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好, 明天! 未来生活的N种可能

2017-11-25 悦己SELF 悦己SELF


2017年即将在一个月后成为历史,未来已经到来,哪些黑科技会给你的职业生涯带来“降维打击”?跟AI做同事,将是种怎样的体验?我们请5位行业大咖,解读未来的发展趋势,帮你提前做好热身,抓住自己的选择权,打开人生新维度!


内容不死,优秀的媒体人将是

有话语权又有责任感的一代人。

徐赫立,知名媒体人,《悦己SELF》原编辑总监。


内容制造业永远不会死。

现在这个时代,哪个行业也没办法确切地说还能稳定发展几年,但一些核心的需求,比如内容,是永远不会死的,包括时尚内容也永远不会死。但它的载体还是不是纸媒,确实不好说,因为我认为将来纸都是要进博物馆的,所以说纸媒还有多少年的生存空间,如何判断都显得武断。这并不代表这个行业的消失,以纸媒为品牌的内容制造商,我认为针对时尚内容依然有势能,但要经历特别大的革新,才能够获得重生。而且每个纸媒品牌都有很多历史或者放不下的东西,经过重大的变革,重新成为数字化时代的优质品牌,可能性依然很大。


数字媒体的饱和期还远远没有到来。

数字媒体现在正是它的新生阶段,也是它的混乱阶段,任何一个新兴的行业,在刚刚诞生的时候,都会经历这种混乱又蓬勃的时期。当被市场历练和规范了之后,获得一个成熟的形态,才可以看到发展的节奏。事物的发展是一致的,看看以前的传统媒体是怎么发展的,如何混战,如何脱颖而出,也就对今后数字媒体的发展略知一二了。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促使了报刊杂志的产生,在印刷术之前,信息是没有办法广泛传播的,新闻是权贵的特权,因为要快马,要专人送到手里,天下发生了什么事,老百姓都不知道,有了印刷术之后,就有了报纸,消息成为惠及平民的新事物,然后逐渐杂志分离出来,代表了一种精英文化。现在互联网就处于这种刚刚惠及平民的阶段,制造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都可以有话语权,消息很多很多,但我觉得接下来,互联网也会经历一个类似300年前印刷术发明后的过程,会有更细分的、更垂直的、像杂志这样的、精英化的内容产品出现,但它不一定再是以杂志的形式出现。


自媒体需要不断细分和整合。

我认为自媒体现在还没有饱和,因为还不够细分,另外自媒体要经历自身的淘汰和竞争,一批一批地筛选,让更加专注、专业的内容领域脱颖而出。其实可以把每个自媒体看成杂志中的一篇篇文章的作者和专栏作家,将来会不会有一个平台,可以把某一种调性和某一种品质的自媒体聚集在一起,跟以前杂志的状态一样?这也是有可能的。大的集团有自己资金上的优势,可以买断这些知识。当然,自媒体也可以拒绝被买断,但媒体的组织形式如今归零了,一切都需要重新来。

徐赫立在原创节目《悦己女人》中,采访知名女星俞飞鸿。


新的可穿戴设备的出现,让媒体形式多样化,但文字依然有生命力。

未来很可能是可穿戴设备的天下,内容的表达方式,也肯定是以虚拟的形式为主流。比如你坐在家里,可以在斯坦福大学上学,也可以去埃及金字塔转一圈,这个世界都能以虚拟的形式呈现。但是,文字是不会死去的,文字和它的载体会有很长的生命力,除非电子设备能够发明出比纸张更舒适、对人的视力、阅读的体验和感受更美好的载体,那个时候书就没有了,但是书上的内容和知识一定还在,在另外也许是虚拟的载体上,它还会叫“书”,只是字不印在纸上了。


阅读习惯很难改变,“听”取代不了“看”。

耳朵、眼睛一直都在,但听一直也取代不了看,器官的存在都有它的用处。故事性的内容可能很适合去听,一些碎片化的内容也适合用听来解决,但有一些内容不见得适合,因为听也许不够专注,同时也是一种被动阅读。而“看”作为一种深度阅读,无法被取代。


知识付费一定会越来越平常。

以后内容付费是必然的趋势,而且付费的模式会对内容产生巨大的变革。你去看电影,电影就是付费内容的一种,到现在活得越来越好;但是内容付费,一定也会倒逼内容的制作者,产出的质量必须能够达到可以赚钱的品质,电影中的烂片一样亏钱。这种盈利模式对内容带来的变革是非常深刻的,它要求你的内容物有所值。


