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更好的乡村,更好的生活 | 翻开乡村20书

2015-12-10 商务印书馆


平原上最可爱的村落

在那里健康和富足振奋着劳作的青年,
在那里微笑的春天来得最早,
夏季绽放的花朵迟迟不愿凋零。
可爱的村社透露着纯真和安逸
我的青春在此度过,
那时每一种消遣都令人开心。


The Deserted Village,Oliver Goldsmith

来自乡村,
活在乡村,
离开乡村,
回归乡村,

乡村之于你有怎样的不舍情结?



1
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中国未来的食物供给:中国会让世界挨饿吗?

20世纪能够作为一个能够完全消灭饥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消灭了饥饿的世纪而被载入史册。

本书是从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文学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学术顾问D.盖尔·约翰逊教授发表过的英文论文中挑选出23篇文章翻译而成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农业经济学,特别是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的探讨;二是中国经济问题,特别是对人口增长、中国农业和农村问题的分析;三是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转轨问题的研究。

2
乡村与城市
你们这些现代猿人,
这些把自然的脸庞打扮得华丽俗气的市侩,
丝毫不去思考你们在这里看到的雄伟建筑;
他们来自你们从不知晓的伟大时代。

——兰霍恩《正义乡村》(1774——1777)

雷蒙·威廉斯是一个世纪来最伟大的文学批评家之一,这是他最好的著作。对于英国文学和历史方面的课程而言,这是一本理想读物。

——布里·汤普森,加州大学


书中有第一手的文本材料,行文风格简明扼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为书中流露出作者对其论述主题的真切关注。


——纳奥米 布利文,《纽约客》

作者集中驳斥了部分学者所坚持的“消逝的农村经济”、“快乐的英格兰”、“黄金时代”等缅怀旧日农村的错误观念,指出这些观念只是作者的想象,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部分作家的作品,都显示出昔日的英国农村充满了苦难,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既不等同于落后和愚昧,也不是充满欢乐的故园;同理,城市虽然是在新的生产方式确立后兴盛起来的,但城市并不必然代表了进步,城市也面临太多的问题。

3
世界历史上的农业
文明首先应该拥有确实可靠的剩余粮食生产链条。这些剩余粮食能够养活一个脱离粮食生产的特权集团,让他们能够从事专业化的创造文明的活动。


本书认为农业作为人类文明与自然世界之间最重要的媒介,见证了人类社会特别是城市社会的成长壮大,在其发展过程中还经历了环境的变化和危机,该危机现已威胁到粮食生产的方式。作者从农业视角解读世界文明史,是关心研究世界文明史读者的必读物,其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对解决当前世界农业和粮食危机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4
农业志
“罗马的城界是用犁划出的。”

“意大利是罗马人用剑获得,用犁巩固的。”

罗马的第一位历史学家加图,《农业志》为其保留最完整的一部著作。

赞颂务农是纯洁的职业,农民是骁勇的战士,表述了古代社会所固有的农本思想。

《农业志》,又译《论农业》。作者加图,是古代罗马共和时代的一位声名赫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以保守派著称的刚强有力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极富辩才、谈吐幽默的演说家,博学多闻的历史家,拉丁文学的奠基人,而尤其是一位亲身从事农业管理的农学家。

5
论农业
这是一部实用手册,
是一部可以让我们回到
“不仅是最古老,也是最完美的”生活的书。


《论农业》比我国最早的一部巨著,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篇还早将近四百年,约当西汉时期。

本书纪录了公元前一世纪意大利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很多较真实可靠和饶有趣味的史实,有助于了解当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实践状况,当然也可用以和我国同时期的生产实践状况作一番比较,因此,无论对西方古代史的研究,还是一般经济史、农业史的研究,这部书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延伸书目

改造传统农业、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


6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和农业地理学的开篇之作

杜能是第一个把微分学应用于经济研究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也是现代西方区位理论的先驱者。他最重视自己的工资理论,生前就请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他建立的自然工资的公式。

