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于“乡土性”的5本好书(必备书单)

2017-06-06 商务印书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习近平


为什么说,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性特征是什么?

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下的“后乡土中国”,又有何新的特性?

如何建设中国的乡村?


千百年来,建设乡村社会一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

小编为大家分享5本聚焦乡土建设的好书。



1·《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不了解这样的乡土社会

就不了解中国


《乡土中国》提出的“乡土”概念,高度概括了广大农民的生存和生活状态。

"传统中国的乡村经济不必要依赖城市就可以维持一种匮乏的自足。"


“把中国人民送到工业社会的彼岸”

——这是费孝通心中最重要的使命,也是他寻找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执念


中国的"乡土社会"从“乡土”走向“现代”,传统的“乡土”虽然在一点点解体,但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魂”并没有消散。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讲究长幼有序?

为什么故土难离还要落叶归根?

中国为什么是熟人社会,为什么攀交情重关系不重权利和契约?

在费孝通的笔下,均有解读。


如果说,在《生育制度》中,费孝通提出“礼”是一种节制人的生物性的社会制度;在《乡土社会》中,他认为,“礼”既是一套道德体系,又是一套权力结构;在《乡土重建》中,费孝通则进一步认为,“礼”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即“知足、安份、克己这一套价值观念是和传统的匮乏经济相配合的、共同维持着这个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

——杨清媚


《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其实是《生育制度》中家庭与氏族之区分的发挥。费孝通提出一个假设:“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


《生育制度》主要结合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意在说明传统文化从制度上如何保障中国社会的延续性,从夫妇人伦到世系继替、亲属关系的扩展等,简明地勾勒出社会不断创造自身的线索。


《乡土重建》近代以来,由于通商口岸的设立带来大规模新型工业的冲击,改变了市镇贸易的流向,变成这些通商口岸大量吸收原来都市的金钱,这切断了乡村的金融血脉,并迫使都市地主进一步压迫乡村。





2·《乡村建设理论》 

一个现代国家建设的系统方案


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


“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


我们的两大难处:都一点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第二点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1935年10月25日在研究院演讲


当时,中国的民国宪法中也规定了公民的一些权利,但不过是白纸写黑字,广大民众不懂这个事。选举时,让他们走几十里地去投票,他们不去,没有时间,把选举权送给他们,他们还不要……一乡一村的自治搞好了,宪政的基础也就有了。

——《回忆我从事的乡村建设运动》



  1. 中国原来是一大乡村社会。中西相遇,引发中国社会的变化,此变化的结果就是乡村破坏。所以我们常说一部中国近百年史,从头至尾就是一部乡村破坏史。


  2. 中国建设(或云中国经济建设)必走乡村建设之路者,就是说必走振兴农业以引发工业的路。换言之,必从复兴农村入手,以达于新社会建设的成功。


  3. 伦理关系始于家庭。家庭在中国人生活里关系特重,人人皆知。伦理关系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从来中国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者,不在武力统治而宁在教化;不在国家法律而宁在社会礼俗。


  4. 我们必须启发乡村人的自觉,因为乡村问题虽然是很严重,能让乡村人很难过,可是他们缺乏大家同在问题中的自觉。对于大家齐心合作自救的要求不够。照我们的认识,乡村运动是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民族自觉的头一步,便是觉悟到乡村;从这一步就可以觉悟到一切。





3·《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

以平民教育促进乡村建设


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


本书中收录了民国年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晏阳初的相关资料。

本书由宋恩荣辨伪、筛选、校勘。书中另收录韦政通《“创造转化”与“自我实现”》一文,为导读。


晏阳初于1890年10月出生,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晏阳初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一生致力于落后地区的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事业,被尊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曾被联合国聘为终身特别顾问。1943年,晏阳初当选“世界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十大名人”之一,与爱因斯坦等同获殊荣。




4·《中国乡约制度》

研究乡村组织和自治习俗的代表性著作


乡约制度是中国古来昔贤先觉建设乡村的一种理想,一种试验。他试验过多少次,有时成功,有时失败,然而理论一天一天的完成,工作一天一天的具体,整个实现,整个成功的时机大约也快了。

——杨开道


作者从北宋吕氏乡约开始,详细分析了明清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杨开道先生撰写此书之际,正值民国时期自治运动高潮,但作者并未沉溺于对自治和民主精神的迷恋,而是立足乡土社会,指出自治组织必须自动发起、自行组织,否则难免沦为旧时保甲等行政机构。农村自治将是国家构成的条件。




5·《后乡土中国》

现代化转型中的后乡土社会如何建设


如何理解和解释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呢?

将经历现代化变迁之后的乡土社会理解和解释为具有“后乡土性”,主要是基于当下中国乡村社会的特质和基本性质而言的。


后乡土性的意义是,乡村社会在经历现代社会转型与变迁之后所显现出的乡土性特征,亦即转型与变迁之后的乡土性。


乡土性的转换突出地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首先,封闭稳定的村落共同体已转换为“流动的村庄”。

其次,依靠土地以农业为主的生计模式已转换为农业+副业的兼业模式。

此外,乡土文化在与现代性文化的交汇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乡村社会,有着与城市社会所不同的特质。乡村社会的特质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落共同体;二是熟悉关系;三是情感与道义联系。


  1. 熟悉关系仍代表着乡村社会的一种特质,因为这是与城市社会关系有着本质区别的。尽管在城镇化扩张和乡村劳动力流动的冲击下,乡村社会熟悉关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体依然存续的情况下,基于地缘和血缘而形成的熟悉社会关系的特征也就继续留存。


  2. 在乡村社会,村民之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情感与道义联系,这也可以说是乡村社会的特质之一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