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当妈妈和两个陌生人同时溺水,该救谁?

2018-02-07 李妍 新京报书评周刊

在标题之外,先想象一下另一个场景:

 

假如你经过一个不深的池塘,看见一个小孩溺水了,你会去救他吗?代价是你的衣服会弄脏?

 

答案是显然的。面对一个垂死挣扎的孩子,衣服会脏很难称得上真正的代价。选择不救的人,在道德上会受到谴责。

 

那么,如果垂死挣扎的孩子不是在眼前的池塘,而是在世界上其他遥远的角落呢?如果你省下购买衣服所要花的200元,就可以去买到挽救他们生命的食物和药品,那你是否有责任这样做?选择了买新衣服而非将金钱用于捐助,在道德上是否同样应该受到谴责?

 

有些人的回答是“是的”,比如这一著名“池塘论证”的提出者、伦理学家彼得·辛格。他认为,如果我们不把自己拥有和挣得的金钱捐献出来减轻痛苦,那么我们就对很多人的死都负有责任。

 

但根据我们绝大多数人直观的道德感受,恐怕并不是这样。为什么?

 

彼得·辛格的“池塘论证”。


这个问题触及人性与道德的根本,《陌生人溺水》一书所直面的正是这一问题。一方面,善行的对象似乎“理所当然”地应该被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就个人生活而言,它似乎又不该是无限的。一个无时无刻不想着要去行善的人,往往并不令人喜欢,甚至会让人觉得“不正常”。所以,做“好人好事”的界限在哪里?为什么尽可能地行善和帮助他人,可能并不是最值得提倡的行为?这样的观点你能接受吗?



撰文  |  李妍


他们仿佛总能看到溺水的小孩


你所见过或听说过的在道德上最高尚的人,是怎样做的?他们愿意为了帮助他人付出怎样的代价?大家对他们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又是如何?

 

《陌生人溺水》的大部分篇幅,都是在叙述这样一些典型的行善者的故事。但是作者拉里莎·麦克法夸尔讲述的方式,和我们更为熟悉的赞颂、敬仰、令人感动完全不同。她的文字冷静、严肃、始终保持怀疑,以至于会让人感到不适。


《陌生人溺水》

作者: [美] 拉里莎·麦克法夸尔

译者: 王燕秋

版本: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比如书中第一个故事中的男主角——拥有博士学位、毕生致力于社会运动的查理·格雷。他为自己有钱而世界上很多人一无所有而感到不公平,因此提出了一个名为“世界公平预算”(World Equity Budget)的理念,将世界总收入按照全球人口数平分,以此算出自己每年可以使用的金额——一千两百美元。接受这一理念意味着,一个人除了保有这个金额,其他财产都应该捐掉。这在查理看来是正义的,他不仅努力宣扬这一理念,并且身体力行,从此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因此与第一任妻子离婚,遇到了愿意接受这一预算的第二任妻子多萝西之后,他们生活在一起,计较每一分钱,穿极为有限的衣服,吃规定量的事物,甚至去垃圾中翻找食物和其他还能用的东西。

 

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查理·格雷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社会活动家,他为贫困人口工作,改善他们的生活,建立基金会。但在《陌生人溺水》中,作者关注他的另一面:为了与那些素未谋面的穷人保持一致而放弃自己的婚姻,这种做法是否古怪而可怕?

 

查理·格雷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社会活动家。


另一个女孩茱莉亚·怀斯的故事与这有些相似,她天性善良,相信由于人人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她没有权利关心自己的幸福超过关心他人的幸福。她将自己的花费缩减到一个绝对最小值,把挣到的大部分薪水都捐出去。但在生活中,她和其他人一样,喜欢烟花和冰激凌,喜欢烹饪和缝衣服……一次,茱莉亚和未婚夫在一起,她看到有人在卖焦糖苹果,感到想要一个。未婚夫为她买了回来,但当茱莉亚想到这个苹果要花费3、4美元,她为自己自私而荒唐的欲望感到难过——因为买苹果的钱本可以捐出去,因为这一购买行为,她可能剥夺了一个家庭的抗疟蚊帐或灭虫药,而这些本可以挽救一个孩子的生命。

 

茱莉亚在博客上写“如果每个人都出一点力,我也就不需要承担那么多了”。但是,只有像她这样的人,才有如此之强的责任感,认为自己对世界上遥远的贫穷和不公负有责任和义务。他们的选择正可以代入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个池塘和溺水的小孩,一个普通人会在走到池塘边时决定去救小孩,但对于这些人来说,无论相隔多远,何时何地,挣扎的小孩都在眼前。

 

为了帮助更多遥远的溺水者,他们愿意牺牲自己最正常的生活、欲望和简单的快乐。但这意味着在他们在本人所身处的切近的生活中,显得刻板、苛刻,缺少人情味。他们会被媒体和舆论宣扬为近于圣人的人物,但是,“将一个人奉为圣人其实是一种切割和疏远”。在拉里莎·麦克法夸尔看来,这一类行善者会引起人们矛盾的情感:你会感到一种混合着不适的敬畏,你不可能也不想与之共处太久。



人是自私和利己的动物?