奢侈品牌,更需要高品质的内容输出。

媒体在短期内也离不开广告业,尤其时尚行业,更是奢侈品内容营销的平台。但奢侈品很快将面对的,是已经脱离低级趣味,需求高品质文化消费的精英阶层,互联网大众文化已经满足不了他们,所以奢侈品也需要有相应的有文化内涵的媒体平台和内容产出,需要有洞见的代言人对应消费阶层,更需要除了快销文化以外,更具深度的多元化内容的出现。


数字媒体巨头早晚都会出现。

数字媒体巨头,我认为早晚会出现的,不管是从纸刊转型的也好,还是从零开始的也好,或者从外围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崛起的,可能性会更大。无论从哪里来,一定会出现在数字化这个领域中新的媒体品牌和著名的媒体品牌,主要的内容表达方式是以数字产品为主,但并不排除它会反过来印书,印杂志或期刊、书籍,成为数字化大树下的一支产品线。


新一代优秀的媒体人,是有话语权同时又有责任感的一代人。

新一代媒体人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我倒是建议大家不必再去学一些所谓特别新和前沿的东西,可以沉淀一下,回头看一下我们的历史和传统,回头看一下我们的文化,因为媒体人是内容制作者,也是拥有话语权的人,除了赚钱之外,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有责任的,在挣钱的同时,能不能精神层面更高一点,为这个国家的文明做一点贡献。所以我倒是觉得,对那些抓眼球、标题党的小伎俩的学习可以放松一点,对于文化、知识、视野和很多可以沉淀下来的东西,多接触一些,让你真正输出一些有品质的东西,一些投机取巧的皮毛,不再是今后主流。



女性的觉醒会让商业更加柔软

王晗,蚂蚁金服北京事务总经理


每个人都是百万富翁,拥有更自由更便利的投资特权。

以前生活中理财的门槛非常高,小额闲置资金放在银行活期无法产生更好的收益。现在,个人和小微企业可以非常便利地理财,余额宝已经让我们的早餐可以加个茶叶蛋。现在买美股、港股都比以前更方便了;以前为富人提供的个性化的服务,现在也能很方便地提供给我们。金融服务今后将成为社会服务最重要的一部分。

蚂蚁金服是2014年成立的,缘起于支付宝。为世界带来更多平等的机会,这是蚂蚁金服的初心,它致力于通过科技创新能力,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平台。之所以选择蚂蚁这个名字,是因为我们从小微做起,身上承载了太多小微的梦想,喜欢与更多小伙伴同行。就像蚂蚁一样,虽然渺小,但它们齐心协力,在去目的地的道路上永不放弃。


信用将成为你的终身通行证。

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在2015年初上线,提供金融和衣食住行等领域的很多便民应用场景。例如租房租车住酒店免押金、信用贷款、消费分期、数码租赁回收、共享充电宝、共享图书……阿里从电商、金融入手,腾讯从社交、消费等来入手,都是在构建信用体系。我们相信随着信用体系的完善,“让守信者畅通无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一核心理念一定会实现。

芝麻信用分达到600的用户,在阿里未来酒店中预定支持信用住的酒店,可以享受到“免押金、免查房、免排队”等福利。比如你通过未来酒店预定的房间,到达酒店之后,直接拿着身份证领房卡,退房的时候也不用排队结账,把房卡退掉就好了,感受非常好。如你所见,未来信用体系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


简单扩张不再是主流,懂人心、会创新的企业更具生命力。

现在的企业跟三十年前的企业已经不太一样了。三十年前的物资比较紧缺,商家卖你什么,你就买什么,所以过去的企业以扩张型为主。比如可口可乐最早从美国的一个州,卖到全美国,到现在遍布全球,差不多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过去这些企业需要自己搭建大规模的平台卖货,所以竞争模式很有侵略性。而现在的企业,竞争肯定要比原来激烈得多,但竞争模式发生了变化。首先全球化已经不再成为竞争的模式了,因为已经有很多大平台,像阿里巴巴、支付宝、微信、亚马逊、谷歌等等,把平台全搭好,只需要在这个平台上面服务好消费者就可以。所以未来的社会,哪个企业懂人心、会创新,能够以用户为核心去创造需求,而不是仅仅满足一时的需要,它的生命力就会很强。


