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枣《镜中》: 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如一声轻喟

2018-04-15 江弱水 新京报书评周刊

周末读诗050期

张枣

张枣,湖南长沙人。著名诗人,学者和诗歌翻译家。文学激情燃烧的20世纪80年代初,少年张枣顶着诗歌的风暴入川,二十诗章惊海内,以《镜中》、《何人斯》等作品一举成名,成为著名的“巴蜀五君子”之一。他精确而感性的诗艺,融合和发明中西诗意的妙手,一直风靡无数诗歌爱好者。2010年3月8日因肺癌逝世。


张枣《镜中》: 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如一声轻喟


江弱水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在当代,诗人张枣的这首《镜中》最受大家喜爱,因为它的轻,它的甜。但在这一声感喟中,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分量和滋味,有的沉重,有的苦涩,如果他后悔得要死的话。


其实,这首诗很让人困惑,单纯也许只是表面上,内子里非常复杂,甚至难解。我同意敬文东的说法:“它很可能不是张枣最重要的作品,但它是理解张枣全部作品最重要的门径。”比如说,这首诗的名句: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是谁在想呢?没说。主语是缺位的。这样一来,有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还可能是他。


主语的省略,叙述人的隐蔽,在英语里有问题,在汉语里却不成问题。川端康成小说《雪国》的著名开头:“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前停了下来。”


《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第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唯美主义代表之作。


日文原文和中文译文里,这句话都顺顺溜溜的,但译成英语就少一个主语,经典的英语译本里一开始就要把train翻译出来。什么东西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主语当然是火车,但感觉主体应该是坐火车的主人公也即叙述者。日语可以空置这个主语,汉语也可以,英语就不行,句子就变成了没头没脑的了。


汉语是灵活的,模糊的,主语经常省略而不定指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诗人感时恨别,所以看花流泪、见鸟惊心呢?还是花都感时而流泪,鸟都恨别而惊心?都可以。


现代汉语尽管欧化得厉害,这种语法的模糊性还能够保持。前些年有一次CBA比赛,青岛队引进的球星麦蒂被“通报批评”。第二天报纸上麦蒂质疑了:“通报批评”,什么意思?一个外国人不知道“通报批评”的主语是什么,宾语是什么,只有两个动词搁哪儿。其实主语和宾语都不言而喻:篮协通报各队了,我们批评麦蒂了。

《镜中》原作手稿。


绕了这么大的圈子,无非是说,《镜中》的主语的缺位,既是中文的常态,也有诗人的深意。张枣告诉我们,读诗也好,读小说也好,要把“经验的我”与“抒情的我”分开。


写作就意味着虚构一个发声的主体,哪怕你在写自传,文本中那个“抒情的我”也还是被“经验的我”书写的,而被书写就是被虚构。“经验的我”进入不了文本,进得来的只有那个“抒情的我”。好了,既然文本里只能呈现一个虚构的“我”,那么占有主语位置的是谁,又有什么重要呢?可以悬置起来。于是,就有了——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没有主语,已经刻意造成了含混;每行末尾还没有标点,真是越发添乱了。“望着窗外”的是谁?若是承接前面两行“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则“望着窗外”的可能是她,那么,后悔就是双向的了。若是另起的一行,则“望着窗外”仍然重复了开头的感喟,悔恨仍属于她的爱慕者。


诗的魔力,往往不在于纤毫毕露地呈现,而在于适当的含混与晦涩。诗人并不负责给你讲明白,他故意藏着掖着。比如,第三行开始的“比如”就很突兀。你说,有皇帝出现的场景中,一个女子——妃子吧?——怎么可能被允许做美丽的危险的事,给条河就游泳,给架梯子就上?这不像是古典美人干得出来的事。


所以,“面颊温暖/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都只是想象之辞而已。“皇帝”是虚构中的虚构,他来到这一场景中,只为了衬托她的高贵的美丽。总而言之,这首《镜中》纯粹是诗人用幻觉吹起来的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有道是水中月,镜中花,而“镜里花难折”(辛弃疾语)。但是,只有爱情是恒定的,执着的,像镜子一样忠实于对象的——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卞之琳有一首四行小诗《鱼化石》,题注“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后两句是:


你是像镜子一样地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张枣极钦佩卞之琳,其诗与卞诗常常形成互文关系。两人都酷爱镜子的意象,也都喜欢人称不定指,精于 “你”“我”“他”的换位游戏。在《〈鱼化石〉后记》里,卞之琳写道:


诗中的“你”就代表石吗?就代表她的他吗?似不仅如此。还有什么呢﹖待我想想看。不想了。这样也够了。


最后一句,点破一个真理:一首好诗就是一个完整具足的存在。诗的功能不是写实,而是“楚雨含情皆有托”“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托儿。所谓境由心生,镜也由心生。像《镜中》这样,要说的都在里面了。


当然,诗尽管是“假的陈述”,诗人“经验的我”却是真的。所以《镜中》里面,真的是悔恨,真的有南山。有人说这是“悠然见南山”的南山,那是想多了。写这首诗的1984年,张枣在川外念硕士,南山是重庆南岸的南山。



往期精彩回顾


049期:《苏曼殊:浓得像女人头发上的油气的日本味儿》

048期:《苏曼殊:造自己的谣,让别人说去吧》

047期:《苏曼殊:以情求道,在欲行禅》

046期:《苏曼殊: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045期:《苏曼殊:我要人们都看到我,而我看我自己》

044期:《苏曼殊:好个和尚,忒煞风流》

042期:《致敬冯至: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037期:《致敬戴望舒:我投身又沉溺在你眼睛的微光中》

034期:《致敬朱湘:奇葩的诗人,奇葩的诗》

029期:《李白:在历史的高光时刻气不能怂》

026期:《李白:天才就是空手套白狼的主儿》 

023期:《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016期:《辛弃疾:如猛虎细嗅蔷薇》

012期:《在你丝绸般双乳的阳光下沐浴》

011期:《美丽姑娘,她们是美丽的杀手》

008期:《古代诗人是如何追求十万加的?》


延伸阅读

春秋来信

作者:张枣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2月


周末读诗

阅读需要主张

微信公众号ID : ibookreview


点击阅读原文,到我们的微店看看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