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习茶 | 喝一杯陈年的“光阴”

2016-07-25 初空 海峡茶道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订阅你的茶生活
要记得《海峡茶道》更名《茶道》了哦!

清代《闽茶曲》唱道:“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未除莫接唇。 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 
可见古人早已认识了陈年茶的药理保健作用。
老茶热卖的时候,标榜的年份往往越长越好,那么陈年铁观音是否也是越老越值钱呢? 


经年陈放,岁月浸染。当陈年铁观音在水中绽放时,劲足汤厚,沉香凝韵,如果能喝到10年以上的陈年老茶,那么它会既有岩茶的高火香,又会有熟普洱茶的陈香,可谓是唇齿留香,耐人寻味。
从资深茶友处偶得3泡分别为1979年、1989年、1999年产陈年铁观音,三款同时开汤,投茶量5克,且听它们“讲述”关于“光阴”的故事。
特邀评审:陈荣冰,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
三款干茶对比(左到右99-89-79)

时光焙出的浓韵厚骨
1999

外形:干茶紧卷尚结实,色泽铁青,带黄绿褐润,均整洁净。干香有陈味,带蜜香。
内质:第一道,盖香幽长,汤色浅黄,清澈透亮。茶汤入口,略带蜜味;第三道,汤色转橙黄,水中陈香尽显,仍有花香蜜韵,茶汤入口醇厚,音韵显;第五道,汤色愈浓,陈味略显酸感,茶汤入口,两颊有收敛感。滋味醇和,本香显露。
叶底:叶底柔软有弹性,色泽花杂,可见此前做青轻,焙火不匀。
第一道茶汤对比(左到右99-89-79)
1989

外形:干茶条索卷曲重实,均匀整洁,干香陈味不明显,较为清幽。

内质:第一道,盖香香气平和,茶汤橙黄明亮,滋味醇和干净。第三道,陈香显,水感逐渐醇厚,汤色深橙黄,入口纯净无杂味,幽香内敛。第五道,陈香稳定,温和无粗杂气息,汤色汤水醇爽,火功恰当。
叶底:叶质柔软,色泽均匀欠亮,可见做青透、焙火足,内质稳定。
第三道茶汤对比(左到右99-89-79)
1979

外形: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条索紧结重实,尚匀整,陈味扑鼻。
内质:第一道,盖香陈香显,滋味浓厚带酸感,汤色橙红;第三道,汤色转浓欠亮,滋味醇厚,陈香明显,水感较粗;第五道,陈香稳定而带药香味,汤色浓,入口甘酸,略带杂味。
叶底:叶底活性低,尚匀欠亮。
第五道茶汤对比(左到右99-89-79)

综上评审,似乎对三款陈年铁观音的印象还是比较静态,记得曾写过一篇《观音似佳人》,将清香、韵香、浓香型铁观音比作豆蔻、花信、摽梅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若将陈年铁观音比作三个不同年龄段的男性来加深理解,未尝不可。

文章链接:

99年陈铁,似二十不悔的发展期,经历学习与沉淀的黄金时代,尝人事,入社会,各种复杂思想纷涌而来,从而性格塑造成型。
不论是茶还是人,这个阶段总会将其所学毫不隐晦地表露出来,如茶汤,似有陈年之味,细究却内质轻浅,随着冲泡次数增加,清醇本味渐显。如人,似乎有少年老成的滋味,深究却内心稚嫩,剥离外壳,依旧血气方刚。

89年陈铁,似三十而立的成熟期,阅历不断提升,性格深沉有味,即便有自己的一套表达方式,却不愠不火,内敛平静,充满神秘感。这样的茶或这样的人,不会一下子将内涵表露,一泡无以知深浅,需多次细品,可略知其本性。茶性与人性一样,先有好的本质,经得当的贮存与自然陈化,假以时日,方可成为一泡滋味醇正的好老茶。


79年陈铁,似四十不惑的稳定期,锋芒渐息,少了浮躁与轻狂,多了成熟与稳重,这是时间的过滤,是岁月的磨砺,已对世事万物参悟颇深。此时的茶非茶,已然看不透本来面目,而是一杯陈年旧事,一味时光之水,或许你品不明白,但醇厚的陈味早已说明了它的魅力。

陈铁,可遇不可求
现在老茶“复古风”愈演愈烈,假茶也越来越多,遇到一泡足年的老茶,就是福气了。陈年铁观音分五年、十年、十五年、十八年、二十八年等几个档次,以十年至二十八年者最佳,但并非存放越久越值钱。
能称得上陈铁的,茶叶需按传统工艺制作,耐存放,而清香型铁观音不耐保存,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陈铁是以传统工艺制作的传统铁观音,而按传统工艺制作在90年代后期已近中止,难以寻找。所以说,陈年铁观音,可遇不可求。

对于想要收藏陈年铁观音的茶友,陈荣冰提出了选茶方面的建议:“真正意义上的老茶,都是在温度、湿度适中,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下缓慢自然陈化而成的,这样才能保留它的活性,历经岁月沉淀,才具有品饮及收藏价值。”所以,不要一味盲从地去追求茶“老”,而要看清老茶的“灵魂”——是否有活性。
其实,老茶的魅力,不只在于评审其色香味,老茶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老祖宗有自己的做茶方式,这种看似“不精致”的做法,在多年陈化后,竟然带来的是所谓“时光”的滋味,要是一泡茶里光是精致,劲道和醇厚就会被弱化。毕竟老茶的珍贵,就在于赢得它们所曾经历过的时间。

编辑|初空    摄影|周昂

节气·大暑 | 喝茶静心,防“情绪中暑”

茶事 | 今天我们一起梦回宋朝!

大观 | 又一波茶界神回复来袭!

大观 | 泡茶高手是如何养成的?

茶语 | 岩骨花香,山涧幽谷里的芳香奇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