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成都老字号苍蝇馆子迷案探寻之:到底哪家玉林官记钵钵鸡是李鬼?

2016-04-13 饭醉团伙

今儿早上,饭团受邀参加了“全球川菜名馆认证活动”,有点要评川菜米其林的感脚,金熊猫银熊猫铜熊猫…


如果川菜有了更好评价体系,饭团还是很开心的~



有次有个朋友跟我说Jim玉洁巷那家乐山钵钵鸡挺好吃的,去试试吧。


于是找天去了,但到了门口就傻眼了。


因为左右两边分别有两家名字几乎都一模一样的钵钵鸡:

右边是“乐山官记钵钵鸡(以下简称花招牌)”,左边是“官记乐山钵钵鸡(以下简称红招牌)”。



这下我就瓜起了。这两个名字光是念完都会像绕口令一样把人绕晕,显然两者之间有抄袭和被抄袭关系。


哪个是悟空哪个是六耳猕猴呢?

 

就这样站在马路中间左顾右盼沉思了半天。



对于一个经验丰富奸猾聪明的食客来说,咳咳,通常逻辑肯定是选招牌越旧越烂最好还越脏污的就越是靠谱的“老字号”。


在我最初看到两店态势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地以为是红招牌看到花招牌生意好,于是在对面开了一家六耳猕猴钵钵鸡抢生意。所以我走进了花牌子的店子。

.

花招牌:乐山官记钵钵鸡




这家特色有两个。


第一个是他们的藤椒汤底,藤椒味道ok,吃的出来青椒的清香味。比红油味道好吃。红油有点闷,做得不行。



当然还有,一如大多数的苍蝇馆子——汤里味精比例真是足够,借此营造鲜味。只是这家造出来的人工鲜还不算超了警戒线。


特别说明一下:

我只陈述事实,说他们“味精多”不是在批评他们,这种低成本的便宜馆子里不可能真的拿一堆真材实料来制造天然的鲜,成本就在那儿摆着的。但事实如此,我必须说出来。




第二个是绍子炒饭。点的是双份绍子炒饭,用猪油炒的,香的真是浓厚,里面还隐约有点熬油渣熬出来的焦香味。我这种基本不吃米饭的都要闷一碗下去。



总结:

藤椒锅底可以吃吃看。绍子炒饭不错。其他的一般。

.

第一家就这样简单吃了一下,随后还发了一篇文章,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红招牌抄袭人家名字的不以为然。


谁知故事并没结束,它开始峰回路转,随后就有朋友对我说有人对她说那个人听别人说这两家店的渊源是反过来的——红招牌那家的老板才是本源正宗。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蓝招牌这个是老店,实际上它才是六耳猕猴。


真实情况是原来红招牌这家本来是开在花招牌这家的位置上,后来房东看见他们生意这么好就开始眼红,把他们撵走了,自己占了他们的招牌来做。


难道世间真有这么不平的事?




辗转了一夜没想通,认为如果真有这样惨无人道的惨剧死不瞑目的冤屈的话,那我不但没有提供正确的信息、反而误导了别人、冤枉了本来的受害者。


良知啊良知,像我这种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有良知的人,怎么会允许自己这么对不起良知、怎么可能不去满足自己“喜欢寻找真相”这一阴暗猥琐不可告人的怪癖?


所以不久之后抽了空,又去了红招牌那家。


红招牌:官记乐山钵钵鸡



从生意上来说,这家里头的人气的确比对面花招牌那些家要高。是否群众的眼睛真的是雪亮的、难道这家的菜确实更好么?

 

嗯,从钵钵鸡这方面来看,这家的东西确实比对面花招牌的好。



红油方面,这家的红油味道比花招牌那家更爽利新鲜一点——刚才说过花招牌那家的红油有点“闷”,像是有人在鼻子上打了一拳的感觉。



藤椒汤方面,这家的汤没有花招牌那么咸鲜,但藤椒香味更甚。在这两个汤方面,红招牌完胜花招牌。



钵钵鸡菜品质量方面则两家差距不大。



这家有三种汤:素菜汤,酥肉汤,蹄花汤。


看着这三个选择,我突然很游离地想起了一段发生在四川土地上的往事:


当年刘备帮刘璋砍翻张鲁以后,见“刘璋不仁”,于是欲取西川,意思就是“因为你不够兄弟,所以我要把你在新中心的铺面抢了”。两个人坐在广元(当时叫葭荫关)一家烧烤摊摊儿上喝勇闯的时候,刘备递了一串腰花儿给庞统,问道“军师你说,我们咋个弄?”


