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呵呵,说“对不起”有时候没用

2018-03-10 艾伦·拉扎尔 新京报书评周刊

(虚拟场景)


A:对不起,我错了。


B:这件事对我伤害太大了,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


A:什么?我都说了我错了,你怎么还揪住不放!


上面这个虚拟场景有些夸张,但类似的事情其实时有发生。不仅私人领域如此,有不少出了负面新闻的明星和公众人物,都曾被指出“道歉不真诚”、“像在演戏”。


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这是我们在幼儿时期就学到的事。但是道歉远没有“对不起”三个字这样简单,甚至可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伪道歉”比比皆是。因为“道歉了就应获得原谅”和“冒犯了别人就应该道歉”是一对相辅相生的礼节行为,很多道歉从人口中说出,就只是为了获得原谅,而不是真正的认错和想要弥补。


今天,书评君就和大家一起,从《道歉的力量》一书中学习分辨“伪道歉”的一些方法。然后我们可以默默地想一想,自己从前做错的事,有意或无意冒犯过的人,是否已经送上了真诚的道歉。



作者  |  [美]艾伦·拉扎尔


1

“我为我做过的一切道歉”

= 含糊不清


案例

2003 年,施瓦辛格通过加利福尼亚州罢免选举当选为州长。但在此之前数日,六名女性指控施瓦辛格在20 世纪70年代到2000年之间有一系列对她们的不检点行为,包括袭胸、伸手至裙下袭臀、企图在旅馆电梯内脱下泳装,还有强拉坐到大腿上。当施瓦辛格被问及是否曾经性骚扰这些女性,他的回答模棱两可。


他是这么说的:


“你们听到的很多传闻都不是真的,然而在此同时……我有时候的确行为不当……我做了一些我以为是在开玩笑但并不正确的事情……现在我承认我冒犯了人……我道歉,因为冒犯人不是我的本意。”


在稍后的访谈中,他说他不记得自己做过什么了。他不愿对任何一个声称被他性骚扰的女性道歉。


全国女性组织加州分会的执行理事海伦 ·格里科(Helen Grieco)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您的解释令人震惊,是在侮辱我们的智商,由此可见您根本没搞清楚状况。您的所作所为不是在开玩笑,而根本就是违法。”


含糊不清或不完全的认错:“我为我做过的一切道歉”道歉不被接受的一个常见原因,就是犯错的人用一种含糊或不完全的方式陈述自己的过错,比如说“对不起”或是“我道歉”,然后就没有下文了。有些人稍微多讲了几句,但仍然不恰当,如“我为自己做过的任何事(或全部的事情)表示歉意”“我对发生了这些事情感到很抱歉”,或是“我做了让你生气的事情,对不起”,还有“我为昨天发生的事情道歉”。

 

有时犯错的人会含糊地吐出一句“对不起”,这是因为他们担心被冒犯者无法预料的可能反应,于是不假思索地冒出一连串“抱歉、抱歉、抱歉”,好缓和不愉快的场面。这样的道歉毫无意义,因为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或到底有没有犯错。遭到冒犯的一方从这类道歉中得到的满足通常很有限,因为他们大多知道犯错的人根本不了解自己造成了何种伤害,也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把这些伤害表达出来。这类道歉通常发生在上下级、夫妻或亲子之间,在这类场合中,害怕事态恶化的情绪往往起了很大的作用。



2

“事情已经发生了”


犯错的人常用来逃避责任的另一种方式,就是使用事不关己的语气或被动语态,说出“事情已经发生了”“错已铸成”之类的话,而不是“是我做的”。


案例

尤利西斯 ·S. 格兰特总统在1876 年向国会做年度国情报告时,也使用了被动语态道歉。


“众所周知,而我也承认,错已铸成,”他说道,“但我认为错误更多是在选择协助执行政府各项职能的助理时出现的。……历史表明,从华盛顿总统至今,没有哪届政府可免于这种错误。但我将评判高下的工作交予历史,我只想声明,我在每个场合都是受良心驱使去做正确、合宪、合法,且符合全体人民最佳利益之事。失败是因为判断失误,而非故意为之……”

 

