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远嫁的女儿,今年春节回家吗?

2018-02-13 李迪 新京报书评周刊

从老一辈人那儿,经常听到一种说法:女儿如果从小筷子拿得远,说明有心力,以后会嫁得远。语气中往往带了点戏谑,也带了点无奈。

 

毫无疑问,很少有父母会愿意那个从小粘在身边的小棉袄嫁到未知的远方,成为电话里的一段声音,或者视频中一个摸不着的影像。但如今的社会中,“远嫁的女儿”却越来越多。在 32 39815 32 13020 0 0 6420 0 0:00:06 0:00:02 0:00:04 6423社会的普遍认知中,她们远离了原生家庭,远离了生长其中的熟人网络,在另一处社会,甚至另一种文化里漂泊。



撰文  |  李迪


准不准

谈远嫁就像触及父母的逆鳞

 

“以后要谈对象,最好是本地人,至少也要同个省的。”父母过去经常很少谈及婚嫁方面的事情,但最近一年却频繁地这么告诫我还没上高中的妹妹,而且一面说着,一面狠狠地用眼刀剜我:“不要学你姐姐”。

 

自古以来,男娶女嫁,从夫居住,而父母们在考虑女儿婚姻时,大多偏向本地通婚,很少有愿意将女儿远嫁的。这背后的亲密情感和宠爱之意,大抵和费孝通笔下的“嫁妆”类同,都体现了传统语境下“母爱和父权的冲突和妥协”。而如果要为家庭的决策披上一层冰冷的理性外衣,让女儿远嫁就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一方面,嫁女本身能带来的回报(聘礼)一般会减少,因为在本地通婚的偏好下,远嫁的夫家在当地通婚圈中往往处于弱势。就像家乡的外婆坑村,因村内住有12个民族而被称为“江南民族村”,早年这些少数民族媳妇的到来,却是只因这个村子交通极其不变,生活极其恶劣,本地人皆“嫁囡不嫁外婆坑”所致。

 

另一方面,女儿出嫁之后能给原生家庭带来的回报也会减少。因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背景下,家族与家族、村落与村落之间建立联系的最重要方式便是通婚。传统的两性婚姻既起到了传宗接代、传承香火的作用,也联结了双方的社会网络,以姻亲的方式进行互惠的联络,有时还会亲上加亲,出现“交换婚”、“表亲婚”等,来增进、延续这种互惠关系。但一旦女儿远嫁,地理距离便隔断了这种联络,这对原生家庭来说,相当于一种损失。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作者:费孝通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01年3月

 

也正因如此,古代时女儿若远嫁,总代表着某种不济。大至国力不如人,送宗室之女千里和亲,小至家族气运衰落,不得已将女儿远嫁以求攀附。汉有昭君,唐有文成,尽管在民间多歌颂两女的功德,但文人笔下的她们却坚强但脆弱。而《红楼梦》中的“探春远嫁”,更能让人读出泪来。

 

传统的“远嫁”一词之所以被人们所反复咀嚼,只因那份被包办的异地姻缘无关爱情,但岂是悲剧的根源不在于包办,更在于将女性紧紧枷住的父权社会。而今的时代已进步,女性对劳动力市场的参与程度提高、对家庭经济贡献的增大和话语权的水涨船高,让家庭的权力结构悄然发生了变化,但人们赋予女性的社会身份和角色期待还没有彻底发生改变,这从婚姻迁移的调查数据中可见一斑。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数据,因婚姻嫁娶而发生迁移的共有545万人,其中女性有425万人,占了78%。相比之下,因其他原因发生迁移的人口中,性别比例均大致平衡,女性占比都在40%-60%之间。由此可见,“从夫居住”在现代社会仍是婚姻缔结后组建小家庭的基本准则,可经过“生男生女一样好,一对夫妻一个孩”的年代,家中的独生女不仅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也被期待承担未来的赡养义务。而且女性在婚姻中“容易吃亏”的弱势地位,也让父母更多了一层忧虑:如果是本地人,知根知底,受欺负了我们可以给你撑腰,但要是找个外地的甚至外国的,要是上当受骗了怎么办?受委屈了怎么办?

