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三块广告牌》预定奥斯卡:即便不是最好的,也是最惊艳的

2018-03-05 袁登宇 新京报书评周刊

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即将于(北京时间)今日上午公布。自3月2日在中国上映的《三块广告牌》无疑是这一届热门影片,被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原创剧本等多个奖项。


那么,《三块广告牌》会是最后的赢家吗?“至少在很多业内人士的心里,最佳影片的小金人已经提前授予了它。”在一些观众和影评人看来,即 34 38735 34 13348 0 0 3096 0 0:00:12 0:00:04 0:00:08 3096便不是2017年最好的美国电影,也是其最惊艳的一部。


女儿外出被害致死,警局却一直未寻得真凶,身为母亲的米尔德雷德(饰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在痛苦与无奈之下到公路上租下三块广告牌,在上面隔空喊话,向警局及其局长控诉他们的无能。


控诉与暴力,罪与罚,善与恶……一环紧扣一环,剧情由此走向了无法预料的地步。


片长115分钟,而大概每隔15至20分钟,导演马丁·麦克唐纳就会安排一次“人设”转折。母亲米尔德丽德痛失女儿,在控诉中具有过人的胆识和勇气,与此同时却偏执过激,甚至放火烧了警察局。被控诉的警局局长看似威严无情,但身患癌症,在疾病面前脆弱无比,也并未忘记职责,甚至深陷于这种职责之中。而影片前半段不务正业的迪克森警员,最终与米尔德丽德和解,前往远方寻找凶手,联盟捍卫正义。


善是善,恶是恶。善与恶的界限却并非总是像我们想象中的“快意恩仇”一样泾渭分明。《三块广告牌》显然将复杂性看成是真实的底色。如果它真的摘得奥斯卡小金人,来留言区告诉我们呀。



撰文|袁登宇

  

在即将揭晓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三块广告牌》很可能是那个笑到最后的赢家。至少在很多业内人士的心里,最佳影片的小金人已经提前授予了它。说它是去年美国最好的电影,或许还有一点武断,但说它是最惊艳的一部,大概就差不离了。


《三块广告牌》的好,并非我们所熟悉的那种好,尤其在好莱坞的话语体系里,它是很另类甚至是诡异的存在。但它的好,又是那种电影从业人士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摆在明面上的好——剧本的好,与表演的好。


荒诞与真实

“事情有哪不太对”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是编剧出身,此前两部部口碑不俗的代表作《杀手没有假期》和《七个神经病》,也都是自编自导一手包办。麦克唐纳擅长把人物安置在一个充满尴尬的荒诞情境当中,然后在这个情境下,去观察和捕捉当中的人物状态。在这方面,《三块广告牌》是他所擅长的这一手法的延续,而且做得比过去更加炉火纯青。


马丁·麦克唐纳作品《七个神经病》(Seven Psychopaths,2012)剧照。


很多人看他的电影,会感到很明显的黑色幽默意味,甚至因此而习惯于把他与昆汀·塔伦蒂诺相提并论。看上去同是黑色幽默,但麦克唐纳的“黑”与昆汀的“黑”,却又完全不同。


昆汀惯常使用的伎俩,是让无法预知的偶然去打破人们习惯的想当然,黑色幽默源自某种深刻的命运嘲讽感。而麦克唐纳的招数,则是把人物,放在一个个看似平凡无奇的环境当中,但正是这种表面的平凡无奇,背后实际上暗流涌动。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哪里不太对劲,但说不太清楚,等你明白过来时,片中的事件,已经如同滚雪球般,从芝麻滚成了西瓜。


When true hearts lie wither’d, 

真挚的心已枯萎,

And fond ones are flown, 

所爱的人已离去,

Oh! who would inhabit

谁还愿在

This bleak world alone?

这荒冷的世上独自凄凉?


——《三块广告牌》剧中插曲《夏日最后的玫瑰》(The Last Rose of Summer


《三块广告牌》里的故事发生地,是一个虚构的密苏里州小镇。这个小镇看上去和任何一个美国小镇一样平平无奇,平淡、闭塞、保守,人与人之间好像大多互相认识,平日里惊不起太多波澜。


但事实上,这种表面的平淡之下,是美国社会积弊已久的种种问题——恐同、毒品、家庭暴力、种族主义——在暗自涌动。这些信息在影片开始的部分,被或隐或现地提起,有时是完全不经意间的一笔带过。但是,导演想要营造的氛围和传递的信息已经很明显——事情有哪里不太对。


平静很快被女主角米尔德里德(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饰)在大路边的三块广告牌上张贴的醒目海报给打破,女儿惨遭奸杀的这位母亲,看起来要为女儿不明不白的死去,讨一个说法。


故事进展到这里时,很多人估计都会以为这将是一个执拗的母亲独自对抗腐朽无能的执法体系的故事,要么发展成为一个追捕凶犯归案的犯罪悬疑故事,要么发展成为一个个体对抗体系的现实主义寓言。