随后庞统给了上中下三条计策:选择精兵包几个大巴经成绵高速复线直达天府广场,直接斩首你兄弟刘璋,此为上策;以“请你们喝丰谷特曲”为诱饵摆一桌九大碗,诱杀涪城(现在的绵阳)军分区政委杨怀、涪城代市委书记高沛,拿下涪城再南进成都,打硬仗一路砍到昭觉寺走府青路杀进新南门,此为中策;退回荆州喝素毛峰,另待时机,此为下策。


玄德公认为:上策太急不利于统战蜀中民心也不利于自己立牌坊拜托兄弟我对外宣传老子是靠“仁义”吃票子的好不好?下策太缓老子都走拢这儿了连七中门口的蛋烘糕都没吃到你又喊老子回荆州切喝素毛峰等机会“再图之”???于是选了中策,最终如愿主政四川,却送了庞参谋长的卿卿性命。


这段往事充分说明:人生的选择,永远是三个。


今天面对这三碗汤也是如此:素菜汤太淡,蹄花汤太莽,于是我也选择了中策——酥肉汤。


看上去应该是一碗骨头汤里煮进去了白菜叶子和酥肉。里面的酥肉其实还ok,虽然太瘦、虽然应该是昨天炸出来的因为略带隔夜冷藏熟肉的味道,但总体也还行了。


当然。。。就像我一直在说的一样,这种馆子里就别去计较什么味精什么的,没这个必要。略咸了一点点。



既然要横评两家,那么两家都有的菜就都应该试试,于是点了一份在花招牌那家里我挺喜欢吃的绍子炒饭。


确实风味上有很大不同。花招牌那家绍子炒饭的关键词是“猪油”,用猪油炒出来的饭带有很浓的相关香味。


而红招牌这家的关键词是“芽菜+葱花”,香型不同,偏清爽复杂。从这碗炒饭上不好说谁好谁坏,只能是各擅胜场。



醪糟蛋就说不出来好大个不同了,这种玩意儿就这么点技术,能有多大个不同?


你如果站在我面前跟我说你找到了一个“天下第一无可比拟的醪糟蛋”的话,我保证当场给你一耳屎。


火候还好,略溏心,但是如果再生点就更和我口味。



两家比对总结:


在菜品方面,红招牌这家的钵钵鸡汤味调的明显比花招牌的好些,不管是红汤还是青椒味的。看来虽然人被撵走了招牌被抢了,但调料配方还是每被扣下。


就钵钵鸡调味和菜品来看,红招牌这家“官记乐山钵钵鸡”是目前我在成都吃过的最让我认可的一家。


炒饭则两者各有特点,喜欢重口猪油香味的可以选花招牌,喜欢芽菜葱花这种清爽香味的就选红招牌。酥肉汤在花招牌那家没点,不晓得有没有。


但以上只是说菜。



今天的重点是要八卦无间道传闻。


买单的时候随口问了一句老板说“听说你们原来是在对面开的?”老板一下子像是遇到亲人一样打开话匣子,搬了个板凳在旁边坐下,拿出个手帕“我的啊,我的啊!!!”这样哭诉了起来。


大致听了一下,真实情况的确就是:原本这家老板一家人幸福快乐地运营着花招牌的店子,后来房东见他们生意好了将其撵走,顺理成章把原本的花招牌接了下来,摇身一变成了自己的产业;而被撵走的老板一家,只好在原店对面重新开了这个红招牌钵钵鸡。


当然,不知是租约到期了不续租还是赶走还是发生了什么冲突。如果是“租约到期了不续租”的话,那么事情的前半部分也算是正常,做生意嘛,这房东的行为虽然有点不够意思但第一没违法第二也不算违背了道德;不过问题是房东把他们撵走以后,直接就占用了他们这个“乐山官记钵钵鸡”的招牌,自己来经营。这就有点过分了。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可能没违法(那家有可能没注册商标),但已经有违道德。之后被撵走的这家人原班人马在老店对面租了个铺面重新开张,但名字就不能沿用原来的,所以只好把“官记”两个字变得很小放在了最前面,成了“官记乐山钵钵鸡”。如此,才有了这么可笑的同一条街两对门分别住着悟空和六耳猕猴的现象。


虽然这只是这个三维空间里众多事情中如沧海一粟一般的芝麻小事,但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一件件这样的小事、以及包含各种委屈或不平的冲突么。


所以我一定要把这个平凡小店的小故事写出来。以后如果再晃到那边去的话我只会选红招牌那家,是为了味道也是为了公道。


当然,如果站在花招牌老板的角度,他们可能又有他们这个立场上的故事和做事原因说不定也还有点苦衷?如果你知道什么内幕,欢迎告诉我~


本文编辑:音子叔

本文作者:挑食的Jim




往期回顾:

你以为你真的懂怎么在五星级酒店吃巴适吗?Naive

喝扎啤,整鲜脆油爆麻辣鳝鱼、爽口解乏干煸辣子鸡

30秒普及一家老成都吃了都说巴适得很 一天只卖两小时的手工水饺店

东门新开一家无敌视野铁板烧,在顶楼喝下午茶俯瞰万象城



饭醉团伙

力争给你全成都真实靠谱的美食推荐

------------------------------------------------

本文系大成美食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