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00本中国书(非常值得收藏)

2017-10-19 商务印书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


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中国文化,于世界为先进。

—— 钱穆


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而不是追求白种民族都迷恋的战争、掠夺和毁灭。

—— 罗素


20类书,每类5本,共100本,关于中国,关于我们自己。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儒家的生命力在于,作为周传统的守护人,他们亦成为中华文明的捍卫者。……儒学将它的所有一般观念根植于对已存的习俗、学问和历史先例的缜密的研究之中,它独自许诺将个体完全一体化于它的文化、社会和宇宙之中,这一定是中国社会得以延续的秘密之一。

—— 英国著名汉学家葛瑞汉


1.《中华国学》:“中华国学”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当代生活具有深刻影响的学术思想。


易学、儒学、道学、兵学、法家之学、阴阳五行与医学、人才学、道教内丹和外丹之学、佛教唯识学和禅学、史学等。不仅可从宏观上了解或把握中国传统学术的精髓,也可获得宝贵的人生智慧。




2.《国学概论》:讲述“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使今人获知70年前学者对当时学术思想的一种看法。


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

—— 钱穆



3. 《国学读本》:国学大师任继愈先生生前主编的最后一部著作。

         

该书不同于传统的经史子集编纂,分文学、历史、哲学三编,以阅读学习经典为主,有导读、注释、评析,辅以中外名家评论,配有参考书目。




4. 《国学小史》:据国家图书馆所藏《国学小史》手稿及梁启超自述并与胡适通信整理而成。


1920年冬,梁启超应清华学校之邀,开设课外讲演《国学小史》。该系列演讲的讲稿,在梁氏生前,仅以论文或单行本形式发表部分内容。



5.《迎中国的文艺复兴》:由五四运动、儒家传统、大学精神等问题切入,所涉皆为文化认知与建设的宏旨大义,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


  • 孔子的真价值,却无宁在他那刚强,热烈,勤奋,极端积极的性格。这种性格却又有一种极为特殊的面目,即是那强有力的生命力并不是向外侵蚀的,却是反射到自身来,变成了一种刚强而无害于人,热烈而并非幻想,勤奋却依然从容,极端积极而丝毫不计成败的伟大雄厚气魄。



二、美好生活


6.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系统化工程的开山之作。砥砺18载,25万字,900余幅图片;受周恩来总理嘱托而作;曾被作为国礼送给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




7.《茶典》:文津阁本《四库全书》八种经典茶书结集。中国历代名家“茶”主题书画撷珍,茶文化百科全书,爱茶人士手边书。


陈洪绶、唐寅、刘松年、赵原、金农、王蒙、仇英、文徵明、米芾、苏轼。精选中国历代“茶”主题传世书画珍品,45克宣纸全彩印刷。




8.《华夏饮食文化》: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我国饮食文化探讨。


本书以历史学、哲学、文化学、民俗学的大视角,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对我国饮食文化加以探讨,重点介绍了各时代的食物、肴饌、食品加工、烹调、饮食习俗乃至进餐环境、食具餐具等等情况,并论述了不同阶层人群的饮食生活。




9.《从中医看中国文化》:了解中医,是认识生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口。


中医不只是看病把脉的技术。

中医与儒道是国学的一体两面、不可偏废。

常听到的一些名言,其实都是来自中国的医学经典。





10.《古代器物溯源》:介绍了50余种中国古代器具,如弹、弓、弩、鹿笛等,并对其使用和流传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


著名考古学家、民俗学家宋兆麟先生四十多年研究中国古代各民族生活劳作工具研究成果的集成。


小物件大内涵 探寻古代小玩意儿

穿越前必须了解的50种器具常识

活在古代不穿帮,你必须了解的古代小物

一物一图,看图识物,考古专家为你探秘骨牌演变历史,陪嫁画的讲究



三、读书

11.《古今名人读书法》:不仅是读书法方法,更是一部中国人阅读的历史,一部国学指导教材。


采集古今三百余位名人读书心得,列为八百余则,上自孔孟,下至蔡元培、胡适之,以时代为序,依次罗列,便于检索。书末附相关书目数十种,并介绍其作者、版本、存佚,乃至内容之优劣,尤便查考。




