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本哲学名著(必备书单)|百年学脉特别推荐(一)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曰:“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轻视文化,一个民族就没了灵魂,忽略学术,我们就断了精神的根,也就不会有尊严和长久的发展。
——江蓝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面对西方文化冲击,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启蒙的挑战,面对民族危机、时代困境,第一流的中国知识人的时代回应和精神建构。
——陈来(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
商务印书馆致力于把“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打造为中国学术出版的一大经典,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相辉映。
——于殿利(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已出版6辑、共200种。今天是“百年学脉”特别推荐的第一期,关于哲学和宗教的40本名著,值得收藏。
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
中国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而务要表见之于生活中。
——张岱年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完整的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
陈寅恪赞其“取材谨严,持论精确”。
本书基本架构已为中国哲学史界普遍接受,许多观点(如名家应分为惠施之“合同异”、公孙龙之“离坚白”两派;二程思想不同,分别为心学、理学之先驱;又如程朱异同,陆王异同,朱王异同;等等),均发前人所未发,在学术界享有盛誉。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由经学转向的创始之功
梁启超赞其“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见石破天惊的伟论”。
在传统中国,经学凌驾于所有的学术之下,而胡适的这部中国哲学史,将其当成独立学科,将经学与之剥离开,因此冯友兰说“在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近代化工作中,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中国哲学史的近代化,其实也就是学术转型,由经学范型转向西学范例,由此可见胡适的创始之功的意义。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中国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而务要表见之于生活中。
——张岱年
作者张岱年从中国哲学固有的体系出发来研究中国哲学,全书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大部分。作者指出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变易大流,一切都在变易中,而整个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无穷无尽的变易历程。书中特别突出了人生论,人我和谐之道的宣示被作者认为是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中国哲学中的致知论颇为简略,直截了当地承认物之外在与物之可知。
4.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宗教史研究的奠基性著作
本来Religion这个名词,它的意义,不是单指着有制度的组织而言,乃是包含一切人类心能中的崇拜。
——王治心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叙述了从上古以迄近今中国宗教思想演变的历史。作者特别注重在周秦以后思想上的变迁,在周秦以前所采取的史料,认为比较不可置信的,概不列入;间有引用古书之处,亦以怀疑态度出之。这部著作可以说是我国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5.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近代的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另附有《中学修身教科书》
吾国夙重伦理学,而至今尚无伦理学史,迩及伦理界怀疑时代之托始,异方学说之分道而输入者,如风如烛,几有互相衡突之势,苟不得吾民族固有之思想体系以相为衡准,则益将彷徨于歧路,盖此事之亟如此。
——蔡元培
6.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他在逆流而上,顶着全盘西化的狂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他不愧为现代儒学思想的第一人,是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
——胡军(北大哲学系教授)
《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的代表作之一,首次出版于1921年。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随着海内外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兴起,此书再度受到人们的注意,并被视为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作者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有一个根本变革,即“由西洋态度改变为中国态度”,因为“住世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
