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吗,淄川孝妇河上这座桥是文物!淄川还有哪些古桥?

2016-12-09 文旅君 淄川文化旅游

淄川自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建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人杰地灵,资源丰富。

般阳古城曾设”四门四桥“,四门各有其名,东曰迎仙,南曰迎熏,西曰迎清,北曰迎恩。四门之外各建一古桥,东关桥谓迎仙桥,南关桥谓灵虹桥,西关桥谓六龙桥,北关桥谓济川桥。

如今,只有六龙桥还依然耸立在原淄川城西门外的孝妇河上。


六龙桥,民间称西关大桥,位于淄川城西关大街东首,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前身是古时旧称的“孝感桥”,地处由淄川县西去省府、南达博山、北去张店的三通路口上,当时即有“喉道”之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座桥在“山东古桥”史料、《般阳桥记》均有记载。由于桥的古老,也留下了一些故事和传说……

六龙桥的始建年代无从考证。史料记载,六龙桥先后被大水冲毁过九次,一次次地被洪水冲毁而又一次次地重建。

万历四十三年(1615),淄川知县王时和重建石桥。建成后的石桥“长虹驾水,雕阑如画,屹屹乎巨观矣”。当年,淄川高中6名举人,知县王时和在桥上设宴款待他们,故称“六龙桥”。

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赵锡仁任淄川知县。他捐出自己的俸禄,主持修建并将桥面改为石板,还撰写了《募建西关桥序》。这次重修是在被洪水冲毁两次,并经过一次复修后进行的,也是工程量最大的一次。

建国后,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自张博公路淄川大桥、济青公路淄城大桥建成,六龙桥的“喉道”地位被取而代之。

现在的六龙桥周围,建筑林立,车水马龙。南去百米是淄川大桥、再南里许为淄城水库拦河大坝桥,北下300米外为淄城大桥,再北去约1300米为张博铁路大桥。如此接连大桥4座,水坝一道,远处眺望,五桥更次,各有特点,互相映衬,雄伟壮观。

六龙桥从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饱经风雨,屡被水患,至今风韵犹存,巍然挺立,见证着淄川的沧桑变迁,继续为新般阳的发展和文明而甘坦途矣!

除了六龙桥,淄川还有哪些古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韩圣村北庄桥


北庄桥,位于淄川区龙泉镇韩圣村,横跨在穿村而过的般河上。

桥呈东西走向,为单孔石拱桥,清代建筑。桥面长10米、桥宽4.8米、占地面积50平方米。

桥面为青石铺成,桥面设有护栏,护栏镶有石灰石柱,并雕刻花卉和动物,桥两侧石柱上刻有四升、四斗、四莲花、四狮子图案并镶嵌石鼓,保存较完整,结构稳定,石桥能够体现当时的建筑风格。

关于北庄桥,在龙泉的歌谣里,还有“北庄桥,桥上桥,人在桥下走,水在桥上流”的说法。

在生于斯的车纯滨文章中,有这样的描述:

沿着龙口玉石街向北就到了韩圣村,也就到了北庄桥。北庄桥也是用青石修砌的,修的很精致。有人说这桥是隋朝修建的,有人说是唐朝修建的,已经无从考证,但看上去确实很古老了。所谓的桥上桥,是说青石桥的两侧有雕梁画柱的护栏,护栏上的石狮子雕像到现在仍然依稀可辨。下大雨的时候,雨水缓缓流过桥面,而桥下却还有人避雨或者行走,就形成了“人在桥下走,水在桥上流”的景色。

【北庄桥附近民居】


田庄村田庄桥


田庄桥(风雷峡),位于淄川区西河镇田庄村南,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庄桥呈南北向跨谷而建,桥长13.5米、宽4.3米、高6.5米,一孔跨径5.3米,孔高5.2米,拱厚0.95米。

古时这里是东南部山区进淄川的必经之路。两边是山岭,中间有峡谷。桥东崖壁上刻有“风雷峡”三个大字。

《淄川县志》记载:“县东南三十里田庄之南,水自东北峪中出,两岸陡绝,石桥横溪,溪中巨石嶙峋,不可名状。水石相击,声响如雷。桥左有石,刻风雷峡三大字。笔力苍老不著姓名”。