12.《诗言志辨 经典常谈》:研究《诗经》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之作。


因为这本书(《经典常谈》)的引导,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 叶圣陶


  • 《诗言志辨》:从“诗言志”的意念为中心。

  • 《经典常谈》: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让古文更为亲近、熟悉。


13.《劝读论语和论语读法》:国学大师钱穆教你读《论语》。


凡关心吾中华民族之生命前途,必连带关心及于吾民族文化之传统。凡关心吾民族文化传统者,又必关心及于吾古圣先师之孔子。

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60岁,都读《论语》40遍到100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 钱穆



14.《槐市书话》:领略古书流转的瑰奇历史,记录中国古籍拍卖的重要历史。


宋苏轼《次韵徐积》:“但见中年隐槐市,岂知平日赋兰台。”

其中的典故“兰台”,是汉代官家藏书之地,“槐市”是书籍交易之地。


书籍的买卖在西方曾经促进了“希腊奇迹”,促进了文艺复兴。

在古籍中搜奇品酌,讲述一部部文献典籍背后曲折动人的故事。




15.《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


我国书院的程度,足可以比外国的大学研究院。譬如南菁书院,它所出版的书籍,等于外国博士所做的论文。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

—— 胡适


书院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历史舞台。




四、经济


16.《中国经济原论》:首倡“中国经济学”概念,是“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


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经济结构、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发展方向,以及旧中国政治经济学概貌等。




17.《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以人口密度和职业分派为标准,将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分为四种类型。


国内社会学者之注重经济因素者,以吴景超、乔启明二氏为最著。吴氏倡导工业化运动,以为惟有工业化,始可提高人民的生活。

—— 孙本文





18. 《供给侧改革:理论、实践与思考》: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 ,以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入选中宣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作品。





19.《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从大历史、大未来理解“一带一路”的逻辑,堪称“21世纪新全球化宣言”。林毅夫、胡鞍钢、李稻葵倾情推荐。


2016年度好书


本书是王义桅教授继“2015年中国好书”《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后又一力作,从历史、经济、文化、外交、全球化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一带一路”的逻辑,以“世界是通的”智慧超越了“世界是平的”思维,打造包容性全球化,非常值得一读。

——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世界银行前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20.《“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第一本系统阐述包容性全球化的著作。针对“一带一路”倡议,是开创包容性全球化道路重要尝试的观点的深入阐述。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刘卫东近年来有关“一带一路”及包容性全球化的论文和重要媒体采访。




五、乡土


21.《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中国乡土社会采取了差序格局,利用亲属的伦常去组合社群,经营各种事业,使这基本的家,变成氏族性了。”


传统中国的乡村经济不必要依赖城市就可以维持一种匮乏的自足。



22. 《中国乡约制度》:研究乡村组织和自治习俗的代表性著作。


乡约制度是中国古来昔贤先觉建设乡村的一种理想,一种试验。他试验过多少次,有时成功,有时失败,然而理论一天一天的完成,工作一天一天的具体,整个实现,整个成功的时机大约也快了。

—— 杨开道





23.《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通过对徽州几个村落的具体研究,揭示近代徽州乡村自治的规律和特点。



24.《山西文明史》:一部以文明史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山西区域历史文化、反映山西区域文明发展总貌的著作。


本书力图把山西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演变发展的基本区域,把山西区域文明历史作为中华文明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变革、文化繁荣、集体心理在内的六个维度进行探讨,以理清山西区域文明的发展脉络,呈现其演化图景,展示其重要成果,突出反映山西区域历史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要贡献。




25. 《乡村建设理论》:一个现代国家建设的系统方案。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有创造性的教育理论著作,梁漱溟先生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作。


我们的两大难处:第一点是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第二点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六、地理


