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树一世界,
读书、听筝、品茗,
拿起这本《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中国植物的韵味美得小编流泪。
一种植物发源于何处?
如何被传播交流开来?
在不同的文化中又有怎样的意象?
在不同的国度,植物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而即便在同一种文化中,植物的象征意义也会随着历史变迁而改变。
从科学性、人文性出发,结合中外文化交流史、园林史、美术史等,本书从更为综合的角度看待人类如何认识植物、如何赋予不同植物不同的文化意义,以及各种植物在不同地区、文化中传播的历史细节和反映的文化现象。
往往,隔绝才让怀念变得刻骨铭心。中国最热烈的紫罗兰花爱好者是民国时候著名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园艺家周瘦娟。据说他上中学时爱上英文名为“Violet”(紫罗兰)的女生周吟萍,两人情书往返频繁,情意绵绵,可惜最终因为家庭阻挠有情人未成眷属。从此他一生钟情紫罗兰这三个字,后来的生活“始终贯穿着紫罗兰这一条线,字里行间,往往隐藏着一个人的影子。”
不像荷花后来附会了许多圣洁的含义,芙蓉花多和朝愁暮远的情绪关联,或为落第文人、隐士以此观照自身,如“不向东风怨未开”,或是形容女子的情态气质。让芙蓉和美人联系起来的关键是和牡丹的对比,芙蓉比以富丽堂皇著称的牡丹花朵要小,在秋末又容易沾染风露,就好像清丽的小家碧玉,别有一番妩媚的风情,要比牡丹显得亲切可人。
从《诗经》《离骚》开始中国人就以香草喻德行、形貌:南方人屈原笔下的兰是生长在幽谷之中孤芳自赏的哀怨香草;汉初编纂的《孔子家语》里“芷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的说法就增强了很多;后人对兰花的象征含义的表达就是在上述哀婉和坚韧这两者之间游移。
《花经》上说:“紫藤缘木而上,条蔓纤结,与树连理,瞻彼屈曲蜿蜒之伏,有若蛟龙出没于波涛间。”在四五月暮春的时候,南方很多公园能见到紫藤像瀑布一样从架子上垂下来的景观,翠绿的枝叶遮住发烫的阳光,自然吸引了不少人去乘凉。到秋天绿叶渐渐落了,紫藤进入了生命的休眠期,可那古色苍然的虬枝仍然是冬季可装点园林的美景。
刚开始,每朵花还聚合成圆筒状,宛若莲花含苞待放的样子,等太阳稍微热乎起来后,宛若千百只紫蝴蝶展翅翻飞,单独看一枝一朵粉妆玉琢,远观两树花海密集浓烈,有种丰盛之美。“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须九畹始征兰”这句唐诗是玉兰这个名字的源头,玉温润,兰幽香,透出一种雅致的富贵气来。
水仙肥大的鳞茎只凭一瓢清水和阳光就能发芽,加上花白香幽,枝叶扶疏多姿,有兰花的淡雅却又多了一份妩媚,自然博得人们的钟爱。古人还在小说集《集异志》里让庭院里的水仙花化身女子和画中兰花的化身相恋,促成这桩美事。的确,水仙在一泓清水之上纤尘不染,翠绿欲滴的叶片衬托银白色的花朵、淡黄色的花蕊,容易让古人联想到女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代诗人王维这首平白的诗歌打动过许多那个时代的有情人。东汉末年曾在华南居住过的刘熙记载了当时一种叫“相思”的大树,“其实赤如珊瑚,历年不变”。大概当时人把北方文人讲的相思树的传奇套在了孔雀豆这一树木身上,其豆子开始被人珍重保存、互相赠送。
仙人掌与中国传统的植物审美实在差别太大,清末、民国时都没有人给予欣赏和推崇。观赏仙人掌的风气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在内地兴起的,这是随着都市消费文化的多元化产生的新鲜事物,对很多繁忙的都市人来说,不需要经常浇水、病虫害较少的仙人掌是最好养的植物,是“懒人标配”。
“不着世间如莲花”,虽然根在污泥中,但经过修行,伸出水面的花朵却是纯洁美好的,正如超逸脱俗的佛陀一样。也许是受到佛教的影响,魏晋时候的士人已经在《芙蓉赋》里比喻自己洁身自处,到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近代诗人徐志摩就用白莲来比喻一位女子,很多文化上,白色是和纯洁相关的一种最重要的颜色。
可是也不知道哪个心细的诗人首先发现丁香细长的枝条常常纠结在一起,紫丁香没开放时给人以欲放未尽之感,所以古人常用丁香花含苞不放来比喻愁思郁结。如李商隐的“芭蕉不解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这个“丁香结”反复得到书写,“愁肠百结”的名声就这么流传下来,到民国时期诗人戴望舒还在写“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丰富悠久的“植物文化”知识、多年旅行中获得的全球视野,在作者脑海中激荡冲撞,因此有了这本《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本书中每一种植物,都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同人类的认知的升华而被赋予生动的文化内涵。除引经据典之外,作者独到的思考,也使本书不同于单纯的植物小品文,具有了更深刻的韵味,让你有一种在文化与植物交织的时空中畅游的感觉。
意犹未尽?欢迎到活动现场与作者面对面了解本书背后的故事。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花与树的人文之旅》新书发布及签售活动
8月21日 10:45—11:45 上海展览中心第三活动区《花与树的人文之旅》
在花草与文化构筑的时空中回溯历史
在植物与意象交织的世界里探寻真
作者周文翰,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曾担任《财经时报》、《新京报》文化记者,从事文化艺术方面的报道。2011年至今从事文化艺术产业研究,同时为《金融时报》、《新京报》、《人民文学》、《亚洲眼》(吉隆坡)、TAZ(德国)等国内外媒体撰写文化、艺术、旅游、收藏方面的专栏文章和评论。出版有建筑文化文集《废墟之美——亚欧大陆上的建筑奇观》。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