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虹:南昌大美南矶山
南昌确实有不少值得一去的地方,巍然古朴的滕王阁、惊天问世的海昏侯墓、鸟语花繁的凤凰沟、嵯峨俊朗的梅岭、底蕴厚重的八大山人纪念馆等等,都让人流连和沉迷。暮春之初,偶然邂逅鄱阳湖南矶湿地自然保护区,徜徉在广袤无垠的江南草原之中,眺望浩瀚无际的鄱阳湖,看湖畔飞花牛羊满坡,鸟戏洲头,鱼翔浅底,我不禁由衷感叹,大爱无疆,大象无形,大美无言,这里是南昌真正的大美之地。
南矶湿地位于南昌市东北约60公里处,总面积达3.33万公顷,是赣江注入鄱阳湖后流速变缓泥沙淤积形成的天然湖汊草洲,因湿地内有南山与矶山而得名,合称为南矶山。南矶山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高等植物约600种、鸟类205种、鱼类136种、底栖动物类62种、虾蟹类20余种,被誉为“国际级重要湿地”。这里位处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飞区,是重要的水鸟越冬地和中继站,每年迁徙此处越冬或过境的水鸟近90种,总数量达到8万余只,占鄱阳湖候鸟总数的58%。其中不乏全球关注的濒危物种,如东方白鹳、黑鹳、灰鹤、蓑羽鹤、丹顶鹤、白枕鹤、鹈鹕、白额雁、白琵鹭、金雕、海雕、中华秋沙鸭等等。这里还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和鲤、鲫等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和育肥场所,是中华鲟、河豚、鲈鱼、鳗鲡等珍稀洄游型鱼类的重要洄游通道,因而可以说是野生鱼类的天然基因库和最后的避难所,对我国渔业资源保护有重要意义。
太子河的天然横断,隔阻了南矶山和南昌的交通,孕育了湿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时光荏苒,斗转星移,自然万物在这里生机勃勃地肆意生长,始终不被凡尘关注和侵扰,南矶山渐渐幻变为鲜为人知的桃源仙境。湿地景色四季怡人,春夏秋冬各秉异趣。春有绿草如茵、一碧万顷的风情,夏有烟波浩瀚、渔舟唱晚的意境,秋有蒹葭吐穗、芦荻飞雪的韵味,冬有飞鸟遮云、长河落日的壮观。
“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春天的南矶山是江南水乡最美的山水国画,柔媚,朦胧,极富诗意。从南昌蒋巷镇一路向东北,一跃上黄湖大堤,眼前景色豁然开朗,湿地春色尽入眼底。七万亩的草洲就像一幅绚丽多姿的天然画卷徐徐展开,草色青袅,勾勒出草原般辽阔连绵的曲线;水声绕屋,弥漫着江南水乡的清新和婉约。草洲上点缀着大片大片的荇花,新绿托着嫩黄,在春光的映照下,氤氲出绚丽的霞彩。数十头老牛徜徉在荇花丛中,悠闲地吃着新草。一条条蜿蜒的小河纵横交错,像明丽的飘带穿过草洲,飘向春天的深处,延伸到星罗棋布的湖泊中。常湖、菱湖、北甲湖、东湖、神塘湖等湖汊先是一串串交错连接着,飘到远处便是一片汪洋了。湖边是绵延成片、丰饶肥沃的湖草,一簇簇,一丛丛,绿得沁人心脾。清澈透明的湖水里有成群初生的鱼儿,在碧绿新绒的湖草下穿流嬉闹。草洲边的阡陌水巷里横七竖八地停泊着许多渔船,时值休渔季节,渔娘们正在落日的余晖里悠闲地织补着渔网,憧憬着丰收年成。清风徐来,微波荡漾,渔船随风轻轻摇曳。鸟鸣啾啾,蛙唱声声,大自然安详地低吟浅唱,吟唱着南矶山春天的宁静与祥和。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夏季的南矶山如一首波澜壮阔的山水诗篇,风卷云涌,气象万千。伴随着绵延迷濛的雨季,鄱阳湖日渐丰盈。赣鄱大地95%的雨水经过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5大河流注入鄱阳湖,峰值流量竟然达17000立方米每秒。初夏,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水一寸一寸地上涨,逐渐漫过了河堤,漫过了公路,漫过了草洲,不多久,南矶山的绿色全部浸润在水中,南山与矶山成了两座孤岛。这时候要上岛,只有乘船了。来往的小船穿行于纵横交错的水巷之中,别有水乡泽国的意境和趣味。两边的芦草有近一人高,千枝万竿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笔直娟秀,青枝滴翠,连绵起伏,气势恢宏。经过春夏之交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鄱阳湖暴涨,这里仿佛成了水的世界,浩淼烟波中掩映着万种风情。远眺湖面,水光潋滟,风帆浮隐,透着大海般的壮阔与雄美;湖面尽处,远山连成一抹青黛的线条,空濛而不失隽永。如遇风雨,湖上风起浪涌,波涛连天,铅云低垂,混沌一片。恍惚间,不禁有一种错觉,这到底是宁静的湖泊还是浩瀚澎湃的大海?夏季是渔民的丰收季节,歇了好几个月的渔船欢快地迎着朝霞扑入了湖中,湖面上响起了阵阵欸乃的橹声,欢快悠扬的渔歌随着霞光飘漾,渔网撒下,网起大片大片的银光。南矶山上的村庄日渐明快起来,码头上都是忙碌的身影,渔民的脸颊上绽放着笑容,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悠然情愫,令人不知不觉地消融在这如梦的波澜和柔软的记忆里,内心激荡已久的喧嚣与躁动从指间悄然滑过,留下一丝久违的素淡与豁然。