未来大企业需警惕来自跨领域对手的“降维打击”。

一个企业的变革往往来自于自发的危机感。很多人会说,你们已经是独角兽企业了,但其实在我们内部每天都是如履薄冰,每天都要学很多东西、去思考用户需求、去跨界、去创新等等。就像在人人都有一部诺基亚手机的时候,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让人们知道手机可以触碰、可以重力感应、可以有温度带心跳。

我们不知道新技术从哪里兴起,也许一家在某个领域达到巅峰的企业,突然转型,就可以碾压某个传统行业;好似《三体》里的“降维攻击”,完全没办法抵抗。

王晗在青联论坛分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内容


未来有趣的、有匠心的、有格调的品牌会越来越多。

未来会出现一些新的更受追捧的品牌,但不一定是奢侈品。

消费者对奢侈品概念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以前买东西,往往会看重品牌的身份象征,而现在我们已经有能力使用世界各大品牌,不会再盲目地去追求所谓的奢侈品,而是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价比各方面都好的品牌,比如无印良品的“无意识设计”、密扇的“大英博物馆”系列、故宫博物馆的珐琅笔记本等。在产品设计上,更有趣会比更有用易得人心。


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会更加主流。

产品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定制,随着机器人工智能化,个性化的程度会越来越高,所以小范围的定制也可以低成本地生产出来,价格也不再那么贵,核心还是懂人心、会创新。包括3D打印机,机器人大规模进入生产序列,没有什么行业是有边界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合作,只要你能想到。


在30年以后,男性可能真的要为自己维权了。

未来某一天,我们可能会呼吁男性与女性平等,为男性争取更多权利了。这是因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能够把一些更理性的工作取代掉。未来机器也许会取代保姆,但机器永远不能代替母亲;机器可以代替护士,但不能代替爱心;机器有很强的智商,但未来机器不可能具备智慧,更不具备爱商。女性在自我管理、自我认知方面,感性与直觉是没有办法被计算和取代的。

女性的同理心、同情心和观察的能力,为别人着想的特质,可能会让女性越来越厉害,无论在创业,还是在高级管理的位置上,都能够胜任。未来,以逻辑、理性、效率为主张的男性领导者会有更多挑战,同时也为他们的柔软之心开启一扇门。

其实女性特有的洞察力、内心清澈的判断,包括责任感,都是未来工作的加分项。说起责任感,有个数据可以分享一下,从买东西来看,女性在我们淘宝上买儿童用品、家居用品、度假用品、家庭消费的比较多,男生买外卖、手机、电脑、车、网游更多,女性买的是全家的东西,男生只买他自己的,所以对于用户体验上,你觉得谁最了解?


女性的觉醒会让商业更加柔软。

一直以来,女性都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主要发起人和参与者,她们推动着商业更加关注儿童、教育、扶贫等,支持弱势人群,但在大的生意和商业中却往往不是主角和决策者。随着女性在商业社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她们的自我发展和自由意志进一步觉醒。就如奥黛丽赫本所说,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手用来帮助自己,一只手用来帮助别人。现在的女性就是这样,一方面自己创业、做公司高管,另一方面,以柔软之心服务着她们关心的人和事。

我特别认同马云老师讲的一句话,公益的心态加上商业的手法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我们的公益不是捐钱就完了,还应该注重效率、管理、公平,及优先级是怎么样的,有一整套商业的逻辑,才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时代在变,但我坚信,

纸质书会一直存在。

李凤,雅昌艺术中心总负责人


书会以艺术的形式继续存在。

现在的书越做越美,很多已经是艺术品,它们的文化性质发生了改变,不再是纯文本内容,被赋予了更多的文明信息和文化属性,纸质书带给人的感受是电子书籍永远无法比拟的。我们举办过“中国最美的书”的展览,把中国最好的书籍装帧师的作品集合在一起,用多个维度考量,最后选出来的每一本书都让人惊艳。


未来印刷行业,必须是多元整合。

上世纪90年代,市场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要想发,做印刷”,如今,“持续低迷、破产与倒闭、转型升级”,让印刷企业的风光再难复返。近三年,印刷企业的倒闭声更是不绝于耳,行业上下哀鸿遍野。许多先前知名的印刷大企业纷纷退出市场,但雅昌却逆流而上。

