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阳江这家独立书店,用情怀筑起书友们的“诗和远方”

阳江日报 2021-09-25


买书,网购可以享受低折扣
看书,打开手机就能随时阅读
在这个阅读十分便捷的时代
仍然有一些书店特立独行
在喧闹的都市建一方安静的精神角落
容下“书虫”们的“诗和远方”
 
藏在闹市中的独立书店
 阳江维坊书店 


都说大隐隐于市
许多第一次去维坊的人都抱怨过
“太难找了”


是的,维坊就藏在几家网红甜品店、烤肉店、酒吧等五光十色的商圈中,似乎有些“另类”,却又自带屏障,走进去后自动与世隔绝。
 


120平方米两层楼的书店
文艺气息浓郁
看似袖珍
却容纳下了2万多册书
几乎每个空间都装满了“内容”
 


一层是交流区,进门就能看见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和散落在各个角落的书籍。


楼梯同样也没被放过,层层叠起的书本高低落错,店主还见缝插针摆放了一些小玩偶、陶瓷制品等作装饰,充分利用空间又不失格调。




二层是阅读区,七八张桌子摆放有致,有的人在看书、有的在学习、有的在写作,除了翻书和放杯子的声音,“安静”已经成了大家默契遵守的约定。


这里的藏书并不多
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
都可看出店主深厚的选书功底

除了教材教辅书,其他如人文社科、文学小说、生活美学、小众读物、绝版书以及阳江本土作家著作等,包罗万象。不管是阳江人还是外地朋友,总能在这邂逅可以入选自己年度书单的好书。
 

1995年出版的《本草纲目》,该版本现已成了绝版书

门外车马喧嚣
门内书香墨韵


“这里的环境安静又舒适,很容易让人沉浸在书本里,有时看着看着,一抬头才发现夜已深。”90后晶莹是这里的老书友,她在2018年偶然邂逅维坊后,便常来这里写手账或看书。
 


“我喜欢记录小日常,但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有时难以写出新意,幸亏维坊给了我灵感。”晶莹说,她在书店里认识了一些跟她一样写手账的朋友,彼此间分享写作心得,互换小贴纸,或就近拾起一本书阅读片刻,在并不宽敞的书桌间拓展思维边界,待续满灵感时,下笔如神。



与晶莹一样,小麦也是维坊的老“书虫”,泡了5年,勤快的时候每周来2次,点上一杯清茶,静静阅读几小时再离开。

和她聊天时,小编好奇地问:既然喜欢这本书,花一杯咖啡的钱就能买回家,为什么不在家看呢?


“如今买一本书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一个能够静下心阅读的空间,却是奢侈品。”小麦觉得,阅读是获取知识,让人进步最好的途径,但家庭琐事多,常常难以集中精神,而维坊的阅读氛围,恰如心意,所以她一有空便抽时间来书店阅读。


来的时间长了,小麦渐渐把维坊当作另一个家,偶尔还当起义工帮忙看店。“和我一样自愿来做义工的书友,不在少数,因为,只要你来多几次维坊,就会爱上它。”她说,融入了这里的氛围,每一个人都能所收获,可能是寻到一本喜爱的新书,可能是与志趣相投的书友产生共鸣,也可能是店主博林的温情关怀。
 


一家书店能留得住读者
除了书籍,更多还有人情味
维坊有一本签到本
里面是每日到店打卡的书友写下的留言
还有从外地寄回来的信

@签到本


 “感谢博林持之以恒,用心搭建起一个乌托邦。”
“在维坊,心很安宁,把所有烦恼拒之门外。”
“不论开心或不开心,都能在维坊找到心灵的慰藉。”
 
开店7年,签到本换了又换
翻看过往的记录
都能在字句间感受到书友对维坊的喜爱


书店对很多人来说是精神家园
但其生存也需要盈利
在网购和电子书的冲击下
如今还愿意开实体书店的人
大多出自情怀和坚定的信念
就如店主博林在朋友圈里写的 
“我认定,这是我唯一的终生事业。”
 

小编也想与博林聊聊独立书店的那些事
不巧遇上他出差
只能下次再与小伙伴们分享啦~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精神粮仓
彰显着独特的人文魅力
庆幸,在阳江
仍有不少人坚持着、守着实体书店
以书为媒,连结起一群爱书之人
一同为全民阅读添柴加薪

往期推荐


官宣:时间定了!2.8亿“神兽”即将归笼!


推荐阳江一家特色书城,带你书海冲浪





采编 | 任明皓

视频 | 张少飞

图片 | 任明皓 张少飞

审核 | 黄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