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萧飒秋声中,听见生命浩盛的凋零|周末读诗

三书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1-01-23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欧阳修并非不知道这是风声,虽然知道但仍被震惊。所以问童子此何声者,其意不在于询问,而在于表达乍闻时的震惊。在萧飒的秋声中,他听见了生命浩盛的凋零。



撰文 | 三书

   


1



秋风中有人


/ /


《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 /


唐代诗人张籍这首《秋思》,我们从小就会背,诗中所写也是人之常情,即秋天到了,羁旅他乡的游子想写封家信叫行人捎回去,可是千言万语一时不知如何说起。这样的概括只是诗的基本意思,而不是诗味与诗境。
若要品出诗味,进入诗境,首先要细致地感受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这是诗所以发生的契机。既作家书,便知洛阳城是诗人客居之地,而且可以猜测出与他家乡的气候时令有所不同。实际上张籍是吴郡人,比起江南,北方的秋天来得更早,更加萧条。洛阳在当时是东都,诗人离开家乡,远在这里游历,寻求进身之阶,漂泊心情可想而知。
在洛阳城里“见秋风”,为什么不说“闻秋风”?秋风既可见,亦可闻。欧阳修是夜间在房里读书时听到了秋风,内心被深深震动,所以叫童子出去看,当然是什么也看不见的,只能听见声在树间。夜里群籁俱息,风声更为灵异。张籍所见的秋风,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夜晚,也可能不止在一个时间。“见秋风”,此“见”,既有眼见,也有耳闻。耳闻也是见,所以叫“听见”。其实看见和听见,可以通感,都是用心在见。
“见秋风”,还传达出一种局外的感觉。秋风来到洛阳城,从空间和时间上,都给诗人以陌生感。秋风和洛阳城宛若相知,而诗人却不属于这里。如果秋风是一个人,他正指着诗人说:看,秋风中有人。
张籍在此也可能是化用了晋代张翰的典故,翰亦吴地人,在赴洛阳途中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遂命驾而归。张籍见秋风而思乡,和张翰是同样的心情,可惜他不能一样地洒脱。
当秋风刮起,日子会忽然转向,世界会忽然显出荒凉。人在这时候也会更想家,更怀念家的温暖。但诗人不能回家,只能写封信回家。然而一提起笔,顿觉“意万重”,该从何说起?此时的心情怎能给家人说清,纵然能说清,说了岂不凭添家人的担忧吗?带信回家的行人又在等,所以只好匆匆写几句家常话,问个好报个平安罢了。行人临走,又觉得忘了什么重要的话,又拆开来看……
这首绝句用四句诗,写出了一种微妙复杂的生命情境,并得到了我们的同感与同情。貌似简单的日常叙事,实现了高强度地抒情。
所有诗歌都是抒情的,即使表面上在叙事的诗,实质则在叙事的结构下抒情。所谓“抒情”,不是抒发简单的感情,而是表达出一种复杂的、难言的体验,诗的使命就在于把直觉的独特的生命意识显现出来。这是诗的难度,也是诗的荣耀。对不可言说的言说,便是诗对生命的悲悯与赞美。
游子见秋风而思家,乃汉语诗歌的一个原型主题。两汉时就有无名氏《古歌》:

/ /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飚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 /
胡地,即更北的北方,更荒凉的远方。胡地的风,更加凄厉悲伤。寒冷像一位威严的神,统治着死寂的时间。汉地游子离家万里,还归无期,日夜入耳但闻秋风萧萧。“出亦愁,入亦愁”,天地虽广大无极,游子却一无去处。

梁楷《秋芦飞鹜图》


2


南涧的秋天


/ /


《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 /
此诗系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所作,原诗总共十六句,在此仅截取前四句,删去后面“去国失路”等感喟语。
永州在湖南,南涧在永州之南,柳宗元《永州八记》中所记之“石涧”也。据《石涧记》,此涧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如此山水佳处,在秋天的正午,一个人偶影独游,又该作何消受?
“秋气集南涧”,一个“集”字,分量很重。秋气怎样集于南涧,没法说也勿庸说,我们都见过秋天,都感觉过秋气。作为读者,此处的留白对于我们,不是缺失,而是需要自己补上的完满。
读诗的享受,也正在于我们自身的经验被呼吁、被调动、被唤醒,因此我们便不止是被动地阅读,而是主动参与了这首诗的创作与完成,变幻无穷、没有终结的未完成之完成。
“独游亭午时”,这个句子且喜且悲。南涧是诗人散心忘忧的地方之一,正午独游,既自在惬意,又孤独空虚。两种矛盾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涧在山间,风为回风。翠羽之木,荫于两涯,南国天暖,草木不凋,然亦有四时之别。“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萧瑟”一词,有南涧的寂静,有秋阳下草木的秋意。“一萧瑟”,则有若天机之发动,而“林影久参差”,似乎是风在此写了一句诗。
如果说所见即心,那么这一刹那的生命体悟,即是诗人的感觉之心。回风萧瑟,林影参差,并不在心外。
这四句诗可单独作为一首绝句,一首镜花水月的禅诗。如果非要问作者是谁?柳宗元,秋天,风,树,林影……都是作者。或许也包括感觉到那一瞬的所有读者,以及把这一切都包含在内的伟大的无名作者——诗人中的诗人。