26.《中国疆域沿革史》:第一部公开问世的系统的历史地理专著。


记述了从夏代到民国初年中国各个朝代疆域的变迁,以及各个朝代地方制度改革的情况,书中附有31个制度表和27幅各朝代疆域地图。




27. 《中国城市地理》: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本中国城市地理著作。


力图全面反映国内中国城市地理的最新成果,为国民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和建设服务。是目前国内这一领域内容最全面,资料最翔实的一部力作,具有很高的学术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




28. 《中国地理学史》(先秦至明代):被称为是给中国地理学史研究带来“转变”的重要著作。


曾被称为是给中国地理学史研究带来“转变”的重要著作。作者采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著作表现出我国地理学上的新观点、新观察方法和新整理方法的创立与因袭的过程,以及少数正误观念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




29. 《中国南洋交通史》:中国海洋交通史的开山之作。国内首次对中国历代与南洋相关的政治经济活动、各次航行的路线、所经过的地区的地名沿革、风土人情进行综合考察。



30.《说地——中国人认识大地形状的故事》:追溯了从明末到清中叶地圆说传入中国的历程。


试图呈现出不同时期,地圆争议如何因不同的结构性因素和其中各种不同势力间的较量而显出不同的风貌。


 


七、政治


31. 《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政治思想学奠基之作,运用西方实证治学方法,全面考量和分析中国政治思想史,开创中国政治思想研究新局面。


富强为国策之主干,君主为国政之中心。毁灭宗周,解散封建之政治离心力,至此竟转化为促成集权专制之向心力。始皇之统一,不过因势利导,以一王全局之专制,代七雄分地之集权而已。

—— 萧公权



32. 《中国民治论》:研究近代中国的宪政历程与出现的诸多问题、从政治学、宪法学方面对内阁制与总统制、统一制与联邦制等诸多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研究。




33.《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系统地剖析传统官僚政治的著作。


作者从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形态入手,结合秦汉至民国的历史找出官僚政治的产生、形态和特征,及其与封建社会长期停滞的关联;并从与西方官僚制度的对比中,揭示出官僚政治发展和转化的一般规律,颇多卓越创见,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34.《中国道路与简政放权》:厉以宁主编,“中国道路丛书”最新力作,深度分析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


一个人一个岗位,怎么精简?

为什么有的人被要求证明“我妈是我妈”?

为什么老人倒地没有人扶?

为什么“一统就死,一放就乱”?

土地确权、户籍制度改革、新三板市场融资、高中教育发展与简政放权究竟有什么关系?


根据国际上的经验,在简政放权工作中可以向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学习如何制定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这对于促进我国行政审批管理制度规范化是有意义的。

—— 厉以宁




延伸阅读:“中国道路丛书”


  1. 《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

  2. 《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3. 《中国道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4. 《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




35.《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一部中国近代政治通史。史料之丰富,论述之详尽,实为其他同类书所不及。



 

八、法律


36.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学术界的开新之作,被认为是关于中国法律研究最好的西文著作。


作者兼跨社会学、历史、法律三个学科,开创了把法律与社会史的结合研究,由此形成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体系,被称为法律社会史,《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即为这一研究的代表之作。作者对于中国法制史学科发展的独特贡献,直到今天仍难有人超越。



37. 《中国法律在东亚诸国之影响》:“回顾数千年来心血造指之宝贵财产”。

 

距今百年余年以前,东亚大地之文化殆无不以中国为惟一之微源地,而东亚诸国家亦咸兢兢以追随中国为当务之急,法律特其一端耳。

—— 杨鸿烈

 


延伸阅读:

《中国法制史》(中国大学法学教科书)


38. 《中国法制史概要》:公认的法制史名著,堪称以近代部门法理论研究法制史的经典性著作。


与传统法制史研究重考据不同,本书着重按照法律门类系统梳理史料,其关于中华法系演进的理论独成一家。


《中国法制史概要》为作者数部著作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被法学界誉为开专题史研究之先的著作。几十年来,这部著作影响着海峡两岸的几代法律学人。




39.《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梁治平先生的成名作,分析中国古代法传统的由来,探究制度背后的文化依据。




40.《中国监察法制史稿》:以我国历代监察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制度的构建、监察活动的合法性根据等。


