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10个设计原则,离架构师又进了一步!!!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微观技术 Author TomGE
如若转载请联系原公众号
闲言碎语:
一个懂设计原则的程序猿,写出来的代码可扩展性就是强,后续的人看代码如沐春风。相反,如果代码写的跟流水账似的,完全一根筋平铺下来,后续无论换谁接手维护都要骂娘。
做软件开发多年,CRUD
仿佛已经形成一种惯性,深入骨髓,按照常规的结构拆分:表现层
、业务逻辑层
、数据持久层
,一个功能只需要个把小时代码就撸完了。
再结合CTRL+C
和CTRL+V
绝世秘籍,一个个功能点便如同雨后春笋般被快速克隆实现。
是不是有种雄霸天下的感觉,管他什么业务场景,大爷我一梭到底,天下无敌!!!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
答案不言而喻!!!
初入软件行业,很多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时间久了,很多人便产生困惑,能力并没有随着工作年限得到同比提升,焦虑失眠,如何改变现状?
悟性高的人,很快能从一堆乱麻中找到线索,并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什么能力?
当然是软件架构能力,一名优秀的软件架构师,要具备复杂的业务系统的吞吐设计能力
、抽象能力
、扩展能力
、稳定性
。
如何培养这样能力?
我将常用的软件架构原则,做了汇总,目录如下:
千万不能教条主义,生搬硬套
单一职责
我们在编码的时候,为了省事,总是喜欢在一个类中添加各种各样的功能。未来业务迭代时,再不断的修改这个类,导致后续的维护成本很高,耦合性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架构设计时通常会考虑单一职责
定义:
单一职责(SRP: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面向对象五个基本原则(SOLID)之一。每个功能只有一个职责,这样发生变化的原因也会只有一个。通过缩小职责范围
,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单一职责原则和一个类只干一件事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将变化纳入了考量。
代码要求:
一个接口、类、方法只负责一项职责,简单清晰。
优点:
降低了类的复杂度,提高类的可读性、可维护性。进而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降低变更引起的风险
。
示例:
有一个用户服务接口UserService
,提供了用户注册、登录、查询个人信息的方法,主要还是围绕用户相关的服务,看似合理。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注册接口
Object register(Object param);
// 登录接口
Object login(Object param);
// 查询用户信息
Object queryUserInfoById(Long uid);
}
过了几天,业务方提了一个需求,用户可以参加项目。简单的做法是在UserService
类中增加一个joinProject()
方法
又过了几天,业务方又提了一个需求,统计一个用户参加过多少个项目,我们是不是又在UserService
类中增加一个countProject()
方法。
这样导致的后果是,UserService
类的职责越来越重,类会不断膨胀,内部的实现会越来越复杂。既要负责用户相关还有负责项目相关,后续任何一块业务变动,都会导致这个类的修改。
两类不同的需求,都改到同一个类。正确做法是,把不同的需求引起的变动拆分开,单独构建一个ProjectService
类,专门负责项目相关的功能
public interface ProjectService{
// 加入一个项目
void addProject (Object param);
// 统计一个用户参加过多少个项目
void countProject(Object param);
}
这样带来的好处是,用户相关的需求只要改动UserService
。如果是项目管理的需求,只需要改动ProjectService
。二者各自变动的理由就少了很多。
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OCP:Open-Closed Principle),主要指一个类、方法、模块 等 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简单来讲,一个软件实体应该通过扩展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已有的代码来实现变化。
个人感觉,开闭原则在所有的原则中最重要,像我们耳熟能详的23种设计模式,大部分都是遵循开闭原则,来解决代码的扩展性问题。
实现思路:
采用抽象构建框架主体,用实现扩展细节。不同的业务采用不用的子类,尽量避免修改已有代码。
优点:
可复用性好。在软件完成以后,仍然可以对软件进行扩展,加入新的功能,非常灵活。因此,这个软件系统就可以通过不断地增加新的组件,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可维护性好。它的底层抽象相对固定,不用担心软件系统中原有组件的稳定性,这就使变化中的软件系统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示例:
比如有这样一个业务场景,我们的电商支付平台,需要接入一些支付渠道,项目刚启动时由于时间紧张,我们只接入微信支付
,那么我们的代码这样写:
class WeixinPay {
public Object pay(Object requestParam) {
// 请求微信完成支付
// 省略。。。。
return new Object();
}
}
随着业务扩展,后期开始逐步接入一些其他的支付渠道,比如支付宝
、云闪付
、红包支付
、零钱包支付
、积分支付
等,要如何迭代?