袁江(清)《秋涉图》



3


雨声飕飕催早寒


/ /


《秋雨叹》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 /
此诗是杜甫早年居长安时,被秋雨困在家中的心情。霖雨不止,空守环堵之内,唯有叹息。
当时尚未致仕的杜甫,在长安过着普通布衣的贫穷日子,时不时地,还需要排队领救济粮度日。衡门与环堵,并非有意标榜清贫,而是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穷苦人家最怕下雨,一下雨,到处都在漏,又冷又湿,夜里最难熬。诗中说“反锁衡门”,门本来白天都要开的,开向外面,既然连日无法外出,被雨阻隔,因此门也不必开了,倒把人反锁在家里。
霖雨之久,从院子里长出蓬蒿可见。杜甫的眼光常注意到孩子,孩子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人生的无奈与艰辛。老夫困在家里发愁,稚子尚未到知愁的年纪,天地万象对于他都是游戏,所谓“稚子无忧走风雨”。
北方农历七八月,多下霖雨,少则四五日,多则十天半月,日夜不止。《庄子·秋水》开篇曰:“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即是黄河流域秋天因霖雨而发大水的自然现象。
一场秋雨一场凉。“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雨声飕飕,加剧了早寒;听胡雁嘶鸣,感其高飞之难。下个不停的雨,似乎熄灭了日光,熄灭所有能发光的事物,人生困顿郁闷无比暗淡。
时间也成了沉重的负担。不日不夜的雨,满世界的泥泞,都让时间变得很慢,沼泽般死气沉沉。我们总说时代在进步,即使在今天,如果大雨不止,人类依然毫无办法,依然只能对上天俯首听命。


蓝瑛(明)《红叶秋禽图》

4


以命名开启事物的歌唱


/ /


《声声慢·秋声》


(南宋)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 /
黄花深巷与红叶低窗,构成互文,错画出秋天的冷艳寂寥。秋夜渐长,渐深,渐凄凉。此词调寄《声声慢》,系调长拍缓的慢词,宜于表达深秋雨夜的绵长压抑。题为“秋声”,押的也是“声”字韵,提示我们要用耳朵来读这首词。
让我们先数数在这个漫长的夜晚,词人听见了多少种秋声:豆雨声,风声,更声,铃声,角声,马鸣,笳声,砧声,蛩声,雁声。十种声音,参差交织成“凄凉一片秋声”。
作者为十种声音一一命名,将它们渐次列举出来,这些命名几乎没有用形容词,因此使得内容非常坚实。词人蒋捷在此使用的列举法,与俄裔美国诗人布罗茨基推崇的“名词诗学”暗合,即剔除掉所有浮泛的修饰,最大限度地还原诗的真实。此真实即世界的图景,即我们每天置身其间的诸物,比如列举出室内的家具,或午餐食物的名单,就能看见物与人的某种关系。
更重要的一点是,对事物的准确命名能够将事物里沉睡的歌唤醒,从而唱出人类的生存愿望。比如“豆雨”这个命名,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很形象,只要看见这个词,我们就听到了雨点砸下来,跳豆子似的雨点,就像纷纷奏响的音符。还有“夹带的”风声,丽谯门的更声“疏疏二十五点”,“玉佩”般的铃声,以及黎明时分的画角声吹“月堕”,“连营”马动,“四起”笳声,引号中的词都是诗人准确的命名方式,都是使事物为我们唱起歌来的按钮。
“闪烁”邻灯,彰显了疲惫感。灯前“尚有”砧声,暗示砧声敲了一夜,到黎明尚未止歇。砧声就是捣衣声,是古人对秋天的集体记忆,李白《子夜歌》四首,每个季节各取一事咏之,秋歌取的即是砧声:“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砧声传递出秋天的紧迫感,因为一场雨就会使天气急剧转凉,所以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冬衣。《诗经•七月》首章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农事诗从立秋开始写,农历七月暑犹未退,但已经要准备授衣了。而入秋之后,砧声就更急了,如杜甫在《秋兴八首》所言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最后是“碎哝哝”多少蛩声,蛩即蟋蟀。蟋蟀鸣声在宁静的秋夜格外凄清,整夜唧唧不停,诉愁似的没完没了。东方将白,横空雁过,蛩吟渐薄,被雁声捎去了一半。雁鸣渐远,声亦渐淡。
在这个孤寂的夜晚,词人听到的种种秋声,引发他心中种种愁情。它们并未随黑夜而消失,有些只是在白天消隐。风雨声与蛩雁鸣或将歇息,但有生之年,军营的笳声与世界的苦难不会停止。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三书;编辑:张进;校对:李世辉。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延伸阅读

哀愁,是生命的自我关照



往期关键词


2019年度阅读盛典|2019人设盘点|2019性别观察|2019诺贝尔文学奖|2020值得期待的新书|五四100年|知识分子|坂本龙一|加缪逝世60周年|迟到的正义|童书里的性别歧视|杜威来华100周年|生育与身体伤害|家庭暴力|消费主义|图书促销|俄罗斯文学|抑郁症|敦煌守护者


点击阅读原文,进书评的小铺逛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