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想歪了》:这些“认知偏差”,你遇到过吗?
认知偏差是影响人类判断的一大障碍。在《别再想歪了》一书中,作者聚焦于日常问题,从逻辑学、认知科学、社会心理学三个角度出发,剖析了许多常见的认知偏差,并给出解决之道。
以下内容选自《别再想歪了》,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起,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部分插图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我们每天都会做出许多决定。
例如,在商店里看到许多类似的商品时,我们会选择其中一种来购买。我们选择某个商品的理由只能表述为“觉得不错”,但硬要说的话也可能是“喜欢它的包装”或“看起来质量不错”。
但这是真正的理由吗?有没有可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理由?
实验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向受试者展示2个多边形,并询问他们更喜欢哪一个。你或许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但受试者似乎是按照某个规则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事实上,实验者事先向受试者展示了一个多边形,但展示时间仅为0.001秒。虽然展示的时间太短,受试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见过”,也不记得自己已经看过这个多边形,然而,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受试者还是选择了事先呈现给他们的那个多边形。
这一结果与人们的潜意识认知有关。
电影《记忆碎片》(2000)剧照。
上述是一个关于阈下纯粹接触效应的实验。阈下(subliminal)是指声音、光线、图像、味道、触觉、气味等强度非常小,以至于没有进入人的意识的一种状态。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大约0.05秒时长的影像勉强让人觉得在一瞬间看到了什么,那么任何比这一时长更短的影像对这个人来说都是潜意识影像,他(或她)不会觉得自己“看到”了。
这种现象的产生条件是什么呢?一份报告显示,在实验中呈现某一物体的时间短于一秒钟,而且同一物体没有被重复展示,那么这种效应就会更强烈。相反,当受试者“意识到”呈现的物体时,就不容易出现潜意识效应。
“潜意识效应”一词已被广泛用于描述这样一种现象:以难以察觉的时长或音量展示影像或声音,会增加与展示内容相关产品的购买欲望。然而,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下面介绍一个引起这种误解的著名实验。该实验是由一个广告商设计的。他声称,在电影放映期间,在电影里悄悄加入“请喝可口可乐”“请吃爆米花”等信息,并在一瞬间(0.003秒)重复播放,可以增加这些产品的销量。
可乐和爆米花的销量真的增加了吗?《别再想歪了》内页插图。
事实上,这个“实验”甚至没有把“没有潜意识信息”和“有潜意识信息”的条件加以比较,也没有关于该实验细节的记录。有人认为,执行了实验这一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开发出投射0.003秒影像的精湛技术。然而,这个实验的影响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现在日本也禁止在电视节目中使用潜意识的呈现方式。
从这个糟糕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潜意识的刺激不具有让人们立即去购买某种东西的效果。此外,正如本节开头的实验所显示的,阈下刺激带来的潜意识影响现在仍需进一步研究。例如,有研究表明,我们不仅将潜意识中呈现的物体感知为“喜欢”,还会将旋律感知为更“连贯”,将颜色感知为“更明亮”,如此等等。
大家熟知的知觉流畅性错误归因理论就是解释该现象的理论之一。知觉流畅性指的是我们对以前见过的事物(即使我们已经忘记了)再次感知时的流畅性。其原理是,人们会把这种“看到物体时的流畅性”误解为“我喜欢它”或“它很阳光”。
知觉流畅性错误归因理论的流程。《别再想歪了》内页插图。
如上所述,我们潜意识接受的信息会对我们的偏好和决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影响及其危险性。
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确信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却突然觉得以前曾经发生过。法语déjàvu的意思是“已经见过”,也就是“既视感”。
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并不局限于视觉,也可能发生在谈话中。
有人可能有过这种神奇的体验:对于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却莫名其妙地感觉认识对方。
电影《记忆重现》(2017)剧照。
然而,如果你了解了人类思维的运作方式,就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了。
100多年以前,这种现象就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然而,由于缺乏一个明确的触发因素,而且似曾相识是一种内部体验,并不伴随着可由第三方观察到的“行为”,这使得人们很难按照科学研究的方法解释它。
长期以来,不同研究者用于指称似曾相识现象的术语和定义各不相同,似曾相识一词似乎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始在科学界被使用。直到几十年后,这个词才开始流行。
一直以来,许多研究都将似曾相识现象作为研究主题,认为它可能与离人症、精神分裂症、情绪紊乱和人格障碍有关。另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