7.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讨论中国文化问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研究中国近百年来社会文化问题的报告
七年之病,需求三年之艾。百年大病,最少需求三十年之艾。
——殷海光《知识分子的责任》
《中国文化的展望》是作者晚年最重要的著作,是现代思想史上一部重要文献,出版后在台湾、香港学术界反响强烈,许多知名学者撰文评介,称其展示了“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追求中国现代化的学术良心与道德勇气”,是“讨论中国文化问题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大陆学术界也有相当的影响,被人誉为“不能忽视的中国经典”。
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只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艺术上的落实。
徐氏与唐君毅、牟宗三被尊推为港台新儒家“三大师”
庄子的虚、静、明的心,实际就是一个艺术心灵;艺术价值之根源,即在虚、静、明的心。简单来说,艺术要求美的对象的成立。前两章着重从哲学上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艺术精神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进行阐发,凸显出只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而在后八章则着重通过对汉以后的绘画与画论的解读,揭示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对中国古代绘画与画论演变的深刻影响。
9.方授楚《墨学源流》:民国墨学的最高水平
《墨学源流》,凡两卷十五章,显白墨家微言大义,接续墨学千年道统,足可资后代一窥民国墨研成就之格局,亦可资当下新国学、新墨学的创新发明。
——香港墨教协会主席黄蕉风
子墨子兼爱以行为本,忧患必与民同。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贫富得均,贵贱得等,刑狱得公,暴政得诛,贤良得立,乃摩顶放踵所愿行,终身无己,著述讲习,教门斯立。方子深慕墨子芳踪,憾墨学闇蔽,乃发明科圣遗意,立《源流》宗旨以为群墨纲纪。
——方授楚
10.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撤藩篱而破壁垒,凡诸门户,通为一家,发现古人学术之真相。
一时代之学术,则必其有一时代之共同潮流与其共同精神,此皆出于时代之需要,而莫能自外。逮于时代变,需要衰,乃有新学术继之代兴。若就此寻之,不仅今文诸师,同随此潮流,同抱此精神,即古文诸师,亦莫不与此潮流精神相应相和,乃始共同形成其为一时代之学术焉。
——钱穆
11.吕思勉《理学纲要》:一本书了解理学
中国无纯粹之哲学,凡讲哲学者,其意皆欲措之人事者也。
——吕思勉“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之一
理学行世几千年,与国人之思想关系甚深;然其书率多零碎乏条理,又质而不文,读者倦焉。虽有学案之作,人犹病其繁重,卒不能得其要领也。是书举理学家重要学说,及其与前此学术思想之关联,后此社会风俗之影响,一一挈其大要,卷帙虽少,纲领略具,读此一编,于理学之为如何学问可以知其大概矣。故名之日《理学纲要》。
12.欧阳竟无《欧阳竟无内外学》:佛学为内学,把一切非佛学归之为外学;内学重个人内心的修炼和解脱,外学以世俗事实作论证。
中国近代佛学家欧阳竟无的论著。
13.罗志希《科学与玄学》:如何认识以张君劢、梁启超为代表的“玄学派”和以丁文江、胡适、吴稚晖为代表的“科学派”之间的“科玄论战”
我以为中国如果想在世界学术上有点贡献,对于人类知识总量的基础上有点增加,则非从纯粹科学上着手不可。就是要谋科学在中国有真正的实用,也须从此着手。
——罗志希
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玄学?科学和玄学的关系怎样?作者以独立的思想综合西洋思想界研究的所得,用剥蕉抽茧式的讨论法,去说明科学与玄学本身的性质、其所研究的问题、所用的方法、所具的特长、所受的限制等方面,使读者把最近代科学与玄学的地位和关系认清楚,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仍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14.贺麟《文化与人生》:贺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立了与冯友兰“新理学”相对的“新心学”体系,现代新儒家的倡导者之一。
贺文的特点,重在蕴藉,而不事雕饰,深义往往出于微言,书中各篇,率多类此。
——王元化
学术在本质上必然是独立的、自由的,不能独立自由的学术,根本上不能算是学术。 我们希望我们中国渐渐有自由独立的政府,来尊重自由独立的学术;同时也渐渐有自由独立的学术,来贡献于自由独立的政府。
——贺麟
15.熊十力《新唯识论》:“识”或“本心”乃宇宙之本体、万化之根源,“体用不二”
宇宙万象刹那顿变,都不暂住,犹如幻化,故曰无常。
——熊十力
16.宗白华《艺境》:“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唯一自选的文集
17.金岳霖《论道》:中国现代哲学中系统最完备、最富有创造性的本体论专著
关于道的思想我觉得它是元学的题材。我现在要表示我对于元学的态度与对于知识论的态度不同。研究知识论我可以站在知识底对象范围之外,我可以暂时忘记我是人。凡问题之直接牵扯到人者我可以用冷静的态度去研究它,片面地忘记我是人适所以冷静我底态度。研究元学则不然,我虽可以忘记我是人,而我不能忘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我不仅在研究对象上求理智的了解,而且在研究底结果上求情感的满足。
——金岳霖
18.傅勤家《中国道教史》:第一部道教史著作
惟各教皆有其历史,而道教无有也。
——傅勤家
19.许地山《道教史》:以时间为经,以教派分化为纬,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道教产生、发展和流传的历史。
《道教史》一书是第一次由中国人对道教的起源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研究和阐释。作者从历史主义出发,站在自我和他者双重立场,对道教在历史中的身份形态进行了研究,从而第一次对道教的宗教文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确立了道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0.蒋维乔《中国佛教史》:第一部以近代方法写就的佛教通史