这些行善者是典型的“利他主义者”,他们想要追求的“善”,是公平的、无差别的、不区分“亲近”与“陌生”的。但正是这种诉求,与普通人的道德直觉和生活常识存在相悖。“兼爱”固然可以被描述成一个理想的境界,但“亲亲”才是绝大多数人最真切的感知。

 

在《陌生人溺水》的开头,作者讲述的是另一个有关溺水的假设:当三个人同时落水,而你必须在救自己的妈妈和救另外两个陌生人之间做出选择,你该怎么办?是两个人优先于一个人,还是自己的妈妈优先于两个陌生人?这个情境的设置固然太过极端,但当我们面对这一问题,确实很容易陷入在某种“理性”和情感冲动之间的挣扎,它让人清晰的看到,“不偏不倚的普遍之爱似乎与我们所看重的人与人之间深切的依恋之情相对立”。

 

如书中所说,如果没有对你深切依恋的人、你的家人和朋友或某个地方自私的偏袒,我们什么都不是。人是亲缘和忠诚的造物,而不是这个世界盲目的侍者。

 

事实上,利他主义在心理学的历史上受到过不少质疑。《陌生人溺水》用了一章的篇幅来梳理这一过程。弗洛伊德认为,无私通常是可疑的,它与受虐存在着某种关联。而他的女儿,同为心理学家的安娜·弗洛伊德更为激烈,认为无私总是自相矛盾的,病态的,“利他主义者是霸道的”,“有了利他主义,你就能够用同样的攻击和同样的能量去为满足其他人的愿望而战斗。于是你既获得了本能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又释放了你的攻击性”。

 

更多的心理分析学者涉足这一主题,认为过度的利他主义会导致杜绝与他人发生真实亲密关系的倾向,因为亲密关系是给予与接受的交易,而一个过度道德的人只能给予,不能接受。或者至少,行善者的行为是“不健康”的,他们乐于助人,但往往具有强迫倾向,他们可能是以利他主义来掩饰自己的敌意与贪婪。

 

但到了二十世纪末,情况发生了转变。学界对于利他主义的观点不再以怀疑为主流。社会心理学家C.丹尼尔·巴特森认为,普遍利己主义的假设似乎过于根深蒂固,自私的预设是否是被自我强化的?如果做困难的利他之事仅仅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私,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那么不是有很多更容易、更舒服的方式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吗?

 

C.丹尼尔·巴特森(C. Daniel Batson,1943-  ),社会心理学家,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


是的,我们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观点:不应该要求多数人以“利他”的标准行事,它远远超过了个人所应承担的道德义务。也可以去质疑彼得·辛格想要论述的近乎无限的责任观,而给个人生活和道德诉求之间划一条界限,但是,又是否应该以此去质疑那些愿意付出更多的行善者?我们是否能够相信,对于这样一些人而言,帮助他人就是他们真正的快乐之源?



如果没有行善者,世界会更糟


《陌生人溺水》似乎反复地告诉我们,利他主义者们愿意为了遥远的陌生人舍弃亲密关系和正常的生活,这是冷酷甚至偏离人性的。但与此同时,作者的叙述却同样显得十分冷酷,缺失情感和温度,并因此令人生疑。这像是一种悖论,证明着关于“善”这一根本性命题,人类想用彻底的冷静与理性对待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书中的一个故事是关于一对领养了许多孩子的美国夫妇——苏和她的丈夫赫克托。他们十八岁时就计划了他们的家庭:生两个孩子,并收养两个。但当苏二十八岁时,除了两个自己的孩子,他们一共收养了七个孩子,又过了一年,这个数字变成了十四个。最后,他们收养了二十二个孩子。不断打破原有的计划,是因为他们总是会看到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永远不可能被收养”的孩子,当他们想到这些没有父母、生活得无比艰难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时,感到无法忍受,所以总有新的孩子被他们带回家。


苏和赫克托的大家庭。图为接受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授奖后合影。


显然,这个家庭让人生出的疑问是:他们有可能很好地抚养二十二个孩子吗?如此之多的孩子可能在家里获得适当的情感和管教吗?事实也确实不那么完美。后来,他们的孩子中有三个死了(被收养之前就患有严重的疾病),两个进了监狱,一个又一个在青少年时怀孕……苏和赫克托也为此而沮丧,而当他们的孩子长大,并没有谁选择和他们一样,建立一个庞大的家庭。“多数人会首先想到领养会给已有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是对于苏和赫克托而言,陌生人的孩子的需要具有同等重量”,可这种不偏不倚的博爱,结果是好的吗?

 

但即便讲述了这个家庭里所有不幸的、不能令人满意的事情,分析了苏和赫克托所作所为的心理和存在的问题,作者在最后还是为这个庞大家庭保留了足够的温情:很多孩子完成了学业,在认真地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和生活,并且大多数都住得很近。在苏和赫克托结婚二十五周年的时候,孩子们筹集了一笔钱,为他们组织了一次浪漫而快活的聚会,“过去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成了一个真正的家庭”。

 

——领养二十二个孩子毫无疑问的是“过度”的,是对正常的家庭观念的挑战。但它所改变的这些孩子的生活,它凝结起的这份与众不同的情感,同样是真实的。当随着作者以冷静的态度“解剖”了一个又一个利他主义者的故事,最后却仍然会被一场家庭聚会所打动。


Are We There Yet?

作者:苏·霍格,赫克托 ·霍格


在《陌生人溺水》的最后一章,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在道德和生活之间存在竞争的话,生活会胜利。”这没错,而且是我们所熟悉的既成事实。但是和理性地评判相比,因善而感动也同样总会取得胜利。

 

也许有些行善者过于极端,也许他们在生活中并不令人想与之亲近,但是当我们清楚这世界存在黑暗和丑恶,绝望和无奈,还是知道有一些人在为此努力和付出,比较能令人心安。所以,这本书的作者最后也承认:尽管如果人人都像行善者那样思考,我们的世界将变得难以想象;可“如果没有行善者的话,世界将和我们现在的世界相似,但会更糟”。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李妍;编辑:小盐。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好书致敬礼|2017十大好书|聚会方式第一批90后陈小武性骚扰事件黄仁宇社会我XX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 古典诗词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