例如,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似曾相识只是“记忆错误或错误感知”的结果。在一项针对日本人的研究中,202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被问及他们对某地或某人的似曾相识经历,其中72%的人回答说有过这种经历。
曾经经历过似曾相识现象的人的比例(%)。《别再想歪了》内页插图。
那么,患有精神疾病的小组和健康人群小组在似曾相识的体验方面有高低之别吗?根据不同研究人员对41项研究的总结,曾经经历过似曾相识现象的人的比例如表中所示。这意味着,无论有没有疾病或残疾,每三人中大约就有两人会在生活中经历似曾相识现象。
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下面介绍其中一种:相似性感知理论。
假设你正走在郊外小路上,此时你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事实上,你确实见过类似的场景,只是它并未到达你的意识层面。但眼前的场景却触发了你对过去的无意识的回忆,从而产生了“怀旧”的感觉。(人类有两种信息处理过程: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当我们能清楚地将这一经历与过去的记忆联系起来时,被称为“回忆”;而当我们有些怀念,但不能记住这一经历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时,被称为“熟悉”。)
当大学生被问及他们经历过的似曾相识的地方时,超过30%的人提到了林荫道、古老的街道、公园、花园、学校建筑及寺庙和神社。这些场景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而且都很相似。这些地方都很符合发生似曾相识现象的条件。
下意识地回忆起以前见过的类似风景。《别再想歪了》内页插图。
似曾相识是一种明显的心理现象,会发生在许多人身上,没什么可担心的。它们并不神秘,也不是“前世的记忆”。
然而,如果你身边有人认为似曾相识是前世记忆的反映,也没有必要强迫他们改变想法。选择什么样的生死观是个人的自由,而且有一些研究表明,相信死后“转世”的大学生比不相信的大学生更有生活目标感。
也有人认为,似曾相识可能与压力和疲劳有关。如果你身边有人经常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你可以建议他们好好休息一下。
对于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信息,或者童年时发生的事,你能记住多少?其中一些你可能记得很模糊,也有一些你可能根本不记得。或许你能够相对清晰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但它们可能不是真的。在此,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这一现象的研究。
下面介绍的是在美国开展的“记忆移植”实验。
实验者以“你小时候经历的事件”为主题,向一个名叫克里斯的14岁少年展示了三件在他童年时期实际发生过的事和一件没有发生过的事。实验者要求克里斯在一张纸上写下他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里对这四件事的记忆。如果他想不起细节,就写上“我不记得了”。
克里斯被告知,他以前经历过一件事:他在一个购物中心迷了路。但其实这是个假信息。尽管克里斯没有经历过这件事,但他却“记起”了它,来看一下他的回答。
我5岁的时候,在华盛顿州斯波坎市的大学城购物中心迷了路,我的家人经常去那里购物。一位年长的男子帮助了我,并带我找到了家人,我当时哭得很厉害。我觉得帮助我的那个人“真的很酷”。我害怕再也见不到我的家人了。母亲批评了我。
克里斯还说,帮助他的人穿着一件蓝色法兰绒衬衫,有点儿老,头顶有点儿秃,戴着眼镜。
关于记忆移植的实验。《别再想歪了》内页插图。
少年克里斯是特例吗?后来,实验者又对24名男性和女性(18~53岁)做了类似的实验,结果25%的参与者回忆起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经历过的事件。由此可见,记忆绝不是“像录像机一样”,而是不断被新获得的信息干扰、补充和重构。这种把实际上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记忆为经历过的事情的现象就叫作虚假记忆。
这些研究结果在当时的美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释放被无意识压抑的创伤性记忆,与从不适中恢复有关。因此,当时有很多病人通过治疗,回想起过去被家庭成员虐待的记忆,也有孩子因此起诉父母的案例。但通过治疗回忆起来的记忆,真的是被压抑的记忆吗?有没有可能是一种虚假记忆呢?
电影《记忆重现》(2017)剧照。
这一点已经成为心理治疗师和记忆研究者之间激烈辩论的主题,甚至发展成一场对虐待受害者和嫌疑人各自人权的辩论。这个争议至今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但现在人们基本上已不再使用记忆恢复疗法,争论也告一段落。
从新闻中可以看到,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各类事故和事件。如果你碰巧在这类事故的现场,或者如果你卷入了其中,那目击者的证词就成了重要的证据。
然而,我们对所见所闻的记忆并不总是准确的,因为后来的信息可以创造一个全新的记忆。这种现象有时被称为记忆污染。
例如,如果一个粗心的警察问你:“你看到的那辆蓝色汽车往哪边去了?”即使这不是真实的,你可能也会产生记忆,认为你确实看到了那辆蓝色汽车。
“记忆污染”概念图。《别再想歪了》内页插图。
除了上述例子中的特殊情况,在其他场合我们也要多加注意。
在现代社会,我们被海量的信息包围,记忆污染的概率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我们应该意识到,某些记忆清晰的东西可能与事实不符。此外,还要记住一点,即使某人描述的经历被证明是不真实的,我们也不应立即将其作为“恶意的谎言”加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