蓼坞村:四升四斗通济桥


蓼坞村通济石桥,位于淄川区黑旺镇蓼坞村东西大街上,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济桥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据说当时青州通往济南的官道经过此桥,故名通济桥。

石桥为一孔拱形结构,桥长16米,宽3.5米,高8米,拱脚踏在天然砣石上,根基坚固。砌拱用石规格相同,且打磨精细,共计22排,每排6块,拱洞两侧填砌同样的石块。桥面青石板铺设,两侧有石护栏,各有八根石柱,石柱高1.14米,宽0.35米。

每根石柱顶部雕刻有图案,分别为四升、四斗、四莲花、四和尚图案,桥两边各有一尊象征性的龙卷石鼓。升、斗都是过去盛粮食的计量工具,把它们刻在栏杆上大概含有祈求丰收之意。和尚有为人间祈福的涵义,莲花寓意吉祥。不难看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处处可见。

在桥西现存三截石碑,为通济石桥碑记,碑已残,但字迹尚可辨。

通济桥不过几米宽,却曾见证过来往省城的轿子、车马,无论风光一时的达官贵人、富户商贾还是荷锄劳作的村氓野夫、普通百姓都曾在桥上来来往往、身影匆匆。如今它沉寂了,桥下的淙淙流水远去了。


本齐村中和桥


中和桥,位于淄川区太河镇本齐村内,横跨于村内小河之上。

桥呈南北走向,桥面长7米、宽4.2米、桥高3.7米。单拱石桥,桥拱呈半圆形,跨度3.4米,用当地石灰石砌成。

据碑文记载,中和桥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有居于村河东岸的张姓人家,为居于河西岸的刘、韦姓人家生产、生活方便而出资修建的,取“中庸和睦”之意,取名“中和桥”。此桥现在仍然是连接村东西居民的重要交通要道,该桥体现了邻里互助和谐相处的淳朴民风。


本齐村名由来

本齐村原名为凤凰岭,因村南有一山叫凤凰山而得名。


【凤凰岭红叶】

相传,明朝末年,村里来了一位从河北冀州逃难来的胡姓青年,因其父在朝内任官,因受奸臣所害,全家遭到满门抄斩,他在相邻的帮助下,逃了出来,费劲周折来到山东中部的这个小山村。乡亲们没有因他是外地人而歧视他,把他介绍到一富户人家做长工。

他老实忠厚,勤奋能干,不管脏活累活抢着干,乡亲们帮他找了个当地媳妇,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小日子过得还算红火。可是好景不长,媳妇染疾故去,他也随即生病卧床,为了治病他变卖了家产,还欠下了不少债。

这时,他听说父亲已平反昭雪,并要给一大笔抚恤金,顿时病就好了一大半。有人劝他赶快回老家,但他回绝了他们的好意,说,这样走了对不住乡亲们,要把欠下的债还清才能走。


【本齐村】

又过了十年,他把欠债连本带利都还齐了,却不幸染重病,从此卧床不起。临终前,他将两个儿子叫到床前,把家世详细告诉了他们,并说咱家欠乡亲们的债已全部还清,等我死后,将尸体火化成灰,要把骨灰带回河北老家葬到祖茔里,并代他到官府认领赔偿金,为你们蒙受不白之冤的爷爷修建坟墓,树碑立传。嘱咐完后,随即闭上了眼睛。

