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战“疫”一线群英谱】周敦荣的抗“疫”44天

阳江日报 2021-07-18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在这场战疫中,无数个逆风而行的“战士”,以不战败“疫魔”誓不休的坚定信念,做出了惊人壮举,他们用心血与付出,奋力夺取战“疫”斗争的全面胜利。


今日起,日报君推出《战“疫”一线群英谱》栏目,记录这些一线“战士们”抗疫背后的故事,敬请垂注。


“我是党员,我有经验我先上!”无论是7年前抗击禽流感的战役,还是这一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敦荣始终奋战在一线。这位有着24年党龄,曾获得“新时期广东省杰出女科技工作者宣传人”、市首届“十佳医师”荣誉称号的“医疗老兵”,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再度选择逆向而行。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周敦荣作为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重症组组长,奉命带领各医院抽组的49名队员,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3月6日,在阳江全市确诊病例清零当天,她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记者追溯了这位56岁巾帼“劳模”历时40余天的抗“疫”日程。


一顿迟到了3小时的年夜饭


时间回到1月23日。


“周主任,我们接到了高度疑似病例!”零时的钟声刚刚敲响,一通紧急电话犹如集结号,让准备入睡的周敦荣立即起身,马不停蹄地赶往医院。与医院专家组紧急开展会诊、研讨处置方案,直至凌晨5时多,天色破晓,她才离开医院。在家稍作休整,心里始终惦念着患者情况的她无法安睡,清早7时多又匆匆返回医院,开始了一整天的忙碌。


1月24日,大年三十,周敦荣正式调任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的综合病区主任。自此,她再无一天休息。


战“疫”打响后,市人民医院作为抗疫主战场,承担着全部确诊病例的救治工作,组建综合病区、改造临时病房等工作迫在眉睫。周敦荣一边忙着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和确定诊疗方案,一边紧盯病区规划设计、科学布置病房等工作,还要及时向上级汇报最新情况。近70个小时的连轴转,她的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



周敦荣的丈夫也是市人民医院的医生,年迈的公公为了便于互相照料,也搬进了医院的宿舍。周敦荣坦言,夫妻俩常年忙于工作,对此家人很理解并用行动支持。


但往年不论多忙,一年一次的团年饭,大家都尽量不缺席,那是一家人心照不宣的传统。而今年情况特殊,除夕夜那晚,忙得脚不沾地的周敦荣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


傍晚7时许,95岁的公公打来电话,言语中带着心疼。“孩子,这几天你太累了,回来吃了饭再去忙行吗?”“手头上的事情很紧急,你们先吃。”“多晚我们都等你,你先忙,不着急。”直至晚上9时,连轴转了3天的周敦荣才离开医院,吃上了热了几遍的年夜饭。


“能回家吃上团年饭我已经很满足了,危急时刻,我必须随时进入战斗状态,生命经不起等待。”周敦荣说。


一场持续两周的生死拉锯战


在ICU工作多年的周敦荣有丰富的一线临床经验,2013年禽流感时也曾担任重症治疗组组长,从死神手上抢人是常态。但回想不久前,救治新冠肺炎重型患者的经历,周敦荣仍觉得惊心动魄。


2月8日,重型患者刘女士病情突然加重,部分指标已达危重型,病情十分凶险。当晚11时,专家组讨论决定做好插管前的所有准备。眼见一切就绪,周敦荣陷入了矛盾:插管,虽然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在其有低血压等基础病史下,无疑增加了并发症和细菌感染风险,也会加重病人痛苦;不插管,一旦病情再度恶化,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周敦荣还有另一层担心,刘女士的丈夫孙先生就住在隔壁,同为重型,且情绪不稳定,一旦插管会对孙先生也带来打击。


“插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她还算清醒,也能自助进食,我们做好两手准备。”几经考虑后,周敦荣下了决定,先调整诊疗方案,24小时床旁值守,病情一旦变化以最快速度插管。做这个决定有些冒险,也为病区医护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和压力,周敦荣带头在病房值守,观察到凌晨5时多才敢离开。



自那天起,综合病区的气氛明显紧张,病房里增加了一个专门的医护,集中精神盯紧刘女士情况。病房外,周敦荣和另几名医生轮班,24小时在视频观察其动态,不敢有丝毫松懈。“那段时间精神高度紧张,晚上睡觉也是浅睡眠,只要手机一响,马上清醒。”周敦荣说。


就在刘女士情况趋于稳定后

其丈夫的病情也出现了变化


2月15日,本已好转的孙先生病情加重,无法正常进食,周敦荣与专家组讨论后决定参照之前的经验做法来处理。下午1时许,当抢救设备被推进孙先生病房时,引起了他高度紧张,气促、低氧症状随之加重。看到这一情况,从前一晚就还没来得及休息的周敦荣再次进入病房,细心安慰、耐心解释,患者的情绪终于有所放松,但对于接下来要接受的深静脉置管手术还是心存恐惧。为了尽量减少他情绪上的波动,周敦荣又亲自为其完成手术,直至情况稳定才离开病房。


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竞速,最终以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胜利宣布告终,两周时间,刘女士夫妻两人度过了最危险的时期。3月5日,夫妻俩出院时万分激动,拉着医护人员感激地说:“你们是救命恩人,没有你们,我们根本扛不过来。”


一段饱含温情的患者“告白”


既治病又疗心,是患者对周敦荣的评价。


新冠肺炎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恐惧、焦虑的心情对他们的恢复极为不利,医务人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作为综合病区主任,周敦荣深受患者信任,于是她尽可能多的与患者交流,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得知他们吃不惯本地菜时,根据饮食习惯提前一天安排好食谱,帮他们增加营养。


“周主任像个大家长,她给了我活下去的信心,也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患者熊女士是重型患者,刚确诊为重型时,熊女士一度情绪崩溃,自我感觉治愈希望渺茫。为了安抚她,周敦荣常常陪她拉家常、聊医学知识,告诉她这个病没有那么可怕,并主动把私人电话留给她,让她有需要随时打电话。一次次的关怀与开导,帮熊女士重建了信心。


2月15日出院那天,熊女士流着泪拉着周敦荣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谢谢你救了我们一家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你我素不相识,但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你们在我身边,冒着生命危险给了我生的希望,你们都要好好的。”


出院患者与周敦荣带领的医护人员队伍合照


这40多天,周敦荣日夜连轴转,每天平均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几乎没看过病区外的亮光。“我们的主任不用睡觉的。”同事们经常这样打趣她,白天几乎都在病区忙碌,回去后也要和省专家研讨方案、学习更新疫情防治知识,即使是凌晨三四时,收到工作群里的微信她也总是及时回复,她是同事眼中的“女超人”。


即便是这样的超负荷,周敦荣总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一切都是职责与本分。她总说其他同事辛苦,说后勤人员不容易,却鲜少提起自己的压力与付出。


连续两周24小时轮班紧盯的重症观察、40多天提心吊胆的一线救治,那些像闯关一样的日子,终于在3月6日迎来了一个完美的休止符。接受采访这天,周敦荣沐浴阳光神情轻松:“疫情当前,医护有责,我们没有理由退半步。穿上白大褂,就要担得起这份职责。”



往期推荐

截至3月8日24时,广东0新增

焦兰生调研督导疫情防控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工作

清零!阳江14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

100%治愈!医护零感染!应对疫情防控大考,阳江交出了答卷......


来源 | 阳江日报(记者/陈思捷 通讯员/陈进杜)

图片 | 李向东

编辑 | 何朋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