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来体验下程村镇莲花村里的幸福生活

阳江日报 2021-09-25


3000余亩沉香种植基地郁郁葱葱
家门口创造就业机会
入股光伏、罗非鱼代加工等项目
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增收
按家庭情况和需求精准帮扶
安排公益性岗位就近就业
或转移就业,或独自发展产业
从家庭厕所、家用电视等细微之处着手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阳西县程村镇莲花村下辖13条自然村,共有贫困人口48户114人,是新时期精准扶贫省定贫困村。多年来,市纪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统计局、农发行阳江市分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等六个单位联合驻点帮扶,用实际行动悄悄改变着贫困户的生活,用真情换来贫困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感


以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

位于沈海高速程村出入口的李村新村
栋栋新房拔地起
文化室、篮球场、健身设施
休闲广场等一应俱全
硬底化道路通到家家户户
闲置的宅基地围起了篱笆
后山改造成为休闲小公园,到处干净整洁


李村新村是莲花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该村共有10条自然村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目前道路工程、人工湿地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垃圾屋工程、文化室及公厕工程等69个规划项目已全部完成,总投资约1635万元。同时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打好生活垃圾治理、改厕及粪污治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四大攻坚战,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莲花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陈景明介绍,牵头帮扶单位市纪委抓牢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以党建引领莲花村脱贫攻坚工作,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提高村党群服务中心的便民办事效率,创新村党支部书记选拔任用机制,还投入5.4万元建设党建长廊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群众搭建学习、互动、共享的参与平台。其中,党建长廊展示内容包括中国梦的内涵、党的光辉历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等,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向村民传播文明新风尚,逐渐形成了美丽乡村人人共建的局面。




“中国梦”“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李村新村百米长的党建长廊十分亮眼,图文并茂的党建标语成了扮靓高速路口的一道亮丽风景。“经过建设,我们村大变样,大家有地方健身、跳舞和学习,感觉就像生活在城里。村里正在施工建设舞台,未来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家休暑假的村民大学生林怀滢对记者说。

打出产业扶贫组合拳
莲花村扶贫工作既有“面子”
更有“里子”
欣欣向荣的新农村面貌背后
是贫困户日渐鼓起的腰包

山心自然村的叶其安今年61岁,再过个把月就要到沉香种植基地上班,做包装工人,日薪110元。他没想到在花甲之年能有一份稳定工作,赚钱为残疾儿子儿媳和幼小孙女的将来做打算。

叶其安口中的沉香种植基地,是程村镇带动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龙头项目,于2013年建立,通过土地流转将大量山地集中起来种植沉香木,目前种植面积3250多亩。驻村工作队与基地共同为贫困群众铺起脱贫致富路,采取“公司+科研单位+基地+农户”的模式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入股分红的形式,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精准扶贫。


陈景明介绍,莲花村贫困户入股资金共41.475万元,直接受益贫困人口24户78人,该项目合作期五年,去年12月开始分红,每年按照投入资金12%作为收益分红发放给入股贫困户,人均每年增收630元。为打造完整的沉香产业链条,基地建起沉香茶厂和精油厂,上马3条生产线,将于近期投产。工厂设置扶贫车间,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莲花村就有3人。


贫困户的增收渠道可不只这一条,周新自然村的王文畅便靠养猪脱贫致富。妻子精神残疾二级,儿子读高中,王文畅不想靠救济过日子,向扶贫工作队表达创业想法。2017年,在工作队的帮扶下,王文畅用“6·30”捐赠资金6000元和扶贫小额信贷2万元起家。苦心经营三年,如今他的猪圈里100多头生猪待出栏,一年下来有十几万元收入。“兜里有钱踏实多了,老婆的医药费、儿子的学费不用愁。”王文畅说。





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入股光伏项目,2018、2019年每户每人分红1200元;入股罗非鱼代加工项目,贫困户每年人均至少增收226元、村集体增收1万元;开展就业扶贫,实现转移就业人数达39人……莲花村扶贫工作队精准施策,打出一套“组合拳”。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获得感蹭蹭往上升。

细微之处彰显民生温度
清晨为妻子孩子煮好早饭
7点钟准时上工到村里做保洁
完工回家照顾家人
忙活自家2亩8分地和打打零工
这已经成为贫困户胡观兴的日常

胡观兴一家四口人,是塘面自然村的扶贫低保贫困户。妻子智力残疾三级,没有劳动能力,不会做饭,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学前班。此前,他四处打散工,照顾不了家人。


考虑到胡观兴的家庭情况,今年5月,村委会和扶贫工作队为他安排村公益性保洁员的岗位,就近负责塘面村、山心村、白坟坡村三条自然村的保洁工作,每月固定工资1400元。此外,驻村工作队通过危房改造,帮助胡观兴一家住进新房,落实政府全额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大病保险保障政策及项目分红等,一家人生活愈发有滋有味。




向记者介绍自身情况,胡观兴难掩新生活带来的幸福。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上半年扶贫项目分红6924元,低保金和残疾补助9239元,帮扶慰问金2500元,务工和保洁收入50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有5915.75元。“住新房,有工作,从没想到会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他激动地说。


驻村工作队事事为群众着想,在“小厕所”上做起文章改善民生。80岁贫困老人胡明新用了一辈子夜壶和水井,今年终于用上了厕所和自来水,直言“十分方便”。今年,工作队筹集资金打通联系服务贫困户“最后一米”,帮助13户贫困户改造卫生厕所,捐赠爱心电视22台,安装水管将自来水引进家里。

这些年来,工作队逐项核实贫困户各类帮扶措施是否应享尽享,保障贫困户帮扶措施无遗漏、补贴资金无遗漏,为贫困户算好账、算准账,共完成危房改造14户,就近安排贫困户劳动力5人在村公益性岗位就业。

扶贫成绩单
4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达到“八有”指标,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114人,莲花村整村达到退出标准。
投入1635万元建设10条自然村为新农村示范村,规划的69个项目已全部完成。
贫困户48户114人全部落实基本医疗保障政策。
2016-2019年帮助14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已全部竣工验收。
全村21名在校贫困学生领取学生教育生活补助率100%
实现转移就业人数39人。





◎ 记者手记扶贫干部的关怀暖心窝

从受访贫困户的口中,记者发现,大至人居环境、增收、住房、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小到家庭厕所、家具添置、柴米油盐,扶贫干部事无巨细,将关怀的触角伸到一切可能的地方,千方百计为贫困群众谋福利、谋幸福。
贫困户胡观兴60平方米的新房里,床、厨具等家具大部分由帮扶干部凑钱添置的,家里才不那么空荡,很温馨。由于全部积蓄用在建房上,还背了债务,房子落成时,他身无分文,连买床都是个问题。帮扶干部慷慨解囊,帮助一家人顺利住上新房,隔三差五上门慰问,给家里添米添油,如今还出钱劝他做手术把颈部肿瘤切除。胡观兴感动地说:“实在不想再麻烦他们。”贫困群众心中的温暖,让人感同身受。
贫困群众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明白卡上收支情况栏实打实的数字上,更在于党和政府越来越深的牵挂和关怀。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困难群众的桥梁纽带,扶贫干部奔走倾听群众需求,千方百计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往期推荐


17级!超强台风“海神”成年度风王!阳江还要热多久?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重要城市,阳江迈步从头越!




来源 | 阳江日报(刘文婷)

图片 | 李向东

编辑 | 周雅

审核 | 黄庆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