雅昌成立于1993年,至今20多年,从当初简陋的租来的厂房和几台简易的设备起步,现在已拥有北京、深圳、上海三大运营基地,及国内外多个分支。集艺术品展览、艺术品复制、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全球最大的中文艺术门户网站、艺术出版策划、艺术品衍生产品的开发与经营、艺术教育、博物馆式的艺术书店、影像输出等,为艺术行业及爱好者提供综合服务的文化产业集团。它的成功在于找到了“传统印刷+现代IT技术+文化艺术”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战略转换。

雅昌艺术中心内的中国书区


资源库也许是出路。

除了雅昌艺术中心的建立,过去十多年,雅昌在文化产业方面也在大步迈进。过去,我们在书画、文物、拍卖、摄影等印刷中积累了大量艺术家、艺术作品及相关数据资源,形成了一个“中国艺术品数据库”,库中的中国艺术品图片就有近千万张。这些印刷后遗留的数据在传统印刷业中常常被当成“垃圾数据”删除,但我们却把它们当成了宝贝和资源,形成持续积累。2000年,在此基础上创办了国内最大的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因为有历史数据,雅昌比别人创建一个同类网站少投入了几千万元。

除此之外,2005年雅昌又开始做艺术品拍卖行情的发布,推出了“雅昌艺术市场指数(AMI)”。把所有拍卖的数据,全部记录下来,做成指数,油画指数、国画指数,这时候艺术家、收藏家就会看,因为数据全,所有的艺术品信息都有,所有的历史拍卖记录都有。然后雅昌就垄断了,积累了1993年至今2000多个专场、70万件中国珍贵艺术品的交易资料(图片、尺寸、估价、成交价、拍卖公司、拍卖日期和印鉴题识等详细资料),而且正以每年近十多万件拍品的速度递增图片和成交数据。这还不够,我们还为艺术家建设了个人作品数字档案馆,艺术家可上网查询自己作品的数字高图、市场信息以及保存情况。把所有的艺术家都笼络过来,用最高清晰度的照相机把作品拍下来,变成数据免费存在这里。

艺术门户网站、雅昌艺术指数、各种业务和服务,最终让艺术家、艺术品爱好者、投资者、商家、收藏家不断向雅昌靠拢,围绕雅昌转动,一个以雅昌为盟主的产业生态得以形成。

雅昌艺术中心内景


科技会取代很多东西,但文化艺术行业不会消失。

未来艺术中心应该还在吧!不过一定变成完全不同的样子,很多东西会被科技取代了,很酷很炫。100年前,工业革命正颠覆着人类的生活秩序,100年后这样的变化只会更难以想象。

我所在的文化艺术行业,只要人类存在,这个行业就会永远存在。即便人工智能来临,创造力和情感依然是无可取代的人类的核心竞争力。

为了适应这样的改变,学习是不可停止的,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一样,找到最轻松、最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学习本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我们总会遇见令我们特别欣赏和真心佩服的人,每当遇见这样的人,我通常会暗暗琢磨,他为什么那么厉害,他怎么做到的。遇到问题时,习惯性地想,这件事如果是他会怎么处理、这个选择换他会怎么做、这句话他会怎么说,并且会非常详细地构想细节……在这个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在往前奔,这算不算是一种学习方法?

如果再让我高考一次选择专业,什么专业都可以,这是很真实的想法!上大学只是让我们掌握自我学习方法,获得文凭。掌握专业知识是随时随地并且要持续不断进行的事。想掌握的知识太多了,一个专业哪够?不同阶段,又会产生不同的专业知识需求和不同的兴趣,想来想去,大学专业就随便选一个吧,哈哈。


人工智能领域,

五年后就将有巨大的变化 

祝铭明(Misa),Rokid创始人兼CEO


人工智能发展太快,不断学习才有机会走在前面

我之前是阿里巴巴 M 工作室领头人,负责深度学习,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的研发,2014年离职创立了人工智能企业Rokid(若琪)。前几天,出现在云栖大会上,宣布Rokid将与阿里云携手合作,共同推出全栈语音开放平台,为业界提供一站式语音解决方案,打造AI时代开放平台的新标配。

我对人工智能行业,至少有100年的信心。变化节奏加快,保持不掉队的方法只有一个——不断学习。我从13岁开始写代码,到今天已经将近30年了,每天都在保持高速学习的状态,多看多学,抓紧一切机会去学习。终生学习非常必要,关于学习的建议,我只有一个——找到、追求,并去坚持你真正喜欢的事情,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未来生活各个角落都会有人工智能的身影。