我认为这段演说从道歉的角度来说是失败了,原因至少有三个。首先,格兰特为了推卸责任而使用了被动语态(“……出现判断失误”“众所周知,而我也承认,错已铸成”),他“自己”从来不曾有错;相反,他试图去责怪别人,责怪那些派来协助他执行政府职责的副手,或是挑选出这些人的民意代表。接下来,他又想通过指出没有哪个总统不会犯错,他也不例外,好“正常化”自己的行为。最后,他还为自己的选择辩护,声称“在每个场合”他的行动都是“受良心驱使去做正确、合宪、合法,且符合全体人民最佳利益之事”。基于这些原因,我认为格兰特这次演说绝对不是道歉,而是一次辩护,是为了赋予他执政时的作为与决定以正当性,为自己辩解。



3

质疑受害者是否真的遭到伤害


另一种避免为过错承担责任的做法,是从一开始就质疑受害者是否真的遭到伤害。认错最常见的起手式通常是这类句子:“如果你被冒犯了……”,或是“既然你受伤到这种地步……”在这些情境中,冒犯者其实是在表示:“不是每个人都会因为我的行为而受到伤害。不过,既然你脸皮这么薄,大气如我,就配合你的需要(你的脆弱)道歉了。我希望这能让你开心。”


请注意这样的道歉是如何将受害者变成罪魁祸首,而冒犯者反而成为没有过失又大度的恩人。我们很快就能发现,这些失败的道歉原本是为了抚平羞辱、恢复尊严,实际上却加深了伤害,就像我们常说的“在伤口上撒盐”。


4

尽可能地轻描淡写


尽可能地轻描淡写自己的过失,或者去质疑是否真有谁犯了错,是另一种避免道歉的方式。


案例

加拿大航空公司就是这种失败道歉的一个例子。


公司因为与旗下飞行员发生合同纠纷,而在两天内取消了46 个航班,影响到数千名旅客。航空公司的发言人表示:


“别忘了,这不过是650 个航班的一部分而已。我知道这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便,我们也为此道歉,不过这真的没什么。所有受到影响的客户都已经改签了。”


这名发言人用统计数字来淡化损失,却低估了遭此困扰的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把火。他的道歉就像在告诉媒体,一架三百人搭乘的班机发生了空难,其中有两人罹难,这样的损失真是微乎其微呀!



5

语带同情地说“对不起”或“很遗憾”


想逃避为过错承担责任,还语带同情地说“对不起”或是“很遗憾”。这种“抱歉”的例子如:“对不起你遭受了这么大的损失”,或是“对不起让你因我这么苦恼/生气”,或是“对不起让你做出这种反应”,或是“炸掉了你的村子,真是对不起”。

 

以上所有说法,都不是要为过错承担责任。根据所用语调,它们或许确实是表达关怀与遗憾的有意义的交流,也或许是居高临下放低身段的施恩之举。这些说辞可以成为一种迂回手段,发话者在不认错的情况下,诱导别人宽恕自己,甚至可借由怪罪对方感情过于脆弱,而把错推给他们。不过,这绝不是道歉。


案例

在连环漫画《勃朗黛》Blondie 里,犹豫先生决定为自己叫大梧(Dagwood)“ 迟钝的蠢货”而向他道歉。他是这么说的:“大梧,我为你是个迟钝的蠢货感到很抱歉。”然后,他声称自己因为做出了这个“真诚的道歉”而问心无愧了。


此节的幽默之处在于,他虽有意道歉,他的话也听起来像道歉(“我感到很抱歉”),感觉上好像也道了歉(“没有什么事比得上一次真诚的道歉……”),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道歉。


我们会发笑,是因为这一则漫画显示出语带同情的“我很抱歉”有多容易糊弄人。



6

向错误的对象道歉


搞错道歉对象这种事也经常发生。迈克 ·泰森(Mike Tyson)曾在一次拳击赛中咬下伊万德 ·霍利菲尔德(Evander Holyfield)的耳朵。为此道歉时,他不是向霍利菲尔德或一般民众道歉,而是向那些有权终止他的职业拳手生涯的人道歉。


案例

赛后两日,泰森临时召开了一次记者会道歉。他在让一百多人苦等近一小时之后,朗读了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声明。他的道歉对象包括以下人物和团体:


他的家人、内华达州运动委员会、批准他缓刑的帕特里夏·吉福德法官、米高梅集团、娱乐时间电视网、拳击赛承办人唐·金、泰森自己的工作团队,还有拉斯维加斯市。


他承认自己行为不当,也该付出代价,但他祈求自己不会“因为这个错误而终审受罚”。泰森对于霍利菲尔德只是随意提了一下,他对霍利菲尔德的道歉或许可以称为“空洞的免责声明”。泰森的态度好像是在说:“虽然我觉得很抱歉,不过是你先用头攻击我挑起争端的。而且原本我是会赢得比赛的。”他的说辞如下:


“我只是觉得很难过,这场比赛没有继续进行,让全球的拳击粉丝见证谁会胜出。当你在第一回合用头撞我的时候,不管你是不是有心的,我都失控反击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用多说了。”


要准确地认错,

哪怕对方是六岁的孩子


道歉要想有效,最重要的就是认错。显然,没有这基础的一步,我们甚至无法开始道歉的过程。


这说法看来是不证自明,但我们仍不能假设认错是件简单的事。为什么认错会是很大的挑战,因为这一行为至少可以分成四个部分来看:


(1)要正确地辨别谁该对伤害负责,又该去向谁道歉;

(2)详细地承认错误的行为;

(3)识别这些行为对受害者造成的影响;

(4)确认伤害是对双方社会契约或道德契约的违背。


在有效的道歉中,双方必须就以上四个部分取得共识,即便其中有些部分通常是隐含的,也就是没有口头表达出来。在我看来,无法在以上几方面取得共识,是道歉失败最常见的原因。

 

在个人之间的简单道歉中,准确地承认犯了什么错有多重要,可以从我跟六岁孙子的一件事中看出来。当时我们很开心地打打闹闹,玩到中途,我把食用奶油喷到了他脸上,差点喷进嘴里。他哭了起来,跟我说他很生气,我马上对他说对不起,不过他回道,现在讲“对不起”已经太迟了。


一小时后,他在我的办公室里玩,我凑上前去再次跟他说,很对不起我拿奶油喷了他。这是我第一次明确说出自己的错。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告诉我他喜欢我喷他鲜奶油,因为这样很好玩。他不高兴的是我害他的头撞到沙发,而我对这件事却毫无知觉。我于是为了不慎害他撞上沙发而诚心诚意地道歉(给他按摩,外加在头上亲一下)。(说实在的,我对喷鲜奶油也不是真的非常愧疚)。在他看起来好些后,我请求他宽恕我,他说:“好啊。”


我问他为什么愿意宽恕我,他答道:“因为你亲亲我的头,而且我知道早餐的时候你会煎松饼。”虽然这件事微不足道,我仍觉得我和这个六岁孩子的交流,表明了明白说清过失有多么重要。如果我们道歉的目的是为了修复受损的人际关系,那么最好的开端,就是正确地理解受伤的一方究竟受了什么委屈。

 

明确说明做错了什么事,对公开道歉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种情况下,道歉和接受道歉的双方都可能由很多人组成,有时甚至达几百万人。如果我们没有足够详细地描述冒犯行为,就可能引起许多互相抵触的解读,这经常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因为这类道歉通常会以书面形式记录在案,成为当事双方历史的一部分,所以犯错的一方务必一开始就“搞定”,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在事后又企图改变原先达成的共识。

 


所以,你有什么关于道歉的记忆值得和我们分享吗?比如,身为被冒犯者,可曾在听到敷衍的道歉之后,虽然说了“没关系”却感到口是心非?再比如,做错了一件事,是否能及时地送上合适的道歉,哪怕对方是幼小的儿童?


在留言区给我们留言吧!



《道歉的力量》

作者: [美] 艾伦·拉扎尔 

译者: 林凯雄 / 叶织茵

版本: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年3月


本文内容整合自《道歉的力量》,由出版方授权使用。整合与编辑:小盐。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直接点击 关键词 查看以往的精彩~

好书致敬礼|2017十大好书|聚会方式第一批90后陈小武性骚扰事件黄仁宇社会我XX 孩子们的诗 | 2017年度好书 call | 至爱梵高 | 南京大屠杀 | 隐私 | 余光中 | 屠岸 | 《芳华》 | 西南联大  | 性社会学 | 11 | 秋季书单 | 江歌案 | 鱼山 | 龙榆生 | 阅读评审团 | 霉土豆 | 我和你 | 儿童性侵 | 广播体操 | 嘉年华 | 保温杯与中年危机 |《二十二》人性恶 | 低欲望社会 | 古典诗词


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