class PayGateway {
public Object pay(Object requestParam) {
if(微信支付){
// 请求微信完成支付
// 省略。。。。
}esle if(支付宝){
// 请求支付宝完成支付
// 省略。。。。
}esle if(云闪付){
// 请求云闪付完成支付
// 省略。。。。
}
// 其他,不同渠道的个性化参数的抽取,转换,适配
// 可能有些渠道一次支付需要多次接口请求,获取一些前置准备参数
// 省略。。。。
return new Object();
}
}
所有的业务逻辑都集中到一个方法中,每一个支付渠道本身的业务逻辑又相当复杂,随着更多支付渠道的接入,pay
方法中的代码逻辑会越来越重,维护性只会越来越差。每一次改动都要回归测试所有的支付渠道,劳民伤财。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设计原则,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按开闭原则重新编排代码
首先定义一个支付渠道的抽象接口类,把所有的支付渠道的骨架抽象出来。设计一系列的插入点,并对若干插入点流程关联。
关于插入点,用过OpenResty的同学都知道,通过set_by_lua、rewrite_by_lua、body_filter_by_lua 等不同阶段来处理请求在对应阶段的逻辑,有效的避免各种衍生问题。
abstract class AbstractPayChannel {
public Object pay(Object requestParam) {
// 抽象方法
}
}
逐个实现不同支付渠道的子类,如:AliayPayChannel
、WeixinPayChannel
,每个渠道都是独立的,后期如果做渠道升级维护,只需修改对应的子类即可,降低修改代码的影响面。
class AliayPayChannel extends AbstractPayChannel{
public Object pay(Object requestParam) {
// 根据请求参数,如果选择支付宝支付,处理后续流程
// 支付宝处理
}
}
class WeixinPayChannel extends AbstractPayChannel{
public Object pay(Object requestParam) {
// 根据请求参数,如果选择微信支付,处理后续流程
// 微信处理
}
}
总调度入口,遍历所有的支付渠道,根据requestParam
里的参数,判断当前渠道是否处理本次请求。
当然,也有可能采用组合支付
的方式,比如,红包支付
+微信支付
,可以通过上下文参数,传递一些中间态的数据。
class PayGateway {
ListpayChannelList;
public Object pay(Object requestParam) {
for(AbstractPayChannel channel:payChannelList){
channel.pay(requestParam);
}
}
}
里氏替换
里氏替换原则(LSP:Liskov Substitution Principle):所有引用基类的地方必须能透明地使用其子类的对象
简单来讲,子类可以扩展父类的功能,但不能改变父类原有的功能(如:不能改变父类的入参,返回),跟面向对象编程的多态性
类似。
多态是面向对象编程语言的一种语法,是一种代码实现的思路。而里氏替换是一种设计原则,是用来指导继承关系中子类如何设计,子类的设计要保证在替换父类的时候,不改变原有程序的逻辑以及不破坏原有程序的正确性。
实现思路:
子类可以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 子类中可以增加自己特有的方法。 当子类的方法重载父类的方法时,方法的前置条件(即方法的形参)要比父类方法的输入参数更宽松。 当子类的方法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时,方法的后置条件(即方法的返回值)要比父类更严格。
接口隔离
接口隔离原则(ISP:Interface Segregation Principle)要求程序员尽量将臃肿庞大的接口拆分成更小的和更具体的接口,让接口中只包含调用方感兴趣的方法,而不应该强迫调用方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
实现思路:
接口尽量小,但是要有限度。一个接口只服务于一个子模块或业务逻辑。 为依赖接口的类定制服务。只提供调用者需要的方法,屏蔽不需要的方法。 结合业务,因地制宜。每个项目或产品都有特定的环境因素,环境不同,接口拆分的标准就不同,需要我们有较强的业务 sense 提高内聚,减少对外交互。使接口用最少的方法去完成最多的事情。
示例:
用户中心封装了一套UserService
接口,给上层调用(业务端以及管理后台)提供用户基础服务。
public interface UserService{
// 注册接口
Object register(Object param);
// 登录接口
Object login(Object param);
// 查询用户信息
Object queryUserInfoById(Long uid);
}
但随着业务衍化,我们需要提供一个删除用户功能,常规的做法是直接在UserService
接口中增加一个deleteById
方法,比较简单。
但这样会带来一个安全隐患,如果该方法被普通权限的业务方误调用,容易导致误删用户,引发灾难。
如何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接口隔离
的原则
定义一个全新的接口服务,并提供deleteById