胡老汉死后,儿子按照父亲的遗愿一一办理完毕,最后面对帮忙的乡亲们磕了三个响头,捧着父亲的骨灰含泪而去,场面异常感人,乡亲们也纷纷落泪。

人们为怀念这位忠实厚道、讲究诚信、还清欠债加息的人和事,将村名改称为本齐,即连本钱加利息都还齐了。


【本齐村石碾】


池板村兴隆桥

兴隆桥,位于淄川区太河镇池板村西潭湾上,呈东西走向,为单拱石桥。

桥长9米、桥宽3.7米、高11米、孔跨径5米。

桥建在两岸石崖相距最窄处,无台无礅,取用当地石料直接砌筑在岸边的石崖上,既坚固又经济,桥保存完好并沿用至今。


山桥村普济桥


普济桥,位于淄川区太河镇山桥村南,地处淄川、博山、青州、临朐、沂源五县交界处,当地有“雄鸡一鸣听五县”之说。

据普济桥记碑文记载,该桥为单孔石拱桥,重修于中华民国九年,东西走向,桥长9米,宽4.6米,高5.25米;拱高3.5米,跨径3.3米。

桥身南北两侧桥拱上各镶嵌一石质匾额,南曰“虎踞”,北曰“龙盘”。桥南北两侧砌有石柱护板,石柱宽0.3米,长0.2米,高0.58米。立柱之间的石护板长1.25米,宽0.50米,厚0.12米。桥面由青石板铺成,历经磨砺光滑如镜。

桥西有两块残存石碑,为普济桥记碑刻。

据残缺碑文记载:“桥不知创自何年。重修后,至宣统二年(1910)七月二十三日大雨又圮。中华民国九年(1920)又重修,立此碑”。

据《淄博市地名志》中杨家庄《李氏族谱》记载:始祖自明洪武初年由枣强迁居青州府益都县史家峪。初以村前山峪中之桥命名为山桥,清代后期桥被冲毁后,以姓氏改称史家峪。自此山桥、史家峪两名并存。建国后定为山桥。故始建年代应早于明洪武初年。

淄博师专赵晓明教授曾这样描写山桥村:

途中一座溪桥,桥下一潭碧水,草木掩映,村妇在潭上浣纱,真想像苏东坡那样“解鞍欹枕绿杨桥。”

过桥折向北,不知行了几里始到村前。村中清流淙淙,水上横一石桥,石栏石鼓,古味朴拙,小村因此桥得名山桥村。

桥旁的古柏,溪边的平柳,粗粗细细的乔木,蓬蓬蓊蓊的灌木,酿出沉净和清凉。

小径傍溪,两边是连山,茅屋瓦房散落在山前山腰。

永敏君的老家蓬门半掩,插着棘针,院内是邻人植的豆棚瓜架,屋门肃然紧扃。院门外就是高崖石棚,崖下一泓清泉,汩汩地流出,四时不涸。或捧泉水吸啜,或趴下牛饮,清冽得心脾俱爽。坐在山桥石栏上,细看这愈行愈深的小径,唐人朱湾的《寻隐者韦九》便跳了出来:寻得仙源访隐沦,渐来深处渐无尘。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前始见人。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路旁樵客何须问,如今朝市不是秦。


东省村永济桥


永济桥建于清代,南接村庄,靠凤凰台山根,桥长22米、宽4米、高8米,一孔跨径5米,孔高6.6米,拱厚1.5米,为实腹石拱桥,拱圈顶部雕有一龙头。

此桥处于旧时青州至龙泉、西河、博山的官道,原在桥北的“永济桥”石碑,被后人拆去修了河坝,原桥面两侧石条护栏,今已全无。

该桥虽历经风雨,现已基本废弃,但仍坚固如初。

传永济桥也叫蓝桥。清代在蓝桥边的井台上还发生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蓝桥河边有个姑娘叫蓝瑞莲父母双亡,跟舅舅生活。因她舅舅游手好闲,把十八岁的瑞莲卖给了五十三岁的周蓝宽为妻。周蓝宽是个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徒,经常无故打骂瑞莲。瑞莲自从嫁到周家后,吃不饱,穿不暖,受尽折磨。

这天瑞莲到蓝桥井台去挑水,遇到赶路口渴到井边找水喝的书生魏魁元。瑞莲见他大汗淋漓怕他喝井里的凉水得伤寒,劝他到村里要点热水喝。魏魁元很感激瑞莲做事周全体贴。见瑞莲正欲打第二桶水,就帮瑞莲把水打了上来;瑞莲也感念魏魁元体贴周到,两人一见钟情互诉钟肠,相约夜晚三更出逃。当夜两人蓝桥相会,出逃成功,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争取婚姻自由,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该故事被编成吕剧《井台会》,当地人叫《蓝桥会》,也叫《瑞莲打水》。


部分图文资料由”新淄川“微信,网友”涌泉山人“、”柳泉泳“等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微信ID:zcwhly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