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觉得自己越来越宽容,是一件好事吗?

刘亚光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21-05-22


欢迎你,进入我们的“麦田信箱”。



来  信1


亲爱的小编,你好!


我是一个一直很喜欢看你们的文章的学生。有时在看完一篇文章以后会在脑子里面产生很多的想法,但想要提笔写出来的时候,那些想法又让我感到没有头绪,很难组织成一篇文章。


我想问问小编,如何可以写出那么长还很有深度的文章呢?在写作上有什么地方可以让我学习一下的吗?


修服


回  信

修服,你好!

首先非常感谢你能喜欢我们的文章!我想你提的这个问题应该会引发很多读者朋友们的共鸣。如何写作?在这个问题面前,即使是伟大的作家,也难以给出完美的答案,我当然更不行,在这里我只能说是和你分享一些我有限的所见所闻,仅供参考!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听说有一位学院的资深教授,每天坚持在上午给自己留出固定的一段时间,写上一两千字,而他之后的一些专著的形成,就来自于这每天一两千字的涓涓细流。我觉得这件事的重点可能不在他写作字数的多少,也不在于写作的主题有多么精深,而在于“每天都要写”这一点。所以,我想好的写作者,首先一定要勤于把想法变成文字,习惯于用文字组织脑子里自由不羁但缺乏逻辑的思考。

 

当然,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不是写作者是否勤奋,而是写作者是否足够“勇敢”。我们常常在品评别人的文字时说得头头是道,乃至于十分苛刻,但又藏拙似的怯于写出自己的文字。我们一想到自己即将写出的文字的平庸,往往就放弃了写出它的念头,让无数文章胎死腹中——从论文到媒体文章,包括我在内,很多人应该都体会过这种“写作耻感”。以我的亲身经历来说,洗刷这种“耻感”的方法就是勇敢地“脱敏”:先写出来,发现原来写的也没那么烂,此时你的目光就会自然聚焦到那些文章中可被完善的细节部分,也就顾不着焦虑文章是否平庸这类庸人自扰的问题了。让写作走在思考之前,“先动而后谋定”,写着写着可能慢慢就顺了。

 

除了坚持把想法写出来的习惯,规律的写作作息也非常重要。写作经验丰富的作者张佳玮老师之前在参加我们的一次活动上讲了一个我非常赞同的观点,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写出优秀的文章靠的不是灵感的迸发,而是规律的日程安排,它让我们拥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有足够的体力把思考敲打为文字——海明威这类大作家,也都是这么做的。其实我之前也一度对写作这件人人都能做的事有过误解,它确实是自由的,但如果我们对文字有所要求,希望它更好,我们可能就必须对自己也有所要求。

 

以上两条,做到何其难!与你共勉,我们一起加油!当然,如果这两条都不管用,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去媒体工作,也许Deadline会帮你解决所有的困惑~


回信人:刘亚光


来  信2


想问一下大家,在你们几岁或者什么时候,逐渐体会到了什么事都可以慢慢看淡,我现在23岁,这一年来,逐渐发现自己的心态有了很大变化,什么事情(不犯法,不损害他人)都可以包容,理解,对事情的容忍程度自己都惊讶了。


慕寅


回  信

慕寅,你好!

 

谢谢你的来信!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有类似的感觉,也十分喜欢宽容的人。不过近段时间以来,我对宽容这件事也越来越保持警惕。很多时候表面上的宽容隐藏着内里的刻薄,因为觉得面对的人和事根本不值得一辩,于是就随他去吧。很多时候表面上的宽容也隐藏着内里的固执,因为有一些在潜意识中早已不会被撼动的观念或者迷思存在,所以可以对所有不同观点的挑战一笑付之——这就很像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别跟小孩子们一般见识。有时候想想自己“自诩宽容”的时刻,是不是也在把我对面的人当小孩子呢?

 

哲学家法兰克福写过一本叫《论扯淡》的小书,受到过广泛的赞誉。法兰克福觉得,对真相最大的威胁并不是谎言,而是“扯淡”——不是蓄意造假,而是对真相不屑一顾。他觉得这是当代人最需要警惕的。我觉得对于宽容,我们需要警惕的同样如此。宽容并不是无所谓,相反,它建立在较真的基础上,真正宽容一个观点,需要先认真而谨慎地进入它,并思考与斟酌是否宽容它。所以我觉得诡异的是,很可能一个锱铢必较的人,是一个本质上更宽容的人。

 

不论是在网上和人讨论观点,还是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我想这都是我们需要反复思考的一件事。毕竟现在“宽容”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品质,我们更要呵护它,不要误解它。希望我们能一起反思宽容,也一同永葆宽容!



回信人:刘亚光



 来 信 请 点 击 下 图 


茫茫人海,

相遇随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