一九二九年, 胡适写成了《荷泽大师神会传》, 蒋维乔出版了《中国佛教史》, 之后, 整个三十年代成了中国佛教研究的黄金时代。
——葛兆光
2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国佛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胡适在校阅该书稿本第一册时,称赞此书极好,“锡予训练极精,工具也好,方法又细密,故此书为最有权威之作”。
贺麟评论现代中国哲学亦有云:“汤用彤得到西洋人治哲学史的方法,再参以乾嘉诸老的考证方法。所以他采取蔡勒尔治希腊哲学史一书的方法.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材料丰富方法严谨,考证方面的新发现,义理方面的新解释,均胜过别人。”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深入系统的分析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的历史,根据大量史料、经过认真翔实的考证,总结出佛教思想传入中国的思想演变。该书特别注意阐述外来印度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在中国从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发生矛盾和融合,逐渐为中国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过程。
22.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校点本):第一个校点本
倘若有人问佛教经典全藏八千卷,能用一句话包括它吗?我便毫不迟疑答道:“无我,无所。”再省略也可以仅回答两个字:“无我。”因为“我”既“无”,“我所”不消说也无了。
怎样才能理会得这“无我”境界呢?我们为措辞便利起见,可以说有两条路:一是证,二是学。
佛教所说的叫作“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就是心理学。”
——梁启超
1923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了梁启超的佛学文章《梁任公近著》第一辑,分为上中下三卷,其中中卷收录了梁启超于1922年亲自选定的佛学文章十二篇(附录一篇)。1932年中华书局出版《饮冰室合集》,收梁启超的佛学文章十八篇(附录十篇),后编为单行本刊行《佛学研究十八篇》。2014年,该书收入商务印书馆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23.杨文会《等不等观杂录》:现代中国佛教复兴之父,中国佛学的中兴之祖
中国佛学重昌关系最巨之一人。
——太虚
故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
——梁启超
24.蒙文通《佛道散论》:他宗教研究的论文总集,宗教哲学研究成果的代表
指导学生: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25.太虚《法相唯识学》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
佛法者,非科学而科学,非宗教而宗教,非哲学而哲学,其精义乃在法相唯识。
——张化声
26.朱谦之《中国景教》:朱谦之晚年写作的最后一部著作
朱先生时代感非常强烈,而且搜集之富,钻研之精,涉猎之广,读其书,知其生平考,均交口称道。
——王亚南
景教是我国唐朝时传入的基督教一支,曾受到唐太宗、高宗和玄宗等5位皇帝的优渥礼待,因之在中国得到了传播与发展,达到所谓“法流十道”、“寺满百城”的兴旺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景教在内地传播了200年后,唐武宗会昌灭佛时惨遭殃及直至元朝时,又卷土重来。17世纪《大秦景教碑》在西安出土,对景教的研究随即展开,国内外学界有不少人参与了这项工作,发表的研究和文献达数十种。《中国景教》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已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东方学家朱谦之(1899-1972)先生生前撰述的最后一部著作。
27.徐宗泽《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作者系晚明著名科学家、中国早期天主教徒徐光启裔孙,卓有成就的中国天主教史研究专家
早年入耶稣会初学院,后留学欧美获博士学位,并晋升司铎。回国后历任《圣教杂志》主编及徐家汇天主堂藏书室主任。该书对天主教传入中国及迁沿发展的历史过程,作出系统梳理和研究,连同所附各种碑文寺记等历史文献,对学人的各种专题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资料提供作用。
28.吴雷川《基督教与中国文化》:作者吴雷川是前清翰林,燕大教授,燕大校长
29.赵紫宸《神学四讲》:一套和西方神学相脱离的“中国系统神学”
论神学教育工作,赵紫宸执掌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历26年,勤奋传道授业,桃李天下。
——司徒雷登
赵紫宸(1888-1979)是我国基督教神学家,学者。浙江省德清县人。他是中国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之一,是“中国系统神学”的最早倡导者;集神学家、宗教教育家、诗人、作家于一身。他在西方基督教界享有较高声誉,被誉为“向东方心灵诠释基督教信仰的首席学者”。《神学四讲》作为“中国人在神学上的试作”,是赵紫宸后期思想的代表作。赵先生尝试建构一套和西方神学相脱离的“中国系统神学”。《神学四讲》出版于1948年。这部著作和赵氏之前的作品有着明显的分别,也是他最后的一部神学著作。故《神学四讲》可作为赵氏在40年代的神学思想的一个总结。
30.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 :“新心学”,认为中西哲学是相通的,使得传统的中国哲学具有了现代性,为中西哲学交流打通了一条路径。
