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暴力,需要消除“偏见”
日前,湖北省发布《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对“屡教不改、多次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要时转入专门学校就读”。
校园暴力是一个不易诊断的“社会病”。从“工读学校”到“专门学校”,涉及办学理念、政策支持、师资配备和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专门学校”要完成“矫正改良”的任务,成为教育链条中必要的一环而不是尴尬的一角,既需要行政推动,更需要社会认同。只有不断凸显出此类学校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和比较优势,才能消除“偏见”,继而重新发现其价值,认识其作用。只有消除对专门学校的偏见,才能让这些走入歧途的孩子重新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那么,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用通俗点的话说,偏见就是你通过外界的评价对某个事物产生的刻板印象。
偏见的影响有哪些?
一、人际交往方面
1.偏见让我们“ 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心理学家奥尔特曼和泰勒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而偏见这种过度概括化的认知让人际关系在定向阶段就开始遭受了考验。例如选对象时,对“福州女”、“莆田男”的偏见大家不陌生吧?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有时还会引起人际间的冲突。
2.偏见导致我们有“证实性偏见”。
我们讨厌某个国家,那么,我们就会下意识的关注这个国家的负面消息,用以证明这个国家确实不招人喜欢,并且越来越讨厌。这就是证实性偏见——倾向于寻找那些能够支持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忽略能推翻我们原来的观点的信息。又例如: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赞同某个方案,也会举出众多理由,数据的、图片的、事实的、分析的,来不断支持该方案,使其越来越正确。
二、自我认识方面:偏见“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1.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称为“标签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便是标签效应中积极暗示的结果。
标签效应有好有坏,而“偏见”则导致消极的标签效应。举几个例子:
(1)现在的“专门学校”,脱胎于曾经的“工读学校”,是一种为有轻微违反法律或犯罪行为未成年人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而人们总是对这类学校毕业的孩子不可避免的带有些偏见,在这种标签偏见下,反而失去设立专门学校的目的。
(2)我们现实生活中,成绩不好的学生常常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他心中想着:既然你们都认为我很坏,那我就坏给你们看。就这样,人们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
(3)你自认不是读书的材料,那即使有时间也不会用来温习,因为你认为读了也不会懂,结果考试一塌糊涂,然后你对自己说:“果然我不是一个读书的材料!”
2.偏见让我们放弃努力
现实中,我们也常常屈服于失败而停止努力。这里要提到“习得性无助”。
1967年,一位名为马丁•塞里格曼的科学家开始了电击狗的实验,试图扩展巴甫洛夫(研究让狗在听到铃铛响的时候分泌唾液)。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电击前把笼门打开,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地呻吟,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同样,当我们多次经历过惨败,慢慢丧失了控制感,你认识到你自己已无处可逃,这时候如果有逃离的机会提供给你,你也不会行动起来——即“习得性无助”。偏见便是如此。
如何对待偏见?
偏见更多的是负面的。但其实偏见作为刻板印象,也有简化认知过程,提炼信息的作用。尊重事实、扩大知识面、积累成功经验等等都是我们对抗偏见的方式。偏见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你——那颗自信强大的内心。
所以,我们应消除对“专门学校”的偏见,坚定、理性、从容地认识其作用,让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真正起作用,让广大的青少年真正远离“校园暴力”的噩梦。
专业青少年成长导师
专门青少年服务机构
专心青少年素质培养
专注青少年发展事业
青春福建
欢迎拨打青少年服务热线:12355
更多咨询请加入QQ群:21613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