 

这正是为什么,父母们一面展现着婚恋自由的开明,一面又难免对女儿远嫁一事心生排斥,甚至还有硬扣住户口本阻挠女儿结婚登记的,只为了能让她回心转意留在本地。相比之下,只有儿子的父母对于儿媳妇户籍的要求就宽松了许多。

  

留不留

嫁给他,也嫁给远方

 

古时缔结婚姻、组建家庭,一为香火的延续,二为社会网络的维系和拓展,鲜明地体现了当时传统的价值观念。而在户籍制度松动、社会流动性增强的大环境下,“远嫁”同样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随着改革开放后,女性外出打工、经商等工作机会的增多,无论是婚姻自主性还是发展异地爱情的可能性都大大提高,探究女性选择“远嫁”的驱动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种心理。

 

一是对理想爱情的渴望。在现代价值观的冲击下,婚姻双方的个体情感更加被强调,而家庭的功能性意义则逐步消解。不难想象,不断增长的“远嫁”女性人数背后,包含了多少不顾父母反对,宁愿为爱背井离乡,而不愿回乡接受相亲的故事。

 

二是改变自身命运的诉求。通过互联网看到,或在打工经商中亲眼目睹的地区发展不均衡,带来了向上流动的迫切欲望,这对于农村女性来说尤甚。毕竟见识过城市的繁华,有几个少女愿意一辈子呆在山沟沟里,嫁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呢?而面对狭窄的向上流动的通道,“嫁到城市里去”成了她们寻求命运改变的重要途径。

 

《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心态》

作者:孟宪范

版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三是摆脱父母,寻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刘墉在《筷子拿得远的人》一文中,记下了那些让他触动不已的瞬间。比如有一天正玩耍着的小狼突然跑远不见,只留下母狼怔怔的身影。比如他的儿子平淡地说不回家住,要自己在外面租一个房子。离开家、离开父母似乎就是一种成长的证明。对于我而言也是如此,家乡是个太小的小城,每走十分钟必能碰上父母的熟人,生活在这里便像生活在父母的影子下,对于一个从初中开始便在外地求学的我来说,这里的社会关系网太复杂,而且不属于我。

 

其实论到第二、三种心理,婚姻的作用便弱化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1990年时还有62.8%的外出女性属于婚姻迁移,但到2010年,随着工作、学习机会带来的流动性增强,这一比例已降至仅约5%。而如今人们发生迁移的原因更多地是与务工经商、工作调动和学习培训等相关。那么,女儿即便不远嫁,难道就一定会留在父母身边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家乡只是个小城镇,发展水平还不够,和我读的专业对口的工作机会也太少。”吴芸和丈夫是高中同学,小两口毕业之后便选择一起在北京打拼。因为平日里工作繁忙,每年也就回家乡一两趟。“他(丈夫)打算创业,估计会更忙,不知道下回过年还有没有空回去。”

 

《外来媳妇本地郎》,首播于2000年,是一部以粤语为主要语言的情景喜剧。讲述的是广州老城区的一个大家庭里,四个儿子中有三个娶了外地/外国媳妇,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产生的系列喜剧故事。

 

在年轻一代的话题中,爱情、事业和父母,似乎成了一个“不可能三角”,有时甚至两两也难以得兼。工作离家是近是远,谈的恋爱父母是支持还是反对,嫁的丈夫是本地还是外地,当因工作调动陷入异地恋时是坚持还是放弃,如何把握家庭和事业之间的平衡……这个三角中包含的复杂冲突,以及人们对这三者本身的迷茫,成了生活中大多数困扰的源头。

 