在非用数学不能求得真理的地方,使用数学是允许的。如果人们在其他知识门类像农业和国民经济学一样有厌恶数学的倾向,那么我们现在仍处于对天文规律完全无知的境地。

——【德】约翰·冯·杜能


德国经济学家约翰·海因里希·冯·杜能著于1826年(出版年)。

1842年再版时定为第一卷。
1850年又发表了《孤立国》第二卷,副题为《论合乎自然的工资及其与利率和地租的关系》。

与《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讨论对象有关的资料颇为丰富,在第二卷中是另设不同的前提条件对孤立国加以考察,以求了解和研究不同于这里讨论的力量的作用。在第二卷中叙述土地的耕作费用和纯收益的计算(这些原是《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的根本问题),扩大关于林业经济的研究,增添关于中距离计算和公路建设等篇。

7
中国古代农业
夫嫁,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吕氏春秋 · 审时》

《中国古代农业》讲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呢?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多元交汇,精耕细作。它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而中国古代农业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

延伸书目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 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


8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
“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
“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费孝通

本书收入费孝通先生三部代表作:《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和《乡土重建》。这三本书是费孝通从文化的角度对中国社会进行概括的代表作,凝练地体现了其对这一问题的集中思考,借以全面而系统地呈现其乡土社会研究。

延伸书目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

9
乡村建设理论
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有创造性的教育理论著作,
由此确定了梁漱溟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地位,
成为乡村建设派的主要代表人而饮誉海内外。

今日中国问题在其千年相沿袭之社会组织构造既已崩溃,而新者未立;乡村建设运动,实为吾民族社会重建一新组织构造之运动。

《乡村建设理论》由甲部认识问题和乙部解决问题构成。甲部,主要是从历史学的角度以文化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来观察、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性质的,是乡村建设理论的依据和乡村教育思想的基础;乙部,主要阐述乡村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重建和现代科学生产及生活知识的灌输,来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真正以民为主的现代国家并由农业引渡到工业化。

10
平民教育与乡村建设运动
我国的“平民教育”就是欧美的“补习成人教育”吗?

“平民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仇敌呢?朋友呢?

“平民教育”就是千字课而已吗?

本书中收录了民国年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和晏阳初的相关资料。晏阳初早期开展平民教育运动时,认为中国的大患是民众的贫、愚、弱、私“四大病”,主张通过办平民学校对民众首先是农民,先教识字,再实施生计、文艺、卫生和公民“四大教育”,培养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以造就“新民”,并主张在农村实现政治、教育、经济、自卫、卫生和礼俗“六大整体建设”,从而达到强国救国的目的。本书由宋恩荣辨伪、筛选、校勘。

11
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
生活半径越大的人,现代性程度也越高;而生活半径越小的人,乡土性程度越高。

本书中探讨了随着城市扩建、农村的消失而在广州出现的“城中村”现象;并对这些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心理状态及建筑风格并没有同步融入城市的“城中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延伸书目
宗族政治——村治权力网络的分析、仪式与象征的秩序——一个客家村落的历史、权力与记忆


12
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
在特定的时间——16世纪至20世纪中叶,特定的空间——徽州与其环境,得以统合成互动互补的大小良性循环,从而使徽州乡村社会保持超稳定的状态。

本书作者最新搜集和挖掘整理的方志、谱牒、笔记、契约、文书、碑刻、档案等史料,对近代徽州社会稳定的内在和外在原因进行了综合性考察,对徽州内部结构的稳定表征和发展机制做了视角独特的阐述和深入探讨,并通过对徽州几个村落的具体研究,揭示近代徽州乡村自治的规律和特点。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也是唐力行先生长达30余年的徽洲史研究的收山之作,代表了唐力行先生徽州史和区域史研究的最终成果。

13
回望集体化:山西农村社会研究
开展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研究常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受。我们需要有一种保护和抢救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职业感,而非将其视为“红色文物”期望它增值。

本书主要取材于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多年搜集的农村基层档案,结合相关文件、报纸,时间为序,事件为类,从海量文献中选取精华,以典型材料反映山西农村在集体化时代基层社会变迁的历史。

延伸书目
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

其他书目包括:

《乡村重构:模式与创新》
《城市生态,乡村生态》
《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
《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