母亲与她控诉警局的广告牌。


然而,都不是。麦克唐纳的选择是,让我们即刻变换视角,看到了米尔德里德身上近乎偏执的强悍与蛮干,同时又交代出警方并非我们想当然的那般无能和不作为。以警长(伍迪·哈里森饰)为首的警方,其实从未忘却自己的职责,甚至时常深陷于这种职责当中。而米尔德里德的执着,又像是在为自己曾经对女儿糟糕的态度表达某种无可挽救的悔恨。


剧情一波三折

挑战泾渭分明的“善”与“恶”


事情很快迎来第二个转折。已经身患癌症的警长决定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的煎熬与痛苦,但他的突然自杀却引致谁也不可想见的后果。性格粗暴直接的警员迪克森(山姆·洛克威尔饰)一早被撩拨起来的怒火此时被彻底点燃,他直接将警长之死归咎于那三块广告牌和它的主人广告商威尔比(他是一名同性恋)。他焚烧了广告牌,并且将威尔比一顿毒打,从二楼窗户丢了下去。


执法警员在所有小镇居民眼前公然滥用暴力的这一幕,很快把前一个转折时观众对警方的好感抹煞殆尽。迪克森的形象,也由此急转直下,成为一个滥用公权力和暴力的流氓。


好戏当然还没有完。迪克森这出过份的暴力行为,居然为另一场更令人震惊的暴力埋下了种子。此前一直被警方和整个小镇的居民所针对的米尔德里德,在怒火之下,纵火焚烧了整个警局,而身在其中的迪克森,也在无意间成了被烧伤的受害者。


燃烧中的警局。


在这个转折里,我们先前所形成的关于这两位主人公的善与恶的看法,再一次被彻底颠覆。


而当我们以为米尔德里德这次出格的暴力举动,也将把她带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时,她最恨的迪克森,却回过头来,意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鲁莽和荒唐,他试图亲自找到那个奸杀米尔德里德女儿的凶手,并且就此成了米尔德里德的希望和救赎。两个此前势不两立的“仇人”,最后却依偎在一起取暖。


这正是《三块广告牌》的剧本精妙和深刻的地方。麦克唐纳没有为我们树立一个典型的泾渭分明的善与恶的观点,然后用一种道德说教般的口吻去捍卫和保护它。恰恰相反,我们通常所谓的善与恶,在这部电影里,是始终被质疑的对象。


《正义的两面》

作者: 慈继伟 

版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12月

“正义的两面性:个人自愿遵守正义原则之动机的有条件性与社会正义要求对个人的无条件性。”


片面判断很危险

“包容,

就是一切好的转变的开始”


关于“善”与“恶”的对峙和突然的倒置,是《三块广告牌》最值得玩味的一部分。它看似在演绎某种过于讽刺的荒诞,但这种荒诞其实恰恰是我们意识不到的真实。


我们总能看到生活里的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行为或口号,去宣示自己掌握了某种至高无上的正义与真理,这种正义与真理不但不容质疑和辩驳,甚至要让他人都为它让道。这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是非善恶观,不仅幼稚,而且危险。它会让人误以为一切以“善”的名义所行之事都真的代表了“善”,殊不知当这种态度开始蔓延的时候,恰恰是“恶”在悄悄地蓬勃滋长。


在大部分时候,我们所以为的“善”,都不过是站在自己立场和以自己的利益考量下的片面判断,它很有可能偏离轨道,甚至会完全与我们自己最初的判断颠倒过来。就如同《三块广告牌》不断用这些突然的转折提醒我们的一样,最好不要轻易用简单的善与恶,去看待和判断他人。


母亲与警察局局长威洛比。


在全片115分钟的时间里,大概每隔15-20分钟,麦克唐纳就会用一次这样的转折,去颠覆我们对人物和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善与恶的认知。也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颠覆和再颠覆过程中,我们被一种出乎意料的荒诞和讽刺所震撼。


没有人能猜到故事的走向和结局,正如没有人能敢说自己代表了善与正义。


在影片的最后,米尔德里德和迪克森居然携手走到了一起,去寻找那个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的凶手。


在影片止于两人轻快地开着车讲着冷笑话的时候,这部在之前100多分钟里始终紧绷的状态,突然变得十分放松。那些不可思议的仇恨与暴力,居然就在这么一波三折中,消弭于无形。单看这个结尾,你甚至会觉得这是一部小清新的温馨家庭小品。


《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作者:  斯蒂芬·平克 

译者: 安雯

版本: 三辉·中信出版社 2015年7月

“研究人性,必然关注暴力。”斯蒂芬·平克认为暴力相对于过去的确在减少,如果说人性本身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是文明进程让人日益有能力控制暴力冲动。


到这里,那个被滚雪球效应滚成了西瓜般大小的芝麻,再度变回到它最初的样子。在经历过对抗之后的尊重与谅解之后,人物迎来了真正的内心平静。


举重若轻地讲完整个故事之后,再回头去看最初埋下的那些伏笔,会发现小镇就如同整个美国社会的缩影,当中的那些困扰与问题,都得到了呈现和探讨。


虽然我们很难期望现实当中的矛盾能像本片那样化解,但是本片至少传递了一个最重要也最基本的信念——包容,就是一切好的转变的开始。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袁登宇;编辑:西西。未经新京报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好书致敬礼|2017十大好书|聚会方式第一批90后陈小武性骚扰事件黄仁宇社会我XX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 古典诗词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