“男朋友和工作都可以换,但爸妈就在这里,永远变不了。你就不能多为我们想想吗?”父母总是这么劝。而对于那些如愿远嫁的人们而言,纵使父母从头到尾给予的只有平静的祝福,但在长期的异乡生活里,心中也难免泛起矛盾的波澜。我们把生活交给远方,对家的思念却在远去的路上越拉越长。

 

悔不悔

远嫁的女儿,是父母丢失的孩子

 

“每逢佳节倍思亲”,登高怀远的重阳节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家团聚的春节呢?年关将至,也触动了远嫁的女儿们心中的那片柔软,除了对父母家乡的思念,更多了一丝淡淡的后悔和惆怅。“后悔!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从浙江嫁到江西已有二十年的梁容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文章,配上了这样的评论。文章的标题读来就令人感慨万千:远嫁的女儿,注定是父母丢失的孩子。

 

身边这样的例子太多,连母亲都能掰着指头给我举出一箩筐。“你看小姨嫁到别的省去,去年倒是回来过,今年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这家的闺女去了英国,生个病也没人照顾。她妈妈倒是去英国,帮她带了两年孩子,可是因为在那里语言不通,很少开口,回国以后连话也说不利索了。”“我们一起打麻将的有个小女儿嫁给了德国人。一开始走得高高兴兴,觉得开始了新的生活,到现在就开始老是想家、后悔了。”“听说还有一户人家的女儿,连爸妈病重也回来照顾,老人死了也没看到囡一眼。说是遗产也不要了,随便其他兄弟分。”

 

从母亲的视角讲来,远嫁的故事无非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疏远,另一个便是后悔。确实,远嫁固然不是一时冲动,但考虑得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单单年夜饭在谁家吃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仍很重的地区便足够引起一场家庭风暴。

 

大年三十的晚上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是许多家庭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刻。

 

“第一年在婆家吃的年夜饭,后来就轮流了。我觉得等以后,干脆三十夜就在自己家里吃了得了,也别争别抢的。”在开往上海虹桥机场的大巴上,一位年轻女子接受采访时这么说。今年还是轮到在婆家吃年夜饭,而放假更早的她打算先独自回娘家呆三天。据她了解,还有外地媳妇今年是不回娘家的。“过年放假也就这么一个多礼拜,两个人的家乡离得又远,要是两边都跑,时间就太紧张了。”

 

人们在离家的那一刻总是很潇洒,觉得没事可以打电话,有事就坐飞机回来,只要几个小时就够了。只有真的远嫁了,才知道回家的脚步有多难迈出去。今年或许是忙工作忙得焦头烂额,明年或许是孩子太小受不了路途颠簸,加上总想着现在还能视频,回家陪陪父母的计划也就一拖再拖。

 

而远嫁带来的问题远不止这些。首先,地理上的隔离带来了家庭成员间代际照顾的不便,千里之外的父母很难替忙于工作的儿女照顾孙辈,而当家中有事,自己也很难及时请假,脱开身去照顾父母。其次,当离开熟人社会,成为一个“外地人”,身份的变化会带来一定的相对剥夺感,从而出现社会适应问题。而原来构建的社会网络由于长期缺乏维护,也会逐渐内卷,让人即使回乡也难免有“身在故乡如异客”的惆怅感。最后,远离家乡也意味着来自父母和其他亲友的情感支持受到削弱,当生活受挫,或婚姻中出现不和谐时,只能靠自己纾解大部分负面情绪,而与父母其乐融融的美好时光也就更被想念。

 

记忆就像一家唱片店,新歌的质量或许良莠不齐,但保留的老歌一定只会是最经典的那些。当被美化的回忆和现实中的问题相碰撞,后悔的情绪便油然而生。但如果当初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嫁在了本地,生活是否会比现在更美好?可能不见得。对于远嫁的女儿们来说,如果你“后悔”了,那么今年,回家吧!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李迪;编辑:李迪 走走 西西。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好书致敬礼|2017十大好书|聚会方式第一批90后陈小武性骚扰事件黄仁宇社会我XX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 古典诗词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