张晋藩教授是我国法学领域的泰斗,他的一系列主要著作构筑了中国法律史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作者现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的专业顾问、中国法文化研究会会长。




九、宗教


41.《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校订版):我国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本书是我国著名学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叙述了从上古以迄近今中国宗教思想演变的历史。




42. 《中国道教史》:中国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道教史。


从探讨宗教共同点出发,论述道教的起源与演变,道教的信仰与道术、戒律,道教的经典与宫观,道教的派别与佛道关系,展示了道教的历史发展主脉,对于后世的道教学术研究保持着长久的影响。



延伸阅读:

《中国的道教》


43. 《中国佛教史》:中国第一部以近代方法写就的佛教简史


“历史之研究,实足为教理之辅助”,此即为蒋维乔撰写本书之出发点。《中国佛教史》不仅对《支那佛教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而且新增了许多内容,使中国佛教史显得更加完整。




延伸阅读:

(1)《佛学研究十八篇》

(2)《漫画佛教经典》

(3)《欧阳竟无内外学》


44.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国内外公认为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而撰写的有关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杰作。


作者对甘南藏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进行了三年的实地考察的成果,这部著作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作,但它是我国对藏传佛教进行实地考察的一个开端,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学术水平。




45.《中国景教》:朱谦之晚年写作的最后一部著作,全面地、完整地论述了景教的起源、发展和在中国的传入及传播情况。




延伸阅读: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

《中国天主教传教史概论》

 


十、美丽中国

 

46.可装裱的中国博物艺术》:精选18—19世纪中国博物画作中最精美的范例,许多画作之前从未公开发表过。本书包含32幅原作复刻版画作和一本精美的图书。


黄色的瓦楞纸板制作的书匣,犹如历史久远的古卷宗;当你将图书和装裱画取出时,书匣背面的一幅单色印刷的植物画作便出现在了你的眼前。

打开书,享受专属自己的艺术之旅!



47.《花与树的人文之旅》一花一树一世界,等你驻足欣赏。一起走进那些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48.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苔藓册》:国内首本便携的苔藓识别手册。


本书精选中国南北各地苔藓植物代表种88科186属306种。可供国内大多数省市的自然爱好者和园艺工作者作参考。



延伸阅读: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祁连山册》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衡山册》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荒漠册》



49.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的世界》:2015中国好书。你相不相信植物会解决文学史上的公案?它们说《红楼梦》不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


文学作品中植物名称的辨析与古今演变,植物的文学意境,国画中表达画家情意志趣的植物,礼仪植物及文学植物引进史均有涉及,可以说是作者近半个世纪研究成果的最为系统、最为集中的展现,可以满足读者对该主题的阅读需求。


第二版借鉴、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修订内容达一百余处,置换图片二十余幅。


50.《尔雅注证:中国科学技术文化的历史纪录》(全两册):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内容的百科全书。


本书由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自然科学史家郭郛进行注证。他将《尔雅》一书十九章有序地分类和校正。其中,释天、地、山、水和草、木、虫、鱼、鸟、兽、畜篇是人类和生物生活、生存环境的生物环境科学、生态系统科学的经典篇章。




十一、乡村振兴


51.《中国田制史》:一本系统阐述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专著。




52. 《中国救荒史》: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



53.《中国的土地和劳动》: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理查德·托尼1930年代撰写分析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作为一个关注中国的学者,托尼在这部著作中,肯定了中国自身的优势以及中国在经济发展中取得的进步,也在很多方面非常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本书对于研究20世纪30年代及以前的中国农业、农村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54. 《农民的鼎革》:关怀农民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地位。




55.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称为研究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必读之书,最初是作者用英语写就的博士论文。此番以英汉双语形式重新出版。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十二、婚姻与家庭


56.《中国婚姻史》:现代中国婚姻史研究领域的开山之作。


按我国向之所谓婚礼,无论在婚义或婚仪方面,除有类于现代民事法者外,实即当时代社会意识之结晶,此与社会现象为有关者。





57.《商务印书馆与中国现代女性启蒙》


《妇女杂志》是商务印书馆早期出版的杂志,作为一本贯穿民国十七年历史的重要女性媒介,它清晰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的多重样态,提供了一个现代女性乃至两性关系重整的历史现场。


