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豆瓣9.4:在极地,找回生命的愉悦

2018-03-01 Lian 新京报书评周刊


只要看到这张海报,就会被这个小女孩甜甜的笑容治愈。当然你也就知道这是出自前段时间刚刚播出的纪录片《极地》。虽然据主创人员表示,因为没有将这个故事拍好,所以成片的时候遗憾删掉了,但是抵挡不住大家对她的喜爱,最后以海报的形式和大家见面。


《极地》所讲的不是南北极,而是有”第三极“之称的西藏。这部致力于讲好故事的纪录片一播出就吸引大批观众,不管是每个有趣故事还是每帧都能当壁纸画面都成功做到“想骗”观众去西藏。当然纪录片这种表达形式的成功离不开成熟的技术和创作团队。《极地》前有《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程工操刀,后有姊妹篇《第三极》的导演曾海若监制,成功并非偶然。《第三极》致力于呈现高原风貌,《极地》则回归西藏日常生活,各有所长,一样成功。

纪录片《第三极》海报


作为一部豆瓣评分9.4的纪录片,《极地》其实做的是一件很简单却又不容易做好的事情:讲故事。一共7集的纪录片,每集在30几分钟的时间里分享3个故事,总共21位主人公21个日常故事。不管哪一个故事都带着温度。


比如红遍网络的三公主:白玛曲珍、次仁曲珍和曲美卓嘎。她们是三位65年的闺蜜。


谁还不是彼此的“小公主”


三位走路都蹒跚的老人,从来都是乐天派,即使年纪一大把,但是抵不住有一颗“创业”的心。她们三人结伴要用自己的“高原美颜秘方”做出一番事业。


团队虽小,但是说干就干!一大早她们就搭车要去100公里远的地方采集制作药膏的原料。


太舒服了

能跑的沙发


采完草药,开心之余,不忘调戏一下的朋友。

大卓嘎

山上的草都被我们采光了

成不了公主啦


整理原料的时候,三人不免畅想了一下美滋滋的未来:


要是人人都涂上

都成王子和公主


顺便定了个价:


一人一瓶

五块钱


虽然想想就很美,但是说完老奶奶就后悔啦。连忙告罪“佛啊,不该收钱,我错了”!


然后她们开始制作药膏。想看井然有序、甜甜蜜蜜的闺蜜情谊?不存在的。三人实力演绎什么才是“怼”的时间遇上“怼”的人。


因为加多少水她们互怼了起来:


然后,怼完老姐妹之后,为了增加自己的说服力,又开玩笑说:“我说水够肯定就够,不够你就煮我。”说得大家都哭笑不得。



草药加水熬上一天才做好这个美容药膏。做好之后,她们来到村里大桥上,想无偿给每一位过路人都涂上。虽然有人被这股热情吓跑,但是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尝试。



辛苦了一天,三人终于乐意坐下来休息啦。以茶代酒,敬美丽的自己。



三公主的“精致生活”感动了不少观众。而除此之外,可以负责任地讲,《极地》中的每个小故事、小人物都在细节之中刺激着观众的笑点或泪点。这是其作为纪录片的成功所在。


又一次被那些我们都懂的道理感动了

有人看完这部纪录片后,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去西藏。纪录片不是旅游宣传片,抵达这部片子想要传达的意义,并非只有走向远方那么简单。跳出画面之外,去思考这些故事,感动我们的实质是什么?有人归结是一种类似西藏文化的独一无二性,或许还有佛性在其中滋养着。但是,正如创作团队所表示,《极地》就是试图尽可能去掉那些对西藏仪式感、符号化认知,通过一些普通人的故事,呈现这里,重新认识这里。这就如同一个“祛魅”的过程。


在这些平凡人组成的故事里,呈现的不是具体事件或者过程,而是一种西藏人的处世哲学。这些不经意通过镜头被捕捉的话语,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原则,也是一些反反复复感动我们的道理。


壁画师平措扎西说:“画画的过程,是一个苦难的过程,痛苦永远大于快乐。但重要的是你能不能,从画画中获得幸福感。幸福就是由痛苦跟快乐组成的。”“因为热爱可以让你更快乐”。


三公主一边采草药一遍作为口头禅的“知足”二字,以及熬一天药时随口吐露的粗糙但是有意思的话:“(药)翻了就翻了,又不是爹死娘嫁人,有什么可怕的。”


次仁旺青带着孙子小刚吉辛辛苦苦到达驮盐的地方,但是他们只拿属于自己定量的那份,因为:“拿够用的盐就够了,不能贪心。



其实这些道理我们都曾不止一次听说过,也曾不止一次被他们感动过。人的情感本身就是需要不断地被刺激、被激活。《极地》的这些故事恰恰就是一次新的“刺激”体验。纪录片放大、挑选的故事和画面,只是将平凡日常生活那些容易“打动人”的因素呈现出来,这当然不会是生活的全部。


《极地》中的故事以及所讲的道理如同那些我们曾经被感动的情节一样,呈现人性美好的可能。而这种可能的价值正如有人评价道,“感谢这些远方的智慧,放下心里给自己设的劫难似乎不再那么艰难。”因为有人做到了,所以即使有点难,但是不是遥遥无望。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极地》已经达到它最初“祛魅”的目的。


却也不放过那些我们未被满足的执念


每次看到关于藏区、牧区的纪录片,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讨论(这次可以在B站上观看之后,从弹幕里面就能围观),简直就是关于这类纪录片的经典之问。


一问:牦牛能卖不少钱吧?


二问:从事居无定所的工作,孩子上学怎么办?


三问:请问有地址吗?想提供点帮助。


第一个问题有很多种解释理由:牛羊变现能力差、养殖风险高、并非所有藏民都有大群牦牛、卖了牛羊之后做什么等等,还有简单粗暴的解释“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或者直接类比那些在北京二环有一套房的人。当然,这些可能并不是最合理的解释。不过,大抵总用钱衡量别人生活标准的人也不在乎得到什么答案。


如果真想找找答案推荐阅读

《游牧者的抉择》

作者: 王明珂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个问题或许可以归纳为个人职业选择和家庭责任平衡的问题。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问题,放置在任何职业中都会面临相似的拷问。《极地》第一集中的无人区保育员遭遇这样的疑问,或许电影放映员也会遭遇类似的疑问。这些虽然看似没有太大价值的职业对于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突然想到一个故事:文明社会里来的人看到拾粪者,窃窃私语“这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工作”。结果走着走着,踩到了粪,于是破口大骂拾粪者工作不力。


纪录影像有时候会产生一种吊诡的现象,一方面打动人的是那些努力生活的样子,另一方面这种努力的样子又多少被想象的有些悲壮。《极地》中的三公主有一个愿望:去一次拉萨。这个愿望让许多感动的人,发起了想要去众筹支持她们的想法。然而,私以为,就像许多人批评这部纪录片时所说的,拍摄者干预的影子太多了,比如摄影组捐赠钢琴推动的搬运钢琴的故事、说服驮盐人次仁旺青再次驮盐的故事,即使有时候我们需要一点点行动的契机,但是情感需要克制和理性,这是对真实的尊重。不妨问问自己,那些要给予的关爱,是否仅仅为了自己的价值观?是否符合他人的生活要求?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图片为《极地》纪录片海报或截图。撰文:Lian;编辑:Lian,走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好书致敬礼|2017十大好书|聚会方式第一批90后陈小武性骚扰事件黄仁宇社会我XX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 古典诗词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