“无人为觅桓伊笛,自卷秋芦片叶吹”。秋天的南矶山是一首激情澎湃的秋日恋歌,激昂高亢,热烈如火;是一幅绚丽多彩的风景油画,五彩缤纷,意境悠远。“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当秋风挟带着落叶如约而至时,南矶山已是水落洲出。茫无际涯的草洲在风霜秋雨的浸染下洗尽铅华,层层叠叠地呈现出粉红、青黄、黛绿、灰白、天蓝各种颜色,别有一番风韵。初秋,草洲还是以深绿为基调,少部分已经转为青黄。草洲中间,怒放着一簇簇红花草,在秋阳的抚摸下,格外绚烂,将湖床染上大片大片的粉红。红花之上,有小簇荻草摇曳,荻花似雪,为五颜六色的草洲平添些许风花雪月。红花绵延连到湖边,浓醉成一抹深红,与湛蓝的湖水成鲜明对比。近黄昏,落日熔金,霞燃水醉,波光粼粼的湖面羞成了绯红,分外绚丽。霞光下,千帆归港,桨声悠扬,楫影清远,湖面上不时飘来几句高亢缠绵的渔歌,犹如一曲欢悦的恋恋情歌。秋意渐浓,南矶山的景色在秋霜的渲染下悄然变化。芦荻花多触处飞,黛绿的苇叶衬托着雪白的荻花,在斜阳的照耀下透明雪亮,大湖内外都笼罩在一层薄薄的“秋雪”之中,有如夜雪初霁,分外妖娆。深秋,秋风横扫了万顷草洲,南矶山铅华尽褪,大地一片金黄,高低起伏的芦苇在夕阳的映照下肃穆静立,定格为一幅永恒的油画。
“鄱湖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冬天,南矶山是候鸟的天堂。寥廓的湿地保护区湖水退落,露出大片大片的浅滩、沼泽和港汊,大量鱼虾、螺蚌滞留浅滩,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饵。在亚热带湿润季风的召唤下,候鸟追逐着季风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北大荒等地翩翩飞来,在这里越冬、觅食、繁衍生息。一瞬间,湿地的每一片湖水、每一块浅滩上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数不胜数的鹤、鹭、鹳、雁等候鸟成群结队,千姿百态。各种各样的鸟鸣声高亢悠扬,不绝于耳,宣示着她们才是南矶山冬天的主人。她们时而踮着脚在湿地里漫步,时而在湖面上盘旋飞翔,时而一头扎进湖水里捕食。或追逐,或嬉戏,或静卧,或素裳婷立,或翩跹起舞,或展翅翱翔,或用曼妙的身姿挥洒着对湿地的喜爱与眷恋。矶山是看日出观候鸟的最佳之处。
初冬的清晨,乘兴登上矶山最高处——平安塔,遥望一轮红日撕开湖面喷薄而出,天水之间仿佛豁然撕开了一个口子,湖面刹那间倾下万丈金辉,五彩斑斓。迎着晨曦,千万只候鸟在空中翱翔飞舞,忽东忽西,忽高忽低,不断变换着阵形,流金溢彩的朝霞里欢舞着无数美丽剪影,睡意初醒的湖面中洋溢着无限勃勃生机。近处,山脚钟山潭如碧玉妆成,秀美婉约;远处,康山大堤绵延百里,直接天际。久久眺望如梦如画的风景,你会心旷神怡,心飞云天,如醉如痴。山河壮丽,江山如画的豪情壮志从心底油然而生。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的年轮不仅雕琢了南矶山的质朴与大美,而且沉淀了许多美丽的历史传说。江西“老表”的起源之一,就与南矶山有关。公元1363年,明 51 29935 51 15287 0 0 3076 0 0:00:09 0:00:04 0:00:05 3076太祖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因兵力悬殊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明太祖在走投无路之际为湖区百姓援救。湖区百姓皆姓陈,与明太祖的娘舅同姓。明太祖心怀感恩,亲昵地称呼当地百姓为“老表”。朱元璋敕建的忠臣庙至今屹立在对岸的康山之畔,默默地见证着这段壮怀激烈的历史。明洪武四年前后,洪都府连年水灾,湖区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三名勇敢的“老表”主动请缨前往应天府,在紫禁城门前擂鼓高呼“皇上的亲戚江西老表求见”。明太祖念及当年救命之恩,传谕赈灾免赋。自此,江西皇亲“老表”声名远扬,成为江西人的代名词。矶山之巅的平安塔,始建于南宋,明军将士出征前均会在此烧香祈福,十分灵验。矶山岛西边有一突出的平台,花影扶疏,林木荫翳,刘伯温常常在此钓鱼,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苦思破敌良策。马子山、藏兵洞、阵头咀等等,都曾是明军厉兵秣马之处。硝烟散尽,走过一个个历史遗址,凝望迷雾笼罩的湖面,似乎仍能隐约看到旌旗猎猎,听到兵士擂鼓呐喊之声。
沧海桑田,时光飞逝,刀光剑影已化为过眼烟云。如今的南矶山犹如藏在深闺鲜为人知的璞玉,美丽质朴,尚待雕琢。随着旅游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游览设施的不断完善,作为我国唯一在省会城市的国家级湿地一定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片大美之地将成为南昌旅游的新亮点,鄱阳湖旅游的新高地。
编辑:邓勤
出品:江西省旅发委市场处
投稿邮箱:jxtaxwzx@163.com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