本书将《妇女杂志》作为微观考察的对象,以其不同时期的显著特征为“经”,以每个时期女性话语为“纬”,再现了民国传媒视域中的女性身份的建构和女性形象的流变,意在管窥女性在日常生活启蒙、伦理道德重建以及个体生命感觉的苏醒中的一条女性启蒙之路,为纠缠在时代话语、民族叙事以及民族国家想象中女性话语提供了细节深描。


58. 《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国妇女史第一部系统性的论著。


该书时间跨度从中国上古至民国,以朝代分章,各章中又以主题分节,例如婚姻、礼教、妇女教育、妇德、妓女、贞节观、缠足、近代的女权运动等。


在观点上该书由于受到民初新文化运动的反传统思想的影响,对於传统中国在文化上、制度上和实际生活中对於妇女的种种不公、压制多有描述及批判。该书资料极为丰富,且论述范围甚广。


59.《中国古代房内考——中国古代的性与社会》:影响世界看中国的汉学名著之一。


一部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性生活的学术专著。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批中文史料,有些是海外珍本秘籍,有些是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旧籍中细心钩稽出来,工程庞大。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汉代至清代,以及维新时期和近代的妇女生活状况进行了描述。本书批判了传统中国在制度、习俗、生活中对妇女的种种压迫和不公。

60.《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从小闺阁到大世界,从三寸金莲到女性同志,从铁姑娘到身体写作,我们能走多远? 


深刻呈现中国妇女解放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与悖论,在理论视野中铺展中国妇走向自由的曲折历程,实属一部填补当今学术空白之作。





十三、教育


61. 《中国教育改造》:“这部书代表我在中国教育里摸黑路所见着的几线光明”。(陶行知)



62. 《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一本书了解中国教育史,是第一本以非中国传统视角、用英文介绍中国教育体制沿革的书。


空前之作……一部大历史,其始生活而已。

—— 黄炎培


63. 《近代中国留学史 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近代第一部研究留学问题的专著。




64. 《幼稚园教材研究 幼稚教育新论》:梳理了中国幼儿教育的历史及背景,提出了今后幼稚园教育发展的思路、课程和方法。




65.《大学的声音》: 聆听在1位校长与24位校长(书记)之间展开的智慧对话,感受来自21所高校掌门人对学校建设的独特思考。


大学的声音,每个人生命中最美的珍藏。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来自21所名校的24位校长书记,共同奏响大学的声音!



十四、文学


66.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精选。

推荐读本:《诗经选》(古代诗词典藏本,袁行霈题词推荐)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不学诗,无以言。

—— 孔子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 孟子


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 荀子



67. 《谈艺录》:中国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


书中对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本书征引或评述的内容包括曾作为思想理论界显学的佛学、精神分析学、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新批评和较新起的流派如超现实主义、接受美学、解构主义等。




68.《中国韵文史》:讨论韵文的权威著作。


作者以一般研治诗词学者所不及的敏锐思辨能力和广阔的视野。注重体裁之发展与流变,精要地勾勒出了中国古典诗、词、曲发展流变的轮廓及其历史文化背景




69.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关于《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整理出版了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考》, 为便于读者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王国维的这三种文学论著及其在文学研究方面的相关成就,《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还选收了王国维的词作及一些相关的著述作为附录。



70. 《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下):上卷中讨论问题的重心,是文学性质与方法的讨论,而下卷的重心,又转移到批评理论的讨论。




十五、强军兴军


71.《孙子兵法》:我国最古老最杰出的一部兵书,超越军事领域的兵法。


观诸兵书,无出孙武。

—— 李世民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 孙子




72.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重点剖析了两千年来中国兵员的组成、兵制和兵文化。


探讨了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文官与武官的关系、士大夫与流氓的关系、家族制度与国家架构的关系、皇族血统退化与中国国力盛衰的关系、中国历史的分期问题等,由此引申出他对中国历史的全新解释。作者把注意力放在中国古代军队的人员组成上,认为这是决定中国军队战斗力、乃至决定中国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延伸阅读:

《绿营兵志》


73. 《北洋军阀史话》:台湾历史学家丁中江先生呕心沥血之作。


自1964年问世以来,行销华语世界数十年,至今累计印行十余版。世界各国大图书馆中,凡有中文藏书,必有《北洋军阀史话》。



74.《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抗战地位研究》:通过对史料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对以往的某些观点作了改进和修改,观点新颖独特,值得一读。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战时中美战略关系,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东亚政策的演进历程,战时中外关系的发展变化,中国持久战胜利与法国短期败降的原因和历史启示六个方面循序渐进地研究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中国的抗战地位,内容丰富、史料翔实。



75. 《秩序的沦陷》:一部研究战时社会复杂性的新作(2015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好书,光明书榜2015年度好书,深圳读书月2015年度十大好书,中版好书榜2015年度好书,北京晨报2015年度致敬图书)



  


十六、工具书


76.《辞源》(第三版):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语文性工具书,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 。





77.《新华字典》(第11版):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受欢迎的字典”和“最畅销的书(定期修订)”。中华文化的一块基石。




78.《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由国务院下达指示编写,以推广普通话、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为宗旨的工具书,我国第一部规范型现代汉语词典。

79.《新华成语词典》(第2版):集录成语精华,浓缩中国智慧。荣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



80.《全球华语大词典》:呈现全球华语风貌,彰显多彩中华文化。一部华人学者合力打造的大型华语词典。




十七、文化自信


81.《中国文化史导论》:《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钱穆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书中就通史中有关文化史一端作导论,故此书当与《国史大纲》合读,方能获得著者写作之大意所在。




82.《中国文化史》(上下册):中国文化史研究早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


考察了从上古到近古的中国文化的生成、定型、发展的历史。全书以资料丰富见长,立论也颇有深度,为民国时期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必读书。



83. 《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100种):著名学者任继愈教授主编,国内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被共青团中央启动的“新世纪读书计划”列为第一批推荐书目。



84.《中国古代寓言选》: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被公认为是世界寓言三大发祥地之一。


从《庄子》《孟子》《韩非子》等几十部中国古代经典中,整理编写寓言近二百则,并亲译为白话文。




85. 《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窥见近代中国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侧影。

本书分别讲述了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中叶十六位先贤编写教科书的往事。他们社会身份不同,政治倾向各异,都在教科书编写方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本书资料扎实,语言平实,叙事翔实。

——丁东 (著名学者)



十八、艺术


86.《笺谱雅集》:中国笺纸艺术的典藏之作,让中国传统文化之大美回归生活。各集精选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126幅顶级笺纸佳作,汇笺谱“三最”于一集:


我国最早的笺谱:《萝轩变古笺谱》

印制技术最高的笺谱:《十竹斋笺谱》

雕版彩笺绝唱:《北平笺谱》


笺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中国古代以书信传递信息,在信纸上描绘各种图案,就称为笺纸。将雅致笺纸编辑成册,即为笺谱。笺纸自南北朝源起以后,一直是文人雅士钟爱之物。


  • 一集三本,均采用宣纸印刷,线装装订,保存了三种笺谱的原真性;

  • 所用宣纸来自安徽泾县的特制手工宣纸,其檀皮含量达到30%以上,非常实用耐用,即可以收藏,也可以做信纸使用;

  • 木盒采用樟木和红酸枝木制作,书香木香沁人心脾。






87.《唐诗画谱》:刊行于明代万历年间,诗、书、画、刻合璧的经典之作,畅销四百余年的风雅读物。


“诗诗锦绣,字字珠玑,画画神奇”。

诗词爱好者、书法爱好者、国画爱好者的必藏书。

中国诗词,与书法、绘画的意境相融相成,不可分割。




88.《中国设计全集》《中国当代设计全集》


《中国设计全集》从时间上涵盖了华夏民族从新石器时期到民国时期的8000年文明发展历史,囊括了中国历史上3000个经典设计案例和约18000幅图像资料,填补了中国设计学史的空白。


