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曾有两个国家被韬光养晦活活养死:跪安式韬光养晦就是慢性自杀
种种迹象表明,原本认为拜登上台后会主动缓解中美关系的想法错了。
不但中美贸易战没停火,拜振华还开始纠集盟友围堵中国,甚至在前几天还冒出来个被美媒描述成“可能正式拉开美国与中国全面战略竞争的帷幕”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
于是乎,又有个别所谓的专家又在巴拉巴拉:这都是近几年来我们不韬光养晦惹的祸了,赶紧地回到韬光养晦的路上低调跪安,可别惹毛了美爹。
韬光养晦真是个好的策略吗?
这样说,历史上有两个被韬光养晦活活养死的国家可不服了,今天特与大家分享这两个悲催国家的故事。
齐国当年可超级牛叉,开国老祖宗姜子牙,那可是封神榜里的NO.1,是周朝最早的封国之一,可比秦国要历史悠久。春秋时代,首先开启争霸模式可就是齐国的齐桓公-姜小白童鞋。
到了战国时代,虽说没那么牛叉了,但好歹也在战国七雄中排名靠前,初期与楚国同为两强,那时候哪有偏处西陲的秦国什么事。即便到了后期,齐国也是可与秦国一较高下的两大强国,如果严格按经济、军事实力计算,再加上历史机遇,齐国其实也是有一统天下机会的。
但是历史最终的结果是,战国末年,齐王建在国相后胜等公知的忽悠下,韬光养晦,遇事绝不出头,坚定地奉行媚秦政策,唯恐刺激泰国。以至于对秦国进攻他国,以一种“关我鸟事”的态度,很好地扮演了一个吃瓜群众的角色,无所作为地坐看秦国灭掉了韩、赵、魏、楚、燕。
这么做有没有好处,当然有。好处当然有:安享了多年的和平时光。但更可怕的坏处,这个坏处就是:其余诸侯国灭完,就轮到齐国自己玩完。
公元前221年,齐国首都临淄城最终还是迎来了秦国的大军。未做任何抵抗,齐王建麻溜地就投降了,秦人许诺留给他一块五百里封地,不久之后,这位末代齐王便极其可悲地在封地的一片松柏林里活活饿死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无所作为的跪安式韬光养晦其实就是慢性自杀。
南北朝后期的中国局势有点像三国时代,所以也被称为后三国时代。
北方有宇文泰创立的西魏、高欢创立的东魏,而南方有萧衍创立的梁国,三国并存。其中西魏、东魏两家是不死不休的仇敌,长年相互攻伐,按说这样的战略态势对梁国是挺有利吧。当个吃瓜群众,坐山观虎斗不就挺好,然后坐看两国越斗越衰弱,然后最后再坐收渔利,发起最后一击,一统河山。
梁国还真这么想的。然后就玩韬光养晦,绝不出头。
于是乎,梁国人民在英明神武的梁武帝萧衍率领下,关上门来安享盛世太平。大搞文化建设,坐等西魏、东魏玩完。
萧衍这人其实堪称全文武全才。他诗书画艺样样精通,与同时代的谢朓等著名文人称“竟陵八友”。更难得的是他运筹帷幄,骁勇善战,当将军时曾率军击退一代明君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所率的数十万大军。
东西魏死磕到底的时候,韬光养晦的萧衍却心思不在提升国力上。他醉心于文化事业,《文心雕龙》《昭明文选》等旷世名作就出现在这个时代。他还特别崇尚佛教,几度舍身入寺。据史家考证,南朝梁代时有佛寺2846所,仅首都建康就有超过500所佛寺。“南朝四百八十寺”还远不足以说明当年佛教在南朝的兴盛。
就这样,梁国韬光养晦的却养出了武备松弛,而东西魏死磕到底却死磕出雄师劲旅。就这样,南朝军队成了一帮废柴,而北朝军队成了一批恶狼。
后来,仅仅一个在东魏作乱,被打得满地找牙的侯景,就凭一已之力,祸乱南朝,攻灭建康,并让英明神武的梁武帝萧衍活活饿死。
自萧衍死,梁国基本就亡了,韬光养晦就养出来这么个惨淡结局。
这件事告诉我们,安享太平的自宫式韬光养晦其实就是主动找死。
历史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诉我们,警惕那些披着韬光养晦外衣的投降派!
当年邓公提韬光养晦的时候,在韬光养晦四个字后面其实还有四个字:有所作为。可惜很多人忘了这点,或者故意忽略。
值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是有所作为,还是该韬光养晦,相信每一个真正清醒的中国人都有结论。
有所作为,才是硬道理!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大禹
且从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坦承过去是为石油而战说起,真小人与伪君子谁更坏?
拜登会成为第二个里根吗?
这三个问题,比新疆毒教材使用13年更可怕!
致王伟:20年了,中国已经活成你我想要的样子,81192请你返航!
很庆幸,中国终于活成了我想要的那个样子!
其实,我们要感谢反华势力这一波连环暴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