依恋与对道德人性的洞察,都让人觉得那片雪域王国与自己血肉相连。

 

 

9

《我和你》
作者:(德)马丁·布伯

译者:杨俊杰

版本: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7年6月


马丁·布伯是一位犹太宗教哲学家,他的著述领域涵盖犹太神秘主义、社会哲学、圣经研究、宗教现象学。1923年,马丁·布伯发表了他的小书《我和你》,这是一部表达其哲学观点的代表作,这部著作也被中国的许多学者所关注和引用,成为解释经验世界和关系世界的重要著作。


布伯认为,不存在所谓“自在的我”,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只有两个基本词:“我与你”“我与它”。“当有人在说‘我’的时候,就是在那两个‘我’里的一个。”而“我与你”的关系才是世界更本源的关系,唯有它能使我们超越经验世界,在形而上的两两相对中呈现存在的意义,才能抑制膨胀的自我,正确对待世界。


 

10

《腹地的构建》
作者:(美)彭慕兰

译者:马俊亚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8月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慕兰被视为加州学派的领军人物,他曾师从史景迁,并担任过美国历史学会会长。这本书是以其博士论文为基础的一本著作,出版次年便获得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此书讲述的是1853年至1937年间中国华北地区的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对当地的金融、农作、交通、税收情况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进行了全面描述,同时将当时华北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作对比。彭慕兰指出,在国家退出了对地方社会的经济以及政策扶持沿海地区的大背景下,此时的华北内陆又遇上战乱和自然灾害,衰败是必然的结果。中国内陆腹地的落后,更多是由国家以及时局造成的。



书评君邀请您为我们的儿童、再版类年度好书投票。点击即可投票(可多选)。



本文原载于2017年12月9日《新京报·书评周刊》B09-12版,与新京报书评周刊旗下公号“有时书评”共同推出。作者:孔雪、徐学勤;编辑:《新京报·书评周刊》编辑部、彭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有时,思想有时

有时·Time To,是由新京报书评周刊精心筹划的全新阅读平台。“有时·书评”将秉持专业品格、独立思想,努力成为喧嚣互联网中面向知识界和读书人的阅读空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