方法,BopsUserService
接口只提供给Bops管理后台系统使用。
public interface BopsUserService{
// 删除用户
Object deleteById(Long uid);
}
总结一下,在设计微服务接口时,如果其中一些方法只限于部分调用者使用,我们可以将其拆分出来,独立封装,而不是强迫所有的调用方都能看到它。
依赖倒置
软件设计中的细节具有多变性,但是抽象相对稳定,为了利用好这个特性,我们引入了依赖倒置原则。
依赖倒置原则(DIP:Dependence Inversion Principle):高层模块不应直接依赖低层模块,二者应依赖于抽象;抽象不应该依赖实现细节;而实现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依赖倒置原则的主要思想是要面向接口编程,不要面向具体实现编程。
示例:
定义一个消息发送接口MessageSender
,具体的实例Bean注入到Handler
,触发完成消息的发送。
interface MessageSender {
void send(Message message);
}
class Handler {
@Resource
private MessageSender sender;
void execute() {
sender.send(message);
}
}
假如消息的发送采用Kafka
消息中间件,我们需要定义一个KafkaMessageSender
实现类来实现具体的发送逻辑。
class KafkaMessageSender implements MessageSender {
private KafkaProducer producer;
public void send(final Message message) {
producer.send(new KafkaRecord<>("topic", message));
}
}
这样实现的好处,将高层模块与低层实现解耦开来。假如,后期公司升级消息中间件框架,采用Pulsar,我们只需要定义一个PulsarMessageSender
类即可,借助Spring容器的@Resource
会自动将其Bean实例
依赖注入。
优点:
降低类间的耦合性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降低并行开发引起的风险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最后,要玩溜依赖倒置原则,必须要熟悉控制反转
和依赖注入
,如果你是java后端,这两个词语你一定不陌生,Spring框架
核心设计就是依赖这两个原则。
简单原则
复杂系统的终极架构思路就是化繁为简
,此简单非彼简单,简单意味着灵活性的无限扩展,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这个简单原则。
简单原则(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翻译过来,保持简单,保持愚蠢。
我们深入剖析下这个 “简单”:
1、简单不等于简单设计或简单编程。软件开发中,为了赶时间进度,很多技术方案简化甚至没有技术方案,认为后面再找时间重构,编码时,风格随意,追求本次项目快速落地,导致欠下一大堆技术债。长此以往,项目维护成本越来越高。
保持简单并不是只能做简单设计或简单编程,而是做设计或编程时要努力以最终产出简单为目标,过程可能非常复杂也没关系。
2、简单不等于数量少。这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代码行少或者引入不熟悉的开源框架,看似简单,但可能引入更复杂的问题。
如何写出“简单”的代码?
不要长期进行打补丁式的编码 不要炫耀编程技巧 不要简单编程 不要过早优化 要定期做 Code Review 要选择合适的编码规范 要适时重构 要有目标地逐渐优化
最少原则
最少原则也称迪米特法则(LoD:Law of Demeter)。迪米特法则定义只与你的直接朋友交谈,不跟“陌生人”说话。
如果两个软件实体无须直接通信,那么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调用,可以通过第三方转发该调用。其目的是降低类之间的耦合度,提高模块的相对独立性。
核心思路:
一个类只应该与它直接相关的类通信 每一个类应该知道自己需要的最少知识
示例:
现在的软件采用分层架构,比如常见的Web --> Service --> Dao
三层结构。如果中间的Service层
没有什么业务逻辑,但是按照迪米特法则
保持层之间的密切联系,也要定义一个类,纯粹用于Web层
和Dao层
之间的调用转发。
这样传递效率势必低下,而且存在大量代码冗余。面对此问题,我们需灵活应对,早期可以允许Web层
直接调用Dao
。后面随着业务复杂度的提高,我们可以慢慢将Controller
中的重业务逻辑
收拢沉淀到Service
层中。随着架构的衍化,清晰的分层开始慢慢沉淀下来。
写在最后,迪米特法则关心局部简化,这样很容易忽视整体的简化。
表达原则
代码的可维护性也是考验工程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试问一个人写的代码,每次code review时都是一堆问题,你会觉得他靠谱吗?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引入一个表达原则
。
表达原则(Program Intently and Expressively,简称 PIE),起源于敏捷编程,是指编程时应该有清晰的编程意图,并通过代码明确地表达出来。
表达原则的核心思想:代码即文档,通过代码清晰地表达我们的真实意图。
那么如何提高代码的可读性?