Rokid在2014年成立之初就在中美两地都设立了实验室,北京实验室专门从事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研究;美国实验室从事一些新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在两个实验室,我们有数十名年轻的科学家,非常有创意、有才华,一直在从事很多领域的研究,包括语音技术、信号处理、计算机视觉、电子工程、材料等诸多方面。同时,不仅仅止步于研究和工程,我们还有非常顶级的设计团队,产品设计、产品定义、交互、材料、工业设计,团队一直在做。

技术层面,Rokid想要做的事情是将最好的层面、最边界的技术用在大家看得到的产品上,所以我们不断地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我们每一年会给出新产品的体验,有数万用户参与Rokid的互动,这种互动的价值在本质上是能够找到(好技术),因为产品与技术之间的鸿沟很大,你怎样能够找到很好的技术用在正确的方向上,怎样传递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到底是怎样的,这产生了一种交互,我们一直在摸索。

Rokid若琪太空舱内


人工智能领域一定是协同作战。

我们的产品现在已经上市两代了,销量非常不错,用户反馈也很好。AI技术有一个特点:当你打造完一个产品后,如果一家公司做端对端的细节打磨会沉淀出一个全栈的技术能力,这个能力一定是过剩的。因为AI时代有一个特点,无法像手机时代以单一的产品形态去赢得整个战场。所以当一家公司不可能分散各种精力去做不同产品的时候,你要具备全栈能力的话怎么办?我们有三年的积累,以及我们对于用户体验的理解和细化,我们将这种能力在今天通过阿里云的大平台分享给整个产业,这也是很多人意料之外的。

 

未来会回到产品本身,智能已经不用再强调。

我们有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汽车、智能音箱、智能行李箱、智能沙发、智能马桶、智能灯泡;其实,未来将没有这些名字。未来只会回归到电视、行李箱、手机、音箱……智能将会是无所不在的东西,你没有必要去强调这个概念。我相信,整个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布局,如果你只拥有单一的云技术,你只有一些判断的技术,可能在未来并不会特别轻松。大家还是更多地让产业里的每一个合作伙伴专注在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以及体验,真正去改变这个世界,而不需要花时间去想我怎么设计电路,怎么做语音识别,怎么找到这一堆去进行集成、调试、调优再推向市场。 我们并不限定它的应用能力,这些都可以做,这还远远不止,任何事情都会有智能。

 

 服装设计行业,高级定制一定是趋势。

杨贝贝,服装设计师(巴黎中国青年服装设计师协会首任会长)

 

服装行业会涌现越来越多的高级定制,设计师会依据每个人的独特个性为TA量身定制。

衣食住行,从这俗语四个字的排列顺序上就可以看出“衣”的地位有多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穿衣服,穿衣打扮还越来越讲究,服装的分类可谓五花八门,服装业与现代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服装行业,或者更具体地说服装设计行业,我对这个行业的存在怀有绝对信心,甚至相信未来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级定制,设计师会依据每个人的独特个性为他量身定制。

 

保持童心,时时归零,才能走在潮流前。

流行趋势会一直变,这是毫无疑问的,不管是消费者,还是设计师,与其追着趋势跑,跑得精疲力尽,还不如时时归零,保有童心。保持童心,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良性循环,我发自内心地喜欢所有新兴事物,经常会被每一抹流行的色彩、每一个新奇的款式所吸引。每一件新兴的事物总能引发我的联想,我乐于尝试与接受,更敢于标新立异、特立独行,于是我的外表与内心一样清新有活力。我从来不去想什么年龄的问题,多数是想是怎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更美更时尚——我不会因为实际年龄而拒绝穿18岁孩子风格的衣服,也从来不怕有人说我装嫩,因为有设计师的独特审美做支撑,我总是可以让自己看起来很得体。

年轻时,学习是为了实现理想,生活安定;中年时,学是为了填补空洞的心灵;老年时,学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社会不断前进,每个人都存在不进则退的危机感,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悦己》12月刊。


(文/Andy、桑桑、小刚 摄影/ Steve、然石视觉工作室、老赵 化妆/Nina、Ruby、琪琪)



|尽情地分享到朋友圈才是正经事。|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陈妍希:因为有爱,

所以执着。


要问冬天什么最火!

格纹你出来走一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