14
大城市与周边村庄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聚居于城市,弘扬了科学文化,提高了生产力。在20世纪,大都市的光彩璀璨夺目;在下一世纪,城市居民的数量将首次超过农民,“城市时代”名副其实。

——世界建筑师大会《北京宪章》

本书从制度上探讨了大城市与周边村庄的关系。首先,基于大城市——村庄的分离对立性和互倚共生性关系,提出了大城市与周边村庄伙伴关系模型。其次,从宏观到微观逐层展开实证研究,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城市与周边村庄的关系重新认识,认为影响中国大城市与周边村庄关系的根源是城乡二元制框架所形成的积累效应,造成中国大城市城乡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二元制和隶属制的结合。最后,讨论了大城市与周边村庄规划与土地流转、功能与产业发展等问题。

延伸书目
乡土变迁与重塑

其他书目包括:

《农民与市场——中国基层政权与乡镇企业》
《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模式研究》
《全球化与乡村变迁——珠三角南村的实践》
《2012江苏乡村调查》
《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
《农村金融与村庄发展》
《中国沿海地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研究》

15
农民的政治
在农民的集体行动和农村的公共生活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政治逻辑在发挥作用?

公共政权应该如何构建起顺应农民特点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从政治的角度观查农民问题。本书作者赵树凯长期从事农村政策的起草和制订,这是他的一组乡村研究笔谈,收录文章27篇,这些文章均曾公开发表并被广泛转引。本次“增订版”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文章三篇:从九号院看“农民的政治”、“农民意识”之启蒙、“底层研究”之于中国。

16
农民的鼎革
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周易 · 杂卦》

农民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推动制度的创新,是一种发自内在生活追求的自然选择,而不是在某种思想理论倡导下去设计改革。因此,“鼎革”意在强调农民在推进社会变局中的那种自然而然的决定性力量和作用。

《农民的鼎革》以农民与改革的关系为主题,核心关怀是农民在中国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地位。作者分析问题的基本视角,是现实生活中的农民行为,同时,也兼顾历史考察和未来展望。为了充分展开作者的核心关怀,本书汇集了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字,包括政界人物散记、思想评论性文章、媒体访谈录、会议演讲等。

17
农民的新命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农民的终结与农民的开始。

中国的农民正在走出旧体制给予他们的身份歧视和限制,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民目前正在体验和展现这种“旧邦新命”。

本书以当代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为核心关怀,以改革以来的农民流动即农民工问题为基本内容,以实证观察和行为分析为主要方法,着力于解剖提示农民与国家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内在逻辑。

18
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
中国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即中国城镇化分三部分:老城区+新城区+农村新社区。

在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一定会走向全国户籍一元化。城区和农村不再有居民身份的差别,也不再有城乡居民权利的不平等。

——厉以宁

《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为中国的新城镇化问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城镇化的制度创新课题,“十二五”规划中,也把城镇化作为拉动内需的主要动力。这是因为十余年高速城市化过程之后,由单纯的“城市化”向“城镇化”转向,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延伸书目
中国道路丛书
其他书目包括:
中国道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

19
养育更美好的城市——都市农业推进可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常常伴随着擅占土地的行为,也是赢得收入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城市规划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都市农业也把闲置着的荒地转化成了绿色空间和绿色地带,而绿地对于城市来说是很重要的。

本书回顾了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及其合作者(包括地方政府)的研究经验;探讨了与都市农业相关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政府政策的影响;描述了非洲和拉丁美洲旨在容纳都市农业以及改善都市食品生产者命运的城市网络的增长,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各级政府的政策制订者将都市农业的潜力最大化;最后,展望了这些政策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

20
农业发展:国际前景
各国农业生产与资源利用变化规律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

掌握这种关系,就能破解“保持土壤肥力”的奥秘?

本书集中论述了技术变革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以及技术变革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作者打破传统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理论对研究农业发展问题的限制,提出了技术和体制变革模式,也称诱导发展模式;通过对世界上43个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比较,分析了各国在农业生产率方面的差别及产生差别的根源,并主张以技术转移来解决这一问题。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在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