1、优化代码表现形式
无论是变量名、类名还是方法名,要命名合理,要能清晰准确的表达含义。再配合一定的中文注释,基本不用看设计文档就能快速的熟悉项目代码,理解原作者的意图。
2、改进控制流和逻辑
控制嵌套代码
的深度,比如if else
的深度最好不要超多三层。外层最好提前做否定式
判断,提前终止操作或返回。这样的代码逻辑清晰。下面示例便是正确的处理:
public List getStudents(int uid) {
List result = new ArrayList<>();
User user = getUserByUid(uid);
if (null == user) {
System.out.println("获取员工信息失败");
return result;
}
Manager manager = user.getManager();
if (null == manager) {
System.out.println("获取领导信息失败");
return result;
}
List users = manager.getUsers();
if (null == users || users.size() == 0) {
System.out.println("获取员工列表失败");
return result;
}
for (User user1 : users) {
if (user1.getAge() > 35 && "MALE".equals(user1.getSex())) {
result.add(user1);
}
}
return result;
}
分离原则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面对复杂的问题,考虑人脑的处理能力有限,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将复杂问题拆分为若干个小问题,通过解决小问题进而解决大问题。
分离的核心思路:
1、架构视角
结合业务场景对整个系统内若干组件进行边界划分,如,层与层(MVC)、模块与模块、服务与服务等。像现在流行的DDD领域驱动设计指导的微服务就是一种很好的拆解方式,通过水平分离的策略达到服务与服务之间的分离。
架构设计视角下的关注点分离更重视组件之间的分离,并通过一定的通信策略来保证架构内各个组件间的相互引用。
2、编码视角
编码视角主要侧重于某个具体类或方法间的边界划分。比如Stream
流的filter
、map
、limit
,数据集在不同阶段按照不同的逻辑处理,并将输出内容作为下一个方法的输入,当所有的流程处理完后,最后汇总结果。
一些不错分层案例:
1、MVC模型
2、网络 OSI 七层模型
一个好的架构一定具有不错的分层,各层之间通过定义好的规范通讯 ,一旦系统中的某一部分发生了改变,并不会影响其他部分(前提,系统容错做的足够好)。
契约原则
天下事无规矩不成方圆,软件架构也是一样道理。动辄千日的大项目,如何分工协作,保证大家的工作能有条不紊的向前推进,靠的就是契约原则。
契约式原则(DbC:Design by Contract)。软件设计时应该为软件组件定义一种精确和可验证的接口规范,这种规范要包括使用的预置条件、后置条件和不变条件,用来扩展普通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
契约原则关注重点:
API 必须要保证输入是接收者期望的输入参数 API 必须要保证输出结果的正确性 API 必须要保持处理过程中的一致性。如果一个API被二次修改后,整个集群的服务器都要重新部署,保证服务能力状态的一致。
如何做好 API 接口设计?
1、接口职责分离。设计 API 的时候,应该尽量让每一个 API 只做一个职责的事情,保证API的简单和稳定性。避免相互干扰。
2、 API 命名。通过命名基本能猜出接口的功能,另外尽量使用小写英文
3、接口具有幂等性。当一个操作执行多次所产生的影响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
4、安全策略。如果API是外部使用,要考虑黑客攻击、接口滥用,比如采用限流策略。
5、版本管理。API发布后不可能一成不变,很可能因为升级导致新、旧版本的兼容性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对API
进行版本控制和管理。
写在最后
软件架构原则的核心精髓,尽可能把变的部分和不变的部分分开,让不变的部分稳定下来。我们知道,模型是相对稳定的,实现细节则是容易变动的部分。所以,构建出一个稳定的模型层,对任何一个系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