作者既精通费希特、黑格尔、康德、斯宾诺莎等西方哲学大家的哲学思想,又从小受宋明理学薰陶而颇有心得,因而能够写作这本融合中西两种哲学传统的著作。在书中作者提出了 “比较的能成一系统的”(胡绳语)、自己的“唯心论”,形成近代中国哲学史上独特的哲学思想。
31.金岳霖《知识论》(上、下):道超青牛,论高白马(冯友兰语)
金先生以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讨论哲学问题,分析之精,论证之细,在中国哲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
——张岱年
本书底主旨是说知识是以常治变,以普遍治特殊,以抽象的治具体的。 有这样的对知识的看法,抽象的重要显而易见。
——金岳霖
32.张东荪《认识论》:新中国成立后本书第一次出版
本书包含张东荪《认识论》一书以及一篇后续文章,仍以《认识论》为名,展示了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思想及其发展。
33.《陈康:论希腊哲学》 :陈康对希腊哲学的研究,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哲学的研究具有国际声誉。
本书是陈康先生关于希腊哲学的论文集,可以说代表了汉语希腊哲学研究的水平,由作者的学生、著名希腊哲学研究家王太庆、汪子嵩编集。
34.郑昕《康德学述》:中国最早介绍康德哲学的专著
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
——郑昕
郑昕是第一个到德国攻读康德哲学的中国学者, 并从1933年起在北京大学讲授康德历时三十余年,国内研究康德的学者或者直接出自其门下,或者间接接受其教益。本书是中国学术界认真介绍康德哲学的第一部专著,也是当时中国学术界介绍、研究康德的总结性成果,对中国康德哲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5.齐良骥《康德的知识学》 :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康德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
本书是作者几十年研究康德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无论分析与证明,批判与另立学说,都有令人信服的根据,是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康德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
36.洪谦《论逻辑经验主义》
洪谦是我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维也纳学派成员,逻辑经验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者。本书收录了其于1934年在维也纳大学写的博士论文,以及50多年来所撰写的有关逻辑经验主义的论文,全面体现了作者对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研究成果和贡献。逻辑经验论对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有很强的补益作用。
37.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
本书介绍了德国以康德、费希特、谢林、歌德、席勒和黑格尔等为代表所形成的美学流派,它不仅以德国古典哲学作为理论基础,而且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作了总结、批判。
38.王星拱《科学方法论 科学概论》
《科学方法论》依据作者在北京大学的讲稿编撰而成的,作者在客观世界中现象的因果联系之基础上,最为注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西方哲学界在科学思维方面主要的思想,可以说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全面、最有力的,与作者的其他著述、活动一起,为在中国传播科学的价值作出了贡献。
39.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
即便是阐述艰深费解的美学问题和哲学问题,也都是以极其晓畅通俗的笔调在和读者谈心。
——吴泰昌
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学通常叫做“变态心理学”。这个名称并不精确。从近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人的心里都带有若干所谓“变态”的成分。“变态”这个名词可以说是传统心理学所给的诨号。传统心理学者只研究意识现象,而意识不能察觉的现象所以被称为“变态”。
概括地说,近代变态心理学有两大潮流:第一个潮流发源于法国,流衍为“巴黎派”和“南锡派”。他们都应用催眠或暗示为变态心理的治疗法。第二个潮流发源于奥地利及瑞士。同前一个潮流的注重潜意识相比,他们更加注重隐意识。他们认为精神病源不在观念分裂而在情与理的冲突。他们打扮抛弃暗示和催眠,而应用“心理分析”为变态心理的治疗法。本书就是关于变态心理学各派学说的要点的简明介绍。
4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中国第一部美学史著作,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全书由序论和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第二部分,17、18世纪和启蒙运动;第三部分,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最后对全书四个关键性美学问题专题研究。对该书的主要流派中主要代表的选择是根据代表性较大,影响较深远,公认为经典性权威,可说明历史发展线索,有积极意义因而足资借鉴的。而在具体评述每一位美学家时,先介绍总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再分析和评价其具体美学观点,总结其得失。
每日福利:
即日起到2016年6月底,每天送出精品好书一本!
回复“哲学”两个字给我们即有机会获得本书单中的精美图书一本。
往期福利发放:
感谢各位读者参与我们周五回复“最美”的活动。恭喜“花开在眼前”朋友获得《发现最美的昆虫》一本。请将您的姓名、地址和联系方式私信给小编。赠书活动将持续至6月底,各位亲都有获得赠书的机会哦!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