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华文好书

2018-01-14 书评周刊编辑部 新京报书评周刊

历经一个月的打磨,《新京报》与腾讯年度获奖书单终于在今日露面。漫长的筛选周期,是为了保证致敬的纯度,让得到年度致敬的每一本书、每一位作者都实至名归,让我们作为文化媒体而问心无愧。

 

除2017年度十大好书外,我们还评选出了2017年度华文好书。我们相信,文化的生命力取决于文化的创造力,“华文好书”的意义即在于发掘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创造力,向为中华文化注入新鲜活力的作家和出版机构致敬,并尽媒体的责任与与义务传播好书,推动阅读型社会的进程。


2017年度华文好书是:《孩子们的诗》《诗的八堂课》《回望》《余音》《青苔不会消失》《重塑中华》《改革大道行 40 32842 40 13249 0 0 2887 0 0:00:11 0:00:04 0:00:07 2887录》及“北京口述历史系列”。让我们始终不失期待的信心,坚持初心,得以共同分享阅读这般带给人确定的美好之事。



【年度华文好书】

(排名不分先后)


1

《回望》

作者:金宇澄

版本: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 致敬辞 ——


信件、日记里往往刻录着最真实的人生体验,而这些材料人们总是倾 向于隐藏甚至销毁。金宇澄在《回望》中,以最为得体的形式,呈现父辈的信札与口述材料,从中我们得以感知一个江南普通读书人家庭近百年来的悲愁与欢欣,并借此感知那些被遮蔽在正统历史叙事和文化符号冰层下面的中国人静水深流的生活。书中最为动人的,是无数具体的名物,人的名字、器物的名字、书籍的名字、村庄、街道、店铺甚至公交车辆的名字,它们在回望中复活成曾经有过的生命,且平等地携手向我们走来。

 

我们致敬《回望》,作者以实验性的非虚构手法,为我们留下了20世纪普通人物生活的样本,并重现不复存在的旧日生活场景。这种重现,本身就是创造。



2

《诗的八堂课》

作者:江弱水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 致敬辞 ——


八堂课如何展现诗歌的魅力?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江弱水娓娓道来;古典文论如何鉴赏现代诗歌?《论语》《诗品》《文心雕龙》《稼轩词说》《管锥编》,江弱水循着先辈的足迹一一解说;西方文论如何分析古典诗歌?中国描金箱子上的白铜锁,与欧美名牌的保险柜,有着相同的原理、相似的结构,用一把相近的钥匙都能打开!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我们致敬《诗的八堂课》,致敬江弱水先生,歌颂缪斯,他全副武装,将格言的肋骨一根根敲响。他以曼妙、多情的文笔,在学院派的枯燥写作与民间娱乐戏谑式的消遣写作之间,铸造出了文字的银器、思想的黄金周——里面盛满了关于诗歌的一切,从一块豆腐到一盘洒脱的经典,从中秋的酒到地下的死火,从朔方的雪花到桥上看风景的人,从天空到地狱,从可见到不可见。



3

《孩子们的诗》

编者:果麦

版本:果麦|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7年10月


—— 致敬辞 ——


你们写“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你们写“猫用尾巴遮住眼睛/不看这个人间”;你们揭示“我们的骨头穿上了人肉”;你们喟叹“我曾在春天把冰砸得头破血流/但是到了花开的时候/它就把那些事情忘了/真正原谅了我”。

 

你们是3到13岁的孩子,当大人世界以为一支冰激凌就可以困住你们的灵魂时,你们扬起童真的脸,告诉世界你们的深刻与痛苦。独到精准的措辞,窠臼化的语言规范尚未在你们的词语上形成烙痕,不加掩饰的热爱与恻隐,则是站在人生最初的你们最具普世意味的关怀。

 

我们致敬抱有诗情的孩子们,你们以童真之心与率真之口揭示了人生的真相与奥秘。如果成长是人生必经的溃烂,你们让我们回味了生命之初我们对于世界蓬勃的热爱。



4

《余音》

作者:葛兆光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 致敬辞 ——


现如今,以学术为工作者多,而以学术为志业者少。学术的道路清冷而寂寞,孤独而难耐。在商业文化发达的今天,学术研究更显得不合时宜,寒蝉凄切。葛兆光在学术道路坚守半生,从古典文献研究到诗词研究,由宗教文化研究而入思想史研究,旁涉中西,打通古今,思接千载。用生命融入学问,用感情熔铸关怀。《余音》虽写民国学术人物的思想绝响,却更像一个心有戚戚的现代学者,在“时”与“势”中体会学问坚守的艰难。

 

我们致敬《余音》,除了致敬葛兆光多年的研究成果之外,更是致敬他几十年来在学术道路上踽踽独行,矢志不渝的坚守,对民国思想精神进行承续与发扬的努力。日子虽阴晴不定,世间也已都是滚滚红尘,但作为人文学者,内心波澜不惊,也就能独看云卷云舒了。



5

《青苔不会消失》

作者:袁凌

版本:中信•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4月


—— 致敬辞 ——


作家袁凌曾以死亡为题而书写,但他更关注如何生——生活,生存,生息。我们致敬《青苔不会消失》,它提醒我们这个繁华时代下的深层病灶,那些被遮蔽的“卑微者”、“局外人”,如何被冷落无视。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都关乎你我,只要世上还有一个穷人,青苔便不会消失。



6

《重塑中华》

作者:黄兴涛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 致敬辞 ——


我们常说“中华民族”,但现代中华民族观念究竟如何形成,如何传播开来,并对近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却并非人人都有了解。黄兴涛从2001年起,历经十余年的努力,终于在《重塑中华》一书中,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严谨、清晰的解答。


我们致敬《重塑中华》,致敬这部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史的学术论著,因为它关注了一个仿佛尽人皆知,其实人们往往知之不详,甚至知之甚少的时代课题,而它却深切地关系到每一个现代中国人自身的来源、去向、共同的身份与命运。



7

“北京口述历史系列”

作者:定宜庄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2月


—— 致敬辞 ——


自1999年第一本旗人妇女口述历史专著《最后的记忆》至今,定宜庄从史学出发的口述史研究,始终落脚于北京城和人。“北京口述历史系列”是城中人对“沉没”的北京城无奈而痛心的一种怀念,勾勒出北京城的往日模样。


我们致敬“北京口述历史系列”,这套下足功夫的作品凝合了学者的关切、公众的焦虑与时代的痛点,指向吾国诸城的当下和未来:何为现代都市,何为城市规划,我们可有基于人的温度、无愧于历史问责的回答?



8

《改革大道行思录》

作者:吴敬琏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0月


—— 致敬辞 ——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经济已面临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而过去五年,吴敬琏站在现实与观念的前沿,一直关注并致力于探讨改革如何继续深化。《改革大道行思录》即为他此间的文集。全书既探讨改革总体方案、经济体制转型、发展模式转型等基础问题,也关切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产权保护等经济社会议题。


我们致敬吴敬琏,致敬这位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先行者、法治化市场经济的推进者,致敬他在书中直面中国当下经济的真问题,为重述市场经济共识、推动深化改革所作的努力。


扫描以下二维码

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观看

2017新京报·腾讯年度好书致敬礼

现场直播




2018年1月14日书评周刊封面

点击图片了解本期报纸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整理自2018年1月14日《新京报书评周刊》特6-特14版,撰文:书评周刊编辑部;编辑:徐伟、张畅、李佳钰、宫照华、罗东、张婷、李妍、得得。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