根据中国设计史的具体特点和现代设计学的新观念,分为建筑类编(4卷)、服饰类编(4卷)、餐饮类编(3卷)、工具类编(3卷)、用具类编(3卷)、文具类编(3卷)等。




中国设计最近的60年,超过了设计史上任何一个变革时期,几乎是一场彻底的造物革命。


《中国当代设计全集》延续了首创的“案例研究标准”和“案例研究手法”,应用当代世界通行的现代设计学标准,对每一件经典案例的四大设计要素(功能设计、材料设计、工艺设计、形态设计)进行详细的剖析绘图和文字解读,从品种上囊括了与中国当代社会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填补了中国当代设计史学的空白。


89.《旧石器时代之艺术》:我国最早、较有影响的研究史前艺术的著作之一。


这是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于1935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专著。书中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史前时代的人类艺术作品,如雕刻、彩画、塑像等。



90.《中国艺术精神》:只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艺术精神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山水画的出现,乃庄学在人生中、艺术上的落实。


徐氏与唐君毅、牟宗三被尊推为港台新儒家“三大师”。




十九、历史


91.《国史大纲》:创编纂通史的一种新体例。首重政治制度,次为学术思想,又次为社会经济。社会经济为最下层的基础,政治制度为其最上层的结构,而学术思想则为其中层的干柱。


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 钱穆




92. 《古代神话与民族》:一个民族,追寻他的文化来源,由文字记载以前至于邃古之初,时代愈悠远,故事愈神秘,神秘至于不可再追寻的阶段,便断之以洪水。(丁山)


丁山先生主要就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三代都邑迁徙、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大禹治水、炎帝事迹、神农、九州方位等进行详细考证,书中许多论点在当时乃发人所未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93. 《中国通史简编》(上、下) :被认为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编写的中国历史,在当代中国史学界和学术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旧历史写尧、舜、禹、汤、文、武所处的时代都是一个样。本书试用一般的社会发展原则到具体的中国历史,这是和旧历史完全不同的。

—— 范文澜




94.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不以王朝起讫为统一的终始,不以定论成说为立论的依据,返观纷扰的昔日天下,立足真实的历史疆域。


作者以凝练的笔触厘清统一与分裂的长度,诠释统一与分裂的标准,穿透千年的时空隧道,追寻中国历史的分分合合。





95. 《百年国士》:蔡元培、章太炎、王国维、季羡林、巴金、冰心、张大千等48位国士的生活轶事,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为每一位国士绘制画像。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浑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



 

二十、哲学


96.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


他在逆流而上,顶着全盘西化的狂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他不愧为现代儒学思想的第一人,是现代新儒家的源头活水。

—— 胡军(北大哲学系教授)


作者认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有一个根本变革,即“由西洋态度改变为中国态度”,因为“住世思想之最圆满者无逾于孔子”。




97.《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中国哲人探求真理,目的乃在于生活之迁善,而务要表见之于生活中。

—— 张岱年


作者张岱年从中国哲学固有的体系出发来研究中国哲学,全书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大部分。作者指出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变易大流,一切都在变易中,而整个宇宙是一个生生不已无穷无尽的变易历程。书中特别突出了人生论,人我和谐之道的宣示被作者认为是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中国哲学中的致知论颇为简略,直截了当地承认物之外在与物之可知。


98. 《中国伦理学史》(外一种):近代的第一部伦理学史专著,28位思想家的伦理思想,另附有《中学修身教科书》。


吾国夙重伦理学,而至今尚无伦理学史,迩及伦理界怀疑时代之托始,异方学说之分道而输入者,如风如烛,几有互相衡突之势,苟不得吾民族固有之思想体系以相为衡准,则益将彷徨于歧路,盖此事之亟如此。

—— 蔡元培



99. 《中国哲学史大纲》:由经学转向的创始之功。


梁启超赞其“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发见石破天惊的伟论”。




100.《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呈现梁启超对于中国学术史的系统看法,一本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有关清代学术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开创了学术史的新体例。


叙述明清以降中国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史三大板块。




猜你喜欢: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